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爱,揉胸吃奶动态图,高清日韩一区二区,主人~别揉了~屁股~啊~嗯,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黄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現代通信技術

現代通信技術

時間:2023-06-05 09:57:3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現代通信技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現代通信技術

第1篇

[關鍵詞]光纖通信技術;主要特點;歷史現狀;發展趨勢

光纖通信技術作為優良的傳輸媒介,主要是以光線作為主要傳輸介質,并由1014hz數量級頻率的光波作為載波進行通信。以其高傳播速率、大容量的通信特點,向世人展示著它的優越性,一躍成為了我國現階段最核心的信息傳輸技術。以下就針對光纖技術歷史、特點、發展等幾個方面來介紹光纖通信技術的高效優越性,同時介紹了光纖鏈路的現場測試。

1.光纖通信技術

光纖通信技術,是指將光作為傳播載體,用光纖進行信息傳輸的通信方式。利用光纖本身的特點將這種光導纖維作為傳輸媒介進行通信。光纖,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包括內芯和包層。內芯一般只有幾微米到幾十微米,外層的包層是為了保護內部的光纖內芯。現代通信技術上使用的并不是一根一根的光纖,而是由眾多光纖聚合而成的光纜。由于光纖的主要制作材料為玻璃,所以,有電氣絕緣的特點,省去了接地回路的考慮因素,再加上光纖很細,占用的體積比較小,所以大大節省了空間,而且在光纖中進行傳輸的光波,也不容易出現信息泄露。光纖通信技術的問世,是電信史上邁出的最有力的一步。

2.光纖通信技術的歷史與現狀

1966年,美籍華人高錕(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提出可以使用光纖應用于通信當中,這一提出,對社會、已經整個通信技術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掀起了一場通信技術革命。1970年,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制出損耗為20dB/km的光纖,意味著光纖通信技術的開始,光纖時代正式到來。1977年,第一次光纖通信實驗在美國芝加哥試驗成功,采用多模光纖實現了相距7000米的兩電話局之間的簡單通信,由此,第一代光纖通信系統誕生,為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纖。1981年,推出了1.3微米多模光纖的第二代光纖通信系統。1984年,單模時代到來,實現了1.3微米單模光纖的第三代光纖通信系統。之后,80年代中后期,1.55微米單模光纖的第四代光纖通信系統誕生。后來,采用光波的光分復用技術用來提高傳輸速率,將光波進行放大以便增長傳輸距離的作用,這也就是第五代光纖通信系統。

3.光纖通信技術的主要特點

3.1頻帶寬,通信容量大。光纖通信技術利用的是光波的調制性能以及調制方式,同時還包括光線的色散特性,這些都使光纖擁有比銅線和電纜都要大很多的傳輸帶寬,針對單波長光纖通信系統來說,為了彌補終端設備瓶頸效應而導致的光纖帶寬發揮不到極致的缺點,現在的通信過程中往往采用服用技術來提高傳輸容量。現階段的光纖通信技術利用的是密集的波分復用技術,這項技術投入使用后,大大的提高了光纖通信的傳輸容量,。現在的單波長光纖通信系統的傳播速率已經可以達到2.5Gbps到10Gbps。

3.2損耗低,中繼距離長。對于目前的通信傳輸媒介來說,商品石英光纖的損耗是同等其他傳輸媒介中損耗最低的,一般來說,商品石英光纖損耗可低于0~20dB/km。非商品石英光的損耗更低,若采用這種極低損耗的光纖,可以更好的降低損耗,加大無中繼距離,減少中繼站數。這對于長途傳輸線路來說是尤為重要的,通過減少中繼站數來降低系統成本以及系統的復雜程度,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更大程度的提高通信系統的性價比。

3.3無串音干擾,保密性好。作為傳播媒介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其保密性。傳統的電波傳輸,會導致過程中電磁波的流失泄露,從而導致傳輸通道的相互傳榮,不僅僅傳播效率差,干擾多,而且安全保密性等不到保證。利用光波在光纖傳播的通信技術,則不容易被竊取通信內容,提高保密性。因為光纖是光波的光信號在光纖中進行傳播,有不透明的包層環繞,泄露的都會被包層吸收,就算泄露,也是只有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相對于其他媒介來說更輕便、柔軟、易于鋪設,成本較低。同時還擁有防竊聽、保密性能卓越的特點。

3.4抗電磁干擾能力強。因為大部分的光纖通信中使用的都是石英光纖。適應是一種絕緣體材料,不容易被腐蝕,而且絕緣性能絕佳,因此造就了它非常強大的抗電磁干擾能力,。使石英光纖不容易受到自然界雷電、太陽黑子、電離層等等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與干擾。由于它不受環境影響的特點,使其可以在各個領域都得以使用,無論是與高壓輸電線和電力道題復合作為光纜,還是在強電領域的電力傳輸線路以及電氣化鐵道,甚至在軍事領域上,它免除電磁脈沖的特點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除以上談到的特點之外,光線本身還具有很多特點:輕便、柔軟、原材料豐富、易于鋪設、成本低廉、溫度穩定性高,使用壽命長等等。

4.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4.1SDH系統。傳統的客戶信號一般是TDM的連續碼,例如PDH、SDH等。但是為了滿則更好的電路交換信息的傳輸要求,以及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尤其是在計算機網絡盛行的時代,傳輸的數據也在不斷增大中,若一味的采用分組信號,不僅穩定性低,傳輸速率和效果也很難跟上,這也成為了光纖通信的一個大麻煩,在傳輸此類信號類型的問題上,還是需要逐步解決的難題。

4.2信道容量。光纖通信的信道容量從155Mb/s發展到lOGb/s,其通信系統也從PDH系統發展到SDH系統,現階段,4OGB/s的信道容量已實現了商品化。。但是,這樣還是無法滿足現階段人們使用的而需求,更大信道容量的通信技術等待開發。采用電的時分復用系統來擴容已經到了瓶頸階段,無法再突破,所以更好的利用波分復用(WDM)才是夸大信道容量的基本思路目前,160Gb/s(單波道)系統已經試驗成功,但是還不能完全投入使用,還需要制定相關規定標準,同時我國還要為研究更大信道容量的通信技術而努力著。

4.3傳輸距離。傳輸距離一直是通信技術的軟肋,如何更好的提高傳輸距離也是我國近幾年一直在研究的問題。雖說光纖的傳輸距離越遠越好,但是,增大傳輸距離后的傳輸效果也是需要注意的,所以在光纖放大器投入使用后,我國也正在研究由減少中繼站數目,提高無中繼距離,從而加大傳輸距離的更卓越的方法。

4.1向城域網發展。光纖傳輸為了實現更大的覆蓋面積,也為了提供更多的客戶服務,證由干網向這城域網發展,這樣推行至城域網后,光纖傳輸將逐漸靠近業務節點,不僅僅更加靠近用戶,還同時提供了信息安全傳輸的保證,為更多的用戶帶來了更好的傳輸功能。為了滿足更為廣泛的用戶要求,光纖通信姜會作為主流傳輸信息手段進行逐步的發展,為用戶提供帶更多便利的服務。

綜上所述,以高速光傳輸技術、寬帶光接入技術、節點光交換技術、智能光聯網技術為核心的通信技術是我國通信技術產業發展的方向。然而,光纖通信技術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現代信息傳輸技術之一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朝著以后的信息社會的發展模式,最終,光纖通信技術必然會代替其他的通信傳輸技術,成為以后通信產業領域的主流,我國也會為更好的利用光纖通信來提高我國的通信技術水平而奮斗。因此,無論是時代還是社會的信息化推動下,光纖通信都有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王磊,裴麗.光纖通信的發展現狀和未來[J].中國科技信息.2006.(4).

[2]何淑貞,王曉梅.光通信技術的新飛躍[J].網絡電信.2004.(2).

第2篇

[關鍵詞]有線通信;無線通信;優勢劣勢;溫室產業;組合應用

中圖分類號:S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3-0379-01

現代通信技術可分為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各有優勢劣勢。目前,農業現代化的高速發展,溫室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對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現代通信技術在溫室產業中的利用,從多角度分析其優劣和組合應用并做出總結。

一、有線通信技術在溫室中的應用

1.現場總線技術

現場總線技術是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工業數據總線,它主要用來解決工業現場的智能化儀表、控制器、執行機構等現場設備間的數字通信及控制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問題。其中,CAN總線被接納為汽車電子系統與農業設備的標準總線,它是一種串行通信,可以連接現場設備和自動化系統,直接通信距離可達10km,它能夠結合并適應溫室產業的生產特點,并與RS-232/485分布式控制系統協調使用,為溫室生產提供高效的信息傳遞。

2.RS-232/485分布式控制系統

這種分布式控制系統適用于數據傳輸速率在0―20000b/s范圍內的通信,它是美國電子工業協會指定的一種串行物理接口標準。RS-232分布式控制系統的速率較低,操作程序復雜,可靠性較差,不能達到溫室生產中對信息傳遞靈活性的要求。RS-485分布式控制系統在RS-232的基礎上增加了多點,雙向的通信,使信息傳輸速率得到了提升。

3.電力線傳輸技術

電力線傳輸技術是目前唯一的可免除對線路進行投資的有線通信技術,通過載波方式將信息進行高速傳輸,實現了一線兩用,具有其他有線通信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目前電力傳輸技術還剛剛起步,發展并不成熟,其成本低,操作簡便等優勢使其在溫室生產產業中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二、無線通信技術在溫室中的應用

