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26: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一學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調查的背景
學科大背景:2011版新課標在初中學段目標與內容中對閱讀的表述是“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1]2016年9月部編版新教材注重拓展課外閱讀,新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多次強調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要“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教材中構建由教讀、自讀到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
區域學科背景:白云區初中語文科在三年前開始推行“與學生同讀一本書活動”,我們集合了一批骨干教師的力量,制定并逐漸完善了三個年級的課外閱讀書目,通過以考促讀的方式進行大面積的閱讀推廣,但是在推行過程當中遇到許多障礙:老師認為教材教不完,課堂上沒有太多時間進行閱讀指導和閱讀分享;學生喜歡淺層次閱讀,對閱讀略微有深度的書籍和不熟悉的文體存在畏難情緒;家長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只關注課本和學生考試成績,不支持學生買課外書;學校為中考壓力不堪重負,大多數學校不敢放開手腳,沒有設置閱讀課。
二、調查的目的
筆者試圖通過調查研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幫助區內一線教師了解白云區初一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做好小學與初中的課外閱讀銜接工作,分析本區初一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引發區內語文教師對課外閱讀的思考,提出可行性的建議,為進一步改進本區初中生課外閱讀狀況提供依據。
通過調查研究,讓老們對自己學生的閱讀狀況有清晰的認識。在問卷完成后,力求了解學生的家庭對學生的影響;了解語文教師和學校對課外閱讀的指導力度;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選擇傾向;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相關性;了解初一學生課外閱讀水平的起點。
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課外閱讀建議。在區域內開展“教師與學生同讀一本書活動”,搭建課外閱讀分享的平臺,形成讀書的氛圍,轉變教師與學生“一切以教材為中心”的觀念,形成“課內外相結合”的閱讀教學觀。
通過調查研究,推動“課外閱讀課內引導”,用“課內學習”引領課外閱讀,并成為課外閱讀的一部分。在區內的學校設置每周1-2節課內課外閱讀課,用固定的課程設置促使學生形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行之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方法和評價體系。
三、調查的方法
本次調查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在查閱國內有關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研究編制,以線上調查為主,線下調查為輔。有網絡支持的學校利用問卷星網站下發調查問卷,無網絡支持的學校下發調查問卷文本,學生填涂作答。
四、調查的對象
廣州市白云區2015―2016級初一學生。白云區初中學校共62所,其中公辦學校36所,民辦學校25所。總共回收問卷8544份,占2015級初一學生總人數14426的59.23%,其中男生4538人,占參與調查的總人數的53.12%,女生4005人,占參與調查的總人數的46.88%。區域生源狀況:白云區教育發展城鄉二元結構特征明顯,區內初中教育發展水平差異顯著,初中學校發展極不均衡。區域內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水平和執行力度各有不同。
五、調查問卷的內容
與其他調查問卷有所不同,本調查問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閱讀情況調查,此部分共18題,其中單選題13題,多選題4題,主觀題1題,這個部分主要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和現狀;第二部分為閱讀能力調查,此部分先設置了一個閱讀文段,再依照文段設置了5題單選題,目的在于通過文段閱讀的結果尋找閱讀現狀與閱讀能力之間的關系。
六、調查結果分析
(一)影響閱讀的因素
對學生課外閱讀造成影響的因素很多,但多數來自家庭、教師、學校。(這里把教師和學校分為兩類。在我的調查中,教師代表的是語文教師的個體,而學校代表的是學校教育的整體。)現在我們就這幾個方面依次進行分析。
(1)家庭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
你家除了課本外,還有多少本藏書?[單選題]
你父母經常在你面前看書嗎?[單選題]
分析:區內大部分家庭不具備良好的閱讀氛圍,學生的父母有接近七成只是偶爾或從不在學生面前看書,家庭中藏書匱乏,只有10%左右的家庭擁有藏書300本以上,藏書只有50本以下的家庭卻占34.57%。大部分的家庭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都缺乏正面影響。
(2)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
你平時在什么情況下會讀課外書?[多選題]
如果老師向你推薦一本經典名著,你通常會采取怎樣的態度?[單選題]
分析:從數據來看,“老師要求”對學生閱讀的影響遠遠大于“家長監督”,但是比起學生的“主動閱讀”和“同學推薦”來,老師的影響又遠遠不夠。只有4060位(占總人數的47.51%)學生對老師推薦的名著會認真從頭看到尾,其中男生2025人,占男生總數44.62%,女生2035人,占女生總人數的50.8%。總體來看,老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不夠理想,但同學的推薦卻能夠引起較大的興趣。
(3)學校課程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
你每周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平均是多少?[單選題]
你在小學階段有上過單純的讀書課嗎?[單選題]
分析: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有限,從上面的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有67.35%的學生每周只有兩小時以下的時間看課外書,其中每周只有一小時以下的學生也占16.34%,只有14.4%學生每周有四小時以上的課外閱讀時間。而對于校內讀書(閱讀)課的統計,只有34.81%的學生表示學校有閱讀課而且老師能保證閱讀的時間。只有48.26%的學生反映學校開設了校內讀書課,其他學校只要求學生在課間或自習時閱讀,有16.9%的學生反映學校沒有讀書課。
(二)學生閱讀的目的
你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多選題]
你怎樣對待你喜歡的書?[單選題]
你平時讀書時一般最關注書中的什么呢?[多選題]
當你在閱讀課外書時遇到許多不懂的地方會怎么辦呢?[單選題]
分析:大部分的學生閱讀以“開闊眼界、提高修養、陶冶性情”為目的,也有半數學生把課外閱讀的目的和“提高語文成績”聯系在一起,只有少部分學生是無目的地打發時間。對于喜歡的書籍,有六成學生會經常翻閱,還有三成的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書籍十分熟悉。從“你平時讀書時一般最關注書中的什么呢?”一題的數據可證實有半數以上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的時候能夠關注語文知識。有近七成的學生會想辦法解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這幾道題綜合而言,有半數學生的閱讀目的比較明確。
(三)學生的閱讀興趣
你最喜歡讀哪方面的書籍?[單選題]
以下書籍,你仔細讀過幾本?
