時間:2023-05-30 09:12: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蘿卜的營養價值,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玉米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此外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是所有主食中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最高的。
2、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3、牛排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肉類,營養價值極高,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在寒冷的冬季經常食用還能起到暖胃的作用。因此,蘿卜玉米燉牛排湯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能對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來源:文章屋網 )
1、黃瓜。
荔枝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因為荔枝本來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黃瓜中擁有維生素c分解酶,所以荔枝和黃瓜一起食用的話,荔枝的維生素c就會遭到破壞,失去它的營養價值。
2、胡蘿卜。
胡蘿卜中也擁有一種維生素c酵酶的物質,這種物質也會破壞掉荔枝中的維生素c的營養價值,會大大降低荔枝的原有價值,所以他們是不能夠一起混合食用的。
3、南瓜。
荔枝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南瓜也是其中一種,因為南瓜和黃瓜、胡蘿卜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擁有維生素c的溶解酶,會嚴重影響荔枝的營養價值。
4、牛奶。
牛奶也是很多人愛喝的飲料之一,因為它擁有豐富的蛋白質,但與荔枝混合食用的話,就會使胃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塊,嚴重影響人體對營養的吸收,不僅降低了荔枝的價值,也降低了牛奶營養,甚至有人會因為吃了牛奶與荔枝而導致腹瀉。
5、動物內臟。
動物的內臟中,特別是肝臟富含銅、鐵等離子,但這些離子會讓荔枝所蘊含的維生素c氧化,會讓荔枝和胡蘿卜的營養價值都降低,是與荔枝不能一同食用的食物之一。
(來源:文章屋網 )
棒點值
是指包含了食物中熱量、脂肪和纖維素的總含量,這個數值直觀地反映出該食物對體重的影響,比單純計算熱量要科學得多。經過營養減重專家精心計算過的低棒點值時令秋湯,讓你品嘗來自中式家常、東南亞及韓國的秋季營養湯之美味,并且不用擔心減重計劃的困擾。
番茄排骨蘿卜湯
營養價值:番茄開胃、清熱,利尿、除黃痰、健脾化滯、潤腸通便。胡蘿卜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滯、潤腸通便、清涼降熱等功效。常喝此湯,不僅可增加飽腹感,而且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
分量:5人份 每份棒點值: 3
準備時間:15分鐘 烹調時間:3分鐘
難易程度:簡單 菜系:大眾
材料:
排骨(斬塊).....500克
番茄.....................100克
土豆.....................100克
胡蘿卜...................50克
椰菜.......................50克
姜片.......................10克
蔥............................少許
番茄沙司...............50克
鹽、味精................適量
水...................2500毫升
烹調方法:
1. 土豆蒸熟去皮、切片,椰菜、番茄、胡蘿卜切片。
2. 排骨焯水后煲湯,約3小時。
3. 用沸水焯熟胡蘿卜、椰菜、番茄、土豆片。
4. 排骨湯內調入番茄沙司、鹽、味精等調料。
5. 調好后放入熟的番茄片等蔬菜配料,便成酸甜可口的番茄排骨湯。
小秘訣: 將番茄沙司調入肉湯能大大提升肉湯的香鮮味。
冬瓜蛤蜊湯