1.藍牙技術

藍牙技術主要用于對通信和信息設備之間的無線連接。藍牙技術屬于短距離傳輸,在溫室生產中與各個溫室采用CAN總線連接,將分散的技術統一集合起來,可以對溫室環境進行實時的監控管理,但電力的持續性供給仍是未解決的問題。

2.電力載波通信技術

電力載波通信技術可以用來實現對溫室生產的遠程控制和實時監測。電力載波通信技術的數據采集分為定時采集和查詢采集。由多點環境采集系統組成,硬件結構中包括單片機系統,溫度、濕度等測量電路。為節約成本,主通訊單片機系統采用雙串口結構。

3.Zig Bee技術

Zig Bee技術屬于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采用跳頻和擴頻技術。Zig Bee技術的組裝成本低、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性強、失誤率低等一系列優勢使其在現代通信技術中發現迅速。

三、有線通信技術在溫室中應用的優勢劣勢

1.有線通信技術在溫室中應用的優勢

1.1 可操作性高

有線通信技術在狹義上講是通過有形媒質傳遞信息的方式。有線通信技術的線纜等設施真實存在,便于技術人員操作。

1.2 穩定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天氣等外生因素對有線通信幾乎無干擾,溫室生產中若出現某些不可抗的氣候溫度等環境時,有線通信仍可正常使用。

2.有線通信技術在溫室中應用的劣勢

2.1 維修成本高

由于溫室具有溫度高、濕度大、光照足等環境特點,對線纜的質量提出很高的要求會造成一些有線通信媒質的維修費成本變高,施工難度變大。

2.2 安裝成本高

有線通信技術需要額外架線,線纜相互交錯,布置起來非常麻煩,直接導致了有線通信的安裝成本變高。

2.3 可靠性低

溫室環境的溫度,濕度,土壤,空氣,光照等因素極易使線纜等設施發生老化,造成信息無法接受或信息不準等情況。

2.4 可拓展性低

有線通信技術的設施固定,一旦完成安裝,移動起來將十分麻煩,設施的拓展升級操作不便.

四、無線通信技術在溫室中應用的優勢劣勢

1.無線通信技術在溫室中應用的優勢

1.1 安裝成本低

無線通信技術是相對于有線通信技術來說的。由于無線通信并不需要繁瑣的布線過程,降低了安裝成本。

1.2 維修成本低

即使溫室環境持續保持濕度高,光照足等一系列條件也不會對無線通信造成影響,降低了溫室產業維修成本。

1.3 操作簡便

無線通信技術無需挪動笨重的設備,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實現遠程監測。

2.無線通信技術在溫室中應用的劣勢

2.1 電力供給不足

無線通信技術中對電力供應的要求高,電源的持續性供給問題未解決

2.2 部分通信技術存在先天性缺陷

如無線通信技術中的藍牙模塊成本高,實現通信的距離較短;Zig Bee技術的信號相對較弱,比較容易受到干擾。

2.3 阻礙物對通信信號造成阻礙

農作物及其他障礙物會阻礙無線設施的通訊,對信息的傳遞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擾。

五、有線通信技術與無線通信技術在溫室生產中的組合應用

溫室生產的監控分為現場監控和遠程監控。

現場監控可以運用現場總線方式和近距離的無線通信技術,遠程監控可以運用有線通信技術與實現遠程監控的子系統Internet的組合。如果要實現對溫室環境更高的監測精度,比如對溫室的光度,濕度,溫度等氣候環境因子,土壤中的磷鉀等元素的含量,農作物自身的生理條件指標做出自動監測,單單依靠有線通信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此時則需要運用無線通信技術協助實現監測。如對運動中的對象或者環境惡劣的區域進行監測,此時要實現精確控制與自動監測的結合,只運用無線通信技術是無法達到這一要求的,因此可以運用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與Internet技術的組合。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我們要靈活地選擇合適的方案。

六、現代通信技術在溫室中的應用展望

目前,現代通信技術正高速發展,對信息的采集處理正在不斷完善。隨著溫室產業的不斷進步發展,對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相關技術人員不斷突破現有條件的限制,在電力的持續供應、能耗消損降低,網絡容量提升,提高抗干擾能力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對有線通信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優勢劣勢分析,從總體上合理靈活地安排布局。現代通信技術在溫室產業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值得探索。

總結

溫室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現代通信技術的支持。現代通信技術通過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兩種方法對溫室產業進行信息的傳遞采集處理。而這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這就要求在溫室生產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技術,取長補短,將兩種技術優化組合,實現對溫室生產的全方位多層次監測,將溫室產業的發展推向新高度。

參考文獻

[1] 李莉,張彥娥,汪懋華,張淼,劉卉.現代通信技術在溫室中的應用[J]. 農業機械學報,2007,02:195-200.

第3篇

【關鍵詞】綜合布線 邏輯網絡設計 軟件平臺 網絡管理制度

1 引言

伴隨3G業務的普及,移動通訊業務飛速發展。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的移動數據業務成交量的增長速度達到了150%,部分地區的增長量甚至超過三倍,而數據業務量占到了中國移動總收入的30%, 2010年的移動用戶與09年相比增加了七千多萬人,而網絡普及度也增加到34.3%,手機網民數目也較去年增加了近七千萬人。

那么,移動業務為什么能發展如此迅速呢?歸其原因就是移動、網絡等技術極大的滿足了人們實現隨時隨地通信的夙愿。于是在技術支持、市場需求、產品競爭的共同推動下,移動通信、網絡科技的發展逐步實現了跨越式、數字化、智能化的飛躍。

2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五個階段發展

2.1 第一階段

1920-1940年間,初期的做法是在無線電短波上選擇幾個頻段用于開發移動通信,該系統工作時的頻率為2MHz,后期又不斷提高通信的頻率,這個階段主要是用于專用功能的系統研發使用,缺點是頻率較低。

2.2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的發展時間的區域為上世紀40—60年代,公用的移動通信業務開始在市場上出現。上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開展的城市系統就是建立公用的汽車通信網絡。它使用了單工的通信方式,并使用的三個頻段,間隔是120KHZ。西德、英國、法國等國隨后也研發了自己的公用移動電話系統。美國的貝爾實驗室的人工交換系統接續問題的解決,標志著專用網絡向公用網絡的成功過渡,但缺點是網絡容量比較小。

2.3 第三階段

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新推出的移動電話系統(IMTS)在原有基礎上做了改進,使用頻段為150MHz、450MHz,頻段區制較大、容量也較以往有所提升,這個系統也成功的實現了無線頻道的自動選擇、自動接續。隨后,德國也推出了類似的移動電話網絡——B網。這一階段使得通信系統更加完善成熟。特點是中小容量、大區制,頻率高達450MHz,能夠實現自動接續。

2.4 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為引動通信發展最為繁榮的一個時期,在上世紀70——80年代,不但誕生了第一部手機,而且,美國的貝爾實驗室成功研發了當時最新的移動通信系統(AMPS),整體采用了蜂窩狀的移動網絡結構,大大提升了系統的容量。1983年該系統在芝加哥、華盛頓等地實現商用,并在全國逐步擴大服務區域。隨后,蜂窩式的移動公用電話系統在各國廣泛研發并推開。

這一階段的意義在于第一,微電子技術開始發展,為以后的引動通信設備微小型化提供了條件;第二,蜂窩網式的通信結構形成;第三,大型通信網絡實現初具條件。

2.5 第五階段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移動通信技術80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國快速發展。總體可分為四個階段,從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1G)到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2G)。

2.5.1 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及模擬制式手機(1G)

第一代的移動通信主要是采用模擬網進行信號傳輸。這個階段的模擬網絡模式基于美國研發的蜂窩式移動通信系統,信號調試是以模擬的方式進行的,通信產品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模擬信號的處理技術以及天線技術。雖然模擬信號具有音質好、失真度低等優點,但是也暴露出了諸多缺點,如易被竊聽、費用較高、頻譜利用率較低、設備復雜等。

2.5.2 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及數字手機

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基于數字信號進行傳輸,并逐漸向著智能化、小型化、高速大容量的方向發展,并最終取代模擬通信;最具代表性的則是GSM 網和CDMA 網的發展。

GSM全稱是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是歐洲的郵電管理委員會于1982 年首先研發推出的通信體系,被稱為歐制式。GSM 運用的數字調制的技術,核心技術是時分多址TDMA(即每一個用戶在某一時隙上選用載頻但只能在特定的時間下接受信息),它的主要優點是音質清晰、易保密等。

CDMA 數字網,則是基于分支-擴頻通信技術研發的無線通信技術。最早是由美國高通研發的無線型蜂窩網絡,相比GSM而言,使用頻率更佳。2002年,中國聯通開始營運CDMA網絡,它具有語音低成本、保密性強、系統容量更大等特點。

2.5.3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及終端設備手機(3G)

第三代通信網絡即3G 網絡,3G主要是講國際互聯網與無線通信技術融合得到的新一代通信網絡系統,3G 的主流技術便是CDMA 技術。它能夠處理多種媒體形式,如語音、圖像、視頻流等,除此之外還能提供視頻會議、瀏覽網頁、電子商務等信息服務。

2.5.4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新一代的4G 技術又被叫做IMT-Advanced 技術。2010 年10 月21 日,國際電信聯盟ITU 將LTE -Advanced 和WIMAX 2 (802.16m)確定為4G 國際標準的候選技術,具有高速的數據傳輸功能,可實行快速的視頻、互聯網訪問等高級應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準4G網絡(TD-LTE-Advanced),以TD-SCDMA為主要技術元素,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及更多的數據業務。如果,國際電聯在WIMAX和LTE 兩大技術中確定了4G標準,必將在市場上對4G 移動通信的各種應用形成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必將帶動大規模新產業的發展。

3 結束語

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從第一代、第二代到3G再到新興的4G網絡時代,需要不斷演進, 而且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技術可能會在時間上出現重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通信技術在想著更便利、更快捷、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也許幾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通信技術將因為更加創新兼容的科技而改變我們,改變世界!