《城南舊事》《狼王夢》《綠山墻的安妮》《草房子》《格列佛游記》[單選題]
從識字起,你印象最深刻的書名是什么?請寫出一本。[填空題]
分析:有48.33%的學生最喜歡看名著,但也有不少同學最喜歡漫畫、網絡小說和各類雜志。在題目選項中給出的大部分小學都會推薦學生閱讀的五本書當中,只有44.31%學生讀了三本以上。而從學生印象最深刻的書的統計來看,排名前20位中有超過五成的學生選擇了名著,但是在8544位初一學生當中,也有37位學生填寫“沒有”,表示沒有任何課外書籍給自己留下印象。除有54位學生所填寫的書為歷史類書籍,107位學生所填寫的是自然科學類的書籍,大部分學生印象深刻的都是文學性的書籍。側面反映出我們在小學階段閱讀指導偏向于文學類的作品,學生對非文學類的作品興趣不大。
(四)關于學生課外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相關性
將問卷第8題“你每周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平均是多少?”作為自變量,把閱讀能力調查部分的第19-23題作為因變量,進行交叉分析,結果如下表:
分析:從表中數據可知,每周閱讀時間為“三到四小時”和 “四小時以上”的學生,答對閱讀題占人數的比例與閱讀時間為“一小時以下”和“一到兩小時”的學生相比略高。并且,隨著閱讀時間的增加,比率也有所增加,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每周閱讀課外書時間越長,學生的閱讀能力越強。
將問卷第4題“你家除了課本外,還有多少本藏書?”作為自變量,把閱讀能力調查部分的第19-23題作為因變量,進行交叉分析,結果如下表:
將問卷第5題“你父母經常在你面前看書嗎? ”作為自變量,把閱讀能力調查部分的第19-23題作為因變量,進行交叉分析,結果如下表:
分析:從上表可見,在藏書越多的家庭中,學生答對閱讀題占人數的比例越高;在父母(雙方或一方)經常在孩子面前看書的家庭中,學生答對閱讀題的比例也相對較高。
七、問卷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課內語文學習任務較重,學生課外閱讀時間不足,還有很多學生并沒有形成“讀好書”的興趣。
(二)學生有較好的閱讀愿望和目的,但課外閱讀的選擇比較單一,多數學生傾向閱讀文學作品而極少涉獵非文學性的文本。
(三)家庭成員的讀書習慣和讀書參與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能力的培養有較大影響,但大部分的家庭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正面影響。
(四)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力度不夠,學生閱讀能力發展不均衡,教師在課外閱讀方面對學生的影響比較有限。
(五)很多學校在校時間沒有設置讀書課,學校對落實“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在閱讀課程的設置和實施方面沒有統一的規范。
八、建議
(一)課外閱讀制度化
1.設置閱讀課。每周設置1-2節閱讀課,讓學生在課上進行課外閱讀。把課外閱讀的引導、指導、分享放在課內,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帶學生在學校圖書館上閱讀課,為學生創設更好的讀書條件。就廣州市白云區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而言,教師們仍然在以傳統的“基礎+閱讀+寫作”的形式進行教學;而就閱讀教學而言,閱讀的教學又是以課內為主,課外為輔,有的教師甚至只講教材。而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所用的文選式教材相對落后于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不確定的教學內容也使得課內閱讀教學缺少章法,教師們對教材的處理也是各有各的傾向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給學生補充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才能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
2.布置課外閱讀作業。溫儒敏先生提出的“少做題、多讀書”是義務教育階段切實減輕學生課內及課外學習負擔的有效措施。教師們的確應當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培養學生“讀好書”的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用好語文教材,認清好教讀課文與自讀課文對語文學習的不同作用,明確任何語文教材都只是語文學習的一個例子。少布置課內文本配套練習,多布置“課外閱讀作業”,讓學生在寬廣的課外閱讀中汲取養分。還應當充分利用寒暑兩假,把課外閱讀作為固定作業布置給學生,開學時通過閱讀分享,逐一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
3.建立健全課外閱讀的評價制度。在學校層面,一線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學情采用靈活有效的評價方式,促進課外閱讀的順利展開。如建立閱讀檔案,將閱讀表現納入學期評定;還可以設立閱讀專項評價,評選班級“閱讀帶頭人”。在區域范圍內,則可以以期末學業評價為抓手,適當進行指定閱讀內容的考查。就白云區實踐的“指定課外閱讀納入期末考試”(指定課外閱讀的權重占全卷分值的10%―15%)的經驗而言,這種區域性的期末測試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師生的重視。
(二)課外閱讀活動化
1.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與監控。通過三年多的閱讀推廣實踐,我們發現,家長和學生一起進行親子閱讀是推動課外閱讀的有效途徑。在本區推廣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親子閱讀開展得好的家庭,孩子參與和堅持閱讀的熱情明顯比學生獨自閱讀高。值得一提的是,性別不同的孩子閱讀主動性存在差異。加拿大最近的一個研究報告表明,12歲女孩的閱讀成績比12歲男孩高出30%[2]。而英國的“閱讀帶頭人”項目也極為重視“招募男性工作人員”,讓更多的男性(學校教師、家庭成員、志愿者)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以達到帶領男孩更好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的目的。
2.開展班級閱讀比拼。閱讀的推進需要在閱讀氛圍建立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可以嘗試在班級設置閱讀小組,進行閱讀數量和閱讀質量的比賽。閱讀數量的小結以周為單位,分基礎閱讀量(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閱讀量,如一本書從第1頁到第50頁)和超前完成量(學有余力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提前完成的閱讀量,如從第50頁到第100頁)。閱讀質量的小結以書為單位,一本書的閱讀完成后就在班級內部進行讀書分享會,讓每一個小組都有總結閱讀收獲的機會。
3.借助社會力量開展閱讀活動。閱讀推廣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兩年的事情,每年都有舊的學生畢業,新的學生加入,光靠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努力,有時難免會有倦怠感。在《閱讀推廣理念?方法?案例》一書的“經典案例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美、俄、德、加、日、韓等許多成功的閱讀推廣經驗都說明了社會機構對閱讀推廣的介入能使學校的課外閱讀形式更多樣,更有活力,也更持久。如果能夠爭取到社區圖書館、民間公益閱讀推廣機構、甚至醫療領域的助力,閱讀活動一定能擺脫一成不變的現狀,變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更具吸引力。
(三)課外閱讀體系化
1.確定適合學情的分級課外閱讀書目。就白云區而言,目前的課外閱讀,只停留在剛剛起步的階段,但閱讀體系的構建還遠遠沒有開始。從調查問卷的情況和推廣踐來看,我們的學生閱讀的種類是相對單一的,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初中學生仍然以閱讀文學類書籍為主,較少涉及歷史、哲學類書籍。所以,很有必要確定適合區情的、操作性強的分級課外閱讀書目。閱讀能力一般的學生只讀基礎書目,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在讀完基礎書目后可以按興趣選讀、進行深度閱讀。
不論是還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還是即將大面積鋪開的部編版教材,其中推薦的書目都并不適用于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生。所以我們對教材推薦的書目要進行必要的篩選,在考慮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情補充一部分適合初中學生閱讀的書目,使書目具有“學生樂讀、老師愛教,讀后有益”的特點,這樣就能減少課外閱讀推廣的阻力。
2.根據書目建立教師適用閱讀指導體系。教師的課外閱讀指導對學生開展閱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師對于閱讀指導“該怎樣指導”沒有頭緒。如果能建立以基礎書目為范例的閱讀指導體系,為教師提供課外閱讀指導操作指引,教師的閱讀指導才能有章可循。如在部編教材七年級語文課本第61頁“名著導讀”欄目中,以“《朝花夕拾》:消除與經典的隔膜”為題,指導學生進行魯迅經典作品《朝花夕拾》的閱讀。教材中的“讀書方法指導”一欄寫到“為消除隔膜,可以查閱作者傳記資料或相關評論,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況,或者觀看相關的影視作品,注意課內外學習的溝通”,[3]這就給了師生明確的閱讀方法指導,讓學生有可能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單篇閱讀到《阿長與》、《五猖會》、《狗?貓?鼠》的群文閱讀,再到《朝花夕拾》的整本書閱讀。值得一提的是,魯迅作品畢竟有深度,學生的年齡和閱歷必然制約其對整本書的理解程度,但是不要緊,教師只要循序漸進地指導,不必給學生制定硬性的閱讀目標。
說明:在調查過程中,筆者得到了白云區大部分初中學校2015級初一語文教師和學生的支持,但因調查問卷發放時間有限,區內部分學校不具備上網填寫調查問卷的條件,所以部分學生未能參與調查問卷的填寫。此調查問卷的所有數據分析均以參與調查的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為依據,屬于不完全統計。
注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趙俊玲,郭臘梅,楊紹志.閱讀推廣理念?方法?案例[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3]教育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北京教科院課程教材發展研究中心“中學生課外閱讀狀況調查研究”項目組.北京市中學生課外閱讀狀況調查報告[J].北京教科院2010年學術年會,2010.