營養價值:蛤蜊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鋅,鋅則是人體內近百種酶的催化劑,增加鋅的攝入,有助于維持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進行。
分量:4人份 每份棒點值: 1
準備時間: 15分鐘 烹調時間:10分鐘
難易程度:簡單 菜系:大眾菜
材料:
蛤蜊.......................... 195克
冬瓜.......................... 250克
細香蔥........................... 5克
姜................................... 5克
油................................. 10克
味精(可選) ................. 3克
鹽................................... 5克
料酒..............................10克
胡椒粉............................1克
水........................... 493毫升
烹調方法:
1. 蛤蜊洗凈焯水待用。
2. 鍋內倒油,煸炒冬瓜、姜片,加料酒、水。
3. 放入蛤蜊,煮沸3分鐘,撒上蔥花即可。
小秘訣: 買回來的蛤蜊放水中加鹽浸泡,水有了一定的咸度,過一段時間,蛤蜊自然會把體內的沙子和臟東西“吐”出來,這時候再用清水沖洗。
時蔬滋補湯
營養價值:荸薺中含有豐富的磷,能幫助人體維持生理活動,能很好地補充人體的礦物質。
分量:5人份 每份棒點值: 2
準備時間:10分鐘 烹調時間:30分鐘
難易程度:簡單 菜系:韓國
材料:
豬腔骨...................... 500克
荸薺.......................... 260克
胡蘿卜...................... 300克
玉米(帶棒)........... 240克
白果............................. 50克
香蔥............................. 40克
姜................................. 20克
白糖............................. 12克
料酒............................. 27克
鹽................................... 9克
烹調方法:
1. 將豬腔骨用開水焯一下,盛出備用。
2. 高壓鍋內加水、豬腔骨、胡蘿卜、荸薺、白果和蔥姜、白糖、料酒、鹽。
3. 高壓鍋開始噴氣后,小火燉20分鐘就好了。
4. 取出豬腔骨,其他一起倒入湯碗中即可。
小秘訣: 撈出的豬腔骨還可以另加調味料,作為涼菜食用哦!
花鰱魚頭豆腐湯
營養價值:魚頭和豆腐的搭配很好地實現了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互補作用,可以滿足人體對各種氨基酸的需要。
分量:4人份 每份棒點值: 2 準備時間:20分鐘
烹調時間:40分鐘 難易程度:簡單 菜系: 粵菜
材料:
豆腐(南豆腐)................................. 350克
細香蔥(香蔥、四季蔥) .................... 10克
花鰱(白鰱、胖頭)魚頭................ 500克
色拉油.................................................. 10克
姜(黃姜)........................................... 10克
黃酒...................................................... 10克
胡椒粉.................................................... 1克
精鹽........................................................ 5克
味精........................................................ 3克
水................................................... 850毫升
烹調方法:
1. 將花鰱魚頭洗凈,放入湯鍋內。
2. 加入蔥、姜、清水適量,煮沸后去泡沫。
3. 放入豆腐、精鹽,稍煮片刻,即可佐餐食用。
小秘訣: 花鰱魚俗稱胖頭魚,買回來清洗的時候,要注意把殘余的魚鰓去掉,否則煮出來的湯會帶有很重的魚腥味。為了湯品的整體美觀,烹調時要注意保持魚頭的完整。
韓式泡菜湯
營養價值:牛肉、豆腐和金針菇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豆腐和金針菇富含大量的賴氨酸,能有效補充氨基酸的攝入量。
分量:5人份 每份棒點值: 2
