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46: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學三年級語文試卷,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進入新學校的第二天,我們進行了分班考試,語文試卷發下來了,我聽見老師念我的成績是88.5分。我傷心的低下了頭。我想:爸爸媽媽對不起,我沒有給你們爭光,沒有給班級爭光,對不起!下次我一定考好。你們看我的吧。
山東省沂南縣第四實驗小學三年級:楊柳
“奶奶說,這是媽媽回家的路,可是媽媽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小文雪望著村口那條彎彎的路天真地說。
這就是一個農村留守兒童簡單的期盼。在農村,留守兒童很多,他們或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干脆跟著鄰居、父母的朋友一起生活,他們與父母團聚的時間少之又少。他們正逐漸成為“新世紀的孤兒”,在非年非節的日子里,農村幾乎找不到父母子女廝守在一塊兒的溫馨場景了。
無數農村留守兒童正有意或無意地成為一個家庭、一個地方、一個時代經濟發展的犧牲品,留下一雙雙苦苦渴盼中漸漸黯淡了的眼神,一個個正走向扭曲的人性。
媽媽,我想你了!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大林鎮葉廟村,東臨息縣,南接羅山,典型的兩市三縣交界點。據村民介紹,葉廟村劉老莊組146個村民中,就有30多個是留守兒童,他們或跟著爺爺奶奶,或暫居親戚家中。
羅文龍,一個10歲的小男孩,家住葉廟村羅莊組,現在劉老莊組姑姑家生活。
羅文龍姐弟二人,姐姐羅雪艷,13歲,與他一塊住在姑姑家;小文龍的父親羅恩仁,小學沒有畢業就做了家庭頂梁柱,其母涂秀葉則壓根就不知道學校大門朝哪個方向。羅恩仁夫妻二人在浙江同一個廠打工,羅恩仁開吊機,涂秀葉負責把要吊起來的物品掛好,一年兩個人有不到兩萬元的結余。他們每兩年回家看望小文龍一次。小文龍的爺爺奶奶都是接近八十歲的老人,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更不用說照看羅文龍姐弟兩人了。
當記者見到小文龍時,他的作業正擺在桌面上,赫然入目的是單元測試語文試卷上紅筆寫著的“43”和數學試卷上的“46”。
記者拿起羅文龍的數學試卷,看到上面做錯的題,問道:“這題現在會不會做?”
“不會。”
“你老師給你講過,我也給你講過,你還不會?”羅雪艷開始責怪弟弟了。
小文龍低著頭,不說話,仿佛姐姐責怪的話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這個10歲的小男孩,顯出和年齡不符的木訥。
羅文龍的姑父、姑姑都是小學三年級沒有上完就輟學的,他們顯然無法輔導已經上二年級的小文龍。在平時,唯一能輔導小文龍功課的就是他上四年級的姐姐羅雪艷。
每隔兩周甚至更長時間,小文龍才能聽到從遙遠的浙江傳來的父母的聲音。因為工作關系,羅恩仁夫妻只能在晚上給小文龍打電話。接聽電話最多的還是小文龍的姑父和姑母,他們幫著說孩子的表現。
“你爸爸平常打電話囑咐你最多的是什么?”
羅文龍說:“他們經常囑咐我‘好好上學、聽話、別玩水’。”
平時放學,鄰居家的小孩飯后都聚在一起玩“抓石子”、“打四塊”的游戲。10歲的小文龍只會靜靜地站在家門口看著別的孩子瘋玩,聽他們開心的笑聲。這些事情好像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
想媽媽的時候,他們姐弟兩人就在墻上寫著:媽媽,我想你了!媽媽,快快回家……
路邊的守望
葉廟村小劉莊組。
七歲的小女孩劉文雪剛到入學年齡,準備秋天去上學。田野里,她正和幾個堂兄弟姐妹們一塊玩耍。
看到劉文雪腿上的傷疤,記者問道:“你這膝蓋怎么碰著了?”
“前幾天,我和天池哥出去玩時磕的,哥哥說放點土面面就能好,他給我上的,現在結了這么大的疤。”小文雪稚氣的聲音里帶著勇敢。
劉文雪有一個弟弟。其父劉偉,30歲,小學五年級畢業;其母林祖美,30歲,小學沒有畢業;父母一同在深圳一家具廠打工,兩個人一個月工資合起來接近3000元。除去吃喝之后一年結余也就1.5萬元左右。
劉文雪堂兄弟姐妹8人,除了最大的哥哥在縣城上高中之外。其余7人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劉文雪的伯父、叔父們都在南方打工,家中父母輩的人都出去了,剩下這8個“孤兒”,跟著爺爺奶奶。爺爺劉老漢57歲,奶奶劉老太太60歲。
據村民介紹:劉老漢家里的地是1982年分的,就他的四個兒子一個閨女還有劉老漢老兩口有地,兒媳是孩子們在外面打工領回來的,沒有地。當時分地的時候,一共不到20畝,現在孫子、孫女們加起來全家有18人,靠這不到20畝的地無法維持正常生活。
劉文雪就是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成長。
當記者給小文雪照相時,小文雪做著鬼臉,劉老太太說:“你這小孩,快坐好,讓人家給你照個好的。”
小文雪依然我行我素,照樣像騎馬一樣坐在板凳上,擺著自己喜歡的“很酷的POSE”。
“你想媽媽嗎?”
“想!我天天問奶奶‘媽媽什么時間回家’?奶奶給我說‘媽媽晚上就從門前的大路上回來’。我天天去大路邊看媽媽從哪里坐車回來,媽媽回家可以給我帶‘哇哈哈’。”
在落日的余暉中,小文雪天天蹲在大路邊,等著接媽媽回家,那焦灼而期待的眼神,讓人為之心顫。
城市燈火下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