初一學生如何邁出初中歷史學習的第一步,很值得研究與探索。我從事歷史教學十四年,在教學實踐中有如下幾點粗淺認識,就教于同行,以共勉之。
一、提高學生對歷史課的認識
新生入學的第一節歷史課,我先排除學生思想上的模糊認識,說明歷史課并非故事課,學生之所以形成這種概念是由于小學歷史故事教學造成的。歷史故事的趣味性,生動性適合于小學階段的學習和掌握,如果到了初中階段仍停留于這一層次,容易使學生步入誤區,以至今后很難達到較高層次的學習。因此,歷史的第一課應灌輸給學生的是“歷史課非故事課”,要把歷史看作一門科學,去探尋其規律,掌握其知識。
二、使用規范的史學語言
各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專門術語,歷史學科有歷史學科的語言和專門術語。比如歷史課常用的歷史時間、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等,還有歷史學的一些專有名詞;編年體通史,紀傳體通史,皇帝年號、歷史年表等等。我們要讓學生一開始就養成運用歷史語言進行思維和表述的習慣。如歷史上有許多須要理解、掌握和解釋的“名詞”,我為學生制定名詞解釋的“三要素”即時間、內容和作用。例如解釋“楚漢之爭”,很多同學不知如何下手,但按照“三要素”去解釋,使得他們茅塞頓開。
三、教會學生在書本上作標記
充分利用學生手中的教材,并在教師指導下,劃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用符號作標記,會使學生獲益匪淺。我曾作過調查,凡是解決問題能力強,歷史成績好的同學是按照老師要求在書本上作標記的。有一位同學在“王安石變法”一節中做了以下標記:變法目的──“富國強兵”旁邊寫上目的并在“富國強兵”的下面劃上橫線,“變法五項內容”每一點旁邊都編上編號并在內容下面劃上橫線,在“變法失敗原因”旁邊寫上失敗原因。這也是學習歷史習慣的具體表現,所以歷史學習的能力提高很快。相比之下,沒有養成這一良好習慣的學生對以往學過的知識就依然是陌生的。
四、增強學生語文基礎
深厚的語文造詣,是學好歷史的基礎。古往今來諸多的歷史學家像司馬遷、班固、司馬光既是歷史學家,又是文學家。所以,司馬遷才能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歷史巨著《史記》來,很多文學家也擁有淵博的歷史知識。因而歷史課與文學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感到既要教歷史,又要教語文。初一學生由于語文基礎薄弱,學到中國古代史內容,讀不懂教材的含義,不會寫、不會念的字較多。掃除學生學習中的語言文字障礙也是歷史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在具體操作上還可借鑒語文課的朗讀法幫助理解,如在講授明朝“東林黨”這一歷史概念時,讓學生齊聲朗讀東林黨的代表人物顧憲成所作的一副著名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通過朗讀和講解,學生認識到了“東林黨”是明朝正直的士大夫集團,憎恨宦官專權,憂國憂民。教師還可以強調“宦官”的“宦”的讀音及寫法,強化學生的印象,避免寫錯別字。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語文水平,也是培養學生形成學習歷史的習慣的要求之一。 轉貼于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節日。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以其別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歡慶新年。在這新的一年里你有沒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一學生元旦國旗下講話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學生元旦國旗下講話稿范文1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新年新起點》。
在本周的日歷上,有一個光輝的日子——1月1日,這標志著華夏神州又增添了一道年輪,標志著時代的航船乘風破浪,偉大祖國又迎來了充滿希望的一年。
1月1日又稱元旦,“元”是開始,第一之意;“旦”是早晨,一天之意。“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從字面上看,“旦”字下面的一橫代表著波濤澎湃的海面,一輪紅日正從海上噴薄而出放射著燦爛輝煌的光芒,這個象形字生動地反映了旭日東升的形象。把“元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們以蓬勃的朝氣和奮發的斗志來迎接嶄新的一年。
東晉詩人陶淵明曾有過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我們也不乏這種緊迫感。我們是青年,青年是生命中的春天,是早晨八 九點鐘的太陽。我們是跨世紀的一代,成學業于本世紀,成事業于新紀元,我們將成為時代洪流中搏擊風浪的勇士。生逢此時,榮幸又艱巨。讀書,是一切成大事者的必由之路,是一切創造的基礎。認真讀書是時代的要求。我們要用勤奮和汗水夯實學業大廈的地基,用拼搏向時光索取價值,用雙手為鮮艷的五星紅旗添彩。只有這樣,才無愧于華夏子孫,才能肩負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
時間的列車已經帶著我們走向了新的一站——20~~年就要過去了。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候,回憶過去的一年,我們心潮激蕩。在這一年里,我們一起歡樂過、一起憧憬過、也一起努力過。我們為自己沒有虛度這一年的光陰而欣慰、為我們在著一年里健康地成長而感到高興。也許會有一些遺憾,但我們會把這些遺憾作為我們人生的寶貴經驗和財富,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同學們,我們正滿懷著希望和信心來叩響人生這扇奧妙的大門。生活是那樣豐富和廣闊,有無數寶藏等待我們去挖掘,有無數險峰等待我們去攀登,有無數藍圖等待我們去描畫……在這生命的春天里,播灑下希望的種子,辛勤地耕耘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初一學生元旦國旗下講話稿范文2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元旦即將到了。在我們還來不及回味20~~年的豐碩時,20~~已經迎笑走來。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時,你是否已經滿懷希望和憧憬,做好奔向20~~的準備,是啊,歲月如梭,年復一年,我們在感嘆歲月更走之快的同時,是否想到20~~要準備的事很多,畢業班還要學很多東西。我覺得無論做什么準備,要懂得珍惜時間,要更加珍惜我們的青春時光。
有人說:人的一生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這三天組成了人生的三步曲。但我說,人的一生是由無數的今天構成的,因為不會珍惜今天的人,既不會珍惜昨天,也不會憧憬明天。
在一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大家應當認真反思你在這一天的所作所為,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珍惜時間:老師上課時,你是否因為知識枯燥難懂而放棄聽講?上自習課時,你是否因為自己意志薄弱而心不在焉?在家中做作業時,你是否禁不住電視和電腦游戲的誘惑而虛度時光?在周末,你是否因為貪玩而無暇顧及書本?