參考文獻

[1]陶秀偉.淺談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前景[J].硅谷,2010,24(09):21-22.

[2]姚志丹. 現代通信行業技術發展與更新. 當代通信技術,2009,33(14):78-80.

[3]張偉. 淺談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河北企業,2009,(04). 25-27.

第4篇

【關鍵詞】現代通信技術;特點;內容;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97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通信技術從遠古時代直到現在,人們都沒有停止對其探索的腳步。從飛鴿傳輸,到現代的電腦電話,這些手段都為人們的通信提供了便利。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現代通信技術也實現了飛躍發展。從數據傳遞到光纖通信,這不僅僅是里程碑式的跨越,更是說明了通信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通信技術的特點

1、多媒體通信是最大特點

相對于其他數據通信而言,多媒體通信技術是計算機通信技術實現的重點,同樣也是難點,因為多媒體涵蓋了各種最基礎的數據通信,比如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只有多媒體數據通信技術實現了,才能夠說明這種計算機通信技術是成熟的。

2、數據信息傳遞快

計算機通信技術是基于二進制數字信號的傳遞,這種方式和模擬信號的傳遞是不同的,數據信號的傳遞是通過脈沖實現傳遞的,所以能夠實現每分鐘傳遞48 萬個字符,而且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這個傳遞速度還在不斷的增長,比如傳送100 億個數碼信號。而且現在光纖也開始全面取代傳統電纜,成為主干網的建設的主要通信材料。

3、計算機通信的響應時間短

在普通雙絞線電纜下,計算機通信能夠實現數據的響應時間保持在1s以下,只有超遠距離的數據響應時間才會延長,但是一般不會超過5s如果使用光纖作為通信載體的話,那么速度則會更快。但是模擬信號的響應時間往往是數據信號的數倍,普遍超過15s甚至達到幾分鐘的也有。

4、數據更安全

計算機通信能夠將多媒體信息轉化成二進制,如果在發送端,對信息進行報文加密,那么這些二進制代碼在傳輸過程中,就算是被黑客截取,那也很難破譯。通過數據加密之后傳輸,那么到終端接收之后,就有一個反加密的過程,這樣就能夠實現對數據的準確讀取,而且現在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奇偶校驗技術的成熟,又能夠有效的解決數據丟失的問題,從而能夠實現對數據的準確的安全傳輸。

5、抗干擾能力強

通過二進制信號進行傳輸,原則上只要電信號不擾,其傳輸的距離都是非常長而且穩定。也正是如此,全球互聯網誕生也是基于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抗干擾能力的提升,當然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信號衰減,但是數據信號能夠非常方便通過信號增大器進行過濾,消除噪聲,還有通過各種新材料技術,能夠進一步增加信號的傳輸距離,比如現在光纖的普遍應用,就能夠極大的提升信號的抗干擾能力,提升信號的傳輸距離。

三、現代通信技術內容

1、光纖通信技術

光纖通信就是利用光導纖維傳輸信號,以實現信息傳遞的一種通信方式。可以把光纖通信看成是以光導纖維為傳輸媒介的“有線”光通信,實踐上光纖通信系統使用的不是單根的光纖,而是許多光纖聚集在一起的組成的光纜。光纖通信技術頻帶寬,通信容量大,抗電磁干擾能力強,并且無串音干擾,保密性好。光纖通信的誕生與發展是電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目前我國通信領域廣泛使用的是雙纖傳輸技術,這樣嚴重造成光纖資源的浪費,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電信管理體制的改革,單纖雙向傳輸技術的廣泛運用將對于網絡通信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2、 數字微波通信技術

數字微波通信是新一代數字微波傳輸體制,是用微波作為載體傳送數字信息的一種通信手段,它兼有數字通信和微波通信兩者的優點。數字微波傳輸線路的組成形式可以是一條主干線,中間有若干分支,也可以是一個樞紐站向若干方向分支。在光纖傳輸系統遇到自然災害時的緊急修復和不適合使用光纖的地段與場合,數字微波通信可以作為光纖傳輸的備份及補充。城市內的短距離支線連接,如移動通信基站之間,基站控制器與基站之間的互連,局域網之間的無線聯網等等,既可使用中小容量的點對點的微波,也可使用無需申請頻率的微波數字擴頻系統。

3、衛星通信技術

衛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進行信息傳輸的通信方式,通信衛星作為中繼站轉發無線電波,從而實現兩個或多個地面之間的通信。目前我國移動通信處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過渡時期,3G將支持數據、多媒體業務和IP的移動接入,因此位于遠地點的LAN利用衛星通信網絡進行互聯必須有快速的有效的轉換協議,才能將時延對實時通信的影響得以減少。隨著衛星固定通信、衛星移動通信和衛星直接廣播三種通信方式的融合,通信技術將不斷飛速發展;地面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網融合,各種衛星通信網和各種地面通信網互連互通,未來的通信網,必將是一個包括地下光纜,地面微波和蜂窩的移動通信,未來通信發展前景廣闊,可以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

4、移動通信技術

所謂移動通信就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移動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或收音機等在移動狀態中的物體。在過去的10年中,世界電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移動通信特別是蜂窩小區的迅速發展,使用戶徹底擺脫了終端設備的束縛,實現完整的個人移動性、可靠的傳輸手段和接續方式。隨著移動通信系統的不斷成熟,國內外有關第四代移動通信的研究正在悄然進行,未來移動通信系統要更好地支持多媒體、數據、Internet及其綜合業務等,這就要求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無論在業務、功能、頻帶上都不同于第三代系統。移動通信業務之所以發展迅猛主要是其滿足了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任何人進行通信的愿望。移動通信技術是未來實現個人通信服務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支撐技術、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的共同作用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呈現出網絡業務分組化、數據化,網絡技術智能化,網絡技術寬帶化,有更高的頻段,更有效的利用頻率,各種網絡趨于融合等等。

四、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

1、通信方式移動化

隨著社會發展,國民經濟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對于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也從固定方式開始轉化為移動方式,從蜂窩系統到無線尋呼系統,再到藍牙、局域網等短距離之內的無線接入技術,無線通信技術不斷發展。

2、無線接入寬帶化

由于光纖技術和高通透量網絡節點的發展和遍布,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經基本被有線網絡的寬帶所包圍,而無線通信技術寬帶正在進行中。為推動社會發展進一步信息化,無線通信技術務必將會朝著無線接入寬帶化的方向發展演進,促進在各個城市的無線網絡覆蓋,提高辦公效率和生活品質。

3、核心網絡一體化,接入方式多樣化

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工作之中不斷擴大應用網絡系統的范圍。因此,在同一核心網絡中綜合傳遞業務信息已經成為一種迫切需要。而又由于網絡的分組化和寬帶化,這一發展方向將成為現實,從而進一步推動網絡管制的開放,使其符合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也進一步加快無線通信技術與其他相關技術的融合進步。而在接入方式方面,由于接入設備的增多,如固定接入、無線本地環路接入和移動蜂窩接入等等,使得接入方式將會逐步實現多樣化,從而大大推動無線數據業務發展,加快進步。

4、信息個人化

隨著移動IP技術等的發展,在手機等移動通信設備上實現IP的各種應用已經成為人們目前關注的重點。而信息的個人化不僅符合當下人們展現個性的需求,也有利于實現信息的保密等等,從而目前處于不斷進步發展的階段。隨著移動智能網絡的進步發展,其與IP技術相組合,將會成為信息個人化,即無線通信技術個人化的重大推動力量。

5、無線技術綜合化

從目前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來看,由于3G網絡技術等的發展和使用,其將會成為大范圍之中的廣大民眾通信的主導技術;而由于WLAN、UWB等寬帶接入技術的存在,其在不同的覆蓋和應用的領域同樣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種各樣的無線技術都會在目前一體化的通信網絡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形成有效優勢互補,使無線技術出現綜合化的發展方向。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應用,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也必將朝著綜合化、一體化、寬帶化的方向發展,無線網絡和固定網絡的融合發展也將是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文麗,淺析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J]計算機科學,2012

[2]王艷敏,談現代通信技術的現狀與發展[J]技術科技,2011

第5篇

關鍵詞:現代通信技術;實驗教學;教學方法;實驗仿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09-1985-02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通信工程已成為變化最快且最具影響力的專業之一。然而當前通信行業的應用現狀與人才培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通信專業的實踐教學明顯滯后信息社會的發展。雖然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現代通信的有關理論知識和有關技術。但僅僅依靠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教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信息化人才的能力需求,因此實驗教學在學科發展中變得日益重要。

