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爱,揉胸吃奶动态图,高清日韩一区二区,主人~别揉了~屁股~啊~嗯,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黄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音樂學院工作計劃

音樂學院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06 09:01:4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音樂學院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根據宣傳工作規律,一般每年4月以后各單位的宣傳活動較多,宣傳品設計制作處于旺季,目前已知的6月份較大大的設計計劃就有畫冊2本,6月份工作量進一步加大,已超額完成上半年利潤考核。

現將5月工作情況和6月份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5月份工作情況

(一)重點工作

主要完成了東海中專畫冊的初稿設計、董事長辦公室及新加坡公司辦公室文化設計及效果圖的設計及修改、集團一樓會議室黨建文化展板布置、高爾夫俱樂部室外新增廣告牌修改及定稿、輕合金路口大照壁廣告牌的設計修改、龍信科技檢測有限公司logo設計方案6套及修改、2018羊毛杯高爾夫比賽邀請函設計4個方案設計及修改、旅游景區整體景觀布置效果圖設計及修改等。

(二)各單位設計工作

1、完成了董事長辦公室掛畫修圖、企業文化掛畫設計

2、完成了輕合金路口大照壁廣告牌設計修改

3、完成了旅游景區整體景觀布置效果圖設計及修改

4、完成了2018羊毛杯高爾夫比賽邀請函設計4個方案設計及修改

5、完成了高爾夫廣告牌設計及修改

6、完成了東海中專畫冊設計初稿

7、完成了集團公司文藝演出背景板、民樂經典交流會背景板及晚會手卡設計

8、完成了集團母親節微信海報設計

9、完成了新加坡辦公室文化方案修改效果圖設計

10、完成了集團一樓東會議室黨建文化展板布置

11、完成了家具廠廠區文化布置

12、完成了龍信科技檢測有限公司logo設計方案6套及修改

13、完成了孔子學院第四期背景板修改

14、完成了南山文明行為指南手冊設計及修改、制作。

15、完成了集團戶口管理手冊設計修改

16、完成了音樂學院舞臺背景板設計、晚會節目單設計

17、完成了齊魯醫院專家坐診海報、電梯畫、牙科診室、辦公室、走廊文化布置設計、輸液室溫馨提示展板、各種門牌設計

18、完成了東海外國語學校、雙語學校、東海中專等單位的春季高考看板、燈桿旗、手提袋、畢業證書、“軍旅節”物料、4D表彰看板、防震救災看板、健康教育宣傳欄、家園聯系墻體等日常校園文化設計。

19、完成了安泰物流、新和居委會、中厚板廠區、商業公司、南山醫院、供水公司等單位的門頭效果圖、發光字、安全看板、門窗改造、規章制度、海報及玻璃貼設計等。

20、完成了各單位標識展板、制度看板、班車卡、各類標牌、工作證、通行證、名片排版、打印等若干。

21、檢查了各單位戶外亮化、廣告牌及通知維修維護

二、6月份工作計劃

6月份要在加強管理,落實責任,進一步細化利潤指標,做好員工考核的同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集團一樓西會議室黨建文化展板布置

2、各居委會黨建看板、小區宣傳欄黨建內容設計

3、建筑公司青島機場項目圍擋設計

4、東海中專畫冊設計調整

5、齊魯醫院查體手冊設計

6、音樂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設計

7、東海外國語學校家長報告會舞臺背景設計

8、各單位工作證、車間標語、制度看板、通行證、名片排版、制作等日常工作。

9、集團及各單位臨時通知未在計劃之列的其他重點工作

第2篇

在就業指導過程中也對畢業生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從結果導入過程,從過程獲得成果,采用超市的購物方式。讓畢業生對所來求學的大眾進行引導式的教學(課程、形式、數量),根據年齡特點、學習目標不同以個性化服務為主打手段,以精湛的教學手段、全面的個性化服務占領市場,讓畢業生在實際教學中培養自身的創業技能。大學生創業的難點就貴在堅持,對于這一點就業指導部門對于畢業生要重點培養,培養他們對于創業的熱情,點燃他們剛剛想創業的激情,同時要保持住他們對于創業的良好心情。決不能因為遇到了一點的挫折,就打退堂鼓。要經常進行信息的反饋,對畢業生的創業心理進行指導。如果有可能,畢業生也可以在畢業多年以后回到母校重新學習在校期間疏忽漏掉的理論知識,自主的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也可以參加母校的實踐活動,隨時可以回到母校進行自我充電,為今后的創業不斷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完善畢業生對就業政策的認知,就業政策是指國家為了完成某個特定時期的就業任務而制定的行為準則,就業指導部門要完善就業政策就要進行就業思想的指導,讓畢業生了解就業機制,從而完善就業指導工作。國家在深入就業改革的同時也在完善就業政策,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完善和改變的。畢業生的就業基本政策就是由政府的宏觀調控,與此同時明確求職市場的導向,再有就是通過學校的推薦,讓學生與用人單位進行雙向的選擇就業。在就業政策指導中,就業指導部門的老師要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如何與用人單位簽訂有效的《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勞動合同》,增強畢業生的法律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力求在求職過程中不受到欺蒙、哄騙。

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一直都是圍繞在畢業生對于職業的選擇上,特別是藝術類的畢業生,他們的就業范圍是比較窄的,但是就業指導部門如果能讓畢業生對就業政策有一個合理化的認知,那將對畢業生今后的就業提供更有效的幫助。提高就業指導教師的綜合素質,在國外,就業、創業指導主要是由專業人士構成的,在每一所大學中設定單獨的部門,有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就業、擇業、創業的指導,同時要有一定的就業指導資格,上崗前需要先培訓,要通過考核。定期不定期地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培訓,嚴格的考核,有效的指導。只有通過了考核,培訓才能對在校生和畢業生進行專業的就業指導工作。

在今后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就業指導部門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增強服務意識,較早的制定創業工作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重視培養自身的職業素質與道德素質,做到時刻熱情服務,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同時要從自身做起,轉變就業指導的工作觀念,化被動指導為主動指導,多與學生溝通,時刻關注他們的就業需求,建立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調查制度。通過對近幾年畢業生就業后的工作情況的追蹤與調查,及時得到畢業生的就業反饋信息,了解畢業生的實際就業狀況。從反饋的信息中了解從數十個單位中調查情況,從百余名畢業生就業概況中統計出近期的相關就業信息,及時掌握本院畢業生的就業優劣勢,用于指導學院今后的就業指導教育培訓與教學工作,為合理化就業指導教學目標的制定,及時開展就業指導與就業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學斌.畢業生就業指導使用手冊[M].北京:北大方正電子出版社,2012.