一年過去之時,給我們帶來的感受決不如撕去日歷上一頁小小的紙片那么簡單,一些思索在我們每個人的心湖里蕩起漣漪。過去一年,我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呵護下,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快樂與悲傷、成功與失敗……都化作人生的財富。而今天,成長中的我們將又一次應來充滿希望的新年。我們不禁要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了。期中奮斗的硝煙似乎剛剛消退,期末考試的戰鼓又敲響了。面對緊張的期末考試,有兩個辦法教給大家:一是統籌計劃,惜時如金。有人說一個用“分”計算時間的人,比一個用“時”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出了59倍!二要見縫插針,持之以恒。“見時間之縫,插學習之針”。只要我們保持“擠”的恒心與韌勁,鍥而不舍,就一定能把枯燥變成愉快,把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力量。那時,我們就能充滿自信地、捧著優異的成績奉獻給我們的父母,奉獻給辛勤的老師,奉獻給即將扣響的鼠年的鐘聲!
聰明的人,檢查昨天,抓緊今天,規劃明天;愚蠢的人,哀嘆昨天,揮霍今天,夢幻明天。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是: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
同學們,讓我們在元旦即將來臨之際,共同珍惜今天,珍惜現在的分分秒秒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初一學生元旦國旗下講話稿范文3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迎著朝陽,披著霞光,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高亢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它飄揚著,飄在九百六十萬廣沃的土地上空,飄在所有的中國人心中,面對它,我們再抑制不住內心的崇敬,我們為它自豪。
每個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都有著炎黃的血脈;每個華夏子孫都把龍看作自己永恒的圖騰;每個中華兒女,無論身在何方,心中都有一件讓他永遠擱舍不下的東西,那就是讓他永遠為之自豪的祖國!此時此刻,一幅跨越時空、交織著歷史與現實的畫卷漸漸浮現。
當世界籠罩于原始與愚昧的混沌中時,古老的東方燃起了文明的火種;當歐洲處于中世紀教會神權統治之下時,中國的四大發明迸出了科技的火花;當世人習慣于不知所蹤的七大奇跡時,他們仍要為東方古國的兵馬俑倍感驚嘆!
歷史的車輪伴著禮炮的鳴響把中國載入了新的紀元—我們不再只有原始的火藥,騰飛的火箭將中國人飛天的夢想載上了環宇;我們不再只有古老的長城,橫截大江,高峽出平湖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們也不再只有貧窮落后,公元一九九八會銘記: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已告別溫飽,實現小康。
今天,我們再次站在國旗下,看著它冉冉升起。這鮮艷的國旗,不正是凝聚了億萬炎黃子孫對祖國的熱情和期望嗎?為了她,錢學森不顧美政府的阻撓,義無反顧的回來了;為了她,一位中國男孩三度與美國校長交涉要求懸掛中國的國旗;為了她,十六歲的桑蘭不幸頸椎骨折然而他們沒有絲毫怨言,他們的心愿就是讓祖國變得更富強、更加美好!
回首昨天,我們的祖國在曲折中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光輝歷程;展望未來;我們的祖國正以讓世人矚目的姿態傲立與強國之林。五星紅旗飄吧!你飄盡滄桑,飄走歷史,飄出輝煌,讓我們虔誠的向你宣誓: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為了祖國母親而奮發圖強。
初一學生元旦國旗下講話稿范文4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代表永昌學校學生講話。
光陰似箭,歲月如歌。轉眼間,我們即將揮別難忘而輝煌的201~年,邁進更加令我們期待和憧憬的201~年。
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回望20~~,我們每個人心里充滿的是激情,是自豪,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和留戀。
在這一年里,我們學校取得了廣大社會人民及家長的榮譽。這些榮譽凝聚著老師和同學們的智慧和汗水,這些榮譽歸功于每一位熱愛我校的老師和同學們,這些榮譽將成為我們前進征程上新的動力。
回望201~年,我們深情滿懷!邁進201~年,我們更加精神豪邁!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新的挑戰。201~年,機遇與挑戰并存;201~年,困難與榮譽同在。新的一年,我們更需要全體同學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全面發展,用優異成績回報親人師長、祖國的期待!
祝老師們元旦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祝同學們學習進步,茁壯成長,成績優異!
謝謝大家!
初一學生元旦國旗下講話稿范文5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匯聚在國旗下,靜靜回眸剛剛走過的20~~年,共同祈盼20~~年的到來。在此,我向老師和同學們送上誠摯的新年祝福,愿你們伴隨著新年的鐘聲在快樂中,在幸福中啟航。
飲水思源,學校各項成績的取得凝結著全校師生的汗水。可以自豪地說,我校的教師隊伍,是一支敬業愛崗、敢打敢拼的隊伍。
在校領導的帶領下,你們兢兢業業,默默奉獻,撐起了我校教育事業的藍天!你們以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風范,憑借嚴謹篤學的執教本色詮釋著教育這個神圣的職業。
同學們,過去的一年,我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呵護下,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取得了不少的成績。無論快樂、成功還是悲傷、失敗,這一切都化作了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同學們,青春是一個人生命中的春天,春天又是播種的季節,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有一段話非常流行,那就是:“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我真誠地希望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從最基本的做人開始,在自己青春的沃土中,播種一顆感恩之心,播種一種律己的行為,播種一個自省的習慣,播種一份責任感。真正做到與日俱進,勤學多思,修身成人。
聰明的人,檢查昨天,抓緊今天,規劃明天;愚蠢的人,哀嘆昨天,揮霍今天,夢幻明天。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是: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
20~~,是新的開始,是新的未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愿我們珍惜時光,策馬揚鞭,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的挑戰,以不懈的追求創造新的業績,奉獻給辛勤的老師!讓鮮花和掌聲永遠與我們相伴,讓我們共同的家園——新集中學學校溫馨!更加輝煌!
初一自我鑒定范文一:
時光如梭,轉眼間初一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回首這一年來的學習生活,歷歷在目。
一年來,自己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都收獲了很多。這要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與鼓勵,感謝同學們的幫助與支持,使自己的努力沒有白白付出,使自己成長的背包里滿載收獲。
一年來,我能嚴格要求自己。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嚴格遵守學校紀律,珍惜集體榮譽,樂于助人,關心同學,與同學友愛相處;學習上刻苦鉆研,勤奮努力,與同學們一起討論解決學習問題;工作中,做好老師的小幫手,與其他班級干部管理好班級,并努力完成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生活中,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但我也有不足,比如學習上的“鉆勁、擠勁”不夠,有時還馬馬虎虎等,但我會盡力完善自我,在學習上刻苦努力,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回首一年來學習生活,心中無限感慨,展望未來,相信明天依舊燦爛。學習中的收獲,生活中的點滴,思想上的感悟,使我成長。明天的我,將不斷吸取教訓,努力學習,奮發進取,讓我以嶄新的自我,更強的自我,去迎接新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吧!