實踐和理論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離不開理論的指導,但與理論又有一定距離。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從事科學研究能力,創新能力方面,實驗教學都擔當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過去的實驗教學中,實驗的教學內容總是一成不變,固定的模式,所涉及的實驗項目內容比較陳舊,教學方法生硬等問題。該文將從現代通信技術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方法,建立創新型課堂教學等方面探討現代通信技術課程的實驗教學改革。

1 實驗存在的問題

對于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學生在開設現代通信技術的前期,還學習了現代通信原理課程,該課程和現代通信技術的部分內容出現重復的地方,以往兩門實驗課均使用教學儀器廠家的通信原理實驗箱進行實驗,所涉及的實驗基本都是驗證性實驗。使用實驗箱完成實驗,操作步驟固定,所測實驗結果是預知的,這種方式造成的結果就是使學生缺乏創新型設計,對實驗的興趣極大地降低,學生的動手積極性不容易調動,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他們創新意識具有很大的弊端,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實驗效果也不佳。除此以外,由于實驗箱購買費用較昂貴,因此實驗箱的數量有限,往往一個班級只能分四組學生,每組8-9位同學進行實驗,經常僅是2位同學在操作實驗,大部分同學只是觀察實驗過程,并不能親自動手體會實驗。這種情況也導致了學生上實驗課的積極性不高,更談不上通過實驗進行科技創新。

另外,在實驗教學內容上,現代通信技術和現代通信原理課程部分實驗內容的重復,也使學生缺乏對實驗的興趣。

傳統的教學方式重“教”而不重“學”,實驗課中教師常常以“注入式”的方式講授,實驗步驟,結果均分析清楚,這樣的做法,造成的結果是學生聽得多,看得多,但做得少,學生操作時完全按照教師的固定模式來做,對實驗步驟機械地操作和模仿,缺少思考和分析。

2 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要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需要對實驗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并著重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對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上,也不能完全摒棄,可輔助以下方法進行實驗教學:

1)將計算機應用在通信技術實驗中,建立虛擬實驗室,利用相應的計算機仿真軟件(如利用System view,Multisim等)進行實驗前期的仿真。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計算機軟件仿真平臺進一步的了解通信系統的電路原理,設計過程、調試過程及其分析方法。這樣可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和掌握通信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對于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查閱資料,自行擬定方案,積極討論可行性方案,通過軟件仿真實現,再到實驗室完成實驗,最后寫出實驗報告。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科學創造力。

3)讓學生有更多時間獨立思考問題。在做每一項實驗設計前,要讓學生完成實驗內容的預習,寫出相應的預習報告,在實驗教學時提出某項設計的有關問題,比如設計電路中某一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為什么在PCM編譯碼電路中要選擇2M的時鐘信號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樣促進學生去進一步的掌握關于實驗的知識,了解實驗內容的實質,變被動為主動學習。

3 實驗教學內容改革

實驗教學改革的內容關鍵在于實驗內容的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側重于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實驗方法訓練,在傳統的基礎上新的實驗教學大綱中提高了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對學生來說,以往單純性的驗證性實驗是掌握知識的基本,設計性實驗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學生由被動式的接收知識轉變為通過自己的思考,動手主動的獲取知識,真實的體驗實驗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在學生中也漸漸地形成探索,研究的學習氛圍。

由于實驗課學時的有限性,在實驗教學中精選了通信系統中的一些重要技術作為實驗項目,比如FSK的調制解調實驗,PCM編譯碼實驗等。現代通信系統是一個包括各種通信技術的復雜的數字通信系統,實驗課中通過對通信系統進行仿真,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數字通信系統的原理,同時也提高電路系統設計的能力。以FSK調制解調實驗為例。FSK是數字通信調制中使用較典型的一種調制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載波的頻率變化來傳遞數字信息0或1,即用不同頻率的載波來表示數字信息。FSK的調制可用調頻電路,也可用鍵控法實現。解調有相干解調和非相干解調。常利用鍵控法和相干解調來實現FSK的調制解調。鍵控法實現二進制頻移鍵控信號的原理圖如圖1所示,相干解調法解調原理圖如圖2所示。

由模型仿真得到輸入輸出波形,通過它們的比較,可知仿真電路圖設計是否正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做系統的各模塊的電路設計,使用Multisim仿真電路軟件對設計的電路進行仿真,依照設計需要可以設置各器件的合理參數,觀測相應波形,驗證電路的正確性。確認電路方案可行性后,選擇合適的元器件在面包板(或印制板)上進行電路的實物連接,最后通過示波器觀測試驗結果。

實踐結果表明,學生對實驗課程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還能積極開展或參與創新性研究。

這樣的教學內容安排,讓學生通過實驗進一步的認識系統的基本電路原理,對實驗中各部分的電路過程有所掌握,同時也體驗了電路仿真軟件在通信中的應用。在實際的電路制作過程中,一般由2人一組完成電路板的制作調試,這樣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也為今后學生從事電子設計制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 實驗改革體會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的一系列改革舉措,現代通信技術課程實驗有了一定的成效。由傳統的‘以教為主’教學模式轉為“以學為主”教學模式,學生對現代通信技術的的知識體系有了系統的了解和掌握。透過每一項實驗環節,學生既是實驗的設計者,又是調試者。從他們收集查閱資料,分析問題,進行總體系統設計,仿真實現和完成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在這種創造性的工作中,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欲望。例如有些學生通過系統優化設計找到合適的試驗參數,以達到最佳實驗效果。學生在實驗中很好地將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結合起來,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創新能力。

5 小結

實踐結果表明,探討現代通信技術的實驗教學改革是很有意義的。將傳統的被動式教學方式轉變成現在學生的主動式學習的實驗教學形式,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學能力,也有利于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今后的實驗教學中還應進一步探討研究教學模式,完善實驗課的教學內容,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不斷地提高現代通信技術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艷.通信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0(6):24-26.

[2] 田克純,覃遠年.通信原理實驗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8):99-102.

第6篇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信息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信。在消防指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整個消防救援行動的神經系統,貫穿于整個消防行動中。加強現代化消防通信系統的建設與發展,是做好消防部隊執勤備戰、有效完成各項消防任務的重要保障。

新的時期,滅火救援工作日益繁重,汶川地震中充分暴露了在緊急條件下消防通信存在的問題。消防通信工作,對于承擔滅火救援任務,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時期的消防通信將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語音業務,將要包含數據業務和視頻業務,還將與gis、gps系統相結合。更加龐大的業務量,需要更多的網絡帶寬。3g業務的發展,正迎合了消防通信的發展需要,將3g技術應用到消防通信中是勢在必行的。

一、3g技術簡介與運用

3g,即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本文由收集整理3g通信技術的主要特征是提供高速數據傳輸業務,相對2g通信技術來說,其在傳輸聲音和數據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無線漫游,并且可以進行視頻流、圖像、音樂等各種媒體形式的處理,提供電話視頻會議、電子商務、網頁瀏覽等多種信息服務。目前,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3g標準共有3個,分別是cdma2000、wcdma、td-scdma。其中,cdma2000全稱為cdmamulti-carrier,由美國高通公司作為主導首先提出,它的成本十分低廉;wcdma,全稱為wideband cdma,是由歐洲提出的一種寬帶cdma技術,wcdma的支持者主要是歐洲廠商:td-scd-ma,全稱為timedivision synchronouscdma,我國自主研發,它在2000年5月正式成為3g國際標準之一。

目前,3g通信技術的主要應用包括以下5個方面:

(1)寬帶上網。通過寬帶上網是3g手機的一項重要功能。雖然目前gprs網速不是很快,但是手機變成掌上電腦的夢想已經越來越近。

(2)視頻通話。音頻業務等新業務逐漸成為通信技術的新潮流,相信將來更新穎的音頻業務將帶來新一輪的通信革命。

(3)手機電視、手機音樂、手機購物。隨著通信終端的發展,手機可支持的業務越來越多,現在人們使用手機來聽音樂、看電視、購物,已經逐漸變成了現實。

(4)無線搜索。通過該業務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手機來獲得實時信息,使得生活變得更加輕松、便捷。

(5)網絡游戲。手機網游的產生會給青少年帶來更好的游戲體驗,當平臺平臺變得越來越穩定和快速的時候,相信手機網游帶來的視覺和效果沖擊一定會更加的有趣。

基于3g通信技術的消防應急指揮系統以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為基礎,集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視頻監控、無線網絡傳輸(3g)、計算機輔助決策、數據庫管理等技術于一體,具有災害現場應急指揮系統、消防車輛監控、消防水源管理等功能。通過無線視頻傳輸實現現場圖像和數據等重要信息及時與指揮中心進行實時傳輸,通過gps車輛監控引導消防車輛和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救援現場,通過將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分區等消防水源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存儲和管理,為執勤及滅火救援特別是跨區域作戰提供快捷、方便、直觀的轄區道路、水源信息,為災害現場實現不間斷供水提供支持。車輛動態管理系統、災害現場無線圖像傳輸系統要有機集成,不可彼此獨立。可分級、分層顯示城市地理信息及相關消防要求,如報警定位、行車路線與導航、滅火救援現場實況、周邊水源情況和重點單位情況等,使消防指戰員直觀、方便地獲得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集合。消防應急指揮系統是一個為消防出警處理、車輛調度、現場指揮等消防管理服務的,以計算機網絡為載體,gis、gps、視頻監控等技術為支持的應用型技術系統。系統以統一的坐標系為基礎,以基礎地形圖數據、以消防專題信息數據和屬性信息數據為資源,緊密結合消防應急指揮工作要求,為消防指揮提供實時可靠的車輛監控調度和現場指揮提供可視化消防管理手段。