[2]王園園,高婧.音樂專業就業形勢分析與建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0):160.

[3]教育部.關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重點工作的通知[G].教學廳〔2005〕4號.

[4]遼寧省2006年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的通知[G].遼勞社發〔2006〕46號.

[作者簡介]趙海洋,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教師,助理研究員。

第3篇

音樂教師的鋼琴應用能力是指教師運用鋼琴來為教學服務的能力,其內容主要包括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和演奏表現力等方面。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鋼琴以其寬廣的音域,豐富的音色和良好的效果而成為音樂課堂教學的首先工具。此外,優美的鋼琴音樂還能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并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見,鋼琴是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鋼琴應用能力也相應地成為了中小學音樂教師核心的職業能力和一項教學基本功,教師具備相應的鋼琴應用能力有利于他們更有效地開展音樂教學。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的第一學歷只有中師,他們缺乏系統而專業的音樂學習經歷,和聲與曲式水平較差,作品分析能力不高,而這些恰恰都是發展鋼琴應用能力的理論基礎,另外,部分音樂教師對鋼琴在音樂教學中的價值認識不足,對自身鋼琴應用能力的提高重視不夠,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和鋼琴應用能力較差,遠遠不能適應教學實際的要求,也與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求相距甚遠,這種狀況極大地阻礙了中小學音樂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和音樂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培訓并把鋼琴應用能力納培訓的主干課程是解決這一難題的基本思路。

1 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開展鋼琴應用能力培訓的條件分析

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培訓是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現實需要,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給予了明確的規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意見》(教體藝[2008]8號)第ll條明確規定:“各級各地區要把藝術教師的培訓納入本地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劃和教師培訓工作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藝術教師全員培訓,不斷提高培訓質量”。教育部在《關于繼續教育規定》中要求:“各中小學要積極派送教師參加集訓和在本校開展多項培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也明確規定“教師有參加培訓和進修的權利”這些法律法規為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派送中小學音樂教師參加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提供了法律依據和物質保障,也明確了各音樂院校,師范院校,教師進修學院及其他培訓機構在培訓音樂教師方面的職責與義務。另一方面,從中小學教師自身條件來說,此項培訓在性質上屬于成人鋼琴教育,教師接受培訓的有利條件表現在其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的理解力、觀察力、自控力等方面比未成年人有明顯的優勢,其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毅力較強,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和相應的鋼琴演奏基礎,工作閱歷豐富,學習的針對性和求知欲較強等。

不利因素是手指靈活性差,記憶力減退,學習難以保證持續性和系統性,糾正長期形成的演奏毛病和不良習慣有較大的難度。此外,中小學音樂教師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參加培訓受時間的制約比較突出,在培訓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音樂教師的培訓往往被迫讓位于其他科目的教師。

2 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策略

2.1 提高認識,全面提高音樂教師的素養是開展培訓的基礎

廣大音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鋼琴應用能力在中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對自身在此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清醒地認識,重視并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是開展培訓的思想基礎。

根深才能葉茂,如果說鋼琴應用能力是“葉”,那么相關的音樂知識和理論就是“根”,扎實的音樂知識與理論素養是開展鋼琴應用能力培訓的基礎,故應把有關樂理和聲曲式,中外音樂史、鋼琴文獻的相關知識融入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教學之中,在充分發揮中小學音樂教師音樂理解能力強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作品講解相關的音樂術語、風格、體格等內容,使他們的音樂理論和鋼琴應用能力協同發展。正如俄羅斯鋼琴教育家涅高茲所說:“讓學生了解的不僅僅是作品的內容,不僅應以詩意的形象感染他,還應詳盡分析作品總的曲式結構及其中的和聲、旋律、復調及鋼琴織體的寫法”。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培訓不能局限于就鋼琴論鋼琴的狹小范圍,要注意提升培訓的高度,挖掘培訓的深度,拓展培訓的寬度,從而收到“大培訓”的效果。

2.2 注重實用性和針對性,突出重點是開展培訓的關鍵。

教師培訓的目的在于適應教學的需要。從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出發,針對前文所提出的在此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的重點內容是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鋼琴教學法的運用能力和鋼琴音樂的表現力等幾個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只對應用最廣泛而教師又特別缺乏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和視奏能力的培訓進行論述。

2.2.1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訓

歌唱教學是中小學音樂所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歌曲伴奏能力的高低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地影響,因為良好的伴奏不但有烘托渲染補充音樂形象的功能,而且還能起到指揮學生演唱和激發學生歌唱熱情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有相當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不重視即興伴奏的價值,他們要么不用伴奏只用單手彈奏旋律,要么選配的和聲縱橫關系混亂,音響雜亂;要么一個“單八度”用到底,音響空洞單調,缺乏對比。事實上,鋼琴即興伴奏是一種具有創作思維的音樂表現形式,它的效果是由伴奏者的和聲曲式修養、鍵盤彈奏技能、伴奏經驗積累及藝術靈感等多重因素決定的。因此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通過講解和練習使他們熟練掌握音樂中24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的彈奏技巧及和弦的轉位與連接方法。2、運用具體的譜例指導他們分析歌曲的曲式結構與調式,在正確地分析旋律的基礎上選配和弦,同時根據樂曲的體裁、情緒與風格來確定伴奏的織體音型。宜從簡單譜例入手,并注意選用在中小學音樂教材上出現的曲譜。3、在大量分析譜例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從理論上總結織體結構、和聲布局和音型模式及轉換等方面的一般規律,創造條件讓他們參與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實踐如舉辦小型的即興伴奏、演奏會等。除此之外,中小學音樂教師還可利用相關教材進行自學,這方面的參考教材有由徐慧林、林棣華著的《鋼琴即興伴奏實用教程》和葛世杰著的《鋼琴即興伴奏每日一練》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伴奏教學實踐中要注意訓練左手的彈奏功能,因為伴奏任務往往是由左手完成的,鋼琴演奏中的漸強漸弱往往都是先從左手開始,音樂情緒的激動也總是先從左手開始沸騰,左手律動節奏的改變往往會使右手旋律的彈奏立即進入不同的意境。故用“水漲船高”來比喻左右手的關系是再貼切不過了。然而相當多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卻存在著重旋律輕伴奏的現象,他們左手的錯誤往往比右手多得多。因此在培訓要引起他們對左手伴奏的高度重視,在單獨練習的基礎 上,使左手伴奏與右手旋律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左手的伴奏功能。總之,鋼琴即興伴奏培訓要有意識地在“精講多練”的原則的指導下通過大量的伴奏實踐活動來進行。