初一自我鑒定范文二:
我性格開朗,在校期間能自己遵守學校及班級紀律,熱愛運動,并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與同學和睦相處,尊敬師長,熱愛班集體,能為班集體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愛好廣泛,在閑暇的課余時間里我充分支配自己的時間:閱讀各種書籍,看電影,鍛煉身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在學習方面我認真完成作業,雖然目前沒有取得較大成功但是成績較為穩定,且一直對學習抱有積極向上的心態,也希望能在最后的這段日子中多加努力在中考中突破自己給我的初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當然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學習上較于浮躁,不能持之以恒是我的缺點,對此我還需多加向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同學學習;另外書寫還不夠工整,這一點還需日后多加練習。
這三年間,經歷了大大小小種種的磨練,我也有了不少的收獲:在一些問題上勇于表達自己的主見而不是一味依賴老師家長;學習的同時,我也學會了怎樣處理人際關系;通過與同學的相處對團隊精神、團隊合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初中生活在轉眼間飛縱即逝,不久后我們就要迎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里程碑——中考。而中考過后等著我們的是更為廣闊的知識海洋,所以中考并不意味著結束,而是新旅程的開始。三年的初中生活是我人生這條線上的一小段,是閃閃發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獲,為我劃平人生的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初一自我鑒定范文三:
一年的初一生活就要過去了,回首過去,感覺收獲很多,現自我鑒定如下:
一,思想上。我遵紀守法,尊敬師長,熱心助人,與同學相處融洽。我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努力為班為校做好事。作為一名團員,我思想進步,遵守社會公德,積極投身實踐,關心國家大事。在團組織的領導下,力求更好地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龍菲爾德(LBloonfield)說:“數學不過是語言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言:“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而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閱讀的,所以,數學學習不能離開閱讀。那么,如何閱讀數學書呢?
1 培養認真細致的看書習慣:數學語言精練、語句嚴謹、符號多,包含許多公式、公理、定理、概念、圖表等。所以閱讀時要求做到對每個句子、每個名詞術語、每個圖表都應細致地閱讀分析,領會其內容、含義。特別對新出現的數學定義、定理一般不能一遍過,要反復仔細閱讀,并進行認真分析直至弄懂含義為止。千萬不能像閱讀一本小說或故事書那樣,不注意細節,進行跳閱或瀏覽無趣味的段落。
2 培養勤思多想的看書習慣:數學語言抽象、邏輯性強,前言后語聯系強,具有“言必有據”的特點。所以進行數學閱讀,不但要理解數學材料中每一個字、詞或句子,領會其內容、含義。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數學含義,體會到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并能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達到對材料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識結構。
3 培養讀寫結合的看書習慣:數學的許多概念、定理、公式等都要求記憶,而書寫可以加快、加強記憶。所以進行數學閱讀時,對重要的內容經常通過書寫或作筆記來加強記憶:其次,數學教材簡約,數學推理的某些步驟常省略,運算證明過程也常簡略,從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大,這也要求用紙筆演算推理來“架橋鋪路”,以便順利閱讀;另外,數學閱讀常要求從課文中概括歸納出一些東西,如解題格式、證明思路、知識結構框圖,或舉一些反例、變式來加深理解,這些往往也要求讀者以注腳本的形式寫在頁邊上,以便以后復習鞏固。
二、培養“會聽數學課”的習慣
初一學生剛進入中學,普遍反映學數學較為困難。我覺得初中階段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學會聽數學課。所以,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是初一學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養成“想聽課”的習慣
想聽課,即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準備的習慣,讓自己盡快進入課堂聽課狀態。(1)心理準備:數學課往往較枯燥,有的學生一上數學課就覺得膩煩。所以在心理上一定要做好心理暗示,讓自己喜歡數學課:(2)知識準備:儲備好學習新課所需的舊知識;(3)物質準備上數學課需要的數學書、練習本、筆記本、作圖工具等;(4)身體準備:精神好,精力充沛。
2 培養“聽懂課”的習慣
聽懂數學課的關鍵是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做到:聽講專心――思路清晰――及時提問――當堂掌握。學生在聽課時力爭做到“四個超前”:①超前想:老師寫出課題后,能在老師講解之前,想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②超前做:老師寫出例題后,能在老師講解之前,發現思路,甚至做出結果:③超前總結:老師做完解答后,能在老師講解之前,對解答過程進行反思,做出總結;④超前提問題:老師做出總結后,能在老師講解之前,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研究問題。
3 形成“懂聽課”的習慣
“懂聽課”,即學會了聽懂數學課的方法,是最有效的聽課方式。在聽課前,能堅持預習,做好預習筆記,并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在課堂上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聽課時思路清晰,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適時提問;對課堂練習能當堂完成,及時糾錯,當堂掌握;在課后,能回憶課堂的主要內容,整理聽課筆記,對課堂遺留的問題能及時解決。
三、培養“做好數學作業”的習慣
初一學生從小學升到初中,由于知識量加大,知識綜合性加強,知識系統性加強,數學作業的量和難度也自然加大,初一學生普遍感到做數學作業較為困難。那么,怎樣才能做好數學作業呢?
1 做好作業前的準備
做作業的目的:一是鞏固所學知識,二是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所以做作業前必須先深入復習,抓住所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掌握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把定義、定理、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都記住,并對某些問題深入思考,以求透徹理解和靈活運用。這樣,做作業時才會有解題思路,或有自己的創新解法。
2 養成獨立思考的作業習慣
做作業貴在獨立思考。不經過認真思考獲得的知識是不扎實的,“懂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對不會做的題目,要多變換角度去思考、嘗試,設法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系,直到實在解不出時,才和同學討論或問老師,直到把它徹底解決。千萬不要抄作業,給老師發出錯誤信息,認為同學們掌握了,就不評講了,把問題掩蓋過去。
3 養成“一氣呵成”的解題習慣
初一學生音標學習策略
一、引言
語音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而音標是基礎中的基礎。扎實的音標知識是進行英語詞匯學習的前提,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條件之一。本文將初一學生英語音標學習策略進行調查與分析,讓學生了解自己學習音標存在的不足之處和如何恰當地使用音標學習策略,提高他們學習音標的效率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
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英語學習的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和資源策略。本調查從這四個方面對學生的音標學習策略情況進行探討,初一學生英語音標學習策略運用的總體水平見表1。
從表1可看到,在初一學生英語音標學習策略使用中,認知策略(M=2.96)、調控策略(M=2.66)和資源策略(M=2.43)的使用頻率均小于3,只有社交情感策略(M=3.18)的使用頻率大于3,最后,總體運用頻率(M=2.81)在2.00-3.00之間,處于“從不使用”和“很少使用”之間,表明初一學生英語音標學習策略運用總體水平偏低。
1.調控策略的使用情況
本文調查了調控策略中的三種具體策略:預習計劃、自主學習、自我評價(具體情況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到,三種策略的使用水平均小于3,分別為:預習計劃(M=2.45)、自主學習(M=2.89)和自我評價(M=2.63)。這表明,中學生在音標學習過程中缺乏使用調控策略的意識和能力。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與中學英語教學中長期形成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有關。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習慣于跟著教師亦步亦趨,缺乏制訂音標學習計劃、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的意識和意愿。作為英語初學者,初中生正處于學習轉型期,逐漸從完全依賴教師到獨立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文秋芳,1995)。
2.認知策略的使用情況
本文調查了認知策略中常用的七項策略:對比、分類、重復、聯系(具體情況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到,在認知策略中,分類(M=3.04)與重復(M=3.22)的運用頻率均大于3,英漢對比(M=2.95)和聯系(M=2.09)的運用頻率均小于3。在這四項認知策略中,“重復”策略的運用頻率最高,“重復記憶”策略依舊備受學生歡迎。這說明多數初一學生在音標學習中仍然習慣于依靠死記硬背式的重復記憶方法。其實,在英語的音標中,元音非常有特點,采用分類學習的方式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學習策略。比如說,單元音的發音是根據發音時間的長短分為長元音和短元音,也就是說,在單元音中長元音和短元音是相對應的。若記住長元音的發音,那么說明短元音的發音你基本上能夠掌握。如/I/與/i:/,/u:/與/u/,這兩組音標的音素的音形相似或相同,發音的唇形基本上相似,發音最大的區別就是發音時間的長短,/i:/與/u:/的發音時間長,/I/與/ u/的發音時間相對比較短。因此,如果你學會了/ i:/與/ u: /的發音,那你就基本上掌握了/I/與/u/的發音。同樣,若先學會了短元音的發音,那你就可以很容易學會長元音的發音。但是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是漫無目的,毫無規劃,學得很辛苦,效率低下。
