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09:22: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師說說課稿,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青年教師 說課 教學技能
說課,是一種教學研究和教師基本功訓練的綜合活動形式,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教師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綜合水平,因此受到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的青睞。所謂說課,就是教師在有限時間內(nèi)用簡要精確的語言,講述自己對所教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還包括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及其設計的理論依據(jù)。著重向別人說明“教什么”、“怎么教”及“為什么這樣教”。
說課是教師應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青年教師能熟練掌握這一技能將會大大縮短工作適應期,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專業(yè)的快速成長。從近期舉行的青年教師說課比賽中也可以看出說課對教師成長的重要作用,但大家說課的水平參差不齊,有待提高。為了促進青年教師進一步提高“說課”水平,掌握“說課”技能,我就“說課”提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說課”是一項綜合技能,它不僅需要教師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知識,而且需要教師具備相關學科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但“術業(yè)有專攻”,各學科教師不可能人人是“全能”,更何況許多青年教師剛參加工作時間不久。因此,在說課中容易出現(xiàn)一些明顯的概念性錯誤,如“發(fā)展兒童的感知能力、觀察能力”、“發(fā)展兒童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認識能力、思維能力”,等等。但科學地講,觀察能力本身屬于感知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與認識能力也并非并列關系,而是從屬關系,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都屬于認識能力。
為此,教師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的教育理論及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多讀書、多思考,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實現(xiàn)“教學相長”,另一方面要加強合作與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每一名教師的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技能,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則可以促進大家共同成長。在準備說課過程中遇到問題與困擾時,可以主動與其他老師溝通、交流,集思廣益,或許能從某個老師的片言只語中受到啟發(fā),心中一下豁然開朗,問題迎刃而解。遇到專業(yè)性較強的問題而自己拿不準時,可以虛心向相關專業(yè)老師請教。甚至可以請不同學科、不同專業(yè)的老師一起看看說課稿,一起聽自己說說課。大家在合作與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這是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說課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而合作與交流,恰恰是我們在說課活動中所缺乏的。
二、加強基本功訓練,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
“說課”是一種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需要說課者不僅具有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相關學科專業(yè)知識等文化素質(zhì),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教材駕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等。因此,加強自身基本功訓練,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是提高“說課”水平的根本。
1.加強語言訓練,提高言語表現(xiàn)力。
在青年教師“說課”比賽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青年教師的口頭語言、肢體語言存在明顯的問題,如發(fā)音不準確、語義不清;動作過分夸張或過分拘謹,示范動作不到位或不規(guī)范,晃頭、擺手等無關動作太多等。
為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口頭語言、肢體語言,尤其是一些自己平時忽視的口頭禪和多余動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提醒自己,及時糾正錯誤,時刻關注自己的“咬文嚼字”,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談舉止,適當時候可以仔細研究自己的課堂實錄,從而發(fā)現(xiàn)許多自己課堂上的毛病并有意識地去改正,努力做到發(fā)音準確、語句流暢、語義清晰,動作大方得體,實現(xiàn)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協(xié)調(diào)一致。
2.靈活取舍,學會自己獨立撰寫說課稿。