2.2.2 視奏能力的培訓

視奏能力是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是衡量鋼琴應用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標,對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有特殊的意義。視奏的速度緩慢且錯音多是相當一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在視奏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那么如何提高他們的視奏能力呢?波蘭著名鋼琴教育家約?霍夫曼說:“要成為一個快速的視奏者的最佳方法是盡可能多視奏。視奏進步的速度還有賴于視奏者總的音樂教育狀況,同時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多視奏會發展眼睛一目十行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視奏演奏能力,總體要求上必須讓他們盡可能進行多的視奏練習并提高其音樂理論水平。在具體的操作中以下兩點應特別注意:一是培養他們良好的讀譜習慣,要使其認真研讀樂譜,熟悉各種音符及節奏型,熟悉樂曲的句法、指法、表情記號,踏板的運用及奏法等,為視奏做好充分的準備;指導他們在演奏時養成眼睛始終走手前面的彈奏習慣,以樂句而不是“單音”為單位進行樂譜讀取;在眼睛看譜的同時耳朵要對彈奏的效果進行辨別,細致地判斷音的正誤,體會音色和力度的變化,樂句的起伏等。二是鞏固他們對鋼琴鍵盤位置感。演奏者要將頭腦中掌握的音樂信息通過手續快速而準確的在鍵盤上表現出來,需要對鍵盤有清晰而完整的印象,而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下進行慢速而豐富的練習是實現這個目的的主要途徑,這一點在培訓中必須特別重視。由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共同課教研室李菊紅、黃佩萱兩位老師主編的《成年人應用鋼琴教程》一書是使成年人熟悉鋼琴鍵盤并提高其視奏能力的一本優秀教材,中小學音樂教師可將此書選為視奏教材進行練習。當然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視奏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漸進的過程,需要通過長期練習才能達到。

除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和視奏能力的培訓外,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培訓的內容還包括鋼琴演奏表現力和鋼琴教學法的運用等方面的內容。

2.2.3 方法多樣、形式靈活是培訓取得成功的保障

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要突出“成人教育”的特點并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培訓模式上一般是采用校外培訓和校本培訓兩種方法。事實上,因為該項內容的專業性很強,校內的技術力量有限,從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實際出發,培訓應以參加音樂院校、師范院校、教師進修學院及其他培訓中心所組織的校外培訓為主,以師徒結對,校內匯報演出和觀摩聽課等校內培訓方式為輔。在授課形式上宜采用集體授課和個別授課相結合的并以集體授課為主的方式來進行。“一對一”的個別授課由于具有極大的針對性,教學相對集中。教師對學員的長處和短處了解清楚,教學互動頻繁,教學效果好的特點,適于在解決演奏的技術性問題和復雜的特殊性問題時采用,對于音樂基本理論、伴奏講解,教學法運用,視奏等項目則宜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它有利于節約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率,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和活躍課堂氣氛。此外,專題講座和課題式教學也是常用的集體授課方式。不管用何種方式都要積極參用數碼鋼琴,鋼琴和多媒體等教學工具。注重教學的互動與交流,注重理解與藝術實踐,想方設法為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應用能力的普遍提高提供堅實的保障。

第4篇

[論文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論述了鋼琴應用能力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地位與價值,隨后以目前中小學教師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切入點,從培訓的可行性、培訓的主要內容及培訓三個方面著重論述了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措施策略。

前言

音樂教師的鋼琴應用能力是指教師運用鋼琴來為教學服務的能力,其內容主要包括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和演奏表現力等方面。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鋼琴以其寬廣的音域,豐富的音色和良好的效果而成為音樂課堂教學的首先工具。此外,優美的鋼琴音樂還能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并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見,鋼琴是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鋼琴應用能力也相應地成為了中小學音樂教師核心的職業能力和一項教學基本功,教師具備相應的鋼琴應用能力有利于他們更有效地開展音樂教學。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的第一學歷只有中師,他們缺乏系統而專業的音樂學習經歷,和聲與曲式水平較差,作品分析能力不高,而這些恰恰都是發展鋼琴應用能力的理論基礎,另外,部分音樂教師對鋼琴在音樂教學中的價值認識不足,對自身鋼琴應用能力的提高重視不夠,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和鋼琴應用能力較差,遠遠不能適應教學實際的要求,也與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求相距甚遠,這種狀況極大地阻礙了中小學音樂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和音樂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培訓并把鋼琴應用能力納培訓的主干課程是解決這一難題的基本思路。

1 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開展鋼琴應用能力培訓的條件分析

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培訓是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現實需要,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給予了明確的規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意見》(教體藝[2008]8號)第ll條明確規定:“各級各地區要把藝術教師的培訓納入本地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劃和教師培訓工作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藝術教師全員培訓,不斷提高培訓質量”。教育部在《關于繼續教育規定》中要求:“各中小學要積極派送教師參加集訓和在本校開展多項培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也明確規定“教師有參加培訓和進修的權利”這些法律法規為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派送中小學音樂教師參加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提供了法律依據和物質保障,也明確了各音樂院校,師范院校,教師進修學院及其他培訓機構在培訓音樂教師方面的職責與義務。另一方面,從中小學教師自身條件來說,此項培訓在性質上屬于成人鋼琴教育,教師接受培訓的有利條件表現在其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的理解力、觀察力、自控力等方面比未成年人有明顯的優勢,其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毅力較強,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和相應的鋼琴演奏基礎,工作閱歷豐富,學習的針對性和求知欲較強等。