3.社交情感策略的使用情況
本文調查的社交情感策略有兩項,它們是合作記憶單詞策略與尋求幫助策略(具體使用情況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到,在社交情感策略中,合作記憶單詞策略(M=3.24)和尋求幫助策略(M=3.12)的運用頻率大于3。這表明在合作學習的積極開展下,學生開始普遍使用社交情感策略。在以前,學生們不善于求助于老師和同學,不能經常應用英語和他們交流,英語的應用能力明顯不足。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了很大的變化,朝著“平等、民主,合作,和諧”的方向發展,這樣有助于為學生營造一種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4.資源策略的使用情況
本文調查的資源策略有四項,它們分別是:磁帶、國際音標flash、英文電視節目、用詞典(具體使用情況見表5)。
《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01)建議教師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由表5可以看到,在資源策略中,國際音標flash(M=2.58)、英文電視節目(M=1.89)、用詞典(M=2.31)這三項策略的使用頻率均低于3,磁帶(M=2.91)的使用頻率接近于3。這表明學生在學習音標時,利用的資源比較匱乏。
三、建議
首先,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學習策略是學好英語的有效途徑,每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學習英語學習策略,逐步掌握學習英語的科學方法與策略,最終提高自己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其次,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英語學習策略之后,要利用學校、教師、家長提供的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保持學習英語學習策略的積極性,把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創新之處與同學和老師相互溝通和交流,同時,借鑒他人有效的學習策略為己所用,提高自己的學習策略水平。
最后,學生要時時對自己進行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評估,根據學習活動的變化而進行相應的調整,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與學習優勢,靈活采用適合自己的各種學習策略,達到事半功信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陳仕清.英語新課程理論與實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一、培養學生規范寫字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績提升的基本要求,只有有了“規矩”,才有了“方圓”。初一學生的書寫水平參差不齊,個體差異很大。有的“龍飛鳳舞”,有的“畫蛇添足”,有的“缺胳膊少腿”等,針對這些狀況,我們老師就要求學生養成工整書寫、筆順規范的習慣,讓他們明白“字如其人”的個性特點。有了這種最基本的規范寫字的習慣,成績才會迅速提高。
二、培養學會做筆記的習慣。
小學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一般比較細致,重復較多,板書具體、詳盡,而中學老師講課較少重復,板書也僅僅是粗線條的,較為概括。剛剛進入中學的初中生往往會很不適應,不知道究竟該怎樣做筆記,常常是顧此失彼,一節課聽下來,筆記本上只抄下老師在黑板上寫的簡明的板書,其余的是“一無所記”。所以教師在講課時應指導學生用圈點批注的方法在書上做筆記。而且在剛開始的幾個單元,教師還應該督促,檢查學生的課本,看學生是否記下了重點,所記載的內容位置是否得當。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自主學習就是課前預習習慣、運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后復習的習慣、獨立思考創新的習慣。因為課前預習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可以使你及時發現知識上的薄弱環節,準備好聽新課必需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課水平。大部分學生習慣于上課聽老師講課,被動接受,不習慣預習,即使有的學生有預習的習慣,往往也只是把課文讀一遍就完事,沒有將預習落到實處,就達不到預習的效果。我要去學生預習要做到“三看二讀”。一看訓練重點,明確學習目的;二看預習提示與課文注釋,并且掌握預習提示和注釋中的生字詞,明確寫作背景,思想內容,寫作特點,語言運用等方面的內容;三看課后練習,可以作為初步思考文章的方向;一讀即是在前面三看的基礎上仔仔細細地讀課文,同時在生詞、難詞上做記號,然后再次查閱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二讀是邊讀邊思考,在課本上根據自己的閱讀情況圈、點、批、劃。學源于思,思源于疑。
四、要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習慣。
有些學生習慣于接受老師講訴的現成的結論,忽視推出結論的過程,對尋求結論由來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如對詞句的理解,段落的劃分,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中心思想的歸納等等,只希望老師作出結論,然后抄結論,背結論。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本人去思考。”顯然,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思維的過程就是對信息的分析、判斷和處理的過程,只有通過積極的思維才能深刻理解,才能把所學的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也只有通過積極的思維才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質。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的全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地啟發學生愛思、會思、多思,深思,對某項知識不僅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五、培養學生認真閱讀、作讀書筆記的習慣。
學生閱讀文章的時候,往往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甚至出現讀添字、掉字、錯字的現象,根本就不認真咀嚼,也不認真體會語言文字運用的奧秘,往往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而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國文教學的目標,在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語文教學大綱》也指出,要“初步掌握精度、略讀的方法,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但教材大多只提供學習的例子或楊奔,而閱讀的習慣養成需要靠用教材學來的方法去多多閱讀。葉圣陶先生也曾這樣指出:“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悉了例子,占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當然,好記性莫不如爛筆頭,在讀的同時還要做讀書筆記,如優點語句,精彩描寫的摘抄,閱讀提綱,讀書心得等,這都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六、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許多學生一寫文章往往是一蹴而就,可是質量常常不高,甚至出現不該錯的錯誤,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實現擬定草稿和認真修改。葉圣陶先生說:“動筆之前需要想定個簡要提綱,寫在紙上也好,記在頭腦里也好,這是一種好習慣,寫完了從頭至尾看一遍,馬上自己審核,自己修訂,這也是一種好習慣。寫完了站在讀者的地位把自己寫的文章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順耳,這樣做是從群眾觀點審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種好習慣。”《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養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養成卷面整潔、注意行文格式的習慣”。初一學生也可以要求同學互相修改,剛開始時要放低一點,只從行文格式,標點符號,錯別字等方面做要求,然后逐步從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提出要求,這對于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成和寫作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益處的。
初一學生剛進人中學,正是使其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最好時機,更是關鍵期。否則,一旦壞習慣養成了,極其有害。比如:上課鈴響之后才開始找課本,影響聽課;寫字因為求速度而“龍飛鳳舞”,不能保質保量;讀課文一掃而過,不求甚解;寫作文不仔細構思,想哪寫哪,且不修改等等,這些都是壞習慣,非改不可,但已經形成就非常難改了。
那么,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于初中起始階段的初一學生來說,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作為語文教育者,我們都應該首先清楚地認識到培養學生好習慣的重要性,并在起始年級把握機會,嚴抓語文學習習慣。筆者認為,落實這個問題,主要要強調以下幾個方面的“習慣教育”。
一、培養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筆者要求學生在上課鈴響之前,就要在課桌上放好語文課本、工具書、學案(省實附色課文指導及練習題卷)、筆記本及其他學習用具。記得今年初一新生剛入學時,一開始上語文課就發現學生做課前準備的習慣比較差,上課鈴已經響過,老師已經講課了,許多學生才開始找課本,講課中某個環節要用學案等語文學習資料時,有的學生才急急忙忙翻找,一堂課短短的45分鐘,因此而沒跟上聽課速度的學生,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幾分鐘。如此下去,每節課都浪費幾分鐘,那么語文課的課堂有效教學時間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另外,這對老師的講課也是有影響的。于是我們向學生提出了做好課前準備的具體要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議、要求、提醒、監督,學生的課前準備已不再慌亂,有了很大的改進,基本可以達到上課鈴聲響后,學生靜聽老師講課的效果。
