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爱,揉胸吃奶动态图,高清日韩一区二区,主人~别揉了~屁股~啊~嗯,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黄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家庭經濟生活狀況

家庭經濟生活狀況

時間:2023-06-16 16:06: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經濟生活狀況,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家庭德育;和諧;家庭因素

一、家長自身素質對和諧家庭德育的影響

家長是和家庭德育活動的組織者,自身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者家庭德育的效率和質量。家長的素質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家長的世界觀和思想品德,二是家長的文化素養,三是家長的教育素養。

1.家長的道德修養對和諧家庭德育的影響

靈魂需要靈魂來塑造。家長的世界觀和思想品德對家庭德育的影響極大。家長與孩子接觸最早最多,家長的思想道德、行為準則、興趣愛好、言談舉上卜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家長的高尚情操品格,本身就是一種德育力量,對子女起著積極影響和感化作用,它為子女樹立了學習榜樣,成為其自我塑造的參照系。同時,家長也贏得子女的信任和尊重,取得家庭德育的主動權。反之,如果家長沒有正確的人生觀,沒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會對子女的健康成長產生一種消極影響。

2.家長基本文化素養對和諧家庭德育的影響

父母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具有豐富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能輔導督促孩子的學習,幫助孩子解答疑難問題,滿足孩子強烈的求知欲。若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更要加緊學習,虛心請教,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使自己緊跟時代的步伐,不讓孩子輕視。特別是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掌握。研究表明: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家長與文化素養底的家長相比,具有較強的指導子女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前者更傾向于民主型的教養態度,后者則傾向于放任型、溺愛型或專制型的教養態度。文化素養較高的家長一般興趣廣泛、情趣高雅,對子女有人格感化作用,同時也能很好地組織家庭生活、合理調解成員間的矛盾、輔導子女學習,為子女創設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氣氛;家庭個體的不同家庭環境、學習條件、學習氣氛等都將影響子女心智和品德個性的發展狀況。

3.家長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素養對和諧家庭德育的影響

家長要教育孩子,就必須了解孩子,并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因此,學習并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是十分必要的。家長的德育科學知識、德育價值觀、德育態度、德育方法,對和諧家庭德育影響很大。家長應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采用科學的方法,既要嚴格要求,又要愛之有度:既要耐心細致,又要熱情鼓勵。若家長具有較豐富的德育科學理論知識、正確的德育價值觀、較強的德育能力,就能在家庭德育過程中采取強有力的德育措施、靈活多樣的德育方法,選擇恰當的德育內容,把握適宜的德育時機,啟發誘導子女,從而提高家庭德育整體水平,對子女的道德面貌等方面產生全方位的深刻影響。

家長不健康的德育價值取向成為重智輕德,重知識傳授輕智力開發和個性培養等病態現象產生的條件。如果家長德育素養高,家庭德育效率就越高,獲取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多;如果家長德育素養低,家庭德育效率也越低,獲取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多。

二、家庭生活環境對家庭德育實施的影響

家庭生活環境包括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生活狀況、家庭氛圍、家庭生活方式等。家庭是子女的生活環境,家庭德育與家庭日常生活融為一體,家庭生活環境本身也就成為一種潛在的教育因素,時時刻刻對子女身心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1.家庭結構對家庭教育實施的影響

家庭結構就是家庭諸成員之間不同的層次和序列的組合。在其規模上可區分為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家庭規模可直接影響家庭成員在家庭成員中的地位以及人際關系的疏密程度,其對家庭德育的影響各有利弊:在核心家庭中,人口數量少,成員層次少,其關系比較密切,受外界干擾比較少,家庭的內聚力比較大,子女容易接受雙親的教育和影響。但這種家庭德育結構在德育影響上也有不利的一面。比如,城鎮的核心家庭里,父母大多是雙職工,子女成為“掛鑰匙兒童”,于是,親子之間的接觸減少,雙親難以全面了解各方面狀況,也難以控制他們的行動和活動的范圍,家庭德育影響力減弱,子女很容易受到社會上的不良影響。

在主干家庭中,家庭成員層次較多,人口數量多,規模大。在這種家庭里,家庭生活經驗和人際關系較為全面,教育影響因而也較為全面,不容易形成以子女為中心的家庭生活和家庭德育特點,有利于鍛煉子女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培養適應復雜社會生活的能力;祖父母輩可以協助父母照顧、管理、教育第三代,使子女得到更多的愛和更充分的教育;同代子女輩之間存在著橫向交往、學習競爭,同齡群體又成為一種教育力量。但是,由于家庭成員多,人際關系復雜,家庭成員經歷不同,思想觀念也不同,就容易在德育影響上產生不協調不一致及“隔代親”的現象,也容易在不同代之間形成“代溝”,沖淡家庭德育影響。

2.家庭經濟生活狀況對和諧家庭德育的影響

研究表明:經濟極端貧困、生活水準在溫飽以下的家庭,不能為其子女提供正常或必要的物質保障,甚至許多家庭讓子女輟學去謀生,這些都會影響子女身心的健康發展。過于優裕的家庭經濟條件,可能容易養成子女養尊處優的品性,成為影響和諧家庭德育的不利因素。

3.家庭氛圍對和諧家庭德育的影響

環境能影響人,培養人,造就人。良好的環境是育人的沃土和基地。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它會使孩子感到生活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需要和諧的家庭人際關系,主要指父母之間、父母與子女的心理關系。家庭良好的心理關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生活氣氛和生活秩序,對家庭成員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應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關系,父母不光是長輩,還可以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學會傾聽孩子的獨特見解,與他們交流感情,這是因為家庭中的雙親與子女的互動始終是在一定的家庭生活秩序和家庭氣氛中發生的。因此,家庭人際關系直接影響著家庭德育的效果。家庭人際關系緊張,會給兒童帶來很大的不幸,容易導致他們產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甚至造成他們的人格蛻變或情緒障礙。家庭人際關系也往往是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原因。民主的、平等的、互敬互愛的、和睦融洽的家庭人際關系,加強了家庭內部的群體內聚力,保證了家長教育和影響的效果,對子女健康發展極為有利。

三、家庭德育傳統對家庭德育實施的影響

家庭德育傳統既是歷史又是現實,它是歷史在現實的積淀。歷史傳統不僅作用于過去,而且構成了一種強大的現實力量,作用于現實乃至未來。在家庭德育實踐中,家庭德育傳統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家庭德育傳統以一種“家庭遺傳基因”的作用方式融入家庭德育現實,形成一種強大的不可抗拒的影響力量。家庭德育傳統的的精髓是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品質,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中國人素有重視家庭德育的優良傳統,綜觀古今中外名人的成長道路,都經歷過艱難歷程,憑著堅強的毅力,最后走向成功。他們從小都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論自己的父母是名人還是平民。像“孟母三遷”、“曾子殺豬”、“老萊子娛親”等歷史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國家庭德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家長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時,應該很好利用自己家庭已經形成的優良家風中的好傳統,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生活在這個家庭中,應該繼承祖宗的優良傳統。同時,父母還應該不斷為家庭創造許多新的好傳統、好家風,讓孩子們代代相傳,蒸蒸日上。然而,傳統作為前人饋贈后人的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對現代人的行為能起到激勵作用;但它往往又會不合時宜地流變為僵化的教條,成為人們思想的枷鎖和行動的桎梏。

第2篇

關鍵詞:心理隱患;形成原因;疏導對策

在大學校園里,貧困生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為了學業勤勞儉學、生活簡樸,有的貧困生甚至為了學業省吃儉用,一日只吃一餐。面對貧困生的生活現狀,我們國家制定一系列貧困生資助政策,上從國家,下到省、市及各高校都制定了許多貧困生資助方式和政策,很大程度幫助解決了高校貧困生的生活問題。但是,各高職院校在各項資助政策的實施過程中,在貧困生助學金名額的多少、貧困生助學金的申請程序、貧困生的評價標準、貧困生助學金的獲得公示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由此而引發了助學金評定過程中出現的學生心理問題。筆者經過認真的調研,發現貧困大學生在助學金評定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有自卑心理、畏懼心理,甚至沒有獲得助學金的貧困生覺得評定過程存在不公平等心理問題。總之,貧困生心理很敏感,所以,貧困生除了需要物質上、生活上的幫助之外,還需要高校從事學生工作者在心理上的疏導。

一、貧困生心理隱患的產生及其形成原因

(一)助學金的評選過程中,部分貧困生不愿說出實情

貧困生雖然在高校普遍存在,但是很多貧困生還是不想讓同學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不愿意把個人生活對外張揚。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制定的貧困生助學金評定政策中,需要貧困生在班級里以演講的形式說出自己的家庭生活狀況,然后再從演講的同學中選出排名靠前的學生,最終由老師確定貧困生的名額。可以說這一方式存在很多問題,如貧困生的自尊是否得到尊重、貧困生以后如何面對同學等。貧困生絕大多數來自于落后地區或者偏遠山區,本來就敏感,這樣的助學金評定過程,往往使貧困生產生自卑心理。顯然,助學金的評定讓貧困生容易產生矛盾心理,助學金對他們很重要,但是在他們的內心認為“自尊”比這份助學金更重要,從而面對助學金的評定無所適從。

(二)助學金評定環節存在缺陷,公示讓一些貧困生產生畏懼的不良心理

一般情況下,很多高職院校對貧困生助學金獲得的,最終認定結果通常采取公示的方式。但是,實際生活中,貧困生并不愿意學校采取這種方式使自己獲得助學金情況公開,他們害怕去面對這類公示,就像暴露自己的個人隱私一樣,產生畏懼心理。尤其在一個宿舍、一個班級、一個系部,大家都很熟悉,許多貧困生礙于面子和自尊,擔心這種公示會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影響他們與同學的和睦關系,擔心同學和朋友們知道他們是貧困生后故意疏遠他們或者討厭他們,所以,有些貧困生采取寧愿自己受苦受罪,也不愿參與助學金的評定,對貧困生助學金評定過程產生強烈的畏懼心理。