不利因素是手指靈活性差,記憶力減退,學習難以保證持續性和系統性,糾正長期形成的演奏毛病和不良習慣有較大的難度。此外,中小學音樂教師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參加培訓受時間的制約比較突出,在培訓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音樂教師的培訓往往被迫讓位于其他科目的教師。

2 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策略

2.1 提高認識,全面提高音樂教師的素養是開展培訓的基礎

廣大音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鋼琴應用能力在中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對自身在此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清醒地認識,重視并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是開展培訓的思想基礎。

根深才能葉茂,如果說鋼琴應用能力是“葉”,那么相關的音樂知識和理論就是“根”,扎實的音樂知識與理論素養是開展鋼琴應用能力培訓的基礎,故應把有關樂理和聲曲式,中外音樂史、鋼琴文獻的相關知識融入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教學之中,在充分發揮中小學音樂教師音樂理解能力強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作品講解相關的音樂術語、風格、體格等內容,使他們的音樂理論和鋼琴應用能力協同發展。正如俄羅斯鋼琴教育家涅高茲所說:“讓學生了解的不僅僅是作品的內容,不僅應以詩意的形象感染他,還應詳盡分析作品總的曲式結構及其中的和聲、旋律、復調及鋼琴織體的寫法”。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培訓不能局限于就鋼琴論鋼琴的狹小范圍,要注意提升培訓的高度,挖掘培訓的深度,拓展培訓的寬度,從而收到“大培訓”的效果。

2.2 注重實用性和針對性,突出重點是開展培訓的關鍵。

教師培訓的目的在于適應教學的需要。從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出發,針對前文所提出的在此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的重點內容是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鋼琴教學法的運用能力和鋼琴音樂的表現力等幾個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只對應用最廣泛而教師又特別缺乏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和視奏能力的培訓進行論述。

2.2.1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訓

歌唱教學是中小學音樂所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歌曲伴奏能力的高低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地影響,因為良好的伴奏不但有烘托渲染補充音樂形象的功能,而且還能起到指揮學生演唱和激發學生歌唱熱情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有相當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不重視即興伴奏的價值,他們要么不用伴奏只用單手彈奏旋律,要么選配的和聲縱橫關系混亂,音響雜亂;要么一個“單八度”用到底,音響空洞單調,缺乏對比。事實上,鋼琴即興伴奏是一種具有創作思維的音樂表現形式,它的效果是由伴奏者的和聲曲式修養、鍵盤彈奏技能、伴奏經驗積累及藝術靈感等多重因素決定的。因此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通過講解和練習使他們熟練掌握音樂中24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的彈奏技巧及和弦的轉位與連接方法。2、運用具體的譜例指導他們分析歌曲的曲式結構與調式,在正確地分析旋律的基礎上選配和弦,同時根據樂曲的體裁、情緒與風格來確定伴奏的織體音型。宜從簡單譜例入手,并注意選用在中小學音樂教材上出現的曲譜。3、在大量分析譜例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從理論上總結織體結構、和聲布局和音型模式及轉換等方面的一般規律,創造條件讓他們參與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實踐如舉辦小型的即興伴奏、演奏會等。除此之外,中小學音樂教師還可利用相關教材進行自學,這方面的參考教材有由徐慧林、林棣華著的《鋼琴即興伴奏實用教程》和葛世杰著的《鋼琴即興伴奏每日一練》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伴奏教學實踐中要注意訓練左手的彈奏功能,因為伴奏任務往往是由左手完成的,鋼琴演奏中的漸強漸弱往往都是先從左手開始,音樂情緒的激動也總是先從左手開始沸騰,左手律動節奏的改變往往會使右手旋律的彈奏立即進入不同的意境。故用“水漲船高”來比喻左右手的關系是再貼切不過了。然而相當多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卻存在著重旋律輕伴奏的現象,他們左手的錯誤往往比右手多得多。因此在培訓要引起他們對左手伴奏的高度重視,在單獨練習的基礎 上,使左手伴奏與右手旋律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左手的伴奏功能。總之,鋼琴即興伴奏培訓要有意識地在“精講多練”的原則的指導下通過大量的伴奏實踐活動來進行。

2.2.2 視奏能力的培訓

視奏能力是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是衡量鋼琴應用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標,對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有特殊的意義。視奏的速度緩慢且錯音多是相當一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在視奏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那么如何提高他們的視奏能力呢?波蘭著名鋼琴教育家約·霍夫曼說:“要成為一個快速的視奏者的最佳方法是盡可能多視奏。視奏進步的速度還有賴于視奏者總的音樂教育狀況,同時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多視奏會發展眼睛一目十行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視奏演奏能力,總體要求上必須讓他們盡可能進行多的視奏練習并提高其音樂理論水平。在具體的操作中以下兩點應特別注意:一是培養他們良好的讀譜習慣,要使其認真研讀樂譜,熟悉各種音符及節奏型,熟悉樂曲的句法、指法、表情記號,踏板的運用及奏法等,為視奏做好充分的準備;指導他們在演奏時養成眼睛始終走手前面的彈奏習慣,以樂句而不是“單音”為單位進行樂譜讀取;在眼睛看譜的同時耳朵要對彈奏的效果進行辨別,細致地判斷音的正誤,體會音色和力度的變化,樂句的起伏等。二是鞏固他們對鋼琴鍵盤位置感。演奏者要將頭腦中掌握的音樂信息通過手續快速而準確的在鍵盤上表現出來,需要對鍵盤有清晰而完整的印象,而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下進行慢速而豐富的練習是實現這個目的的主要途徑,這一點在培訓中必須特別重視。由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共同課教研室李菊紅、黃佩萱兩位老師主編的《成年人應用鋼琴教程》一書是使成年人熟悉鋼琴鍵盤并提高其視奏能力的一本優秀教材,中小學音樂教師可將此書選為視奏教材進行練習。當然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視奏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漸進的過程,需要通過長期練習才能達到。

除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和視奏能力的培訓外,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培訓的內容還包括鋼琴演奏表現力和鋼琴教學法的運用等方面的內容。