二、培養查閱工具書的習慣
培養學生自覺查閱漢語字典、詞典的良好習慣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強化對詞語的理解,增加詞匯量,積累一定的語言素材,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學習意識和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可謂一舉多得。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生字,難以理解的詞語,一些不知道的成語典故等,這些知識恰是組成語文知識海洋的一滴滴水,不可忽視,更不能輕易放過,需要及時查閱資料,及時掌握資料,不積累這一滴滴水就不能匯成海洋。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對老師存在較強的依賴性,很多學生不愿查字典,嫌麻煩,經常是直接向老師請教答案,或者買一些教材詳解來直接抄答案。這樣不查字典的直接結果就是容易讀錯字音或寫錯字形,容易誤用詞語,望文生義。長此以往,學生更難以形成對語言文字進行正確理解和品味的好習慣,就會失去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
因此,幫助學生逐漸養成查字典等工具書的習慣,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在學生隨口問字時,在預習課文尤其是“讀一讀,寫一寫”時,筆者都建議學生查字典;在學生查字典后發現特殊讀音或詞義時,筆者都給予學生鼓勵、表揚;甚至有時會讓學生比比誰查得快。這樣,學生就能意識到查工具書的重要,也能讓很多學生養成查工具書的習慣。
三、培養認真書寫的習慣
寫得一手好字對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因此必須把練字和端正書寫態度當做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我們在初中起始年級的具體做法是要求學生每天練字,基礎差的學生摹寫楷書,楷書已經寫得很好的可寫行楷;同時,要求學生認真寫好日常作業中的每個字,既要寫得工整漂亮,又要寫得快捷,并做到卷面整潔。除此之外,還要求學生認真寫好各科作業,并教導學生時時刻刻記得“提筆即是練字”。有的學生的卷面字體不理想,有的學生則因為學業量增加而開始只求速度不求質量,導致字體繚亂,所以只有當學生把這些要求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時,才能真正有所收獲,受益終生。
四、培養多讀書、多積累和做摘錄、勤練筆的習慣
關鍵詞: 初一數學教學 數學逆向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在當今社會,教育以分數為重的現象依然很突出,教學的功利性非常越明顯。填鴨式教育不僅無法做到寓教于樂,重理輕文,重智力輕德育,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的現象使一大批學生背負著沉重的學習壓力,最終的結果是他們逐漸變成學習的機器,漸漸失去學習興趣,成為教育的犧牲品。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必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而數學教學中逆向思維的培養是一種有效而且必需的方法。
一、逆向思維的涵義
逆向思維是指與正常思維正好相反的一種思維方式。在教學中,逆向思維是指從結論逆向一步步找出結論需要具備的條件,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逆向思維具有極其嚴密的邏輯性、推理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初一數學教材中有著大量互逆關系的數學知識,如互逆公式,互逆法則,互逆定理,等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必須加深學生對互逆關系的理解與分析,從而不斷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靈活性,從正向思維向逆向思維的持續能力。
二、逆向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課堂教學實踐表明:許多學生之所以處于低層次的學習水平,有一個重要因素,即逆向思維能力薄弱,定性于順向學習公式、定理等并加以死板套用,缺乏創造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開拓精神。因此,加強逆向思維的訓練可改變其思維結構,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雙向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迅速而自然地從正面思維轉向逆向思維,正是數學能力強大的一種標志。筆者認為,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有以下幾種途徑。
1.重視在概念、定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數學中的定義是通過揭示其本質而來的,定義都是充要條件,均為可逆的。所以,其命逆題也是成立的。因此,定義既是某一個數學概念的判定方法,又是這一概念的性質。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一特征,尤為注意定義的逆用解決問題。在定義的教學中,除了讓學生理解定義本身及其應用外,還要善于引導啟發學生逆向思考,從而加深對定義的理解。
如絕對值是這樣定義的:“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零的絕對值是零。”除了從正向理解計算,還要教學生逆向理解。如“計算|5|=?|-5|=?”,這是從正向理解計算,“一個數的絕對值等于5,這個數是多少?”,這是逆向理解計算。
2.在興趣培養過程中增強逆向思維意識。
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一學生的有意注意進一步發展,但興趣在學習中仍起著重要作用。由興趣引起的無意注意在學習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教師應根據授課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我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層層設問,及時指點啟迪,創設良好的思維情境,結合圖形,激發學生聯想,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形成逆向思維。
3.將逆向思維滲透到解題方法的教學中。
教師對定理的教學、命題的教學、公式的教學都是為了一個相同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迅速準確地解題,在解題過程中同樣可以運用逆向思維。
(1)反證法。數學中有一些命題很難從正面推斷出結論,對于這些命題可以采用反證法。反證法是一種間接的證明方法,即根據已知條件推理判斷命題的相反面是錯誤的,進而說明命題是正確的。反證法的運用能夠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
(2)舉反例法。學生在做選擇題時使用反證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舉反例法就是找到某個滿足命題的條件,但在這個條件下命題結論無法成立的例子,這樣做的目的是說明命題不正確。能否熟練運用舉反例法取決于學生思維是否敏捷。
(3)分析法。分析法也叫做逆推證法,分析法在各個題型中都適用,在條件探究題中使用較多。使用分析法的前提是學生知道解題過程可逆,從結論倒推命題成立的條件。分析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
4.設置習題訓練,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
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很多種,如分析法、反證法等,這些方法的應用實際就是對逆向思維的運用。分析法是幾何課程中鍛煉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師在幾何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分析法的授予。如根據定理“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進行平行線判定時,筆者首次向學生講述了分析法的應用。教師要結合課本實例進行例題分析,使學生充分理解分析法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初一數學教學對學生逆向思維的開發有助于學生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的束縛,不斷發現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幫助學生全面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為學生更高水平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周蘭萍,夏海峰.逆向思維在初中數學習題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24:30.
[2]劉如.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逆向思維[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4,02:32.
Hello, 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all. I am Yu Lin Jeng. I am from Shanghai ,China. This is my third trip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I really enjoy staying here. I am working for a trading company as an assistant manager in the overseas distribution section. Thank you.
I'm Ma li. I am a system engineer for IBM. My job is to develop new computer software and I enjoy the job very much, because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very creative and imaginative work. So if anyone here is interested in computer and computer software, please let me know. We can spend hours talking about computers.
Hello, everybody. I am Ning cai chen from Beijing, I am working for an agent for a electric company in Beijing. It is about five months since I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I mimy family very much. It'll be several months before they come here, and I hope to continue to have an enjoyable single life till then. Thanks.