在青年教師說課比賽過程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說課生硬、不流暢,有“背稿”現(xiàn)象。究其原因,有的是因為準備不足,但多是照搬照用,對說課稿不理解。從青年教師交上的說課稿來看,有些說課稿是教師自己撰寫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從網(wǎng)絡或其他書刊雜志上直接“拿來”的?!澳脕碇髁x”本身并沒有什么錯誤,但我們要學會借鑒,學會為我所用,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如果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全盤照搬硬套,沒有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顯然是不行的,這也不符合我們說課比賽的初衷。因此,我們要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學會自己設計、撰寫說課稿。要仔細梳理說課稿的每一部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明確各部分、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進行說課,這樣就可以避免把“說課”變成“背稿”的現(xiàn)象。
3.熟悉教材,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
“說課”,總是對一定的對象來說,這個對象就是教材,說課不同于一般上課,不僅要弄清講什么、怎樣安排,而且要說明為什么這樣安排,為什么這樣處理,都有什么根據(jù)。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熟悉理論,明晰課標,吃透教材,必須實現(xiàn)從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的轉(zhuǎn)化。青年教師說課前一定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對這節(jié)課的前后知識聯(lián)系做到了然于胸,明確教學目標,目標一定要準、細、少,切忌假、大、空;要把握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找準突破的方式與技巧;說課思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各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說課效果明顯。
4.要把握好說課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時間的把握,說課一般15分鐘左右;二是說課的主次把握,說課的重點應該放在教學程序之中;三是注重說課中板書、多媒體的使用,在這一點上說課同上課一樣,該板書就要板書,該用多媒體就應該用多媒體;四是說課要學會創(chuàng)新,要有新鮮感和創(chuàng)意。
三、加強心理訓練,激發(fā)說好課的動力
在“說課”比賽中,心里緊張是難免的。在說課中不能不考慮教師的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對于說課活動具有積極的情感可激發(fā)教師說課活力,使教師精神煥發(fā),朝氣蓬勃,從而提高說課水準。有些青年教師面向其他老師或評委,過度緊張,面紅耳赤、心跳加快,甚至腦中出現(xiàn)空白,一時語塞等。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加強對自身心理素質(zhì)的訓練。如在教研活動中積極主動發(fā)言、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進行專門的心理訓練等,使自己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經(jīng)受多方磨練,提高心理素質(zhì);學會消除臨場緊張情緒的方法,如深呼吸、積極自我暗示“我下的功夫已經(jīng)不少了,只要我按真實水平發(fā)揮,就一定沒問題”,等等。經(jīng)過多方位、多途徑的訓練,全面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
首先說課要有激情。激情是一種迅速強烈地爆發(fā)而時間短暫的情感。積極的激情與冷靜的理智、堅強的意志相聯(lián)系,能激勵說課人克服困難,攻克難關,成為說課活動的巨大動力。所以說課人必須有激情。其次,說課要有良好的心境。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續(xù)的情緒狀態(tài)。積極良好的心境可使人振奮,從而完成困難的任務。說課要求說課人具有穩(wěn)定的情緒,不急不躁,在說課中樹立起堅定的信心: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教學水平一定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因此說課人必須有良好的心境。否則,無論準備得多么充分,也有可能發(fā)揮失常。最后,說課要有熱情。熱情是一種強有力的穩(wěn)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可以掌握整個人的身心,決定一個人思想行動的基本方向,成為巨大推動力。巴甫洛夫指出:“科學是需要人的高度緊張性和很大熱情的?!鼻楦惺菦Q定人的活動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說課人只要化消極的情感為積極的情感,用飽滿的激情、穩(wěn)定的心境、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說課活動中去,說課活動就必定會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
1、說課是教師通過對教育目標本身的分析,表述具體課題的活動設想及其理論依據(jù)。通俗的講就是要說清: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罢f課”以說為主,是教師對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說明,是一種口頭敘述為主的教案分析。
2、說課是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它要求教師以教育理論、教學大綱、教材為依據(jù),針對某一課題的自身特點,結(jié)合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口頭表述該課題教學的具體設想、設計及其理論依據(jù)。
3、說課是指教師在備課基礎上,于授課之前面對領導、同行或評委主要用口頭語言講解具體課題的活動設想及其依據(jù)的一種教研活動,它是教師將教材理解、教法及學法設計轉(zhuǎn)化為“具體活動”的一種課前預演,也是督促教師進行業(yè)務學習和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業(yè)務水平的重要途徑,還是評估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說課”與授課的異同說課與授課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處。其相同點在于二者都是同一活動的教材。
不同處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授課的目的是將教材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幼兒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能力,進行思品教育,即“使幼兒會學”;說課的目的則是向聽者介紹一次活動的活動設想,“使聽者聽懂”。