2.2.3 方法多樣、形式靈活是培訓取得成功的保障

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的培訓要突出“成人教育”的特點并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培訓模式上一般是采用校外培訓和校本培訓兩種方法。事實上,因為該項內容的專業性很強,校內的技術力量有限,從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實際出發,培訓應以參加音樂院校、師范院校、教師進修學院及其他培訓中心所組織的校外培訓為主,以師徒結對,校內匯報演出和觀摩聽課等校內培訓方式為輔。在授課形式上宜采用集體授課和個別授課相結合的并以集體授課為主的方式來進行。“一對一”的個別授課由于具有極大的針對性,教學相對集中。教師對學員的長處和短處了解清楚,教學互動頻繁,教學效果好的特點,適于在解決演奏的技術性問題和復雜的特殊性問題時采用,對于音樂基本理論、伴奏講解,教學法運用,視奏等項目則宜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它有利于節約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率,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和活躍課堂氣氛。此外,專題講座和課題式教學也是常用的集體授課方式。不管用何種方式都要積極參用數碼鋼琴,鋼琴和多媒體等教學工具。注重教學的互動與交流,注重理解與藝術實踐,想方設法為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應用能力的普遍提高提供堅實的保障。

結語

鋼琴應用能力是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核心職業能力之一,由于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鋼琴應用能力普遍較差。故把此項內容列入音樂教師的培訓計劃是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明確培訓意義,夯實音樂理論基礎,以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視奏能力等作為培訓的重點內容,并采取校內校外相結合、集體授課與個別授課相結合的方法是提高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鋼琴應用能力開展培訓的根本策略。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定》教育部1999年第7號令

[2]《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意見》教育部2008年第8號令

[3]《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教育部2002年頒布

[4]《鋼琴演奏與教學藝術》童道錦、方明珠編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論鋼琴表演藝術》T·涅高茲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63年1月版

[6]《論鋼琴演奏》(波)約·霍夫曼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8月版。

第5篇

首先,校園文化的建設能夠有力推動高校心中管理工作的進步,能夠為實現高校行政管理的目標提供不可忽視的助推力。從整體上說,高校行政管理就是指高等學校為了實現學校教育工作的目標,依靠一定的機構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發揮管理和行政職能,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效的完成學校工作任務,實現預定目標的組織活動。由此可以將高校行政管理的目標歸結為三點。其一,帶領和引導廣大教師職工以及學生,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種資源。其二,高效高質的完成學校的工作任務。其三,實現高校制定的工作目標,對高校的發展提供助力。簡單地說,高校行政管理的終極目標是要提高高校的辦學質量、工作效率和自身的競爭力,其手段就是通過引導高校的所有師生和職工,發揮出高校本身最大的力量。

因此,影響高校行政管理質量和效率的因素主要取決于兩點。一方面,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其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工作計劃能否最大化的發揮出高校師生的力量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高校師生和職工是否愿意接受相關的安排,也就是是否愿意主動配合相關的工作計劃,其主要針對的是高校師生和職工的主觀因素。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上述兩方面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也就能夠達到促進高校行政管理質量和效率提高的目的。首先,隨著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校園內將會形成一種正面積極的氛圍。這種氛圍不但包含有求知、上進等正能量,還能夠在高校校園內凝聚成一股強的向心力。一所優秀的高校,其校園文化的建設必定是成功的,學校的師生不但擁有極強的能力和素質,其價值觀和思想觀也有某種共性。簡單地說,優秀的高校校園文化能夠影響到高校師生和職工的心理,使其產生較為相近的價值觀,即集體榮譽感。在這種背景下,高校對師生和職工的凝聚力不可忽視,也就能夠引導其共同參與高校的建設工作。因為集體榮譽感的影響,高校師生和職工自然愿意加強校園的建設,并且以能夠為學校發展做出貢獻而自豪。基于此,當高校師生與職工擁有這種意識和理念后,師生與職工也就愿意主動的配合行政管理的相關工作。簡單地說,高校行政管理也就能夠得到師生和職工的主動配合,也就能夠更好的發揮行政管理的有效性,進而更好的調動各種資源,更好的完成高校的工作任務。其次,隨著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校園內的不良風氣也將得到遏制,并且充斥著正能量。最為明顯的是高校的學風建設,據調查我國部分高校中學習風氣較弱,使得學生在校主動學習的動機缺失,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也較低。這種不良的學風不但影響到高校學生,其對于高校的教師和行政管理人員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在一所沒有學習風氣、沒有上進態度的學校中,其自身的學習動力也將逐步磨滅,這也有力體現出環境對人的重大影響。

由此可以看出,隨著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校園內的學風被端正,學生也都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奮斗精神。這種精神和校園氣氛能夠感染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通過校園文化的渲染,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也會產生不斷奮斗、主動學習和不斷進取的主觀情緒。基于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才能夠主動積極的參加培訓,并且充分利用閑暇時間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簡單地說,在優秀校園文化的影響下,高校內的教師、學生和職工都將受到影響,并且共同進步、共同奮斗。這就能夠幫助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也就從另一個角度提高了其所制定的行政管理計劃和制度的有效性,進而提高了高校行政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二、校園文化建設能夠打破高校行政管理的模式和理念

另一方面,從當前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問題來看。缺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缺乏創新精神,只是死板的按照規程制度進行管理,也就失去了管理的靈活性,無法有效應對突發的情況,也不能應對不斷發展的新形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性質具有一定的嚴肅性,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發展初期,為了體現這種嚴肅性,高校只能通過強制硬性的規章制度來達到目的。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越發完善,并且已經形成了清晰完整的管理流程。這就導致高校行政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被逐步固定,也就形成了當前的現狀。其次,在長期的工作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無法發揮,也就被逐步削弱。在這種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創造性和創新性在逐漸消除。兩方面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一點,即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意識沒有達到相應層次。一方面,行政管理的領導層的意識沒有得到有效提高,也就沒有意識到打破傳統管理的模式和理念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員沒有足夠的創新意識,自然也就無法在管理中得到發揮。隨著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其能夠有效針對這一現象進行解決。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場所,高校內的教師不但代表了我國教育界的重要力量,校內的學生在能力、基礎和意識方面也代表了較高的水平。在這種背景下,高校內的氣氛更加活躍,教師和學生的思想也更加先進。同時,加上高校內較為寬松的學術氣氛,也就更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傳播和發展。基于此,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非常容易成為校園文化中的一種。如上文述及,校園文化不但對學生有極強的感染力,其對于行政管理人員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隨著創新意識在高校內的傳播,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也就受到感染,進而產生一定的創新意識。更為關鍵的是,這種校園文化將推動高校領導層的改變,使其在工作意識、工作方法等各個方面進行變革,其中自然包括高校的行政管理。基于此,高校行政管理的模式、制度等方面都將被改革與創新,也就打破了傳統行政管理的限制。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就更有活力,更能迎合時代的變化與發展,最終提高效率和質量。