(三)申請標準不嚴格,部分非貧困生也可能獲得國家助學金

貧困生助學金國家設定的目的很明確,是專門為貧困生提供幫助他們完成學業的措施,而不是為每位同學設定的獎學金。但是,在助學金的評定過程中,目前的申請條件相對寬松,只要學生擁有國家助學金申請表和學生所在地村委或區委會開具的貧困證明,就可以申請國家貧困生助學金。我國高校目前還沒有所有大學生家庭信息的信息庫,這樣一來,一些非貧困生因貪財乘機而入,自己通過給他人好處等方式,讓村委或區委會給自己開具貧困證明,拿到證明來參與學校貧困生助學金的評選。這些非貧困學生,受拜金主義影響,他們認為助學金是獲取錢財的一個方式,貧困生可以申請,自己也想申請。這種助學金的評定方式滋長了他們不勞而獲及貪婪的心理,歪曲了他們的價值觀。如有些同學家境可以、父母健康,為了拿到助學金買自己需要的奢侈品,編造家庭不幸、捏造父母車禍身亡等不存在的事實和理由。

(四)助學金名額分配,使評定結果有失公平

高職院校貧困生雖然普遍存在,但是也不是平均分配在各個班級之中,學生入學時,學校也不知道學生的家庭情況,都是根據錄取分數來編排班級。所以,很多高職院校把助學金的指標平均分配給各個班級,顯然不公平。由于各班級同學的貧困程度不可能一樣,所以就會存在有的班級貧困生貧困程度高,有的班級貧困生的貧困程度相對比較低,而兩個班級的貧困生助學金名額一樣的情況。這樣就有可能造成部分相當貧困應該獲得助學金的貧困生,沒有機會取得助學金的幫助。同時,在助學金的評定過程中,難免有些老師會偏向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因此,在高職院校貧困生助學金評定過程中,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但家庭并不是非常貧困的同學就會得到助學金,而一些成績并不優秀但家庭條件確實比較差的貧困生卻失去了評選助學金的資格,顯然,這是有失公平的,有悖于國家設置貧困生助學金的目的。

二、貧困生助學金評定過程中心理問題的疏導對策

高職院校助學金的設立,可以說給高職院校貧困生開了一扇陽光之門,通過這扇陽光之門,貧困生可以順利完成大學求學之路。但是,針對以上助學金評定過程中貧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對學生,尤其是對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加以疏導,解決困生助學金評定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幫助貧困生健康成長,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一)高職院校從事學生工作者應及時了解大學生的生活狀況,掌握哪些學生是家庭有困難的貧困生,及時關心貧困生的心理問題

一般來說,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交流相對多一些,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輔導員、班主任通過與學生交流,就會獲取一些學生的家庭信息,就會掌握哪些學生生活確實存在困難,屬于國家制定標準的需要幫助的貧困生,老師平時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老師還可以通過與同學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及其情緒、情感等心理健康狀況,及時掌握學生是否存在的心理問題,根據學生心理問題制定具體方案,及時做好疏導工作。這樣一來,輔導員、班主任就可以對助學金評定工作的開展掌握客觀的一手資料,可以使貧困生的助學金評定工作更加公平公正。

(二)學校應對貧困生進行家訪,逐步完善貧困生信息庫

部分高學生,由于受到不良思想影響,面對金錢不能自制,沒有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是在金錢面前不擇手段。部分高職學生中存在拜金主義,生活鋪張浪費,癡迷奢華,為了錢財,雖然自己家庭條件不錯,還要通過不正當手段來獲取貧困生助學金。對于這種行為,貧困生和老師都非常痛恨,因此,各高職院校應該嚴厲打擊此種行為。每次對于申請貧困生助學金的同學,輔導員、班主任應當進行不定期的家訪,客觀實際地了解申請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及時建立貧困生信息庫。對申請的貧困生進行多方面篩查,一經確認有同學(非貧困生)采取不正當手段得到了助學金,學校應當追究學生的責任,處罰措施要重,不但索回其不該擁有的助學金,而且還要給予嚴厲懲罰,讓不擇手段取得貧困生助學金的非貧困生產生畏懼心理。這樣一來,助學金的評定工作就會更好開展,貧困生助學金評定工作就會更加公正、公開、透明,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就會更少一些。

(三)建立完整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跟蹤及反饋機制

國家設立貧困生助學金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貧困生解決生活困難,讓其順利完成學業,而并非其他目的。所以,要求高職院校從事學生工作者應從國家設立助學金目的出發,深刻領會國家政策的精神,認真開展貧困生助學金的評定工作,讓真正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得到國家的幫助,并且不能只讓部分經濟困難學生獲得重復資助,而其他一樣經濟困難的學生卻得不到國家政策的資助。若有些貧困生獲得一定資助后生活仍有困難,應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通過適量勤工儉學來補貼,而不應當永坐“助學金”的寶座,以便給其他更困難的學生提供獲取貧困生助學金的機會。此外,學校還要制定一整套跟蹤反饋機制,學校學生管理資助部門應當及時了解經濟困難學生的日常消費,做好后續的跟蹤服務,堅決杜絕用貧困生助學金經費鋪張浪費現象,對于獲取助學金后荒廢學業的學生采取停發助學金等措施,最大限度實現國家助學金資助貧困生的目的。

(四)加強綜合關懷,關注貧困生的全面發展

貧困生在所有高校,包括高職院校都是敏感詞語。這部分學生是大學校園的弱勢群體,他們不但經濟生活上處于弱勢地位,而且心理壓力也非常大。心理問題常常伴隨經濟困難而產生使貧困生成為物質上和精神心理上的“雙貧生”。因此,各高職院校除了落實好國家貧困生的助學金政策,解決他們的經濟問題外,還應該更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需求。所以,高校輔導員、班主任老師應深入細致地對貧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時解決他們在精神層面存在的心理問題,引導貧困生敢于直面生活,提升貧困生的自信心。同時,由于貧困生助學金名額有限,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獲得助學金幫助,應做好這部分學生的思想疏導工作。此外,各高職院校學生工作者應該在勤工助學崗位及下一年度貧困生助學金評定時,優先考慮這部分學生,以避免這部分貧困生因心理壓力過大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從而構建對家庭貧困大學生全方位的綜合關懷體系,使貧困大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第3篇

如何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呢?

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

對一個好老師而言,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學,是對靈魂的引導和塑造。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學生,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并且是主動地、全面地、立體地了解每一位學生,這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和保證。 要了解學生的優點缺點,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方方面面:父母從事什么職業?家庭經濟生活狀況如何?父母感情和關系怎么樣?在誰身邊長大?經常和哪些人交往?經常看哪些書籍?有沒有知己朋友?有沒有不良嗜好?學習認真刻苦嗎?學習不認真不刻苦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因素有哪些……

如果有了對學生全面立體的了解,教師就能贏得學生的熱愛和理解。

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

據有關教師人格特征的調查,在學生眼里,“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他們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他們最不滿意憑個人愛好,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公正,這是孩子信賴教師的基礎。

班里有一名女生最令老師頭痛。由于是單親家庭,她對學習一點興趣都沒有,上課要么擾亂他人學習,要么情緒低落;上課遲到,不做作業,上課睡覺更是家常便飯,各門功課成績不理想,科任老師經常向我投訴,這名學生不好管,讓人頭痛。該生與同學又不合群,經常與女生吵架,并且與社會青年交往密切。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還是聲色俱厲的批評均無濟于事,一副“軟硬不吃”的樣子。雖然實在是無計可施,但又不忍心放棄,放棄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藥”了嗎?我想,何不用“冷處理法”試一試呢?于是,一段時間以來,我對她出現的問題進行冷處理,她每次犯了錯誤我讓她給我上交一份說明材料,時間長了她自己反倒覺得不自在。然后我又看準時機,給她分配一些小任務,我又給予適當的表揚,慢慢幫她找回了自信心,細心注意她哪怕是微小的進步,只要她的學習有一點進步,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使她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她,信賴她。她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看到了自身的價值,獲得了成功的喜悅與自信。哲人說:“使人前進的最大一種刺激物,是一種成功的感覺。做了一點事的人,無論事情大小,只要他嘗著一點成功的快樂,便會渴望再次成功的光榮”。終于我高興地看到她逐漸有好轉的跡象了:學習興趣比較濃了,守紀律了。

可見,只有對后進生傾注滿腔的熱情,不帶任何偏見,才能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老師公正客觀的對他們評價,才能如和煦的春風,沁人心脾,潤物無聲。

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

第4篇

找銀行打理“私房錢”?

人物:阿毅年齡:35性別:男私房資產:結婚7年,--私房錢共計15萬元資金流向:自己做股票,虧多賺少理財取向:希望能從私房錢里開拓出人生的“第二天地”。

阿毅是個比較沉默內向的人,但這并不影響他“悄悄地”為自己存私房錢,相反,這種性格還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他老婆至今都從來沒有懷疑過他有“二心”。

“男人存私房錢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女人過日子太細,把錢管得太緊,使得男人連正常的花銷都滿足不了。尤其在場面上常常捉襟見肘。為了保全面子,男人不得不出此下策。二是在‘男人有錢就變壞’的理論指導下。很多女人為了管住男人,就從經濟上加以封鎖,讓你有賊心,沒賊錢。”阿毅說起存錢道理來,一套又一套。“反正我存錢就只是為了自己能拿額外的錢去炒股,在不影響家庭經濟生活狀況的前提下,去搏一把,同時也滿足自己的事業心。”阿毅笑了笑,很不好意思地說,“我希望能從股市里找到自己人生的第二戰場。”

阿毅是采訪中遇到的難得對私房錢還有理財觀念的人。“我從報紙上了解到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武漢分行前幾天開辦了‘四方錢’(諧音‘私房錢’)賬戶,其實就是為人們處理私房錢業務的,比較搞笑的是,據說來開辦這一賬戶的70%是男性。”

“現在做股票都是在網上轉賬,轉來轉去的,安全性就顯得很重要;不僅是網絡安全。同時也需要對家里的另一半保密,免得炒虧了她要在你耳邊唧唧歪歪?…一”阿毅說。他隔天空了就會聯系上海這邊的銀行,去辦這樣一張“四方錢”卡。