準備時間:10分鐘 烹調時間:30分鐘
難易程度:簡單 菜系:韓國
材料:
泡菜......................... 160克
牛里脊肉................. 140克
西葫蘆..................... 100克
洋蔥......................... 110克
金針菇....................... 50克
南豆腐....................... 85克
料酒............................. 5克
鹽................................. 2克
水......................... 600毫升
烹調方法:
1. 西葫蘆和洋蔥切丁,金針菇洗凈,牛肉切薄片待用。
2. 鍋內加水,先放西葫蘆和洋蔥丁,煮10分鐘,再加入泡菜繼續煮5分鐘。
3. 然后加入金針菇和牛肉繼續煮5分鐘,加入料酒和鹽略煮。
4. 最后加入豆腐,煮2分鐘即可。
小秘訣: 牛肉一定要切成薄片,若肉質厚,很難入味。韓式湯的入味原則除了熬燉的火候與時間,所有原材料都必須本著薄、小、細的原則。
羊腿蘿卜湯
營養價值:蘿卜富含多種維生素,有助于提高肌體免疫力,其中的膳食纖維還可以促進腸蠕動,預防秋燥。
分量:5人份 每份棒點值: 3
準備時間:10分鐘 烹調時間:60分鐘
難易程度:簡單 菜系:韓國
材料:
帶骨羊后腿............. 730克
白蘿卜..................... 760克
枸杞子....................... 10克
大蔥........................... 23克
姜................................. 6克
大蒜............................. 4克
胡椒粉......................... 1克
鹽............................... 13克
八角............................. 1克
水...................... 2300毫升
烹調方法:
1. 將羊腿浸泡并洗凈,加水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輔料切好備用。
2. 放入生姜和大料,大火燜煮20分鐘,加水1升,要保證湯汁沒過羊腿。
3. 20分鐘后加入蘿卜,再加水,大火燒開。
4. 小火燜煮,加入大蔥,枸杞,胡椒粉和鹽,20分鐘后加蒜末,出鍋。
營養減重專家:金山
常見的深色蔬菜的分類如下表:
常見的深色蔬菜分類
列舉蔬菜
營養價值的高低區分
綠色或深綠色蔬菜
雞毛菜、青菜、菠菜、小白菜、油菜、芹菜、空心菜、蘆筍、芥藍、芥菜、西蘭花、茼蒿、塌棵菜、韭菜、紅心蘿卜、蘿卜纓、綠辣椒、小茴香等
從營養價值上看,深色蔬菜的營養好于淺色,菜的葉部營養高于根莖、葉類菜的營養高于瓜類菜。
紅色、桔紅色蔬菜
西紅柿、胡蘿卜、南瓜、紅或橙色甜椒、東北紅蘿卜(呈球形)等
紫紅色蔬菜
紅莧菜、紫甘藍、蕺菜等
所以,建議深色蔬菜占寶寶每天蔬菜攝入量的一半為好。
綠色葉菜,餐桌上的營養首選
在家要多選深綠色葉類菜,它們的營養價值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因其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β胡蘿卜素、維生素B2、葉酸、維生素K、鉀、鈣、鎂、鐵及膳食纖維。其中維生素平均含量居各類蔬菜之首。例如:100克新鮮綠葉菜的維生素C平均含量為20~60毫克,是蘋果的5~15倍。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2在深色蔬菜黃色南瓜和胡蘿卜中最多,在綠葉菜如菠菜、薺菜中的含量也很高。胡蘿卜素會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是兒童支氣管和腸道黏膜的保護神,可減少支氣管炎癥及腹瀉的發生。除營養成分外,綠色葉菜也是植物化學物質的“寶庫”,類黃酮、葉黃素、葉綠素、番茄紅素、花青素等,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其中的芳香物質,賦予了蔬菜特殊風味,不僅具有促進食欲的作用,而且還可增強抵抗力。
綠色葉菜之所以含有如此豐富的營養,是因為其綠色來源于葉綠素。它接受陽光的熱量,發生光合作用,促使植物中絕大部分營養成分都在葉片中合成,因而成了養分富集的地方。葉片能抵御陽光輻射的傷害,會自然產生出抗氧化物質。
教你做,孩子愛吃的深色蔬菜餐
目前不少孩子有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有的孩子不喜歡吃綠葉菜、有的不愛吃胡蘿卜。怎么讓孩子愛吃綠葉菜和胡蘿卜呢?