三、校園文化能夠對師生產生激勵和約束作用

最后,從校園文化具體的作用來看,其能夠對高校師生和廣大職工產生強烈的激勵和約束作用,這就能夠從主觀的角度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具體地說,校園文化對校園中每一個人的影響和制約正好與管理的導向、凝聚、激勵、約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種新型的學校德育模式,其能夠起到監督和控制的作用。首先,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其能夠發揮的是一種導向和宣傳作用。經實踐調查研究發現,造成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師生的不配合,而是由于師生對相關工作的目的和具體內容不夠了解,因此從主觀上忽視了該項工作。基于此,通過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高校就能夠利用校園文化來傳播行政管理的目的和意義,并引導師生最大化支撐行政管理的工作。在此基礎上,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目的和內容才能被師生了解,進而得到落實與貫徹。其次,校園文化能夠對師生進行激勵和約束。當師生配合行政管理工作并促進高校進步時,師生會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也就起到了激勵的作用。反之,師生就會感受挫敗,這就能夠對師生的言行進行約束。由此可以看出,校園文化的建設能夠影響到師生的言行,最終達到提高行政管理質量的目的。

四、結束語

第6篇

關鍵詞:城市化;古城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Abstract: The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experience of earliest European urbanization city is elaborated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ly, it is put forth to consider from a macro aspect (i.e., part and whole) on the basis of planning. In the micro aspect, we not only have to protect famous people’s ancient residences, but also need to protect common people’s houses. In the management aspect,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means shall be taken to provide legal guarantee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city. Meanwhile, i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residences, European experience could be learnt. Government and residents shall make joint efforts so as to form positive interac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ancient city protectio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中圖分類號:TU984.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09)02-52(5)

作者簡介:陸偉芳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中國的城市化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從城市基礎設施、城市街道到城市建筑都以令人炫目的速度變化著。在這種城市的擴展與更新浪潮中,歷史悠久的古城、歷史文化名城該何去何從?如何做到發展與保護兩者的協調?如何做到在開發和更新中保持自身的特色?如何在發展中保護好古城特色?這些問題是我們必須回答的。這里,我們將從最早實現城市化的歐洲的古城保護中尋找借鑒,以便為我們的古城保護找到合適的思路與途徑。

歐洲的古城保護有著悠久的歷史。歐洲在世界上最早進入城市社會,也最早具有城市保護意識。隨著一系列有關城市發展和城市保護的國際法規的頒布和推廣,歐洲古城保護工作穩步深入發展,各個國家和城市的文物古跡及古城保護工作日漸成熟。

從19世紀30年代起,一系列國際法規公約為古城保護確立起基本的原則。在保護機構方面,二次大戰后,針對戰后重建問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下,先后成立了“國際文物工作者理事會”(簡稱ICOM)及“保護和修復文物國際研究中心”(簡稱ICCROM)。1976年成立“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資金會”,力求把各國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工作國際化。

在古城保護的思想發展方面,1933年8月的《雅典》最早提到有歷史價值的建筑和地段的保護問題。1964年ICOM的《威尼斯》使古跡保護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并促成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范圍內城市歷史建筑和遺產保護的國際潮流的出現。1976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內羅畢建議》,針對歷史地區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當代建設中遭受破壞的現狀提出了一系列保護建議,認為歷史地區及其環境應被視為不可替代的世界遺產的組成部分,國家和公民應把保護該遺產并使之與我們時代的社會生活融為一體作為自己的義務。《內羅畢建議》還提出了研究、教育、信息、國際合作的建議。次年的《馬丘比丘》認為,不僅要保存和維護城市的歷史遺址和古跡,繼承一般的文化傳統,而且保護、恢復和重新使用現有歷史遺址和古建筑必須同城市建設過程結合起來,以保證這些文物具有經濟意義并繼續具有生命力。1987年10月的《華盛頓》認為,應將歷史城鎮和歷史地區的保護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組成部分,并列入各級城市及地區規劃。保護的內容應為歷史城鎮和城區的特征及表現這些特征的物質、精神組成部分。保護規劃應得到該歷史地區居民的支持。

在古城保護規劃工作方面,在歐洲各個國家和城市、特別是那些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根據各自城市的不同特點,制定各具特色的古城保護計劃,確立不同的保護方法。隨著古城保護思想的不斷發展,歐洲相應地走過了一個從“修舊如舊”,到模仿古風,追求完美;從單體保護,到單體及周圍環境的統一保護,再到歷史地區的整體保護的發展過程。保護的內容也由單純保護宮殿、教堂等標志性建筑物,發展到保護城市普通居住區、商業區、橋梁、工業區、工業廠房及倉庫等。

歐洲的古城保護工作肇始于19世紀。以英國約克市的始建于羅馬不列顛時期的城墻的保護為例,直到19世紀才有了把城墻作為歷史遺址保護起來的意識。1800年,約克自治機關想拆除它而申請“議會法令”,強調要“拆除城墻和城門”來改善城市,認為“塔樓、城墻等是老古董,由此成為廢墟……難以修復和很好地維持,卻每年要支付巨額款項,大大超出了市長和民眾的支付能力。”盡管遭到喬治三世和許多保護城墻者的反對,自治機關還是拆掉了三個堡壘、四個城門和幾段城墻。為此,那些致力于城墻保護者組織起來,于1831年著手籌集經費恢復部分城墻。自治機關聽之任之,但決定即使城墻恢復了,他們也不會出力維持,甚至就在恢復城墻期間,還拆毀了城墻的其他設施。1855年,約克最后一次試圖拆毀城墻,當時衛生委員會建議拆除“威爾門和紅塔間的部分或全部城墻,作為改善當地的先決條件”,認為城墻“并沒有特別歷史重要性”,阻擋了空氣的自由流通,造成了不健康。幸運的是該項目被否決,從此,約克城墻作為歷史遺跡不斷地恢復。