理財建議:私房錢專門賬戶不一定能助你理財

許多人在孝敬長輩、人情往來、慈善社交等方面需要花一些錢,但是又不愿意讓家里的其他成員知道;有些人有吸煙、喝酒等嗜好,但家里的其他成員又不贊成;在家庭財產公開的環境下,他們這方面的需要就很難得到滿足,所以希望有一個屬于自己私密的賬戶,便于使用。

從法律上來講,藏私房錢并且開有賬戶說得過去嗎?律師的觀點普遍認為,夫妻之間應當忠誠。互相尊重。而且根據法律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物。如果沒有特殊約定,都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既然是共同財產,雙方都應當平等地享有所有權。一方將財產存入銀行的專門賬戶,而且不允許對方查詢、動用,這就侵犯了對方的利益。

其實,銀行推出的私房錢卡。大部分功能和普通卡雷同。就算他們一再宣稱的“保密性”,其實也是炒作噱頭,普通賬戶只要密碼、證件保存好了。其他人一樣無法查閱或是動用。

抄男人私房錢盼生金蛋

人物:JOY 年齡:29 性別:女私房資產:結婚3年,私房錢共計18萬元資盒流向:其實也是給老婆買高檔化妝品、服飾 理財取向:“借雞生蛋”,蛋再生錢。

JOY是私房錢理財系列采訪中唯一大獲全勝的受訪者。“這真是一件很滑稽的事。老公那么辛苦偷偷積攢私房錢,結果還是有朝一日被我抄了。”

據JOY說,在藏私房錢的問題上,表現出色的男人不多,他們的粗心給老婆幫了不少忙。男人怎么也弄不懂,剛剛得了一筆外快,老婆就已經笑吟吟地把手伸出來。如數上交后,到一邊搔著后腦勺冥思苦想才恍然大悟:原來前晚在老婆面前炫耀時不小心漏了口風。男人需要成就感,男人要存私房錢,二者不可兼得而女人卻不好對付。

男人是要面子的動物,“既然如此,對待男人的私房錢,聰明的女人應該是心中有數,而不是隨時準備戳穿他們的陰謀。男人既然沒有破壞家庭安定團結局面的圖謀,那就讓他保持僅存的那點秘密好了。女人應該在一旁默默欣賞男人的小戲法,同時,在適度的時候,走過去宣布他該收場了,把他前面所有的積累拿走,讓他前功盡棄。”

JOY對于私房錢的態度非常明確,“見不見光”無所謂,但卻不能將私房錢用于賭博等不當消費和開支。“取之于家,用之于家”。私房錢最應該在節日、生日之際大顯身手,JOY的老公通常的私房錢出路也就是為愛人或孩子購買禮物,給家人意外的驚喜,因為促進了家庭和睦,所以JOY也沒有時時糾纏“錢源”。在家庭碰到重大問題之時。或是當家庭成員因看病等原因急需用錢,千萬不要覺得與自己的私房錢無關,從而袖手旁觀。私房錢完全可以“雪中送炭”。私房錢可以用來孝敬父母和處理親朋關系,這樣又成了“親情維護金”和“交際活動金”。

但是大筆資金還是要充公的,讓它源源不斷地生錢是JOY的絕對主張。

理財建議:18萬元私房錢可買保險和開店

第5篇

關鍵詞:體驗情境;情感體驗;課堂體驗;實踐體驗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貫徹新課程理念,做到“以生為本”,讓學生“樂學”“善學”,就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打造一個有效教學的平臺,而體驗式教學是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有效平臺。下面我對高中思想政治課體驗式教學的開展談幾點認識。

一、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操作流程

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操作流程是先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入境感受;然后結合所創設的情境設計導思問題,讓學生思考、感悟;接著引導學生陳述內心感受;最后進行實踐檢驗,引導學生把體驗后形成的情感、獲得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進行自我檢驗,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例如:在“價值與價值觀”教學中,我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2010年感動中國的獲獎者――王萬青扎根草原42年,拼桌子為牧民動手術的事跡和劉麗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了上百位貧困學生的事跡, 創設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情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情感世界,獲得情感、心理體驗,引感上的共鳴。然后我以這一情境為切入點設計了“以上兩位人物哪里最感動你?為什么感動你?對你有何啟示?”的導思問題展開討論,為學生創設了體驗式教學的課堂氛圍,把學生濃厚的感情升華為深刻的反思。針對上述問題,學生各抒己見,陳述不同感受,自然而然得出“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的結論。最后進行實踐檢驗,讓學生當堂采取寫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人的價值的感悟,將教育內化為學生的心理品質。

二、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這是實施體驗式教學的前提。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理解并賞識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平等、信任、民主、尊重、理解,同時受到激勵、指導和感化,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調整學生的認知行為。

例如:在《經濟生活》“征稅和納稅”教學中,我在講授“稅收的基本特征”這一理論問題時,先以談心的方式,請學生聯系“中獎要繳稅”的圖片談談:假如你買彩票中了500萬元的大獎,你愿不愿意繳稅?如果讓你買利率很高的國債呢?這說明什么問題?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然后引出“為什么繳稅后沒有直接的回報?”“不繳稅行不行,為什么?”“少繳稅行不行,為什么?”“由此可以得出稅收具有哪些特征?”四個問題,并認真傾聽學生的真實感受,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有親身經歷的學生得到親身體驗,在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對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這一教學內容加以理性引導。

2.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促進課堂體驗感悟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的課堂體驗,使學生從體驗中獲得認知,升華思想,得到感悟,內化品德,從而有效地實現教學三維目標。

(1)用“生活實例”創設情境。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我注意結合學生的真實生活,挖掘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和感悟,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創設情境,把抽象的理論寓于感性生活的現象之中,采取辯論、多媒體運用等多種形式,強化學生的體驗意識,使學生從課堂體驗中得到感悟。

例如在學習“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這一內容時,我先利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實例創設情境:小李和小陳原來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好朋友,最近因小陳發現小李在期中考試中作弊,當場果斷舉手,告訴老師,致使兩人“反目為仇”。然后利用這一情境引發學生辯論:小陳該不該揭發小李在期中考試中作弊?學生討論后,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朋友之間的友誼最重要,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傷和氣,所以就當作沒看見,繼續做卷子,沒有必要告訴老師。”有的說:“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檢驗自己對知識的占有程度和運用能力,應憑本事,而不能靠作弊。誠實做人體現在各個方面,同樣體現在考試上。如果考試不及格可以補考,但做人如果不誠實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所以還是告訴老師好。”……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實體驗,經過辯論,觀點漸趨一致,認為當發現自己的好朋友考試作弊時,要幫助朋友改正錯誤,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還是告訴老師,讓老師協助,幫朋友改正錯誤。通過上述這一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下親身體驗,在親身體驗中深切地感悟到解決思想道德沖突的重要途徑。

(2)用“實物演示” 創設情境。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實物演示”創設情境,向學生演示有關實物,可調動學生的感官和注意力,使學生觸景生情,產生體驗,在課堂體驗中得到感悟,更好地理解和牢固記憶教材中所學的內容。

例如在學習“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拍攝反映家庭經濟生活狀況和家鄉生活變化的照片,課堂上我選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作為實物情境,讓學生談談家庭、家鄉的變化以及面對不同的照片的感想。學生在這一實物情境中,經過相互交流,獲得了體驗,在體驗中感受到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3.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實踐體驗

新課程要求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實現自我領悟,形成自己的行動方式。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調查、參觀、座談、訪問、實地考察等形式親自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實踐體驗,領悟做人道理,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

例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后,我要求學生調查本班或本寢室同學零用錢開支情況,并對調查結果作出評價,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學生經過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同學的零用錢用于零食、同學聚會等非必要性消費開支,在消費中存在一定的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沒有合理的消費觀。對此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建議:一是家長應適當教育并控制孩子零花錢的數額,對孩子的儲蓄行為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二是學校可以開展以廉潔教育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中學生養成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合理使用零花錢。三是個人在使用零花錢時,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定要想想這些東西是否非買不可,如果僅僅因為別人有了自己就要買,那無疑是浪費。另外,同學之間適當的聚會無可厚非,但應該以節約為主。如果家長每月固定給予零花錢,應該在扣除必要的開支外學會將結余的錢存起來。這一調查活動使學生將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從中獲取真實的感受和體驗,進而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學會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對待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開展體驗式教學,以課內體驗和課外體驗引導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生成知識,通過體驗獲得發展,這對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長城.《稅收及其種類》教學設計[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7(8).

第6篇

【關鍵詞】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生命周期風險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工薪階層依舊是社會經濟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這部分人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具有很強的運用價值與現實意義。

一、工薪階層的經濟特點分析

工薪階層是指以獲得工作單位相對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他們有著比較相似的經濟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收入來源相對單一。對工薪階層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階層的理財觀念比較傳統,加之我國整體理財的條件不夠成熟,理財收入相當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階層的經濟來源中仍占有較大的比重,也是他們理財的重要基礎,更是工薪階層在進行證券投資時所要考慮的現實條件。(二)投資理念相對趨同。目前的工薪階層大多對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勢有諸多近憂遠慮。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來教育、父母養老送終、健康身體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較多的不確定因素,這樣的生活狀況決定了他們對資金的變現能力、貨幣的流動性等方面有較多要求,投資的基本目標比較一致。(三)消費方式相對多元化。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工薪階層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滿足的前提下,開始更多地關注能實現提升生活質量、改善消費品位的相關項目。他們不僅對旅游、健身、美容、娛樂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對教育、房產、汽車、人際關系的維系有較大的差異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經濟收入用于實現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證券投資策略組合方面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體承受風險能力相對有限。在現行的社會保障機制作用下,考慮到工薪階層受工作年限與經濟條件的制約,工薪階層在各方面的風險系數依舊比較大。但結合我國目前證券投資市場的發展狀況來分析,可知工薪階層在進行證券投資時很難保證有確定的高收益,所以他們在真正面臨風險時往往會顯得手足無措,應對不暇。從這種角度上來看,在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中還要加入更多的社會與制度的影響因素作為變量分析。(五)適宜進行證券投資的工薪階層行業相對集中。雖然工薪階層本身是一個覆蓋面相當廣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階層都可以進行證券投資。根據我國歷年的行業收入水平排名情況來看,金融業、電信業、汽車業、石油業等行業的從業人員有較高的收入,可以考慮進行適度的證券投資。同時,公務員、教師、醫生、外企職員、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等職業都可以考慮參與證券投資活動。本文中將主要以工薪階層的這些有證券投資愿望與能力的人員為分析對象。