二、衛星技術在消防工作中的應用

通信的現狀無線通信是我們消防作戰指揮中應用最多的通信方式,其主要應用有:常規中轉對講系統、集群系統、gsm公眾移動系統和超短波系統等。這些系統各有各自的優勢,但是由于技術特點的不同,在運用于消防指揮中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常規中轉對講系統的優點在于它組網靈活、費用低廉、反應快捷、使用方便,但是由于受到組網復雜或者同頻干擾的限制,要做到大面積覆蓋,同時又簡便,往往是比較困難的;集群系統,由于近年推出了數字集群系統,在通信質量、快捷應變的方面已經比較成熟,但是系統過于昂貴;gsm公眾移動系統覆蓋面、通信質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由于是公眾系統,需要較長的撥號和聯系時間:超短波系統雖然對以上幾種組網方式及行了改進,但是,在使用上還僅僅是以語音通信為主,在對現場圖像的傳輸上存在不足。目前,現有的圖像傳輸(在無地面網絡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是采用頻率為1.2ghz或者2.4ghz頻段,它采用地面點對點的無線傳播方式(表面波傳播)來進行視頻的傳輸,這樣傳輸的最大缺點就在于傳輸的繞射比較差,在多障礙物的阻擋下,嚴重影響它的傳播效果和質量。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衛星通信技術已經應用在各行各業,是否可以將衛星通信的技術應用于我們消防的通信系統,對現有系統進行補充呢?

第7篇

關鍵詞:家校合作; 寬帶中國戰略; 通信技術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9-029-001

一、家校合作教育的新背景

有效的家校合作可以提升學校教育的成效和品質,隨著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利用現代通信技術來促進家校合作值得我們思考。近日,工信部提出《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確切表明國內網絡寬帶發展的規劃,方案提出2020年我國寬帶網絡將全面覆蓋城鄉。從家校合作教育來講,該戰略大大提高我國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水平,使家庭與學校的距離越來越近。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員流動頻繁,農村地區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極易讓這些孩子產生情感上和心理上的異常,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有利于學校、家庭、社會三種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促進教育事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老師已將現代通信技術(借助微博、微信、QQ群等等)用于教育實踐,但是這還不是普遍現象。其實,家校聯系不僅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實際效果,做到方便、快捷、高效。可以預見,現代通訊技術的引入,不僅能夠提升家校合作的效能,還能節約成本,促進教育教學的實效。

二、家校合作教育的新方式

家校合作教育的概念需要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內涵和外延應該不斷延伸,過去以家長會和家訪作為主要形式,而今天就加入了許多新“載體”,如家校通、網上家長學校、家長沙龍、家長咨詢委員會、微信家長會、QQ群家長會等等。【1】

1.網上“家長學校”

所謂“網上家長學校”是一種即時通訊軟件,可以通過網頁文字、音頻、視頻進行在線交流。不同的是,網上家長學校客戶端的交流方式新添了知識講解、交流及互動板塊,更有利于家長的參與。家長通過網上報名、注冊,就可以登陸平臺進行交流。

家長可以在網上與專家互動,咨詢相關問題,還可以通過平臺和孩子的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綜合表現和點滴進步。網上“家長學校”包括個人小檔案 、活動資料、榮譽表彰、心靈感悟、教師評語、家教經驗、學習方法等等方面,這些都有利于改進親子的學習習慣。家長進入家長學校的網頁,只要輕點鼠標就可查看孩子所在班級的很多情況。另外,家長之間還可以進行交流家教經驗和心得。可以說,網上“家長學校”非常有利于家長的參與,避免了只重視學生成績而忽視其它素養的提升。

2.“微信”家長會

“微信”已成為人們互動的重要方式,所以也可以成為教師和家長互動交流的另一大“”陣地。“微信”優勢很多,家長可以通過“微信”與老師進行文字、圖片、語音或視頻交流,其優點是信息量大、方便快捷。除了“微信”以外,網易公司與中國電信公司推出了“易信”平臺,該平臺功能更強大,不僅可以給家長的手機和固定電話留言,提供多聊天方式,還可以跟手機中的聯系人進行實時的溝通,非常適合家校聯系。另外,中國移動推出了“飛信”平臺,它融合語音、GPRS、短信等多種通信方式,可以實時的進行語音服務、準實時的文字和小數據量通信服務、非實時的通信服務,實現互聯網和移動網間的無縫通信服務。這些信息平臺可以讓家長和教師無障礙交流,大大方便了家校之間的溝通。

3.“QQ群”親子課堂

“QQ群”是當前大量使用的應用軟件,它非常有利于交流和資料共享,教師也可以通過“QQ群”與家長進行交流、聯系,有消息就通過“QQ群”,及時反饋,隨時互動。同時,家長與家長之間相互探討孩子的培養問題。”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優秀作業到QQ群上,讓其他同學和家長得到啟發,讓表現優秀的孩子受到鼓舞。教師可以通過群共享作業,提出學習意見和指導方法。

4.“家校通”平臺

現在很多學校也開通了“家校通”手機短信平臺。通過平臺,教師可以給家長群發短信或單獨發送,家長只要像其它短信一樣回復,平臺就會將短信發到教師的手機上。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平時的各種文件、材料通過平臺發給家長。家長和孩子的老師可以隨時交流,費用便宜,適合單聊或群聊,大大縮短了家庭和學校的距離。

5.“在線”親子課堂

利用當代光纖寬帶的提速把文本、圖片、語音、視頻等媒介在親子課堂的網站上,其內容包括名師導學、學生在線、家長園地、專家答疑等欄目,供學生和家長學習,班主任、各科教師及相關教育專家可以在線輔導。

采用現代通信手段促進家校聯系,給家長們營造了一個平等、和諧、民主、暢所欲言的平臺,提升家庭教育資源、社會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資源的融合水平,拉近了老師、家長、學生三方的心理距離。作為班主任,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和家長心理的基礎上做好日常協調工作,促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和諧統一。【2】

雖然有先進的通訊手段,但是一些傳統的手段也不能丟。比如,針對一些情況特殊的家庭, 受經濟條件或家長文化水平所限,無法使用當代的信息化手段,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拿出愛心,采用傳統方式進行一對一、面對面家校合作教育。近年來,我國信息產業快速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而且,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適應時代需求的光纖網絡必將和水、電、氣、路一樣成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對提升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必將開創家校合作教育的“新時空”。

參考文獻:

第8篇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的使用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1)有效補償光纖色散。 根據現代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通信技術要求的提高,光通信正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大幅度提高單信道的傳輸速率,目前正趨近于 100Gb/s;二是快速的網絡動態調節能力。 但是這兩種要求是互相矛盾的, 當單信道的傳輸速率達到100Gb/s 的時候,傳統光纖的色散補償能力就變得昂貴和耗時。 而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在電子領域內的應用就恰到好處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在頻域內的復數運算,利用此技術優良的計算性,從而方便的對光纖色散進行補償。

(2)提升信道傳輸速率。 2008-2009 兩年間,W.Shieh(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和 S.Jansen 分別進行了 “107Gb/s 信號在單模光纖傳輸1000km 的實驗(無光色散補償和放大的情況下 )”和 “12*121.9Gb/s 信號在單模光纖傳輸 1000km 的實驗(采用偏正復用和正交通帶調制技術)”. 兩人主導的科學實驗打破了制約數字通信高速發展的瓶頸,從而有效的提升了光通信的整體傳輸速率。

(3)減少信號相互干擾。 由于光通信是一種以光波為載體的通信方式,其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會受到電磁波的干擾,而通過正交頻分復技術則可以采用一定的技術在接收端分離正交信號,從而減少各個子信道之間的互相干擾。 其原理在于:在使用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的傳播過程中, 將單通道高速信息數據流分配到若干低速速率的子信道中,這樣子信道信號帶寬就小于總信道帶寬,每個子信道上的衰落就趨于平坦,干擾降低;采用此種技術還可以增加子信道符號周期,減少碼間干擾。 而且由于分離開的每個子信道僅占原來整個信道的很小一部分,相對將容易達到信道均衡。

光纖通信技術

光纖通信就是指以光導纖維作為傳輸介質傳輸信號, 從而實現信息傳遞的一種通信方式。 光導纖維通信就是光纖通信的簡稱。 光纖通信是光通信的一種,屬于有線通信,也可以看成是以光導纖維作為傳輸介質的“有線”光通信。 通常光纖通信系統并不是指一根單獨的光纖, 通常情況下的光纖系統都是由無數光纖組成的光纜。光纖的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 內芯是幾十微米或者幾微米的纖芯;中間層是包層,光信號利用纖芯和包層的不同折射率實現在纖芯的內的全反射,也就是光信號的傳輸;外層是圖層,其主要作用就是增加光纖的韌性從而對光纖起到保護作用。 光纖通信是以光為載體、以光導纖維為傳輸介質,把信息從一端傳輸到另一端的技術方式。 光纖通信技術可以大致分為光纖光纜技術、光交換技術傳輸技術、光有源器件、光無源器件以及光網絡技術等。 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可達到低損耗、低色散、大容量的數據信息傳輸。