推薦做法:
1.菜肉餃子(或餛飩)
食材可選青菜、薺菜或胡蘿卜等,將其剁碎加入肉糜攪拌均勻,調味后做成餃子或餛飩的餡兒。
2.清炒、蘸醬
將芥藍、西蘭花或青菜放入開水里汆熟。然后,可以將煮好的蔬菜撈出瀝干后用油炒,或直接蘸醬麻油吃。
蔬菜的汆熟方法:當水煮沸后放入你洗凈的蔬菜,等水再次沸騰后煮2~3分鐘即可。
3.紅燒葷素肉丸子
把一只土豆、一根胡蘿卜洗凈后放入鍋里煮熟,去皮研磨成泥,然后加入等量肉糜混合,再加生粉、料酒和少量調料,做成丸子后在油鍋里煎一下,最后放入燒鍋里加水紅燒。
4.葷、素羅宋湯
葷羅宋湯的食材有:牛肉、洋蔥、胡蘿卜、卷心菜、土豆、扁尖筍、新鮮番茄、番茄醬。想要更鮮美,可以加五六粒干貝。去掉牛肉就是素羅宋湯了。
5.“四兄弟”紅燒肉
食材:豬肉、豆腐干、白煮蛋及胡蘿卜。
把豆腐干切成三角塊,白煮蛋要用刀在蛋白上劃開幾道,以便讓肉湯滲入蛋黃中,胡蘿卜切成大的滾刀塊,做成紅燒味。
專家提示:
世界十大健康蔬菜: 1、番茄
2、西蘭花
3、蘆筍
4、菠菜
5、豌豆
6、紅甜椒
7、羽衣甘藍
8、甜菜
9、胡蘿卜
10、布魯塞爾芽菜
1、番茄 詳細介紹:番茄不僅對身體健康有好處,還可以保持皮膚的細膩度和白皙度,同時它里面的番茄紅素和維生素成分有特別強的抗氧化功能,能夠避免自由基傷害身體,使代謝更加穩定。
2、西蘭花 詳細介紹:西蘭花中的硫化合物對于抗癌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葉酸對于提升身體的免疫力也有顯著效果,讓身體更加強健有活力。
3、蘆筍 詳細介紹:蘆筍的營養價值極高,尤其是針對神經系統問題的疾病,里面的硒、硫胺素、核黃素等營養也都是身體必須的,維生素和鈉、鉀等成分對于心臟以及腸道健康也是很好的。
4、菠菜 詳細介紹:菠菜中的鐵元素含量非常高,里面還有13中化合物營養物質,能夠讓我們的心臟和骨質越來越好,葉黃素還有抗癌的功效,葉酸則能夠穩定神經系統。
5、豌豆 詳細介紹:豌豆中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尤其是叫做皂甙的成分,可以抵抗癌細胞和腫瘤問題,高纖維的營養還能夠保持腸道的健康。
6、紅甜椒 詳細介紹:辣椒的種類是非常多的,紅甜椒是其中營養價值最高的,里面蘊含了多種維生素和也番茄紅素以及葉酸成分,無論是作為其他菜的搭配或者是主菜,都是很不錯的。
7、羽衣甘藍 詳細介紹:羽衣甘藍中的維生素含量是特別豐富的,屬于良好的抗氧化蔬菜,每天適當吃一些還可以改善動脈硬化和心臟疾病。
8、甜菜 詳細介紹:甜菜對于消化系統和腸胃有問題的人,能夠很好的促進吸收,讓腸道的蠕動更加穩定健康,里面的維生素K對于糖尿病患者也有不錯的改善。
9、胡蘿卜 詳細介紹:胡蘿卜對雙眼的呵護是特別好的,尤其適合眼部容易疲勞以及患有眼盲癥的人群,每天吃胡蘿卜還能夠保持口腔健康哦。
土豆只可磨成土豆粉。
馬鈴薯蛋白質營養價值高。馬鈴薯塊莖含有2%左右的蛋白質,薯干中蛋白質含量為8%~9%。據研究,馬鈴薯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其品質相當于雞蛋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優于其他作物的蛋白質。而且馬鈴薯的蛋白質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人體不能合成的各種必需氨基酸。高度評價馬鈴薯的營養價值,是與其塊莖含有高品位的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的賴氨酸、色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和蛋氨酸的存在是分不開的。馬鈴薯也是所有糧食作物中維生素含量最全的,其含量相當于胡蘿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B族維生素更是蘋果的4倍。特別是馬鈴薯中含有禾谷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其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且耐加熱。
(來源:文章屋網 )