二、證券投資策略的基本產品分析

證券投資是指投資者將資金投放于有價證券上以獲取一定收益的行為。證券投資的主要形式為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基金投資等等。證券投資策略即指投資者在進行證券投資前應當掌握的行動方針和謀略,在對總體策略定位的基礎上,還可以詳細確定市場策略、行業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組合策略等。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對多種不同風險與收益狀況的證券投資工具進行有機組合。可見對各種證券投資的產品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比較是制定合適的證券投資策略的必然要求。

從概念上看,廣義的證券包括商品證券(如提貨單、購物券等)、貨幣證券(如支票、商業票據等)以及資本證券(如股票、債券、基金等)。狹義的證券僅指資本證券,它們是代表對一定資本所有權和收益權的投資憑證。在本文中涉及的證券投資工具主要根據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風險投資工具,其最主要的特點是高風險高回報。在我國目前股票市場還不夠成熟與規范的情況下,選擇股票為主要證券投資工具的投資者需要以足夠的時間與專業知識為保證,還要有較充裕的資金和較強的心理承受力。考慮到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整體行情有復蘇跡象,并且股票的可選空間較大,投資機會較多,在證券投資策略中可以適當調整績優股的比重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債券品種比較豐富,一般都有收益與風險適中的特點。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國債、企業債券與地方債券及某些根據特殊需要發行的債券。相對而言,工薪階層比較了解與愿意購買的主要債券產品是國債和有一定收益保證的企業債券。尤其是前者,因為其相對存款而言具有免稅與收益較高的優勢,相對股票而言又具有較好信用保證與較強社會信譽等特點,往往是深受工薪階層歡迎的證券投資品種,也有“金邊債券”之稱。基金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投資產品。根據不同標準可以進行多種分類,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較高,一般在8%左右,適合1年期以上的投資;債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別在2%和2.4%左右,收益穩定,本金較安全,可以確定比較自由的投資期,但考慮到其相應費用與持有期時間有關,在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適當延長投資時間;貨幣基金是短期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波動幅度不大,是銀行儲蓄的良好“替代品”,適合短期投資,也可以作為一種過渡型投資品種。

三、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

工薪階層在激烈的投資過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較大的投資風險,并達到較高的預期收益,所以正確選擇和運用適宜自身情況的證券投資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設計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時,要顧及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費情況、投資理念、生活區域、職業特點、行業前景、年齡階段、家庭構成、性格類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從工薪階層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階段、風險偏好、收入水平幾方面簡單地制定其對應的證券投資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類分析

美國經濟學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費理論中,強調人們會在人生相當長的時間范圍內計劃生活的消費支出,并達到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消費情況最優配置。由于人們的收入在滿足消費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儲蓄與投資,所以該理論在為工薪階層制定證券投資策略時有較強的借鑒意義。生命周期消費理論提出年輕人家庭收入較少,消費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收入水平,在此階段多以負債消費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資金,也主要用于未來投資資本的原始積累,可以不要過多地考慮證券投資策略。當然,為了鼓勵年輕人進行必要的資金貯備,可以建議他們采取定期定額方式購買貨幣型基金,或采取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相信一定時期的累積可以為下一個生命周期的證券投資提供比較充足的資金和更為豐富的投資經驗。隨著人們進入中年階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長,收入會多于消費,經濟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趨于穩定。保證提供子女教育的經費和贍養父母的資金是現階段工薪階層主要需考慮的問題,著手準備投資保值與增值計劃成為必然的投資選擇。此階段的工薪者可以考慮每月將剩余收入的20%投向較有風險的投資或股票,40%購買各項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較為穩定型基金,20%購買新型證券投資產品或選擇其他理財或投資工具,10%作為保險資金,另10%作為緊急備用金或儲蓄費用。由于他們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應該以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力求投資品種多樣化,投資思路開闊化。等到工薪者進入老年階段,他們收入水平相對消費需要又會略顯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階段的投資與理財的補充收入,仍有制定證券投資策略的必要。鑒于老年工薪者幾乎沒有提高經濟收入的發展空間,風險承受能力也越來越低,生活需求相對簡單,對養老資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慮較多,所以證券投資策略應該以投資收益穩妥、有底線保證為首選目標,盡量少選擇風險性、激進性投資工具,以避免養老費用的損失。一般每月可以將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購買國債,20%購買貨幣型基金,10%進行儲蓄。這種組合既能對老年工薪者的資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緩解通貨膨脹或其他經濟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極影響,也能有效降低風險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減輕他們的心理與經濟壓力。總體而言,不論身處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意識,不要低估長期投資的升值能力,要盡早形成證券投資的意識并選擇自己比較熟悉與感興趣的產品。

(二)以不同家庭階段分類分析

根據家庭所處的階段,一般可以劃分為單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兩人)、家庭建設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進入非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細分期(子女開始獨立生活)等類型。為了簡單起見,也有理財專家將其劃分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為在本文中已經有對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在此還是主要側重于前一種分類標準下的具體分析。1、單身打拼期的工薪階層,往往因為對于創建事業與組建家庭的考慮比較多,主要資金大多形成對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資,所以在證券投資方面的考慮還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階段。當然,如果有其他外來資本,又有較多時間與精力學習證券投資方面的新知識,也不排除“借雞生蛋”的獲益。鑒于這種情況尚不是主流趨勢,在本文中不必過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階層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參與證券投資,在資金方面相比單身打拼期的工薪階層有所增加,投資觀念也逐漸形成,對于培育下一代、開展家庭建設、完善家庭設備等方面的考慮還有較大的彈性,所以可以設定比較靈活、主動的證券投資策略,在風險較高、收益也較大的證券投資品種要多加關注,適當增加其在證券投資中的比重以實現增值型投資目標,同時也要增加適當低風險或無風險的投資品種達到保證基本收入的目標。在對日常生活水平不會造成較大影響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員中一方的資金大膽嘗試多種證券投資手段,并放松心態,強化投資的積極與進步意識。3、處于家庭建設期的工薪階層無論在經濟還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顯緊張,但因為年齡或工作經驗等原因,投資理念更趨理性與成熟,所以在開源節流的途徑選擇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發展自身的同時,要對小孩養育與培育的費用有充分的估計,同時在證券投資工具的選擇上要集中于比較擅長與熟悉的幾種工具上,不必過于分散。當然,相對而言,如果已經有了證券投資的心得,還可以適當的融資投入比較有把握的證券產品上。4、處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業發展進入上升期,工作比較繁忙,投資的跟蹤時間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家庭規模比較確定,在經濟收入與支出方面都比較清晰,對未來安排與生活定位比較明了,投資的目標比較明確。此階段家庭的主要開支是小孩的后續教育經費、夫妻雙方的事業發展經費、日常的醫療保健經費等項目。所以應該以溫和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費支出后,先將比較固定的存款轉換成較有保障的國債或基金,以保證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剩余的零散資金投入貨幣市場基金及保險。在投資產品期限與種類的選擇上,可以與小孩受教育的階段性費用支出相對應,形成一個中長期(2年以上)的證券投資策略,目標年收益率要在通貨膨脹率的兩倍以上,并形成長期理財習慣。5、當工薪階層進入家庭細分期時,如果不要額外負擔子女們在經濟方面的要求,又沒有更多消費支出方面的增加項目,可以在證券投資的長期策略基礎上,增加部分短期與中期投資品種,以提高投資的預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動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資機會。當然,在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階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隨時應對子女們在事業與家庭發展等方面的追加資本投入需求,所以還是要準備部分流動性較強的證券投資產品提高資金的變現能力。總體而言,目前我國工薪階層在不同家庭階段,都要先保證實現家庭經濟基本功能,再顧及證券投資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風險偏好分類分析

證券投資中的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形勢風險、行業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一般而言,風險偏好類型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投資者的年齡、收入、性別、經歷和個性等具體因素。比如,年齡較小的人不怕失敗,所以多為風險趨向型投資者,隨著年齡的增加,對于風險的態度逐漸表現為中立型甚至規避型;收入越高的人們能承受的風險往往比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對于風險大多有回避的傾向。通常認為男性趨于冒險、女性趨于保守,但也有人認為隨著現代經濟生活中男女承擔社會角色的互換及女性在理財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風險愛好型;一般人生經歷比較豐富的個體屬風險趨向型,而經歷比較簡單順利的個體屬于風險規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他們在不同情況下的風險選擇。總體而言,工薪階層中大部分人員屬于風險規避型和風險中立型,對證券投資風險的整體承受能力相當有限。只有在對工薪階層的風險狀態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選擇各自適合的證券投資策略。一般而言,對于風險趨向型的工薪投資者可以增加證券投資新品種的比重,因為往往新產品在高風險的后面也隱含高收益。對于風險中立型的工薪階層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風險型的不同投資工具中設置不同比例以達到趨利避害的效果,當然也可以將資金主要投入風險中等的債券和混合型基金上,這樣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較集中的品種,從而獲取更高收益。而風險規避型的投資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購買國庫券、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為主的簡單投資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各種年度報道與評比結果,選擇有較好社會與經濟效益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各種金融機構,進行集合型證券投資。相對而言,由于貨幣市場基金與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相比較,在收益率相當的情況下,在投資門檻和流動性方面具備明顯優勢,可以滿足偏好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對資金的高流動性和對收益的穩定性的綜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貨幣市場基金將繼續成為這部分人群的首選理財工具。當然,隨著人們對基金市場的熟悉,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為低風險的證券投資產品。由于工薪者處于不同境遇時,也可能改變風險偏好,所以要在對自己的投資意愿有足夠了解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證券投資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類分析