現代技術相結合的光通信技術

傳統光通信技術包括大氣激光通信、光纖通信、藍綠光通信、紅外線通信和紫外線通信幾種。 為進一步推進光通信技術的發展,緊跟目前通信的發展趨勢,符合用戶對現代通信的要求,將電域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有機融合,從而利用兩種技術的優點為用戶提供服務。對于光通信而言,結合正交頻復用技術與光纖通信技術的優點,合理互補兩種技術的缺點,能夠實現光通信技術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傳輸的效果,達到為用戶群更快的傳輸數據、更多的輸送內容、更遠的服務用戶的目的。

結語

經反復的實驗論證,在光通信的傳播過程中,利用電域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可以有效的實現光纖色散補償、信道傳輸速率提升、減少信道干擾三大優勢;采用光纖通信技術可以逐步實現在更廣闊的光譜范圍內,低損耗、低色散的傳輸,是傳輸容量能夠成千倍級甚至萬倍級的增長。 通過兩種技術的結合,產生現代化的電域正交頻分復用與光纖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光通信技術。

本文作者:孔德昊 董輝 胡偉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第9篇

【關鍵詞】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

1無線通信技術概述

無線通信技術是一種運用電磁波原理進行通信的一種現代化通信技術,由于其傳播速度快,使用方法便利,該通信技術已經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可。無線通信技術主要采用兩種通信方式,運用衛星通信進行長距離的通信,有效地解決了通訊者的距離問題,滿足了人們的通訊需求,這主要是因為衛星通信技術可以在傳輸信號的中途設置站點,延續前一段的信號繼續傳播,十分便利;然而無線通信技術中的微波技術并不適合長距離的通信,但是兩種通信技術各有所長,微波通信技術可以對大容量的信息進行傳播,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微波通信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人們的交流及通信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臺,保障了人們的正常通訊及交流。無線通信技術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取得了極大程度的進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無線通信技術有可能會取得更大的成就[1]。

2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

2.1無線寬帶技術發展現狀

無線寬帶技術是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線寬帶技術包含多個方面,其中微波寬帶接入技術占首要地位,其通過特殊的網絡布局能夠實現近距離內圖像信息及語言的傳播,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無線通信技術在運行時所消耗的功率;無線通信技術中的衛星接入技術,傳播信息的性能十分穩定,已經投放到了教育等事業的發展過程中,無線通信技術中的紅外光通信接入信息也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能夠長距離的傳送信息,但對接發信號的儀器有一定的要求。

2.2藍牙技術方面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目前的藍牙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但是藍牙技術在傳輸距離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夠在短距離上進行藍牙連接,為信息傳遞帶來了一些不便,但是藍牙技術為使用者帶來的便利不容忽視,通訊者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使用藍牙技術能夠傳遞分享圖片,視頻,文本信息等數據,藍牙技術主要應用于手機,平板等移動通訊設備上,因此無論何時何地,使用者都可以使用藍牙技術進行信息的交流,但是就當下社會的藍牙技術方面的發展狀況而言,還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難以滿足使用者對無線通信技術的需求,這就要求相關技術員進一步的關注藍牙通信技術[2]。

2.3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現狀

在我國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移動通信技術體系,全國移動網絡4G體系的發展就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就目前而言,4G網絡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據調查到目前為止已有80%的移動通訊用戶在使用4G通信技術,隨著4G通信技術發展的不斷完善,其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做到了“天涯若比鄰”,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世界已然成為了一個地球村,移動通信技術將全球人員緊密的聯系到了一起,促進了人們的交流,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為移動通信使用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目前我國的5G移動通信技術已經嶄露頭角,吸引著廣大網民的目光,移動信息的發展象征了國家的通信發展水平[3]。

3現代無線通信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3.1無線通信技術變革的發展趨勢

為滿足人們對無線通信技術的需求,無線通信技術將會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注重對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改革,全面發掘無線通信技術的優勢,增加頻譜,從而保證無線通信技術的傳播效率,加大移動運營商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讓用戶更好地體會到現代通信技術的優勢,享受到科學技術在通信方面帶來的巨大便利,根據人們的需求,目的性的對現代無線通信技術進行變革,為使用者提供更前沿的通信技術,讓消費者體會到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便捷。

3.2寬帶化方向的發展趨勢

眾所周知,無線寬帶已經在國內得到普及,家家戶戶都能體會到無線寬在通信方面帶來的極大的便利,但是無線寬帶的普及并不是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極限,相關人員及部門正在努力的對無線寬帶技術進行更深刻的分析與發展,以便給現代無線通信技術使用者提供更高的運行速度,讓使用者深刻地體會到無線寬帶帶來的便利,享受到世界前沿的無線通信科技成就,提升使用者的幸福感及民族榮譽感,讓人們充滿對社會的希望,從而能夠促進整個國家的全面發展。

3.3完善信息個人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個人化仿佛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隨著無線通信技術方面的科學成就的發展,信息個人化已經成為現實,每個人的手機電腦基本上都會有一個IP地址,這無異于將整個世界的人都登記在網絡上,IP地址就像是身份證號,國家機構可以根據信息傳播的IP地址來準確定位一個人的具置,為整個社會增加了一層保障,能夠有效地制止不法分子的危險思想,還為每個人制造了一定的“私人空間”,滿足了現代無線通信技術使用者的需求,但是目前的通信技術的信息個人化還不夠完善,需要相關技術人員進一步的去修補完善,爭取使得信息個人化更加全面和完善,建造起更加完備的信息體系。

第10篇

1現代通信技術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現狀

在信息時代下,嶄新的現代通信技術的日益精進也給教育教學過程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1.1數字化學習的普及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背景下,數字化學習的觀念逐漸加速普及。“數字化學習”是指在教育領域建立互聯網平臺,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又稱為網絡化學習或E-learning。以數字化學習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同于傳統的學習方式,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第一,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具有個性化,能滿足個體需要的;第二,學習以問題或主題為中心;第三,學習過程是進行通信交流,學習者之間是協商的、合作的;第四,學習具有創造性和再生性;第五,學習是隨時隨地終身的。數字化信息技術手段的興起,為同學們提供了多平臺、更簡便的多元化學習環境。用百度搜索知識、用電子詞典來翻譯單詞、用識題軟件來搜索答案……這些情景已屢見不鮮。同時,網絡中的音頻、視頻、電子圖書館,甚至學習管理系統,都為學習者提供了多種可選擇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學習觀念將從傳統的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終身學習轉變。

1.2網課直播的應用

現代通信技術可以在教育改革中為教育公平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有利于促進教育的公平發展。在教育教學逐步實現信息化的過程中,各種教育信息、優秀師資、教育資源可以跨區域共享。通過現代通信技術手段的助力,能有效延伸優秀師資和教學資源的作用范圍。現代通信技術手段擴大了教育資源的輻射范圍,2018年,成都七中“課程直播”突然爆火,一塊小小的屏幕,讓貧困地區學生與資源豐富的重點中學學生這兩條看似遙遠的“平行線”有了相交的可能。16年來,全國200多所位于貧困地區的高中、7.2萬名“遠端”學生全天候跟隨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課、作業、考試,其中88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大多數學生成功考取了本科。在這塊改變眾多學生未來的直播屏幕背后,是現代通信技術帶來的教育資源分配的改變。優秀的教師資源總是有限的,但是直播極大地擴大了優秀師資和教學資源的輻射范圍,給予了廣大貧困學子享受同等教育資源的機會,同時也給予了教育公平以更多可能性。

1.3創新課堂的推廣

現如今的課堂早已變成了高科技課堂,現代通信工具有利于讓學生以新的方式進行協作,激發他們對于周邊事物的好奇心,把他們的工作與世界聯系起來,創造出展示自身理念的產品。好好運營這些策略可以幫助教師在設計學習活動時將信息技術整合到課程中。教師還會要求學生在課后時間共享學習資源,并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分享到某個共享平臺。共享文檔上的遠程協作功能強大,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向對方提供反饋的新方式。利用現代通信技術產品進行協作性的學習活動,可讓學生跨越地域和時空去探索同一個學習主題。學生間可以共享屏幕,共同討論、探究、記錄等來實現共同的目標,同時學會辯證的思考。此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電子產品的力量幫助學生探索世界,去回答還沒有人提出過的問題和還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

2現代通信技術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2.1現代通信技術推動教育觀念的改革

現代通信技術帶動教育現代化已成為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共同趨勢。先進的信息技術設施設備為學校教育帶來了巨大的信息技術資源,合理利用好這些技術手段和資源,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因此,現代通信技術將成為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武器,在推動教育觀念改革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和意義。

2.2現代通信技術支撐教育方式的改革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以及小組合作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方式融入于其中。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課本中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生動再現,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和深刻掌握教學內容。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實際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融入于其中,如“復旦高職院校投毒案”等。學生實際身邊發生的事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高職院校學生活同樣與學生息息相關。在小組討論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討論結果進行適當思維引導。現代通信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更為生動形象,學生會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帶來的積極影響[1]。