下面幾個英語書寫范文,有自我介紹方面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下格式和內容
這里也有不少英語的優秀作文
/gao2/English/lanmu.php?size=comp
各方面的英語書寫范文:
/Html/wx08/
英語書寫范文:
/y/wmxh/
/user1/12601/subject/
英語范文, /2005/3-31/13332994793.Html
英語自我介紹必讀(一)
1、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my name is . It is really a great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chance to introduce myself. I would like to answer whatever you may raise, and I hope I can make a good performance today.
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我的名字叫……。今天有機會進行自我介紹深感榮幸。我樂意回答你們所提出來的任何問題。我希望我今天能表現的非常出色。
2、I am -years old, born in province/Beijing, northeast/southeast/southwest…… of china, and I am currently a freshman(大一新生)/sophomore(大二學生)/junior(大三學生)/senior(大四學生) student at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我今年……歲,出生在……省/北京,它位于中國的東北/東南/西南……等部。我目前是首都體育學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
3、 My major is sports training of basketball/voellyball/football/badminton/pingbang/tennis/
我主修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田徑/游泳/跆拳道等運動訓練專業。在我畢業以后,我將會獲得學士學位。
4、In the past 1/2/3 years, I spend most of my time on study. I have passed CET3/4/6 and I have acquired basic knowledge of sports training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在過去的1/2/3年中,我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學習上。我已經通過了大學英語2/3/4/6級。而且,我已經從理論和實踐二方面對運動訓練專業的基礎知識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5、Besides, I have attended several sports meetings held in Beijing. I am also the volunteers of China Tennis Open, Chinese Badminton Masters…… . Through these I have a deeply understanding of my major—sports training.
除此以外,我還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許多運動會。我還是中國網球公開賽,羽毛球大師賽……的志愿者。通過這些,我對運動訓練專業有了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6、I have lots of interest, such as singing, dancing, drawing and so on.
我有很多興趣愛好,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7、Thank you!
能力卓越 映照文明光環
我的名字叫黃喬喬,今年14歲。目前在樂成公立寄宿學校一年級八班就任班長一職。
我,熱愛學習,學習態度端正,同學們有遇到不懂的問題總愛來問我。我也總是會耐心地為他們講解題目,直到他們真正懂了為止。
我,熱愛集體,始終抱著“今天我以公立為榮,明天公立以我為榮”的堅定信念。在班級里,我是48顆明星中的一顆璀璨、耀眼的星星。但是,在整個公立里,我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再也普通不過。但是,我仍然會積極地工作,認真地學習,無私地奉獻……因為,我熱愛這個集體,我離不開它,就像魚兒永遠離不開水似的。
我,尊敬師長,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并主動為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就是老師的小助手,同學們的小老師!老師有什么小事情,總愛叫我去做,我也十分樂意為老師服務,為同學們服務。因為我知道我能當上“文明之星”是同學們給我的機會,是老師給我的機會,我不能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
我,尊老愛幼,見到老、幼、孕、殘等人會主動讓座。待人有禮貌, “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常被我掛在嘴邊。
我,樂于助人,經常會做一些好人好事,扶老奶奶過馬路、撿到錢包,拾金不昧就更不在話下。同學們稱我為“小雷鋒”,奶奶夸我為“好孩子”老師叫我為“好學生”。我是同學們的模范代表,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當然,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也有一些缺點。其中,最大的莫過于粗心了,我常常因為它而與滿分擦肩而過。可是,我有信心將它克服,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我付出了,我就一定能克服,就一定會成功!就像有一句話說的 :天下無南事,只怕有心人。
我在同學們之間有威信、有魅力,善于處理好人際關系,能為他人著想。我的悟性高,善解人意,我的成績,組織管理能力,工作協調能力,都是優秀的。我懂得與人有效溝通,善于做人的工作,信奉服務同學的信念,善于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有良好的生活能力與習慣,關心人,體貼人,是個心中裝有他人的好同學。我想,我們總是在學習中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只有這樣才有更大的發展。
關鍵詞:激發興趣;多媒體;自主學習能力
在我們這個地區,絕大多數學生是進入初一才正式、規范、系統地學習英語,才對學生進行正規的聽、說、讀、寫訓練。因此多數初一學生初次接觸英語,非常生疏,拼讀困難,難于開口,讀記單詞也困難,即使費力暫時記住了,不久又遺忘了,反復性較大。另外,有些學生書寫英語不規范,潦草,認讀困難。長此以往,初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漸漸消失,成績下滑,教學效果也較差。那么,如何激發初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英語的主人,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快樂地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采取了如下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運用多媒體,采用情景教學方法
上課多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先進教學設施,采用情景教學方法給學生形成直觀、生動、真實的頭腦印象,記憶更深刻、持久。
(一)多媒體集形、聲、色、字、動、靜于一體
多媒體課件中有優美的圖片、動聽的音樂,還有豐富的動畫和視頻,學生感覺上英語課就是一種愉悅的享受。課件中還能直觀形象,快捷地展現教學知識和內容。這突破了課堂的限制,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和閱歷,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有幫助。
(二)多采用直觀實物,創造對話情景教學方式
如,利用學生的書包、文具、課桌、衣服的各種顏色……進行直觀實物教學,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下一節課,分別準備一些下一節課要學習的實物,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老師的教學之中。
(三)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分組表演對話,進行情景教學,親身體驗
如,學習英語單詞,造句,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學以致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用處和樂趣。讓學生積極大膽開口。也會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上課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老師在課堂中說話要風趣、幽默。多提問,設置懸念,盡量讓學生去思考、猜測、歸納、總結。最后老師進行一定的補充。如在教學單詞時,讓學生先根據音標拼讀單詞,在教學語法時,可以讓學生根據句子,詞形變化,進行猜測、歸納。正確的予以肯定、鼓勵和表揚;錯誤的予以糾正、指導。在評講習題時,可以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討論和評講,老師給予適當的糾正和補充。
三、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精神
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學習、勤奮努力、積極戰勝困難的精神。采取音標集中教學方法,在學習字母后,立即教學音標,為學生能獨立拼讀單詞、句子和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積極鼓勵學生養成積極開口,大聲讀、說,不懂多問,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同時老師又要合理分組,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合理均衡搭配。小組內相互幫助,共同督促,小組長還可以對組員進行背誦、聽寫的督促檢查。學生遇到問題,還可以及時向組長請教,小組成員之間熱烈討論,迅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各小組間相互開展適當的競爭,老師對優秀小組予以獎勵和表揚。
四、要多復習,鞏固
初一學生初學英語困難、易忘。要多復習,鞏固,加深印象,可以讓科代表利用課余時間,教其他學生讀單詞、課文、對話等。要求學生多讀多背單詞和課文,可采取一些拼讀音標,聽寫單詞的比賽,朗讀課文,表演對話的競賽……讓枯燥的課堂充滿活躍的氣氛。
五、調動家長的力量
積極與家長保持聯系,調動家長的力量,共同做好學生的英語學習工作。家長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督促孩子的單詞拼寫,課文的朗讀與背誦,作業的檢查和輔導。利用周末的時間,家長也可對孩子的周末作業進行督促檢查,對孩子上一周的英語知識進行復習、鞏固。督促孩子預習下一周的英語課程,這樣孩子的英語學習效果會更好,成績會進步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