當時的所謂保護工作主要是對舊有文物的保護與修復工作,人們理論上追求“修舊如舊”,追求“風格復原”,可當時對保護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因此往往為追求純粹的形式統一而隨自己的主觀意愿將破舊的建筑進行整修,由此對許多中世紀的教堂進行了這種類似“破壞”的改建。到19世紀后半葉至20世紀初,人們對文物保護和修復工作的認識和實踐都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們開始認識到對古跡的主要工作應是保護、加固而不是修復工作,任何對古跡文物進行的建設都應以考古的證據為依據,而新添的部分必須與原跡有所區別。

當代歐洲古城的保護,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模式,從微觀的對點的保護,到中觀的片、面,再到宏觀的區域保護等多種保護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對“點”的保護,著眼點是保護城市特色。對于城市別有特色的“點”加以特別重點保護,使城市特色更為突出,如漢堡對天際線的保護。漢堡是德國第二大城市,在其市中心區古城保護工作中,特別強調對圣米歇爾大教堂等五個大教堂尖塔所形成的城市天際線的保護,對新建建筑體量的控制成為其古城保護工作的重點。法律明確規定在市中心不得建高樓,所有建筑的高度必須低于這五座教堂的尖塔,使得自阿爾斯特湖邊向南望去,聳立天空的五個教堂塔尖成為漢堡一景,也成為這一古城的一大特色。

第二種模式是對歷史街區保護。對于那些歷史遺跡豐富的古城,劃出在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跡豐富的街區進行重點保護,以維護古城的風貌、格局。威瑪是一座1100年歷史的古城和旅游城市,老城古色古香,文物古跡比比皆是,全城共有800個文物保護點。這里曾經作為德國的文化中心,歌德、席勒、巴赫均在此生活過。現有人口6萬,有音樂學院和包豪斯藝術大學兩座著名學府。為保護這座歷史名城,不僅是名勝古跡,而且火車站地區、中心城區、城市南部三片成為重點保護區,充分體現著威瑪的歷史及城市建設特色,因此對其中的街道、建筑均要特別加以保護,任何改造重建均以歷史為依據,與傳統的形式、環境相協調。對城市整體和歷史街區的保護都屬于對“面”的保護。

第三種模式是對城市整體保護。對于像巴黎這樣的完整古城,就制定了全城保護計劃。巴黎是歷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世界大都會,巴黎城區占地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215萬,分為20個區。巴黎城80%的地區均為歷史保護范圍,需要全城性的保護,在巴黎城區的任何建設均須符合規劃意圖,必須做到與古城環境的良好結合: 一方面,巴黎制定了“建新城保舊城”計劃,在巴黎西部建設德方斯新區,使巴黎的現代金融設施、高層建筑向那里集中,以保證舊城范圍內不作高密度、大體量、大規模的開發,從總體上保護舊城。同時保持舊城外觀。將巴黎全市劃分為67000個地塊,規劃部門規定無論進行任何改造,地塊的外部邊界及景觀不得改變,這樣就保證了城市街道格局的穩定,保護了整個城市的城市格局及景觀形象,突出了城市的幾條景觀軸線。另一方面,對巴黎全城進行限高規劃,防止視覺污染。1977年頒布的法律規定,巴黎以巴黎圣母院為中心向城市邊緣,作由低向高的錐狀高度限制,中心區限高為12米,外部最高處為37米,使巴黎的空間尺度及城市天際線均可保持傳統的形象。

第四種模式是城市區域保護。為保護古城的環境和特色,從城市所處的更大區域范圍進行保護。如德國海德堡是位于法蘭克福南部的內卡河邊的一座古城,是14世紀歐洲文化中心之一,有德國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學,現在的老城城市面貌形成于18世紀。海德堡現有15萬人,其中1.6萬居住在老城區,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及大學城。當地規劃部門從全區域性角度對老城進行保護:一方面是保護區域環境。與其西北部的曼海姆市一起制定《曼海姆與海德堡共同發展計劃》,從工業布局、區域交通等方面疏解海德堡市的壓力。保護海德堡老城東部的森林山區,規定在老城東部一律不得建設,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狀態,保證了老城與自然的良好協調關系。另一方面是考慮在發展中如何保護古城。把城市發展區劃定在老城區的西部即老城的下水下風位置,保證了老城的規模及城市基本形態的保護。這實際是一種通過建設新城以保護舊城的方法。這是對“片”的保護模式。

歐洲古城保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微觀到宏觀,做到了根據古城特色進行有重點、有規劃的保護,成就卓越。這一切與歐洲各國家各城市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密切相關。

首先,在思想上增強古城保護意識,使古城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歐洲各國政府部門和公眾有著強烈的古城保護意識。他們將古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的遺產來加以保護。古城中的一切維修、興建、保護工作均嚴格按照規章辦理。在英國,根據規定凡是1840年前的建筑物,一律要加以保護,不得更改外觀;1900年前后的建筑物,根據是否有保留價值而定;只有那些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筑,才可能拆建。英國著名的石林(又譯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古代遺址,出于保護的需要,特別在周圍建造了專供游人參觀的路線,以免行人觸摸石頭造成損壞。對古建筑決不翻新仿造,搞什么“修舊如舊”、“仿古建筑”。只能在不變動外形的前提下,進行維修和加固。例如,倫敦泰晤士河畔的原電廠改造成為藝術館,利物浦市的原茶葉加工廠改造成公寓和辦公樓,原教會學校改造成公寓,拉索蘭市近郊的鋼鐵廠改造成為現代科技博物館,蓋茨赫德的原面粉廠改造成現代藝術中心,格拉斯哥市區一舊樓改造成藝術活動中心等項目。歐洲國家的文物部門往往會印制文物保護名錄,開列文物名錄,每隔幾年更新一次,并向每位市民免費發放。為使民眾掌握保護文物的具體知識,文物部門印制介紹文物申請工作程序、文物修繕公司、文物保護法、文物單位減免稅收的小冊子,免費向每一位文物擁有者發放。