第二,內(nèi)容不同。授課的主要內(nèi)容在于讓幼兒理解哪些內(nèi)容,怎么教。說課則不僅要講清上述的主要內(nèi)容,而且要講清“為什么這樣做”。
第三,對象不同。授課的對象是幼兒。說課的對象是領導、同行或?qū)<?、評委。第四,方法不同。授課是教師與幼兒的雙邊活動,說課則是以教師自己的解說為主。
三、“說課”的意義
1、說課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以往的教研活動一般都停留在組織幾次活動,再請幾個人評議,組織活動的老師處在一種完全被動的地位,聽課的老師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課教師的意圖,導致了教研實效低下。通過說課,讓授課教師說說自己組織活動的意圖,說說自己處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讓聽課教師更加明白應該怎樣去教,為什么要這樣教,從而使教研的主題更明確,重點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對某一專題的說課,統(tǒng)一思想認識,探討教學方法,提高活動效率。
2、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備課的質(zhì)量很多教師的備課筆記從總體上講都是很認真的,但是老師都只是簡單地備活動的目的、準備、過程等,至于此活動的目的、教法、學法的理論依據(jù)是什么,去探索的很少,導致備課缺乏理論依據(jù),只流于形式,使備課質(zhì)量不高。通過說課活動,可以讓教師在活動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就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備課的質(zhì)量。
3、說課有利于提高活動的效率教師通過說課,可以進一步明確活動的重點、難點,理清活動的思路,這樣可以克服活動中重點不突出、引導不到位等問題,提高活動的效率。
4、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一方面,說課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yǎng),這就促使教師不斷地去學習學前教育的專業(yè)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說課要求教師用語言把自己的活動思路及設想表達出來,這就在無形中提高了教師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質(zhì)。
四、“說課”的內(nèi)容
(一)說教材(l)說教材內(nèi)容及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分析所選活動主題的內(nèi)容特點,指明其在整體或主題網(wǎng)絡教學中的地位。
(2)幼兒現(xiàn)狀簡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狀況,幼兒原有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情況、智力的發(fā)展情況;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兒的興趣,動機,行為習慣,意志等發(fā)展狀況。
(3)說目標。先說主題目標,再說本次活動目標,主要從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綜合地表達出來,并能體現(xiàn)主題的教育要求,最后說確立此目標的依據(jù)。
(4)說活動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二)說教法說教法主要說明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幼兒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情況等,來說明選擇某種方法或手段的依據(jù)。說活動準備,包括活動前的準備(家長工作、社區(qū)協(xié)調(diào)、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資料收集、幼兒園活動等),活動中的準備(即有關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等)。
(三)說學法說學法就是說出要教給幼兒哪些學習方法,培養(yǎng)幼兒哪些能力,并結(jié)合活動目標、教材特點、幼兒年齡特點具體地說出理論依據(jù),主要說明幼兒要“怎樣學”的問題和“為什么這樣學”的道理。要講清教師是如何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積極探索的;還要講出教師是怎樣根據(jù)班級特點和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征,運用哪些教育教學規(guī)律指導幼兒進行學習的。(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和采取的方法及手段,教給幼兒一些學習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漁”。)
(四)說活動過程說活動過程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因為通過這一過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說課者獨具匠心的活動安排,它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只有通過對活動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活動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性。說活動過程就是說明整個活動的流程,即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過程。按照活動的先后順序說明每一環(huán)節(jié)所用的大體時間,重點說明主要環(huán)節(jié)的雙邊活動,要致力于活動難點和重點的突破。具體內(nèi)容只須概括介紹,只要聽者能聽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樣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組織幼兒活動那樣講。注意,在介紹活動過程時不僅要講活動內(nèi)容的安排,還要講清“為什么這樣教”的理論依據(jù)(包括《綱要》依據(jù)、課程標準依據(jù)、教學法依據(jù)、學前教育學和學前心理學依據(jù)等)。