3現代通信技術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3.1有利于形成多元化教育環境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幫助所有文化團體發展成長,協助少數群體逾越文化障礙,充分參與社會,促進群體間關系發展,并為少數群體提供語言學習設施。如何學習獲取知識的過程,才是對一個人能力的拓展。而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對于大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在打造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環境方面具有積極作用。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在教學方面,新型技術將與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深度融合,資源、平臺、應用和服務的整合與聯通,將極大地降低教與學活動的創新難度,助力于多元創新人才的培養,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多元化。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就是打破目前公立高校一枝獨秀的現狀,重構高等教育格局,不斷滿足民眾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需求,實現高等教育辦學效益的最大化,加快步入世界高等教育強國。但是國家層面針對多元化辦學缺乏系統的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創新,目前整體上還處于探索和實踐階段。目前,幾所中外合作的高水平大學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少數高校也已經順利成立,相信在教育改革的逐漸推行下,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層次、類型和規模將會更加多元[2]。

3.2有利于提升師者與學生的信息素養

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推進,教師從單一的紙質書本教學過渡到能熟練運用現代通信技術工具(網絡、電腦),對資源進行有效地收集、組織、管理和運用,以實現數字化信息手段輔助下的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逐漸完善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學生也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實踐,通過主動思考、自主操作、討論交流來學習并應用信息技術。以合肥市玫瑰園學校為例,宮順天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利用電腦來獲取、處理信息,結合真實情境中老人常常忘記吃藥的問題,用ABC3D軟件設計出一種提醒老人吃藥的智能藥盒,并在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大賽中榮獲國家三等獎,極大提高了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廣泛提倡創新的時代,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成為了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科技+教育”正在逐漸改變著祖國的下一代。學生們通過學習掌握3D打印和電子編程能力后,學以致用,用于實現自己的科技創意,完成科技發明。現代通信技術手段的更新迭代,進一步提高了傳播者(教師)和受傳者(學生)雙方的信息素養。

3.3有利于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課堂中,“黑板+粉筆+書本”的組合占據了教學手段的半壁江山,而書本作為平面紙媒,對知識的表現方式過于單一,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受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常常無法及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較于“黑板+粉筆+書本”,多媒體對感官刺激有著天然的優勢,通過交互性、超文本等特征,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透明度。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境下,教學信息的呈現方式是立體、豐富、生動的,學生可以通過數字工具來整合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能最大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現代通信技術工具也會讓學生保持好奇心。教師要在課堂上提供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放心、大膽地提問。信息化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發現新事物,探索激起他們好奇心的話題,并且讓他們成為內容消費者和創作者。當他們對周邊事物感興趣時,可以善用在線資源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有積極作用。

第11篇

1、現代通信技術在我國鐵路中的運用

鐵路通信網絡與一般的通信網絡在結構上基本類似,也可以分為主干網、局域網和接入網。當前我國的鐵路通信網絡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接入網,同時又分為無線接入和有線接入。

1.1 無線接入網

由于列車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動態的運動之中,這個特點使得鐵路通信網絡中無線接入的方式比較的常見。在車站等不需要進行高速移動的場所使用的通信網絡就不需要使用無線網絡了,組建網絡大多都是使用SDH光同步數字傳輸設備。在進行通信網絡建設的過程當中,不僅僅要考慮網絡的性能,同時還要兼顧基礎設施的投資和成本的控制,確保網絡的經濟性。在組建通信網絡的時候,相關的設備的選型應該適當的留有余地,從而為以后幾年的使用留下升級的空間,減少設備更換所帶來的投資和成本。除此之外,在進行鐵路通信網絡組建的過程當中,對于主干網的組建可以使用ATM交換以及IP通信等比較先進的技術,盡可能的使通信網絡的性能得到有效的保證,確保整個通信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用戶提供優質的使用體驗。同樣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鐵路的安全運行提供保證,提升鐵路的行車效率,增加整個鐵路的收益。所以在進行鐵路通信網絡建設的過程當中應該同時考慮列車的公務通信和列車移動通信。

1.2 集群通信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的發展,鐵路通信系統同時結合了網絡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以及程控交換技術,從而使自身在功能上大大的獲得了擴展,同時具有通信、控制以及數據交換的功能。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確保使用網絡的用戶能夠以極高的效率使用相關的資源, 使用戶獲得較高的使用體驗。同時對于鐵路運輸自身,可以方便的通過該系統進行相關的調度和指揮,能夠使通信頻率得到高效率的使用,因此在通路通信網絡中得到廣泛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鐵路通信系統現代化的發展。該系統的缺點也相對比較的明顯, 該系統對于附近的其它的通信網絡不能夠很好的進行融合,主要是因為在頻率的分配方面,主要采用的是動態分配,保密性不是很高,且抗干擾的能力不是很強。這些對于常規的語音通信并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對于數據傳輸安全性較高的一些場合以及數據流量比較大的場合,該系統的穩定性就顯得不是很強。

2、通信信號一體化技術的特點及優勢

現代我國各地的鐵路建設的正在有序的進行中,信號技術更多地向智能化以及網絡化方向發展,通信技術不斷地在信號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使信號和通信兩個專業結合得比以前更加緊密。從傳統的金屬線、光通道到現在應用的獨立光芯和無線數字通道等,信號系統已經逐漸地依賴通信技術進行控制信息的傳輸。考慮到這種情況,由于傳統方式的以通信、信號這兩個相對獨立的專業進行設計的模式漸漸地顯現出其內部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所以有必要采用一種新的計算和設計模式,也就是將通信、信號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進行統籌研究和設計,這就是通信信號一體化技術。通信信號一體化技術具有以下的優點:

2.1 具有靈活性及通用性

系統既不需要新增任何其他設備,自然支持雙向運行,有利于線路故障或特殊需要時的反向運行控制,而且也不因為列車的反方向運行,而降低系統的性能和安全。

2.2 降低生存期成本和工程投資

因為縮短了列車的編組,以及行駛列車的高密度運行,可以縮短站臺的長度和端站尾軌的長度。信息傳輸由以前主要依賴軌道電路,而現在逐漸轉變為設備主要集中在室內和機車上,這樣也就減少了投資。無線機車信號在車站跨越了軌道電路,擺脫了車站軌道電路電碼化的約束,系統結構從而變得更加簡潔。

2.3 信息傳輸量大

由于傳統的軌道電路是在鐵軌上傳輸信號,因此速度比較慢、數據量相對來說比較小。而實際上,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列車速度逐漸加快和密度也變得越來越高,列車的控制信號不僅多而且繁瑣。無線通信網有能力提供大量的信息傳輸,所以能滿足列車控制對信號傳輸的要求。

2.4 運輸效率高

無線車載設備系統接收信息具有較高的實時性和準確性。采用無線通信方式傳送鐵路信號能夠實現移動自動閉塞,移動自動閉塞分區長度可變,而且閉塞分區隨列車運行而移動,閉塞分區已經不需要應用地面信號,而是通過無線車載設備系統接收與前方列車或車站距離等信息來實現列車控制的。

2.5 傳輸可靠性高

軌道電路中的信號傳輸是開環的,也就是說發送者只負責發送,并不能確切地知道接收者是否真正接收到信息,而在CBTC系統中可以做到雙向的通信,并且同時還可以使用多種保證技術來提高其自身的可靠性,從而實現鐵路信號通過無線網絡的安全和實時的傳輸。可以說鐵路通信與鐵路信號是兩個相關緊密的概念,兩者相互關聯而不可分割的,目前客運專線建設和高速鐵路的研究,也為通信信號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通信信號一體化是現代鐵路通信信號的重要發展趨勢,鐵路通信信號技術發展所依托的新技術,如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的技術標準是一致的,屬于技術發展前沿科學,為通信信號一體化提供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3、我國鐵路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意義

鐵路通信網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是與公用網相融合,最終使鐵路通信網相統一于公用網。要實現這一要求,集群移動通信系統已經遠遠不夠,GSM(R)和現行的CDMA技術也不能達到這一要求。從現在的發展情況看,只有繼續開發下一代新的CDMA技術,才能實現這一任務。因此,鐵路通信網的無線接入部分今后的發展方向也必然是朝著新一代CDMA的方向來發展,形成具有鐵路通信所特殊要求的公用無線通訊接入網。從而使得客戶無論是在行進中的列車上,還是在鐵路網的覆蓋區域均能夠通過鐵路通信網進行如同在辦公室一樣方便的信息交流。筆者根據多年從業經驗,對我國鐵路通信技術未來發展方向做了研究。

3.1 對傳統通信網進行系統優化

目前,需要對傳統的鐵路傳輸網、接入網、電話交換網、調度通信網進行系統優化。與中長期鐵路規劃相匹配,根據鐵路信息化規劃和新業務要求,按照數字化、網絡化、寬帶化和綜合化原則,積極促進鐵路通信網的優化和建設,提高適應鐵路信息化的能力,推動新型通信業務在鐵路的應用,為運輸生產提供如下的現代化信息通信手段。第一,構建綜合數據通信網,核心內容就是建設以IP數據網為代表的信息化基礎網絡,形成鐵路的信息化網絡平臺。與此同時擴大會議電視網,會議終端延伸到基層維修車間。第二,進行干線調度和區段調度的聯網,力爭全面實現調度通信數字化、業務綜合化,逐步推廣大容量數字調度通信交換機和觸摸屏調度臺,進一步提高調度通信服務質量。第三,對無線列調區間設備實施遠程監控,提高無線通信系統區間中繼設施的可靠性,推廣采用具有遠程監控能力的光纖直放技術,研究綜合使用區間中繼設備提供多業務的技術裝備。第四,適應機車交路的調整,逐步統一長干線的既有無線列調系統使用頻率,研究地區的頻率規劃方案,做到點線結合,既要減少司機的頻率轉換操作,又要優化系統的使用頻率,減少或避免列車運行途中的頻率或制式轉換。第五,適應鐵路客貨運營的需要,建立鐵路客運、貨運、公安等部門面向社會綜合使用的統一號碼通信接入平臺。