按照一些傳統說法,“不時不食”,也就是說,食物得天地物候之氣,它的性質與氣候環境的變化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不是應季的食物,它就沒有那個季節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價值就會因此改變。因此,古人提倡吃應季的食物。在我們的東鄰日本也有類似的說法,人們熱衷于吃“初物”,就是到了季節新鮮上市的食物,從食物當中感受到四季變化,體驗到人與自然協調的美感和幸福。
從農業生產角度來說,應季的產品品質優于反季節的產品。番茄長在冬天的大棚里,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只有夏天露地種植產品的一半;刻意選育和栽培的早熟果實,口味和營養價值通常不如自然晚熟的水果。
反季食物也有營養價值
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發達社會中的居民的確已經被反季節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圍,而且已經沒法再離開它們了。
每當北方的寒冷冬季來臨,天地間一片荒涼,寸草不生,枯葉凋零。從11月到次年4月之間,幾乎沒有什么辦法種植“應季”的蔬菜和水果。也就是說,如果一定要吃“應季”食物的話,有5個月的時間,只能吃豆芽之類的芽菜,而且幾乎沒有任何新鮮水果。
30年前,北方冬天的蔬菜品種少得可憐。家家戶戶挖地窖,儲存白菜、蘿卜、胡蘿卜、馬鈴薯等幾樣過冬菜,同時還要漬酸菜、做泡菜、腌咸菜,應付寒冬季節的菜肴需要。蘋果可以存到春節前后,而2~4月之間就是“青黃不接”的時節,人們的食物品種少得可憐,營養供應水平降低到一年當中的最低點。
這就是所謂只有“應季食品”的生活。那時候,人們在冬春季節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B2等營養素供應普遍不足,靠腌菜來維持生活,又增加了亞硝酸鹽的攝入量,不利于飲食安全,更不要說食物多樣化和美食的享受了。
相比之下,無論哪個季節,多吃點蔬菜水果,才是最關鍵的健康問題。無數研究證實,蔬菜水果的總攝入量越大,癌癥、心臟病的危險就越小,冬天吃蔬菜水果,總比不吃要好。如果反季節的蔬菜水果一律不吃,那么我們冬春是不是就只能吃大魚大肉了?那樣對健康會有什么好處嗎?
其實,現在很多反季節的蔬菜水果,并不一定是大棚的產品,其中也有來自南方的產品,甚至是來自國外的產品。比如說,在海南,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蔬菜水果,沒什么應季問題,其營養價值也未必低于北方的應季產品。
與反季蔬菜水果“和平共處”
無論什么季節,吃蔬菜水果,總比不吃要好。大部分水果和蔬菜在5月到10月之間成熟,所以這時候可以多吃一些。但這并不是說,冬天就干脆不吃新鮮蔬菜水果。就算營養價值低一些,總比一點沒有要好。
如果有可能的話,優先選擇應季的農產品。不必追求那些不合時宜的水果,不妨等到它們出產的季節再吃。比如說,春天不必一定要吃西瓜,最好等到7月再大快朵頤;秋天不一定要大吃草莓,因為它是5月的美味。
如果有可能的話,優先選擇本地出產的農產品。本地產品不僅成熟度好,營養價值損失小,而且不需要用保鮮劑處理,污染較小,運輸費用、包裝費用、冷藏費用等也較低。盲目追求那些漂洋過海遠道而來的進口水果是不明智的。
■魚眼
大家常說吃魚眼可補眼睛,是因為魚眼窩的脂肪含豐富的DHA,可以促進視網膜的健全發育,并可預防視網膜病變及白內障。
烹調方式:魚眼成分中的DHA,非常容易氧化,買回后,要趁新鮮烹調食用:并且烹調時,避免熬煮過久,才能留住更多的DHA。
■肉骨頭
骨頭,不管是豬骨頭、牛骨、雞鴨架子等,營養勝過鮮肉。例如豬骨頭PK鮮豬肉,豬骨頭的蛋白質高鮮豬肉100%,鐵含量也為鮮豬肉的2倍半。
鮮骨頭中的蛋白質90%為膠塬、骨膠塬及軟骨素,可強化腦部細胞代謝和抗衰老。并且所含的鈣磷比例,是人體吸收鈣磷的最佳比例,比植物性食物更容易為人體所吸收。
烹調方式:燉煮骨頭湯,按1份骨配5份水的比例,用小火熬煮1、2小時,過濾,再加上蔬菜,做成鮮美又營養的骨頭湯。
■芹菜葉
一般人吃芹菜,總是先摘掉葉子,只吃芹菜莖。其實,芹菜葉有特殊的清香味道,富含鈣、鐵、鉀、維生素A和c,好吃又健康,丟棄了可惜!