雖然同為工薪階層,但收入水平還是有較大差異。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資水平為標準,據統計資料顯示,當年在職人員的平均月工資水平為1503元。以此為標準,比平均線低20%,但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認為是低收入群體。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階層可歸為高收入群體。低收入者一般會采用比較傳統與保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比如購買國庫券是他們選擇的主要證券投資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階層一般投資觀念傳統,家庭理財要求絕對穩健。建議每月做好支出計劃,除正常開支外,可將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進行重點證券投資產品的投資理財,切忌廣而全,頻繁交易。對于風險較大的股票市場,考慮到工薪階層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專業知識也相對匱乏,可以不做重點考慮。保險、基金和國債等投資產品仍是該收入水平工薪階層的主要選擇。至于高收入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中,可以考慮將大部分資金用于進攻型投資,更大地發揮“錢生錢”的功能。考慮到風險因素,“攻”的資金中又可以分為“穩攻”和“強攻”兩部分。對于穩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擇購買一些市場波動度較小、預期報酬較穩健的證券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力求年收益率達到5%-10%的水平;強攻部分則為某些高風險高收益發證券產品組合。可以考慮在專業理財規劃師的指點下,將部分資金投入各類預期收益率較高的股票上。在證券投資中,既要有對單個股票和債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資組合的理念,以適度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總體而言,在為工薪階層制定證券投資策略時,要更多地關注他們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對不同價格與風險類型產品的需求彈性,從而在保障他們現有資產與生活水平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實現未來資產價值與質量的提升。

也就是說,工薪階層不論是屬于上述哪種類型或階段,在進行證券投資時,都要具體狀況具體對待,并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進行抉擇。當然,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也有共通之處。一旦工薪者決定了要進行證券投資,就應努力作到以下四點來保證策略生效。(一)制定具體可行的各期目標。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計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與經濟實力,確定在不同年齡與時期的投資目標,并在達到預期收益水平時要適時收手,重新選擇下一個目標。

(二)遵照投資理財的基本規律。總體上工薪階層進行證券投資策略時要本著“終身快樂”的原則,也就是要盡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樂,規避明天的風險,追逐未來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則。在具體選擇投資品種時,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原則。(三)確定詳細周全的步驟。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最好要制訂具體的投資步驟,逐步有效的拓寬投資渠道,增加各層次的投資品種,最終實現自己的投資理想。(四)制定穩中求變的策略。投資策略的適應性與創新性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重要因素。投資策略有很多,關鍵是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并在投資實踐中不斷反思與修正。工薪階層如果能真正理解與掌握以上四點,在找到適合自己的證券投資策略基礎上,加強對策略的落實與調整,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必然有較好的收益。

參考文獻:

[1]柏丹.低風險公務員不妨嘗試高風險理財[N]北京現代商報,2004.11.1

[2]理財專家講解家庭理財誤區面面觀[EB/OL],2006.3.20.

[3]家庭月收入一萬如何低風險理財[EB/OL],2006.2.23.

[4]理財從貨幣市場基金開始[EB/OL],2006.3.20.

[5]李艷,佘若雯.探尋職業外財富延展女性修煉攻守兼備投資功力[J]大眾理財顧問.2006(3).

[6]工薪階層如何才能獲得更多“外快”[EB/OL],2005.4.5

[7]朱桂芳.工薪族理財:收入狀況決定風險控制級別[N].南方日報.2005.6.27

[8]彭振武.中國家庭的投資理財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

第7篇

關鍵詞: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生命周期風險偏好收入水平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工薪階層依舊是社會經濟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這部分人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具有很強的運用價值與現實意義。

一、工薪階層的經濟特點分析

工薪階層是指以獲得工作單位相對固定的勞動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他們有著比較相似的經濟特點,主要表現在:收入來源相對單一。對工薪階層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階層的理財觀念比較傳統,加之我國整體理財的條件不夠成熟,理財收入相當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階層的經濟來源中仍占有較大的比重,也是他們理財的重要基礎,更是工薪階層在進行證券投資時所要考慮的現實條件。投資理念相對趨同。目前的工薪階層大多對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勢有諸多近憂遠慮。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來教育、父母養老送終、健康身體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較多的不確定因素,這樣的生活狀況決定了他們對資金的變現能力、貨幣的流動性等方面有較多要求,投資的基本目標比較一致。消費方式相對多元化。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工薪階層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滿足的前提下,開始更多地關注能實現提升生活質量、改善消費品位的相關項目。他們不僅對旅游、健身、美容、娛樂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對教育、房產、汽車、人際關系的維系有較大的差異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經濟收入用于實現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證券投資策略組合方面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家庭整體承受風險能力相對有限。在現行的社會保障機制作用下,考慮到工薪階層受工作年限與經濟條件的制約,工薪階層在各方面的風險系數依舊比較大。但結合我國目前證券投資市場的發展狀況來分析,可知工薪階層在進行證券投資時很難保證有確定的高收益,所以他們在真正面臨風險時往往會顯得手足無措,應對不暇。從這種角度上來看,在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中還要加入更多的社會與制度的影響因素作為變量分析。適宜進行證券投資的工薪階層行業相對集中。雖然工薪階層本身是一個覆蓋面相當廣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階層都可以進行證券投資。根據我國歷年的行業收入水平排名情況來看,金融業、電信業、汽車業、石油業等行業的從業人員有較高的收入,可以考慮進行適度的證券投資。同時,公務員、教師、醫生、外企職員、企業中高級治理人員等職業都可以考慮參與證券投資活動。本文中將主要以工薪階層的這些有證券投資愿望與能力的人員為分析對象。

二、證券投資策略的基本產品分析

證券投資是指投資者將資金投放于有價證券上以獲取一定收益的行為。證券投資的主要形式為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基金投資等等。證券投資策略即指投資者在進行證券投資前應當把握的行動方針和謀略,在對總體策略定位的基礎上,還可以具體確定市場策略、行業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組合策略等。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對多種不同風險與收益狀況的證券投資工具進行有機組合。可見對各種證券投資的產品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比較是制定合適的證券投資策略的必然要求。

從概念上看,廣義的證券包括商品證券、貨幣證券以及資本證券。狹義的證券僅指資本證券,它們是代表對一定資本所有權和收益權的投資憑證。在本文中涉及的證券投資工具主要根據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風險投資工具,其最主要的特點是高風險高回。在我國目前股票市場還不夠成熟與規范的情況下,選擇股票為主要證券投資工具的投資者需要以足夠的時間與專業知識為保證,還要有較充裕的資金和較強的心理承受力。考慮到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整體行情有復蘇跡象,并且股票的可選空間較大,投資機會較多,在證券投資策略中可以適當調整績優股的比重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債券品種比較豐富,一般都有收益與風險適中的特點。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國債、企業債券與地方債券及某些根據非凡需要發行的債券。相對而言,工薪階層比較了解與愿意購買的主要債券產品是國債和有一定收益保證的企業債券。尤其是前者,因為其相對存款而言具有免稅與收益較高的優勢,相對股票而言又具有較好信用保證與較強社會信譽等特點,往往是深受工薪階層歡迎的證券投資品種,也有“金邊債券”之稱。基金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投資產品。根據不同標準可以進行多種分類,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較高,一般在8%左右,適合1年期以上的投資;債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別在2%和2.4%左右,收益穩定,本金較安全,可以確定比較自由的投資期,但考慮到其相應費用與持有期時間有關,在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適當延長投資時間;貨幣基金是短期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波動幅度不大,是銀行儲蓄的良好“替代品”,適合短期投資,也可以作為一種過渡型投資品種。

三、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

工薪階層在激烈的投資過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較大的投資風險,并達到較高的預期收益,所以正確選擇和運用適宜自身情況的證券投資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設計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時,要顧及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費情況、投資理念、生活區域、職業特點、行業前景、年齡階段、家庭構成、性格類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從工薪階層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階段、風險偏好、收入水平幾方面簡單地制定其對應的證券投資策略。

以不同生命周期分類分析

美國經濟學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費理論中,強調人們會在人生相當長的時間范圍內計劃生活的消費支出,并達到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消費情況最優配置。由于人們的收入在滿足消費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儲蓄與投資,所以該理論在為工薪階層制定證券投資策略時有較強的借鑒意義。生命周期消費理論提出年輕人家庭收入較少,消費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收入水平,在此階段多以負債消費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資金,也主要用于未來投資資本的原始積累,可以不要過多地考慮證券投資策略。當然,為了鼓勵年輕人進行必要的資金貯備,可以建議他們采取定期定額方式購買貨幣型基金,或采取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相信一定時期的累積可以為下一個生命周期的證券投資提供比較充足的資金和更為豐富的投資經驗。隨著人們進入中年階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長,收入會多于消費,經濟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趨于穩定。保證提供子女教育的經費和贍養父母的資金是現階段工薪階層主要需考慮的問題,著手預備投資保值與增值計劃成為必然的投資選擇。此階段的工薪者可以考慮每月將剩余收入的20%投向較有風險的投資或股票,40%購買各項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較為穩定型基金,20%購買新型證券投資產品或選擇其他理財或投資工具,10%作為保險資金,另10%作為緊急備用金或儲蓄費用。由于他們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應該以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力求投資品種多樣化,投資思路開闊化。等到工薪者進入老年階段,他們收入水平相對消費需要又會略顯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階段的投資與理財的補充收入,仍有制定證券投資策略的必要。鑒于老年工薪者幾乎沒有提高經濟收入的發展空間,風險承受能力也越來越低,生活需求相對簡單,對養老資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慮較多,所以證券投資策略應該

以投資收益穩妥、有底線保證為首選目標,盡量少選擇風險性、激進性投資工具,以避免養老費用的損失。一般每月可以將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購買國債,20%購買貨幣型基金,10%進行儲蓄。這種組合既能對老年工薪者的資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緩解通貨膨脹或其他經濟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極影響,也能有效降低風險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減輕他們的心理與經濟壓力。總體而言,不論身處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意識,不要低估長期投資的升值能力,要盡早形成證券投資的意識并選擇自己比較熟悉與感愛好的產品。