3.2 綜合視頻監控技術平臺

為滿足鐵路客運服務和安全監控需要,必須建設綜合視頻監控技術平臺。應用對象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重點線路設備監控,如青藏線格拉段綜合視頻監控系統;二是客運車站重點區域監控,如動車組站臺、候車區監控;三是編組站貨運裝載監控;四是關鍵安全設備監控。在具體實施上,規劃建設鐵路局和鐵道部監控中心,調整視頻監控網絡結構,統一IP地址,形成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網絡的基本框架,目標是建設一個鐵路共享視頻網絡平臺,為各類動態圖像傳送業務提供通信平臺。

3.3 應急救援指揮通信系統

還需要建設應急救援指揮通信系統。結合客運專線建設,建成北京、上海等鐵路局的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應急通信系統,實現緊急事件指揮的現場話音、圖像、數據的接入和傳送功能,并能與綜合視頻監控系統、防災安全監控系統互聯,實現平時監控與應急通信的結合,實現資源共享最大化。

4、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運輸壓力日益增大,這就對我國運輸產業的發展提高了要求。而隨著我國鐵路運輸行業的不斷的發展,勢必對我國的鐵路通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的鐵路通信只有不斷的吸收當前最新的一些技術和手段,努力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才能夠不斷的適應不斷變化的鐵路運輸環境,滿足人們對于鐵路通信的需求,同時也為我國的鐵路運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胤.PTN技術及其在鐵路通信中的應用[J].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2011,(6).

[2]郭潼.淺談我國鐵路通信信號發展趨勢[J].科學之友,2011,(22).

[3]楊銳.GSM-R技術在中國鐵路通信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10).

第12篇

關鍵詞:網絡;傳輸;技術

中圖分類號:TN9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03-0043-02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of Modern Networks

Zhang Chunnian,Sun Hongjie

(China Joint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 Ltd., Qitaihe Branch,Qitaihe1546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the era of rapid change,business development lead to tremendous chang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future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n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proposed new requirements.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s the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MSTP),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Metro WDM (DWDM),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terminal access technology" and other five major technolog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Keywords:Network;Transmission;Technology

隨著通信技術在信息化建設領域的發展,傳輸網絡技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各種光傳輸技術(如ASON、MSTP、DWDM等)的逐漸成熟并且進入商品化,傳輸通信網絡帶寬需求正大幅度提高,利用SDH等傳統傳輸網絡技術構建的通信基礎網絡已成為新的網絡發展瓶頸。此外,由于信息的生產、傳播、交換以及應用對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與其它行業相比,傳輸通信更具有特殊意義。在此主要討論傳輸通信網絡目前的主流技術及其應用。

一、多業務傳送平臺MSTP

(一)MSTP的技術特點。MSTP是一重可以對多種業務進行處理和傳送的傳輸技術,可在傳輸設備上直接提供以太網或ATM接口,并且對數據業務具有收斂、匯聚功能,適合承載以TDM業務為主的混合型業務,有利于降低網絡綜合成本。MSTP技術適合應用于匯聚層和接入層。

(二)MSTP的應用分析。目前MSTP主要承載IP網的中繼電路、擴大數據網的覆蓋范圍(如作為IP城域網的接入節點)、數據業務(IP、ATM/FR)的接入等。

二、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

(一)ASON的技術特點。基于ASON/GMPLS的網格狀(Mesh)組網架構的智能光網絡是光網絡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ASON技術特點主要有分布式控制層面,網格狀(Mesh)組網架構,基于GMPLS流量工程,支持1+1保護、M:N保護和Mesh恢復等多種保護和業務恢復方式。

(二)ASON的應用分析。

1.組網方式以單個控制域為主。目前由于域間協議(E-NNI)尚不成熟,多域聯合組網存在互聯互通問題,建議在單域范圍內組網。目前技術比較成熟的網絡規模一般在50節點以下,考慮到標準成熟期內網絡擴容,初期組網規模控制在25個節點以下。

2.ASON網絡與傳統網絡融合。在組網時應充分利用原有SDH網絡作為ASON網絡的補充。如需要對原有SDH網絡進行較大規模的ASON升級,技術和經濟上都是不合適的,可采用智能化集中控制網管的方式把這些傳統SDH設備劃歸為一個控制域,由集中控制網管來實現智能化的集中管理。

3.ASON網絡運維。ASON網絡投入運行后,維護人員需要更新原有的維護方法,維護好網絡并提出網絡優化的需求。以下方面是網絡維護的重點:a、實時監控網絡運行;b、主動響應網絡故障。

4.承載業務。ASON網絡如能覆蓋全地市,可與現有的SDH網絡互為備份,分擔業務,其上可承載大客戶專線、3G移動業務、固話業務等。

三、城域波分DWDM

(一)DWDM的技術特點。采用光分插復用(OADM)設備構成的DWDM環網,波長透明性使DWDM技術適合本地傳輸網的多業務傳送,并在容量和可擴展性方面具有優勢。

城域DWDM利用波長轉換器適配各種傳輸信號,傳輸容量大;通過子速率復用,實現單波長多業務,提高單波長的帶寬利用率高。可以利用DWDM環網為數據業務提供物理層的快速保護,可以向用戶提供多種級別的業務服務。

(二)WDM的應用分析。DWDM應用于匯聚層。主要解決IP匯聚點到BRAS之間的帶寬不足,網絡結構大多為物理路由的環形,采用光通道保護方式。可承載IP、租波長業務、IPTV業務等大顆粒業務。

四、末端接入技術

(一)光纖接入技術

主要實現技術主要包括點對點技術(如點對點光以太網)和點對多點無源光網絡技術(如EPON、GPON等)兩大類。

大客戶接入選擇“155Mb/sSDH設備+光纖”的接入模式,能提供較好的網絡保護、靈活的組網方式和強大的網管功能,運營商可以向大客戶提供高質量、高可靠性、多類型的業務,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此方案傳輸系統建設成本較高。

(二)無線接入技術

1.WiMAX具有建網快、帶寬大的優點,可快速提供各種業務接入,可以組建城域網范圍內的綜合業務網絡,今后具備進一步漫游接入的潛力。WiMAX有四個應用場景和發展階段。分別為固定接入、游牧式接入、便攜式接入及全移動方式。目前即將商用的為固定接入方式,支持視距、非視距傳輸,支持點到多點傳輸和Mesh組網,支持多種業務類型。

2.WLAN可提供無線高速數據業務,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主要用于機場、酒店、會展中心等熱點地區覆蓋,熱點地區建設可與其它無線技術的室內覆蓋結合起來,通過室內分布系統的方式實現對公共場合的WLAN無線覆蓋,傳輸速率支持11Mb/s和54Mb/s。

五、WCDMA和CDMA2000網絡演進的比較

(一)WCDMA的網絡演進技術

現有的GSM系統利用單一時隙可提供9.6kbit/s的數據服務。如果復用多個時隙就能升級為HSCSD(高速電路交換數據)方式;此后出現了GPRS(通用分組無線業務),首次在核心網中引入了分組交換的方式,可提供144kbit/s的數據速率。接著繼續升級采用8PSK調制,這樣傳輸速率可以上升至384kbit/s這就是EDGE;WCDMA的數據傳輸速率將高達2M/s。

(二)CDMA2000網絡演進技術

主要的CDMA2000運營商將來自現在的窄帶CDMA運營商。窄帶CDMA向CDMA2000過渡的方式為IS-95AIS95BIS-95CIMT2000。IS-95A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4.4kbit/s,為了提供更高的速率,1999年部分廠商開始采用IS-95B標準,理論上支持115.2kbit/s的速率。IS-95C進一步使容量加倍,最后升級為CDMA2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丝袜诱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97在线看| 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大学生 | 猛男大粗猛爽h男人味| 欧美日韩三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欧美| 亚洲国产午夜片|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99| 91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91区国产|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偷拍自中文字av在线| 国产一级片子| 国产精品一区亚洲二区日本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乱亚洲乱妇28p|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欧美精品| 强制中出し~大桥未久在线播放| 国产另类一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久久综合国产伦精品免费| 麻豆天堂网|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九色|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日产欧美久久久久| 91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 99国产精品一区| 免费毛片a|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写真| 国产第一区二区| 久久一级精品视频|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久久丁香|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国产另类一区| 肉丝肉足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精品八区| 免费观看黄色毛片|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 午夜影院毛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午夜大片网| 特级免费黄色片|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欧美精品一级二级|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 91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国产伦理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日韩av在线影视| 2023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新郎| 99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com|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性| 久久午夜鲁丝片| 中文字幕a一二三在线|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五码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亚洲精品91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婷婷六月|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综合| 午夜毛片电影| 国产一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