很少人知道,芹菜葉中的營養成分高于芹菜莖。根據營養分析,芹菜葉的胡蘿卜素含量是莖的88倍,維生素c的含量是莖的13倍,維生素B1是莖的17倍,蛋白質是莖的11倍,并且鈣含量是莖的2倍以上。因此,吃芹菜葉對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衰弱等,都十分有益。
烹調方式:清炒、芹菜炒蛋、裹面粉油炸,或煮清湯都不錯。
■青蔥葉
根據衛生署國民營養調查,國人青蔥的食用量在蔬菜中排第11名。然而一般人蔥白用的比蔥葉的綠色部位多,有營養的蔥葉反而被丟棄掉,很可惜!
其實,蔥葉部分要比蔥白部分含有更多的維生素A、C及鈣。并且蔥葉內側的黏液含多醣體,可抑制體內不正常的細胞,有助強化身體的免疫功能。所以買菜時,不要把蔥葉部分摘掉,多留些營養的蔥葉來烹調。
烹調方式:生吃、蔥花炒蛋、蔥爆牛肉,或煮湯放些蔥花都不錯。
■菠菜根
菠菜,被清乾隆贊頌為“紅嘴綠鸚哥”,因為紅色的根部配上綠色的葉子而得名。菠菜根部之所以紅色,是因為含豐富的鐵,菠菜的許多營養素都在菠菜根中;而且根的質地細嫩,口感鮮美。所以把菠菜根摘掉不吃,很可惜!用菠菜根煮湯,有降血糖作用。
烹調方式:菠菜要選用葉嫩小棵,且保留菠菜根。菠菜可以炒、拌、燒、做湯和當配料用,例如菠菜炒蛋、姜汁菠菜、芝麻菠菜等。烹調時,最好把菠菜連菜帶根一起先煮過,去掉菜水,可去除澀味,并減少草酸含量。
■蘿卜皮
人們習慣在吃蘿卜時,先削掉蘿卜皮。其實,蘿卜皮的營養價值超過蘿卜肉質的部分,丟了可惜!據營養分析,蘿卜皮的維生素c含量,約為肉質部分的2倍:鈣含量有98%在蘿卜內。
因此,蘿卜最好帶皮吃,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有腦溢血的高危險群,吃蘿卜皮能減緩病情。
烹調方式:用鹽、醋、醬油、香料等制成泡菜,或曬成蘿卜干,口感清脆。
■橘絡
野菜,生于荒坡野地,令人看不起眼。其實,在目前人們生活水平普遍較高的情況下,讓野菜重新回到餐桌很有必要,它營養豐富,極少污染,對改善人們的食物結構,提高營養水平和身體素質大有好處。現介紹幾種野菜及其菜譜:
薺菜 一名香薺,《本草綱目》稱它為護生草,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是一種淺綠色開著白色小花的野菜,分布十分廣。每年農歷三月,只要您進入田野便極易挖到。薺菜的烹制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可湯,還可用來做餡。如薺菜拌香干、薺菜炒雞蛋、薺菜燴豆腐、薺菜肉絲湯、薺菜春卷、薺菜餛飩等,令人百吃不厭。大詩人陸游曾贊美道:“日日思歸搶蕨菜,春來薺美勿忘歸。”
馬蘭菜 人們常吃的野菜之一,屬菊科草本植物,又名紫菊菜。馬蘭菜營養豐富,營養價值超過菠菜,胡蘿卜素的含量幾乎與胡蘿卜相等,維生素A超過番茄,維生素C超過柑橘類水果。馬蘭菜莖肥葉嫩,清香可口,既可炒食或涼拌,也可曬成干菜備用。馬蘭菜具有清熱解毒、止血、利尿、消腫的功效。《嘉本草》說它“味辛、平、無毒。主破宿血,養新血,合金瘡”。中醫用它治療咽喉痛、瘡毒癰腫、肺熱咳血、創傷出血、腎虛水腫、流火丹毒以及蛇蟲咬傷等癥。