以不同家庭階段分類分析

根據家庭所處的階段,一般可以劃分為單身打拼期、家庭形成期、家庭建設期、家庭成熟期、家庭細分期等類型。為了簡單起見,也有理財專家將其劃分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為在本文中已經有對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在此還是主要側重于前一種分類標準下的具體分析。

1、單身打拼期的工薪階層,往往因為對于創建事業與組建家庭的考慮比較多,主要資金大多形成對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資,所以在證券投資方面的考慮還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階段。當然,假如有其他外來資本,又有較多時間與精力學習證券投資方面的新知識,也不排除“借雞生蛋”的獲益。鑒于這種情況尚不是主流趨勢,在本文中不必過多涉及。

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階層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參與證券投資,在資金方面相比單身打拼期的工薪階層有所增加,投資觀念也逐漸形成,對于培育下一代、開展家庭建設、完善家庭設備等方面的考慮還有較大的彈性,所以可以設定比較靈活、主動的證券投資策略,在風險較高、收益也較大的證券投資品種要多加關注,適當增加其在證券投資中的比重以實現增值型投資目標,同時也要增加適當低風險或無風險的投資品種達到保證基本收入的目標。在對日常生活水平不會造成較大影響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員中一方的資金大膽嘗試多種證券投資手段,并放松心態,強化投資的積極與進步意識。

3、處于家庭建設期的工薪階層無論在經濟還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顯緊張,但因為年齡或工作經驗等原因,投資理念更趨理性與成熟,所以在開源節流的途徑選擇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發展自身的同時,要對小孩養育與培育的費用有充分的估計,同時在證券投資工具的選擇上要集中于比較擅長與熟悉的幾種工具上,不必過于分散。當然,相對而言,假如已經有了證券投資的心得,還可以適當的融資投入比較有把握的證券產品上。

4、處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業發展進入上升期,工作比較繁忙,投資的跟蹤時間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家庭規模比較確定,在經濟收入與支出方面都比較清楚,對未來安排與生活定位比較明了,投資的目標比較明確。此階段家庭的主要開支是小孩的后續教育經費、夫妻雙方的事業發展經費、日常的醫療保健經費等項目。所以應該以暖和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費支出后,先將比較固定的存款轉換成較有保障的國債或基金,以保證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剩余的零散資金投入貨幣市場基金及保險。在投資產品期限與種類的選擇上,可以與小孩受教育的階段性費用支出相對應,形成一個中長期的證券投資策略,目標年收益率要在通貨膨脹率的兩倍以上,并形成長期理財習慣。

5、當工薪階層進入家庭細分期時,假如不要額外負擔子女們在經濟方面的要求,又沒有更多消費支出方面的增加項目,可以在證券投資的長期策略基礎上,增加部分短期與中期投資品種,以提高投資的預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動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資機會。當然,在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階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隨時應對子女們在事業與家庭發展等方面的追加資本投入需求,所以還是要預備部分流動性較強的證券投資產品提高資金的變現能力。總體而言,目前我國工薪階層在不同家庭階段,都要先保證實現家庭經濟基本功能,再顧及證券投資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以不同風險偏好分類分析

證券投資中的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形勢風險、行業風險、財務風險、治理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一般而言,風險偏好類型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投資者的年齡、收入、性別、經歷和個性等具體因素。比如,年齡較小的人不怕失敗,所以多為風險趨向型投資者,隨著年齡的增加,對于風險的態度逐漸表現為中立型甚至規避型;收入越高的人們能承受的風險往往比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對于風險大多有回避的傾向。通常認為男性趨于冒險、女性趨于保守,但也有人認為隨著現代經濟生活中男女承擔社會角色的互換及女性在理財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風險愛好型;一般人生經歷比較豐富的個體屬風險趨向型,而經歷比較簡單順利的個體屬于風險規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他們在不同情況下的風險選擇。總體而言,工薪階層中大部分人員屬于風險規避型和風險中立型,對證券投資風險的整體承受能力相當有限。只有在對工薪階層的風險狀態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選擇各自適合的證券投資策略。一般而言,對于風險趨向型的工薪投資者可以增加證券投資新品種的比重,因為往往新產品在高風險的后面也隱含高收益。對于風險中立型的工薪階層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風險型的不同投資工具中設置不同比例以達到趨利避害的效果,當然也可以將資金主要投入風險中等的債券和混合型基金上,這樣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較集中的品種,從而獲取更高收益。而風險規避型的投資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購買國庫券、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為主的簡單投資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各種年度道與評選結果,選擇有較好社會與經濟效益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各種金融機構,進行集合型證券投資。相對而言,由于貨幣市場基金與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相比較,在收益率相當的情況下,在投資門檻和流動性方面具備明顯優勢,可以滿足偏好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對資金的高流動性和對收益的穩定性的綜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貨幣市場基金將繼續成為這部分人群的首選理財工具。當然,隨著人們對基金市場的熟悉,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為低風險的證券投資產品。由于工薪者處于不同境遇時,也可能改變風險偏好,所以要在對自己的投資意愿有足夠了解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證券投資策略。

以不同收入水平分類分析

雖然同為工薪階層,但收入水平還是有較大差異。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資水平為標準,據統計資料顯示,當年在職人員的平均月工資水平為1503元。以此為標準,比平均線低20%,但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認為是低收入群體。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階層可歸為高收入群體。低收入者一般會采用比較傳統與保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比如購買國庫券是他們選擇的主要證券投資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階層一般投資觀念傳統,家庭理財要求絕對穩健。建議每月做好支出計劃,除正常開支外,可將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進行重點證券投資產品的投資理財,切忌廣而全,頻繁交易。對于風險較大的股票市場,考慮到工薪階層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專業知識也相對匱乏,可以不做重點考慮。保險、基金和國債等投資產品仍是該收入水平工薪階層的主要選擇。至于高收入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中,可以考慮將大部分資金用于進攻型投資,更大地發揮“錢生錢”的功能。考慮到風險因素,“攻”的資金中又可以分為“穩攻”和“強攻”兩部分。

對于穩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擇購買一些市場波動度較小、預期酬較穩健的證券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力求年收益率達到5%-10%的水平;強攻部分則為某些高風險高收益發證券產品組合。可以考慮在專業理財規劃師的指點下,將部分資金投入各類預期收益率較高的股票上。在證券投資中,既要有對單個股票和債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資組合的理念,以適度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總體而言,在為工薪階層制定證券投資策略時,要更多地關注他們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對不同價格與風險類型產品的需求彈性,從而在保障他們現有資產與生活水平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實現未來資產價值與質量的提升。

第8篇

關鍵詞 老齡化;健康不安全;老年健康友好型;政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C92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0)03-0073-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14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世界性的重大社會問題,一些經濟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中葉就進入老齡化 社會,發展中國家也將在本世紀中后期迎來老齡化的高峰。中國從2000年之后,正式跨入老 齡化社會,不僅是老齡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更是世界上老齡人口增加最快的國家。這一基 本國情將對21世紀上半葉中國的經濟發展、社會轉型、國際競爭力乃至國家和社會安全產生 深刻影響。如何應對21世紀這一最緊迫、最嚴峻的挑戰,如何構建一個老年健康友好型的社 會,已不僅僅是為老年人群謀福求利的問題,更成為攸關當代社會全體人群未來切身利益、 進而如何營造一個和諧、公平、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社會問題和國家發展戰略問題。本文就進 入老年社會所面臨的老年健康不安全的嚴峻問題進行逐一分析,提出構建老年健康友好型社 會的基本政策框架和優先發展的政策體系。

1 問題的提出

傳統意義上的健康主要強調生理功能的健全和生理機能的正常發展。而現代意義上的健康則 從生理、心理和社會多角度、綜合性地探討健康的機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 O)的定義,“健康 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完全的安寧狀態”,并以此作為衡量健康狀態的一般標準。

人類的健康發展隨疾病模式的轉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見圖1):

第一階段屬于典型傳統社會,表現為“三高一低”:高嬰兒死亡率、高老年人死亡率、高人 口死亡率、很低的人均預期壽命。根據安格斯•麥迪森[1]估計,1870年時全世界 人口預期壽命只有26歲,1950年時達到 49歲(見表1);而在1949年之前中國人口預期壽命不足35歲(國家統計局,1999)。

第二階段進入現代經濟增長階段,人類衛生條件改善,圍產期疾病、營養不良、傳染病 等疾 病得到有效控制,嬰兒死亡率明顯下降,老年死亡率在下降,人口死亡率不斷下降,人口預 期壽命明顯提高。

郝曉寧等:中國人口老齡化:健康不安全及應對政策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 第3期第三階段進入現展社會和老齡化社會,人類醫療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壽命延長,老年死 亡率大幅度下降,成為提高人類預期壽命的主要貢獻因素。在這個階段,由于生命周期的增 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老年健康成為主要關注的健康問題。

健康意味著人力資源系統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合理布局與有效調控,只有人群在心理、社 會健康的同時達到了軀體健康,才可能有效地進行經濟建設。但是人類并不是 自 然而然或自動地實現健康進步及其福利最大化的,卻無時不刻、無所不在地面臨健康不安全 的挑戰和威脅。

所謂健康不安全,就是指健康處于危險狀態、健康相關危險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或者健康 權利受到剝奪的情況,人群不能同時滿足心理、社會與軀體的完美健康狀態。對健康安全的 挑戰主要來自于社會變革與經濟轉型期生理、心理、環境與社會保障之間各種矛盾的沖突。 進入21世紀健康不安全正在成為人類不安全重大的挑戰,也是社會發展最突出的挑戰之一。 健康不安全表現為重疊的、多維的不安全現象(見圖2)。

2 我國老年健康不安全的表現與特征

根據健康及健康不安全的定義,可發現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等退化,大部分處于相對弱勢的 健康狀態,面臨健康不安全的風險最大。其特征表征如下:

2.1 生理功能與軀體健康維度

概括起來講,老年人生理健康狀況呈現出明顯的“一降三多”現象,即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健康疾患增多,慢性病增多,殘疾或因病致殘增多。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目前有8.9%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而且,老年 人生活不能自理比例增加速 度明 顯:城市老年人不能自理 比例從1994年的5.3%增至2004年的6.9%,農村老年人從8.7%增至10.8%。[2]健康疾患增多,65歲以上老年人兩周患病率為338.3‰,兩周就診率為280.6‰,住院率為84 .1‰,均高于其他 年齡組別。醫院出院病人中60歲以上老人占27.1%,各種疾病等患病率均遠高于其他年 齡組人群。慢性疾病高發,已成為影響 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60%~70%的老年人有 慢性病史, 其中約50%的患者同時患有2種以上慢性疾病[4],慢性病患病率為538.8 ‰[3],是全人口的3.2倍,平均住院時間為非老年人的1.5倍。殘疾或因病致殘率高,2006年全國60歲及以上的殘疾人約有4 416萬人 ,占到了全部調查殘疾人總數的53%。[5] 60-64歲年齡組中,男性久病臥床患病 率為3.6%,女性為5.8%,而80歲以上年齡組更高達35.0%和50.8%。

2.2 精神需求與心理狀態維度

老年人在生理改變的同時,心理也發生著變化,如認知功能障礙、出現失落感、孤獨感、衰 老感、對疾病的擔憂、對死亡的恐懼、對兒女的期望,對應激事件的反應和處理改變以及自 評健康狀況差等現象。

老年人自評健康情況差,27.9%的城市老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好;而在農村老年人僅 占 23.1%[6]。認知功能下降,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人認知不健全的占38.9% [7]。大部分老年人有負性情緒[8],57%的老人對生活失去興趣,有 孤獨感 占50%,有抑郁感占45%,有衰老感占40%,55%有性格上的改變[9]。家庭“空巢化 ”也是影響老年人心理狀態的一個重要因素[10]。空巢老人普 遍 都有孤獨感,同時又伴有思念、自憐和無助等復雜的情感體驗[11]。

2.3 社會功能與社會適應維度

社會功能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會產生重要影響[12]。一般來講,老年人社會參與機會少、活動場所少,興趣愛好少,參與率低。[13]20 00年,城市和農村老年人生活的社區內沒有老年人活動室的分別占63.2%和59.2%,沒有運 動場所的分別占67.4%和80.5%,沒有老年大學的分別占74.7%和82.3%。城鄉老年人參與 太極拳、書畫、旅游、學電腦等活動的比例均不足10.0%。僅有3.3%的城市老人和0.4%的農 村老人參加老年大學,僅有5.7%的農村老人讀書看報。部分老年人精神需求難以得到充分滿 足,在宗教活動中尋求精神依托。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城市老年人對自己生活滿意的僅占 56.8%,在農村僅占42.0%[6]。

2.4 老年人社會保障情況

老年人享受退休金比例低。其中,78%的城市老年人享受退休金,年平均收入 為11 963 元;享受退休金的農村老年人占4.8%,享有集體養老補貼的僅 有0.4%,年平均 收入僅為2 722 元。[14]90%的老年人無法通過社會養老渠道獲得基本生活保障 。高達45.3%的 農村老人認為自己經濟沒有保障[15]。而且,由于商業養老保險近幾年才剛剛發展 起來,有商業養老保險收入的老年人還很少,[6]其對老年人經濟生活的作用微乎 其微。

老年人醫療保障覆蓋程度不高,并且存在明顯的城鄉差距。城市不能享受任何醫 療保障的老人為25.9%,而農村高達為55.3%。[14]醫療費用在消費支 出中比重高,20 06年城市老年人醫療費支出在消費結構中占8.8%,農村更占到10.7%;農村老年人中 非常擔心生病時沒錢醫治的比例為20%。

2.5 老年人貧困情況

老年人貧困狀況不容忽視,反貧困任重而道遠。老年貧困人口中的 85%分布在農村 ,城鎮老年人貧困發生率為2.5%,農村為8.5%,農村是城鎮的 3.4 倍。而且低保線附 近積聚了數量不少的城市老年人,他們雖然沒有生活在低保線以下,但是很容易由于突發的 事件陷入貧困 。[16]

貧困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他們對于生活狀況的自我評價也很低。關注貧困老年人, 特別是關注那些不享受離退休保障的老年人以及那些家中有病、殘而負擔很重的老年人家庭 ,應當是當前救助貧困工作當中的重點。

2.6 老年健康不安全的經濟負擔分析

老年健康不安全造成的身體疾患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主要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損失兩大類 。

根據2003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所得的數據,[3]我們可以估算出老年人因疾病帶來 的經濟損失。疾病的直接經濟損失部分分為門診和住院費用兩大部分。對于65歲以上老年人 ,平均每人兩周門診次數為0.281次,次均總費用(包括醫療費用和其他費用)127元,據此 估計,每年因門診形成的總費用為874.6億元;平均每人住院次數0.084次,次均住院總 費用 (包括醫療費用和其他費用)為3904元,估計每年因住院導致的總費用為308.3億元。65歲 以上老年人因疾病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全部疾病損失的19.17%,占整個GDP的0.98%。這 還不包括未就診而采取自我醫療發生的費用。

老年健康不安全已成為當前突出的社會問題,不僅造成老年人身體痛苦、形成心理疾患、經 濟上遭受損失,而且,也帶來巨大的社會痛苦。因此,如何應對21世紀所面臨的老年人 口健康不安全的挑戰,構建老年健康友好型社會,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 老年健康不安全的對策研究與制度設計

老年人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是有限的人力資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他們不是 遠離社 會人群的孤立群體,同樣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力量。老年人不僅是消費者和“老有所養 ”的受養者,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生產者,是社會生產力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他們豐富的 閱歷,長期生產、工作中積累起來的經驗,成了社會的共同財富。因此,構建老年 健康友好 型社會,充分發揮老年人在構建健康友好型社會中的積極作用,使之成為社會物質和精神財 富的再生點、增長點,這也是進一步實現個人的價值,提升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和 生活質量狀況一個非常實用非常有效的途徑。

有效的公共政策功能定位是改善公平、提高效率、促進發展。老年健康友好型社會政策體系 實質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公共政策的 趨向和政府作用是什么呢?我們認為必須要明確新的發展戰略,旨在促進老年人口乃至全社 會的健康發展,保障人類安全,縮小健康差距,消除健康貧困。也就是通過制定和發展一系列有利于消除老年健康不安全的政策及體系目標,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得到充分 利用,極大程度地改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在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群之間的可及性,縮小 因貧富不均形成的健康差距和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的差距,進而提高全體人民的健康 水平與社會整體發展水平。 具體講,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內容:

(1)投資老年公共健康,建立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衛生體系。第一,控制重大傳染性疾病。老年人由于其生理機體功能的下降,健康脆弱性增 強,相對 更容易成為傳染病的攻擊靶目標人群。政府應該加大對重大傳染病的控制,加強傳 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的全面控制,保護人群的整體健康。

第二,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涉及老年人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預防保健工 作、社區老年人健康檔案的建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及管理工作以及對老年人健康進 行風險評估等等。

第三,開展老年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健康促進被認為是老年性疾病的重要防治措施和手段 。[17]是投資少、收益大、實現“健康的老年,提高其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主要包括飲食、運動、心理和慢性病管理,以及有關健康觀 念 的內容。

(2)建立“廣覆蓋、高效率、適度水平”的老年疾病醫療救治救助體系。老 年疾病治療服務產業主要包括老年門診、老年醫院以及提供老年疾病治療藥品與器材等等。在宏觀衛生區 域規劃的基礎上,依托現有地域布局和設置老年醫院,或是在醫院里建設特色的老年專科門 診,設立就診綠色通道,實現老年人就診優先制度。

同時,大力發展以社區醫療為依托的綜合老年醫療服務網絡體系,使其有能力向老 年人提供 慢性病與常見病的診治等服務,并逐步形成以社區為依托、不同等級醫療服務機構 相結合的 老年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老年患者在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健康照顧機構之間的雙 向轉診機制。

(3)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適宜推廣的老年健康技術體系。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提 供更為先進的工具與手段,高新技術的發展及在醫學上的應用為疑難雜癥的解決提供了可能 ,能夠幫人們解除或緩解病痛,提高生命生活質量。以科技計劃為依 托,以科技成果的 集成創新、推廣應用為重點,加速健康科技工作重心前移、重點下移。緊緊圍繞人民健康對 科技的需求,集成、調動國內外一切可以應用的科技要素,為人民健康服務,逐步形成“學 健康知識、用健康技術、促健康快樂”的良好氛圍。

(4)開拓老年醫學科學研究與開發體系。①要加強老年醫學教 育學科建設:在高等醫學院校開設老年醫學課程,對醫學生和進修生開展老年醫學教育。在 中等醫學教育層面上,應堅持面向農村、面向基層的辦學方針,大力培養老年醫學方面的中 級衛生技術人員。同時,要加大在職教育及崗位教育,大力提倡對在職醫學人員的再培訓與 教育,提高其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②大力開發老年衛生領域人力資源:積極擴大老 年衛生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人才交流,有計劃、有步驟地引進有利于老年衛生事業發展的技術 、人才、資金、信息和現代化經營管理經驗,不斷開展新技術研究,促進老年衛生專業技術 骨干的培養。重視衛生技術勞務價值,提高老年衛生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益。通過擴大社會服 務、有償服務、掛牌服務、業余服務和兼職服務,把高技術引向基層、農村,更好地滿足不 同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

(5)建立市場調節的老年健康服務產業體系。老年健康服務產業體系的發展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促進老年保健產品器械等服務提 業的發展,促進老年健康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及加快老年疾病護理與康復產業的發展。這方 面的服務主要包括:家庭病床和護理、健康咨詢、康復中心和臨終關懷以及提供醫療護理和 保健器材等等。政府可開辦福利性老年公寓、托老機構作為家庭養老及獨居養老的補充。同 時,大力鼓勵社會力量承辦或舉辦養老機構,補充并完善老年健康養老服務市場。

通過發展老年健康服務產業,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增進晚年生活的幸福; 有助于促進保障的社會化,解除老人的后顧之憂;能夠有效地緩解因家庭結構 功能的變化而出現的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使老年人在難以得到家庭照料的情況下,能夠得 到社會的幫助,從而使他們能夠安度晚年。發展老齡產業,不僅能為老年人服務,更好地滿 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提高其生活質量,還能擴大就業機會,體現國家的文明和進 步,促進社會共融[18]。