(五)展示自己參與設計的輔助課件。所制作的課件要起到突出本次活動重點,降低難度,以突破難點的作用。展示課件時還要簡述自己設計、制作的思路和過程。說課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搞一刀切。應因材、因時、因地、因人(幼兒、教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說課方式和方法,提高說課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五、“說課”的實施說課,不同于一般的發(fā)言稿和教育活動,它要求說者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自己的活動設計及其理論依據(jù),而不是宣講教案,也不是活動的濃縮,它的核心在于說理,在于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說課的重點在于活動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上。在說課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使用普通話。目前,全社會都在大力推廣使用普通話,作為教師要首當其沖。在說課過程中,使用普通話,有利于成功。
2、充滿激情,慨慷自然。說課時不但要精神飽滿,而且要充滿激情,要使聽者首先從表象上感到說課者對說課的決心與自信,從而感染聽者,引起共鳴。
3、緊湊連貫,簡練準確。說課的語言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語言表達要簡練干脆,要有聲有色,靈活多變,前后連貫緊湊,過渡流暢自然。
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體。在說課時,要注意將現(xiàn)代化的電教器材組合在說課的主體里,來刺激聽者,使說課更加生動,從而取得最佳效果。
(六)“說課”中應遵循的幾項原則
1、科學性原則——說課活動的前提科學性原則是組織活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說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它是保證說課質(zhì)量的前提和基礎??茖W性原則對說課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分析正確、透徹。說課中,教師不僅要從微觀上弄清弄懂活動內(nèi)容的內(nèi)涵和外延,做到準確無誤,更重要的是要從宏觀上正確把握本活動、本年段、本主題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活動內(nèi)容的知識結(jié)構體系,深刻理解之間的關系。
(2)分析客觀、準確,符合實際。說課中教師要從幼兒理解本內(nèi)容的原有基礎和現(xiàn)有困難兩個方面分層次的、客觀、準確的分析情況,為采取相應的對策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3)活動目的明確,符合《綱要》要求、教材內(nèi)容和幼兒實際。
(4)教法設計緊扣活動目的、有利于發(fā)展幼兒智能,可行性強。說課中,教師既要說清本次活動的總體構想以及依據(jù),又要說清具體的活動設計,尤其是關于重點、難點的教法設計的構想及其依據(jù),使教法設計思路清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說課活動的靈魂說課是說者向聽者表達其對某次活動設想的一種方式,是教學與研究相結(jié)合的一種活動,因此在說課活動中,說課人不僅要說清其活動構想,還要說清其構想的理論與實際兩個方面的依據(jù),將學前教育理論與活動實際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做到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tǒng)一。
(1)說課要有理論指導。在說課中對教材的分析應以專業(yè)基礎理論為指導,對活動情況的分析和教法的設計一概以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力求所說內(nèi)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
(2)教法設計應上升到理論高度。教師在實踐中,往往注意到對教法本身的探索、積累與運用,而忽略了將其總結(jié)上升到理論高度并使之系統(tǒng)化、規(guī)律化,因而淡化、淺化了實踐的功能。說課中,教師應盡量把自己的每一個教法設計上升到學前教育教學理論高度并接受其檢驗。(3)理論與實際要有機統(tǒng)一。在說課中,既要避免空談理論,脫離實際,“放之四海而皆準”;又要避免只談做法不談依據(jù);還要避免為增加理論色彩而張冠李戴,理論與實際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論切合實際,實踐是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理論與實踐高度統(tǒng)一。
3、實效性原則任何活動的開展,都有其鮮明的目的。說課活動也不例外。說課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說課”這一簡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來在短時間內(nèi)集思廣益,檢驗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研能力,從而優(yōu)化了活動過程,提高活動效率。因此,“實效性”就成了說課活動的核心。
為保證每一次說課活動都能達到預期目的、收到可觀實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目的明確。大體上,說課可用于檢查、研究、評價、示范等多種目的。一般來說,檢查性說課主要用于領導檢查教師的備課情況;研究性說課主要用于同行之間切磋教法;評價性說課主要用于教學評比、競賽活動;示范性說課則是為了給教師樹立說課的樣板,供其學習、參考。在開展說課活動前,首先要明確目的,也就是將要開展的是哪一類型的說課活動,以便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2)針對性強。這主要是針對檢查性、研究性兩種說課活動而言。檢查性說課一般來說主要針對以下問題: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專業(yè)知識、教學能力、教研能力;研究性說課應主要針對承上啟下的活動、難度較大的活動、結(jié)構復雜的活動以及教師之間意見分歧較大的活動等。只有加強了說課的針對性,才便于說課人和評說的準備和對問題的集中研究與解決。
(3)準備充分。說課前說課人、評說人都圍繞本次說課活動的目的進行系統(tǒng)的準備,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分析情況,做到有的放矢。說課人還要寫出條理清楚、有理有據(jù)、重點突出、言簡意賅的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