其次,在操作上運用政府行政手段,使古城保護工作切實有效。海德堡老城自六七十年代以來城市面貌面臨著嚴重的問題。自1975年開始,政府開始啟動一項舊城維修活動以恢復老城的活力,使其重新成為購物及居住的中心。其措施是由政府收購那些得不到修繕的房屋,經維修改善后再出租給個人使用。在維修過程中對老城的每一幢建筑無論新、舊皆受到保護,保護其外觀形象、內部維修,對那些實在難以保護的可拆除重建,但其尺寸、外觀、材料等等都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自1975年起至今,政府已完成了老城2/3部分的維修,預計再有幾年即可全部完成。通過這樣的維修,一方面保護了老城格局形象,同時帶來了游客,繁榮了商業,增加了稅收,吸引年輕人返回老城,使老城經濟重新繁榮。這樣的行政手段在歐洲古城保護中很普遍,使對古建筑的保護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再次,在經濟上提供相應的保障,使古城保護有實力支撐。古城保護工作必須有經濟保障才能得以順利進行。在德國,1972年議會通過的古城保護議案明確規定了古城保護的資金來源,即聯邦政府、州政府、城市政府各負擔文物維修資金的三分之一。這一般是指那些有重要價值又屬公共財物,即由公共組織占有的文物。而對那些由私人或企業占有的文物,各城市政府則主要采用各種稅收調節的方式來推動文物古跡的維修。如波斯坦市文物的擁有者可得到減免稅收(個人所得稅、地皮稅)的優惠,必要時(極少)政府可給占有者進行文物維修的費用,德國文物保護資金會也可供人們申請資助。在巴黎,政府為文物占有者維修提供優惠貸款,提供臨時周轉用房,同時成立咨詢機構幫助提供免費的設計咨詢,以幫助政府實現其保護和規劃的意圖。據報道,2005年,中國用于歷史建筑保護的費用約為40億元,而日本則達到了1000億元,法國為2000億元。

最后,在做法上吸引公眾參與,使古城保護行為大眾化。在《華盛頓》中明確了歷史城鎮、歷史地區保護工作中公眾參與的必要性。歐洲國家各城市普遍重視古城保護、文物保護工作中市民力量的作用,往往通過積極主動、深入細致的工作,將政府對古城文物的保護意圖、工作計劃、保護方法等宣傳到市民中,促使市民主動工作,與政府共同實現古城保護的目標。德國波斯坦是位于柏林西南、擁有千年歷史的小城,城市人口14萬。它是勃蘭登堡州的首府及文化中心,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城市的文物管理部門通過以下一系列手段將其城市古跡保護意圖宣傳至市民當中,促使市民主動參與工作。在普通民居的保護方面,動員民眾參與古宅保護,變靜止的觀賞文物為活的住宅,居民主要職責是維持古跡的原貌,進行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德國許多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受到戰火的轟炸,戰后政府關于建筑物私人所有的法令規定,住宅所有者在修繕建筑物的時候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幫助,政府也會對建筑物的修繕提出意見。因此在歐洲,居住在老房子里的人都感到很驕傲,而不是爭相購買最新的住宅,住宅擁有者都因為自己是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者而感到自豪。

歐洲古城保護的思想和做法,給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提供了許多有用的鑒鏡,讓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散發出歷史的光輝,為子子孫孫留下醉人的古城風韻。

第一,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規劃上,我們可以從片和面的宏觀角度來考慮。中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已經制定了詳細的古城保護規劃,著眼于保護古城區的風貌,從而將老城區建設成為社會和諧、不同的社會群體和收入群體安居樂業、文化遺產及傳統民居和風貌得到可持續的保護、生態環境優美、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心區和旅游勝地。注意古城區與新城區間的保護與發展的協調性,使創新與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保護歷史遺產就不僅僅是幾幢建筑、幾座民居那么簡單,我們有必要對城鎮、街區、乃至片和區域進行規劃。

第二,在古城保護的微觀層面,我們既要保護名人故居,也要保護尋常百姓家。鑒于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大多對城市進行了全面的改造,不少的古城風貌已經淹沒在現代城市建設的熱潮中,因此,現在更有必要在微觀方面著手,對名人故居和具歷史感的民居進行搶救性保護。在改造歷史街區的過程中,既不能進行“修舊如舊”式的改造,也不能搞“仿古街區”,盡量把歷史街區的街面,或至少面向街道的一面保存下來,讓新的封面與舊的封面有機結合起來,把歷史直接呈現在人們面前。這樣,有機地利用“文物構件”,把保護與發展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能使一幢房子,甚至一條街道都變腐朽為神奇,煥發出新的光彩。

第三,在管理方面,使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為古城的保護提供法律保障,使古城保護有法可依。同時,在私人住宅的保護方面,可以向歐洲學習,讓政府與居民共同努力、形成良性互動。其中,有政府定期為居民住宅保護提供信息,提供普通民居住宅名錄,提供住宅保護的方法等,讓普通居民也利用自身資源參與改善住房條件,而居民則負責所住居宅的維修保護,居民在修繕古宅時,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當居民投資古建筑保護時,能夠享受到免稅等待遇,從而鼓勵居民投身于古建筑的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Martin Daunton. The Cambridge Urban History of Britain.Volume Ⅱ,1840-1950[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87.

[2]汪志明,趙中樞.英國歷史古城保護規劃的發展和實例分析[J].國外城市規劃,1997,(3):15-18.

[3]趙中樞,英國古城保護的立法過程、保護內容及其保護方式[J].北京規劃建設,1999,(2):20-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91麻豆产精品久久久| 精品91av|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91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级片免费观看| 97人人澡人人爽91综合色| 国产女人与拘做受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片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国产盗摄色噜噜| 国内精品99| 午夜老司机电影| 年轻bbwbbw高潮| 欧美国产在线看 | 日韩av在线电影网|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日韩不卡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激情影院| 欧美一区免费| 久久99国产视频| 91在线一区| 秋霞av电影网|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爽大粗免费| 日韩欧美高清一区| 久久久中精品2020中文|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欧美中韩毛片影院| 免费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 麻豆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女主播|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99国产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厨房与子伦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写真|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看人鲁|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 欧美三级午夜理伦三级中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免费黄色片|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综合色婷婷一区二区亚洲欧美国产 | 午夜伦理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黑人| 欧美亚洲视频二区|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国产日韩麻豆|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91免费视频国产| 99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 99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老师| 免费观看黄色毛片|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 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欧美性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视频了| 三级视频一区| 性国产videofree极品|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丁香婷|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免费欧美一级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乱妇在线视频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 www.久久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