(6)建立注重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在公平與效率,積累與儲蓄, 發 展與穩定之間做出恰當的權衡。根據這個原則,結合我們目前的國情,通過社會救濟、優撫 安置、社會服務、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來轉移,借助國家、社會、集體、個人和家庭四種力 量,達到構建多層次、分階段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農村與城市有機銜接的三維社會保障 體系的目的。

保障體系由最低保障、基本保障與補充保障三部分構成。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礎上,完 善基本養老保障,并實行由家庭或個人購買補充保險作為保障體系有益而必要的補充,以完 善整個保障體系的構建。

在城鎮加快建立統一、規范、完善的養老保險體系的步伐,完善基本養老金的正常 調整機制 ,多渠道聚集社會保障基金,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在農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家 庭贍養、 土地保障和社會扶持相結合的“三位一體”農民養老保障體系,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對老年 人的集體福利制度。

按照政府救濟和社會互助相結合的原則,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多項目的貧困老人救助體系 。通過政府救濟和社會互助 ,多渠道籌集資金,對特殊困難的老人實行臨時性救助,大力倡導多種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溫 暖活動,確實解決“老有所養”這一老年人最基本的問題。

要加快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改善醫療條件,完善并加強貧困老年人醫療救助制度。滿足老年 人最基本的醫療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家庭不致因為疾病導致個人及家庭經濟“因病返貧”。

(7)加強與經濟發展匹配的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改善并加強健康環境設施:首先要為居民提供安全用水設施和基本衛生設施。國家要繼續縮小城鄉在基礎衛生設施上的差別,給予政策和財力支 持,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贏得抗擊疾病的勝利。其次,要為改善老年居民健康創造一些必要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各級政府應加大對老年人體 育場所及設施建設的投入,將其作為構建群眾性、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的重中之重,政府支持與社會興辦相結合,合理整合社會資源,突破資金和場地的“瓶頸”。

加強信息、文化、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建設,構建健康友好型老年社會。充分利用 現代科技 的力量,發揮信息傳遞在老年健康友好社會中的重要性,嘗試建立健康管理信息平臺,便于 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獲得各種健康相關信息,實現自我健康管理。大力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文 化傳統,創造有利于老年人繼續接受教育文化環境,促進整個社會健康向上發展。完善老年 人相關權益的法律體系建設,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加強相關政策法規體系 的制定,不斷完善老年政策的配套與銜接政策,并努力將其落實到實處,在全社會創造一個 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4 結 論

我國老齡化的速度、規模、表現和特征,是我國基本國情的重要方面之一。應對老 年健康不 安全、建設老年健康友好型社會是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經濟又好又快和可持續發展的發 展戰略問題。受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等因素影響,我國老年健康不安全在生理功能與軀體健 康、精神需求與心理狀態、社會功能與社會適應、老年人社會保障、老年人貧困等維度都存 在一些突出的問題。65歲以上老年人的疾病負擔分析,老年人因病直接經濟損失占全部疾病 損失的1/5,約占整個GDP的1%。應對老年健康不安全的挑戰,應從以下七個方面構建和設計 我國的積極老齡化政策體系:第一,投資老年公共健康,建立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衛生體系, 如提供公共衛生服務,防控重大傳染性疾病和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等;第二,建立“廣覆蓋 、高效率、適度水平”的老年疾病醫療救治救助體系,特別是要加強以社區醫療為依托的綜 合老年醫療服務網絡體系;第三,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適宜推廣的老年健康技術體 系;第四,開拓老年醫學科學研究與開發體系,如加大投入推動老年醫學學科建設、人力資 源培養等;第五,建立市場調節的老年健康服務產業體系,包括各種為老服務和產品;第六 ,建立注重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老年醫保和救助的覆蓋面和受益面;第七,加強與經 濟發展匹配的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營造全社會敬老、為老的環境、文化和社會支持網絡。(編輯:于 杰)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安格斯•麥迪森,伍曉鷹等譯.世界經濟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8. [Angus Maddison.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M].Beijing: Pekin g University Press,2003.18.]

[2]湯哲,項曼君.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評價與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 01,( S1):92-96.[Tang Zhe,Xiang Manjun. SelfRate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of the Elderly in Beijing: An Analysis on Related Factors [J]. Chinese Journal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1,(S1): 92-96.]

[3]衛生部信息統計中心.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M].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172-215.[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ofHea lth Ministry P.R.C..The Report on the 3rd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nvestigationand Analysis[M].Beijing: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2004.172-215.]

[4]呂樺,李盛,倪宗瓚.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狀況及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安徽 醫科大學學報,2001, 36(1):29-32. [Lü Hua,Li Sheng,Ni Zongzan.The status of ch ronic conditions among the elderl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lated to ADL ofold people[J].Acta Universitis Medicinalis Anhui,2001,36(1):29-32.]

[5]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6年第二次全國 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6,12(12):1013.[Leading G roup of the Second China National Sample Survey on Disability, National Bureau o f Statis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muniqué on Major Statistics o f the Second China National Sample Survey on Disability[J].Chinese Journal of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2006,12(12):1013.]

[6]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國城鄉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樣調查數據分析[M].北京:中國 標準出版社,2003.[China Research Center on Ageing. Data Analysis of the Samplin g of Survey of the Aged Population in China [M].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 ina,2003.]

[7]李志武,黃悅勤,柳玉芝.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認知功能及影響因素調查[J].第四軍醫 大學學報,2007,28(16): 1518-1522.[Li Zhiwu,Huang Yueqin,Liu Yuzhi.Survey on co gnitive fun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aged people over 65 years old inChina[J].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2007,28(16): 1518 -1522.]

[8]周運生,劉蘭,郭忠琴,等.銀川市公寓老年人生活質量調查分析[J].寧夏醫學院學報, 2003, 25(1):19-21.[Zhou Yunsheng, Liu Lan,Guo Zhongqin,et al. Survey on Life Q ualities Among Old Residents Housing in Apartments Located in Municipal Districtin Yinchuan[J].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College, 2003, 25(1):19-21.]

[9]鐘華蓀,肖柳紅,李宗亮,等.廣州城區老年人生活質量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 志,199 8,33(6): 314-317.[Zhong Huasun,Xiao Liuhong,Li Zongliang,et al. A Survey of el der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in Guangzhou City [J].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1998, 33(6):314-317.]

[10]羅惠芳.空巢家庭問題的研究現狀[J].現代護理,2006,l2(7):601-603.[ Luo Huifang.Research on Problems of Emptynest Family[J], Modern Nursing,2006 ,l2(7):601-603.]

[11]丁海霞.空巢危機悄然來臨[J].現代養生,2005,(3):10-11.[Ding Haixia. TheCrisis of Empty Nest Families Has Come Stealthily [J]. Health Care Today, 2005 , (3):10-11.]

[12]曾爾亢,梁淵,王紅,等.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國外醫學社會醫學分 冊,2003,20(2):80-81.[Zeng Erkang,Liang Yuan,Wang Hong,et al. Study on Qualityof Lif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on Quality of Life of Aged People[J].Foreign M edical Sciences. Social Medicine Section,2003,20(2):80-81.]

[13]田雪原.大國之難――當代中國的人口問題[M].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Tia n Xueyuan. China's ProblemsPopulation [M]. Beijing: Jin RI Zhong Guo Press,1997.]

[14]郭平,陳剛.2006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分析[M].北京:中國社會 出版社,2009.[Guo Ping, Chen Gang.Data Analysis of the Follow up Survey on AgedPeople in China in 2006[M].Beijing: Chinese Society Press, 2009.]

[15]李晨.農民養老: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N].科學時報,2007-03-07(A03).[LiChen. Peasants' Oldage life: an Imminent Challenge [N].2007-03-07(A03).]

[16]中國城市老年人的貧困問題[J/OL].省略.cn/news_view.a sp?newsid=2002,2006-11-26/2009-06-2 3[the Problems of the Poverty for China's Urban Elderly [J/OL].省略.cn/news_view.asp?newsid=2002, 2006-11-26/2009-06- 23]

[17]姜宏, 王志紅.從發表文獻看中國社區老年人健康促進[J].護理研究,2004,18(12) : 2155-2156. [Jiang Hong,Wang Zhihong.Analysis on Health Promotion of Elderlyin Community in China from Published Literatures[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04,18(12): 2155-2156.]

[18]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A].見陳國梁編.積極老齡化:第 八屆亞洲/大洋洲地區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大會“積極老齡化”中文論壇論文專輯[C].北京 : 華齡出版社,2007.71-81.[Zhou Yangji. Do Active Ageing to Prompt the Harmonious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In: Chen Guoliang. Active Ageing: The 8thAsia/Oceania Regional Congres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C].Beijing: Hua L ing Press, 2007.71-81.]

China Ageing Population: Health Insecurity and Policy Research

HAO Xiaoning HU Angang

(Center for China Stud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China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中文字幕第一页| 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97涩国一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另类第一第二页| 97一区二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国产中文字幕91|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玩吗| 91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欧美乱大交xxxxx古装| 国产精品女人精品久久久天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婷婷tag|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野花社区不卡一卡二| 日韩午夜电影院| 欧美67sexhd|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不卡| 亚洲乱强伦| 91超碰caoporm国产香蕉| 福利片91| 精品婷婷伊人一区三区三| 国产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日本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色妞www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99|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在线观看| 欧美777精品久久久久网 | 欧美日韩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免费| 午夜影院伦理片| 国产一区二区午夜|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老师|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15 | 国产一区二区伦理|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一|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三级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毛片一区| 欧美亚洲精品suv一区| 午夜影院啊啊啊| 亚洲欧美制服丝腿|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日本边做饭边被躁bd在线看| 欧美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97视频一区| 国产免费第一区| 美国三级日本三级久久99|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欧美三级午夜理伦三级中视频| 精品婷婷伊人一区三区三|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91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 午夜老司机电影|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影视| 乱子伦农村|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91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第一页|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忘忧草|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沐欲 | 午夜国内精品a一区二区桃色| 精品久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