蕨菜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春季所萌生的幼芽,又名如意菜、長壽菜,其芽葉尖端呈卷曲狀,是一種比較名貴的野菜。蕨菜營養價值很高,《食療本草》說能“補五臟之不足”。可防治頭暈失眠、高血壓和慢性關節炎。蕨菜的食用方法頗多,可以用多種調料經腌制后作為佐餐小菜,其質地脆嫩,風味鮮美;也可以用開水焯過,去其苦澀味后,加精鹽、醬油、香醋、味精及香油等作料拌做涼菜,吃起來清爽利口,十分宜人;而且熱油急火快炒、勾芡起鍋加肉絲則更為鮮嫩柔滑,清香溢口。如生煸蕨菜、鮮蘑蕨菜,又可做成沙拉冰激凌等,都是色香味俱佳的野菜佳品。
蒲公英 野菜中的佼佼者,它是一種大有開發前途的優質野生蔬菜,屬菊科。蒲公英的營養價值高,其葉的可食部分為,84%,是一種不可多得富含維生素的野菜,用其烹制的一小碗鮮菜,含有4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超過等量的生菠菜或熟紅薯及胡蘿卜中所含的維生素A。其維生素B1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超過大多數綠葉菜。蒲公英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炒吃,也可以涼拌。若加點檸檬則味道更鮮。中醫學上以全草人藥,主治腫毒、癤毒、咽炎等病癥。在國外,蒲公英成了市場上保健食品中引人注目的一種新原料,用它做的食品頗受消費者青睞。
俗話“五月野菜金不換”,這是因為五月前后野菜最豐美。野菜其實是那些可供食用的野草,它們雖自生自滅,但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維生素、氨基酸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苦菜、馬齒莧、魚腥草、野百合、野芹、地木耳等皆為食療佳蔬,治病良藥。適當食用對防治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癥、心臟病等有良好的功效。我國野生蔬菜資源豐富,達百余種之多,讓時令野菜俏餐桌吧!
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些食物?是銀耳、芒果、紅薯、山藥、桂魚、黃鱔、烏龜、蕎麥、夏橙、鴿蛋、羊奶、胡蘿卜、菠菜,還是燕窩、蟲草、魚翅、靈芝?
再想想,又有哪種天然食物沒有營養呢?大白菜?蘋果?牛奶?大米飯?
我們會發現,每種食物都有營養,若不吝溢美之詞的話,都可稱得上“營養豐富”。事實上,對一個饑民而言,我們認為最垃圾的炸薯條、可樂、方便面,就是救他們命的仙丹甘露,極具營養價值。既然沒有不營養的食物,那還有評判食物營養價值的必要嗎?
有的!其實,如果有先賦予的條件,食物營養價值的差異還是很好評判的。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判食物的營養價值:
1.營養素多樣性。一種食物能提供營養素的種類越多越好,比如,又有蛋白質,又有維生素A,又有鈣,又有鐵的食物,就比只有蛋白質和維生素A的食物營養得分要高。
2.營養素重要性。蛋白質(中的必需氨基酸)是人體最需要的營養素,因此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富含鈣或維生素C的食物營養得分要高。
3.營養素針對性。這點要看食用者體內缺什么,多什么。比如對于因缺鐵而出現貧血的人,富含鐵的食物就要比富含淀粉的食物更有營養;而對于缺乏能量攝人餓了三天的人,則正好相反。
另外,還要看人體是否過多攝人了某些營養素。人體若過多攝入了某些營養素,那么這些營養素的營養價值對此人來說就降低了。比如脂肪酸,它是人體需要的,對一個饑寒交迫的人更重要,但對于肥胖者,哪怕橄欖油里有豐富的維生素E,他也只能割愛。
4.營養素充足性。某種食物含有多種重要的營養素,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判定其“營養豐富”了呢?且慢,如果某些營養素其含量極微,又能對人體起多大作用呢?所以,我們在意的那些營養素含量還不能太少。比如,補鈣時,牛奶就是營養豐富的,因為其含鈣量高;而從補鐵的角度來看,牛奶就是營養貧瘠的,因為其含鐵量很少。
5.營養素可用性。玉米雖然也含有蛋白質,但其所含的蛋白質不像雞蛋所含的蛋白質那樣能被人體所利用。要知道,不能利用的資源不如不要。
6.綜合判定。說了這么多,總該作“終審”判定了吧!是的,綜合以上各種考慮,我們可以給出某種食物的營養價值判定,下面的表述是合理的:
玉米的顏色是黃金的顏色,在食物中,玉米的價值也恰如黃金一樣珍貴。有關保健專家研究發現,在所有的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可預防心臟病和癌癥。
專家們對玉米、稻米、面粉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項指標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面粉的5~10倍。
同時,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也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外,玉米中還含有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可預防心臟病、癌癥等疾病的發生。
研究還顯示,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于普通玉米。此外,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儲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
在當今被證實的最有效的50多種營養保健物質中,玉米含有6種,即鈣、谷胱甘肽、鎂、硒、維生素E和脂肪酸。
經測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制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如果每天攝入1克鈣,6周后血壓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后能轉化為維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的作用。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抵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
怎樣吃玉米最有營養?專家建議,玉米熟吃比生吃好。盡管烹調使玉米損失了部分維生素C,卻獲得了更有營養價值的抗氧化劑。不論是油炸還是水煮,玉米都會釋放出更多的營養物質。同時,烹飪過的玉米還能釋放出一種酚類化合物,這種物質對癌癥等疾病的預防具有一定作用。高溫烹調后,玉米抗氧自由基的活性升高了,而氧自由基會引起機體氧化,增加患病的風險。
歐洲人總結出了不少科學吃玉米的方法,其中主要有3種:一是玉米餅。將蒜粉、黑胡椒、芹菜等摻在玉米面中,用西紅柿湯調和,據說可以降低膽固醇。二是玉米粥。三是用玉米粒做成羹湯、沙拉,既美味又有營養。但專家提醒,玉米一旦過了保存期限,很容易受潮發霉而產生毒素。因此大家在購買商店里的玉米罐頭前,一定要看清保質期。(北京 高育紅)
牛奶、蘿卜、螃蟹、黃瓜、動物肝臟等。
理由:
1、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桔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2、蘿卜:蘿卜進入人體后,會迅速產生硫酸鹽,并很快代謝產生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被分解,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3、螃蟹:柑橘與蟹不可同食,鱉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橘子含果酸較多。若將橘子等含果酸豐富的水果與含蛋白質較多的鱉肉同時食用,水果中的果酸可使蛋白質凝固,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4、黃瓜:黃瓜中的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橘子中所含的多種維生素,而使橘子的營養價值降低。
5、動物肝臟:柑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離子。若將兩者同時食用,銅、鐵等離子極易使柑橘中的維生素c氧化,從而失去原有營養價值。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