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爱,揉胸吃奶动态图,高清日韩一区二区,主人~别揉了~屁股~啊~嗯,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黄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議論文寫作論文

英語議論文寫作論文

時間:2022-12-17 16:00: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議論文寫作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語議論文寫作論文

第1篇

關鍵詞:中西文化;思維模式;英語議論文;寫作構思;文化差異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除了口語間的交流,書面表達也成為了中國和西方國家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英文寫作,又是我國教學中的一個弱項。對中國學生而言,對英文議論文的寫作常常感覺無從下筆。中國的論文構思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學生也受東方文化的影響,在寫作英語議論文的時候也常用漢語的習慣來對整篇文章進行構思,相當于將漢語的議論文翻譯成中國的議論文。雖然在語法方面沒有很大的錯誤,但是卻和西方文化相差較大,使西方對論文的內容感到匪夷所思,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而了解雙方思維模式的差異,有益于思維模式的轉變,以西方思維模式來進行英文議論文的寫作構思,達到中西方不同思維模式的靈活運用。

二、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上的表現

(一)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在地域文化方面的表現

中西方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不同,在彼此地域中生活的民族不同,對同一個事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態度也不同。中國氣候四季分明,大陸性氣候中夏天是最為炎熱難熬的季節。而西方的英國夏天卻是溫和舒適的季節。所以,面對“夏天”一詞,中國人馬上會想象到酷暑難耐的樣子。而西方面對“夏天”一詞,就反應出一種舒適宜人的感覺。雖然這僅僅是地域差異中一個小小的例子,卻折射出兩種地域的差異性。地域的差異,帶動思維模式的差異,就如同樣是“夏天”,對其的感受卻大相徑庭。因此在英文的寫作構思時,要充分考慮到雙方地域文化的差異。

(二)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在風俗習慣文化方面的表現

中國和西方國家有著相差較遠的風俗習慣。就如同“春節”和“圣誕節”,一個是屬于中國的最重要的節日,一個是源于西方的重要節日。中國飲食習慣用匙和筷,西方則是刀和叉。中國崇尚禮儀,認為“左尊右次”,這一點對西方而言,是難以理解的。對各國而言,風俗習慣都是復雜的。不同的風俗習慣,影響不同的思維模式。在英文寫作時,要尊重西方獨有的風俗習慣。

(三)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表現

人類文化博大精深,宗教文化是其總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崇尚的、忌諱的文化也不同。中國的以佛教和道教為主。而這并不存在于西方文化。西方崇尚的多以基督教為主。信奉上帝是最高的神。在文章寫作中,對詞匯的理解從方面來講也不相同。龍是中國崇尚的圖騰,象征著“高貴,吉祥和神圣”。而西方英語詞匯中“龍(dragon)”僅僅是一種低等的爬行動物。由此看來,在英文議論文寫作中,思維模式同樣要注意西方的信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三、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差異在英語議論文寫作過程中的表現

(一)寫作中漢語和英語在詞匯上的差異

漢語和英語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上有著不同的偏重。也因此,漢語中動詞在句子中應用較多,而英語和漢語比較起來,用名詞多于動詞,比較靜態化。所以我們在寫作中,要想接近西方風格,就盡量用名詞來表達漢語里用動詞要表達的意思。漢語追求一種語言的韻律,內容結構間的協調。又包含很多修辭方法,一些意義重復的詞語被多長使用。而英語強調的是簡潔,流暢,具有邏輯性。西方國家的用詞要求簡明扼要,避免復雜冗長。這點在英語議論文的寫作中要有足夠的重視。

(二)寫作中漢語和英語在句子結構上的差異

英語的句子中必須使用連接詞,以體現句子的完整性。而漢語則著重于句子本身的意義。漢語句子本身不以主語為中心,而是以句子表達的意義為主題。而英語則是要求突出主語,不能將其省略。漢語中多采用主體的思維方式,常用人稱來作為主語,運用主動語態。英語則對主體和客體有嚴格的區分,常用物稱來表達事情,被動語態使用較多。因此,在英語議論文的寫作中要注意句子結構的差別,避免漢語主題的思維模式對英語的句子完整性造成影響。

(三)寫作中漢語和英語在文章篇幅章節上的差異

漢語的寫作思維方式常采用引言慢慢引出主題,很少直接進入主題。中間內容逐點述說,最后結尾呼應引出結論。受傳統中庸文化的影響,文章也常用辯證的方法,從正反兩方面來敘述主題。而西方文化則更習慣于直奔主題,表明態度,突出論點。內容呈直線型展開,與中心思想緊扣,講究因果思維。在章節段落中,漢語習慣含蓄的連接,沒有主題句。而英語則習慣在每個段首都有一句提綱類的語言,其余語言都為之服務。所以在寫作中要注意思維模式合乎英語國家的邏輯方式,闡明觀點。

四、在英語議論文寫作中減少中式思維模式的方法。

如何減少中式思維模式對英語議論文寫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我國西方語言寫作中長期探索的問題。針對中西思維模式的差異性,提出以下減少負面影響的方法。

首先,應該加強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的學習,融入西方各方面文化的認知。除學習英語語言本身之外,對西方的自然地理,風俗習慣,人文風情加以了解。熟悉英語本身的語言背景。尤其重視英語的思維方式的鍛煉,明確英漢兩種思維的差異性,在寫作中摒棄漢語的思維模式。其次,在寫作中重視英文論文的結構和風格,做到論點鮮明,論證有力。不冗長,不繁雜,注重結構的緊湊。再次,充分利用范本來進行模仿寫作,研究英語論文范本的結構,句型和詞匯的運用,培養對議論文寫作的興趣,拓寬寫作思路,鍛煉英文的思維模式。同時多閱讀英文資料,強化英文的思維模式,發現和學會英語議論文的寫作技巧。平時注重英語思維的模仿練習,培養英語議論文的寫作能力。對漢語進行準確的翻譯,也可以為論文的寫作積累更多的詞匯和句子,滿足對寫作在實踐中的需要。

五、結語

寫作對語言方面涉及很廣泛,不僅包括語言的表達,還有思維方式等多種方面的能力。英漢之間的各種文化差異,決定了中心思維模式的差異,極大影響了英語議論文的構思。在今后的英語議論文寫作中,要增強文化間跨越的意識,減少漢語思維模式對英語思維模式的影響,寫出讓西方人民理解和認可的英語議論文。

參考文獻:

[1]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第2篇

關鍵詞:閱讀篇章;寫議論文的能力;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2-0078

一、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英語寫作能力的發展是我國教育的弱點(武尊民,2008)。特別是在農村英語寫作教學中,由于英語課程資源缺乏、教學環境的限制、教師參加學習培訓的面不廣等因素,農村初中生寫作教學大多還停留在語法分析、詞匯講解或應付考試的零散寫作訓練上,沒有遵照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進行深層次英語議論文的寫作訓練。對于議論文作品,評價其觀點內容是否正確,結構條理是否清晰比起糾正語法錯誤更為重要。寫議論文的作業已經成為農村英語教師和學生的消極情緒來源之一。對于九年級的師生而言,有效提高寫議論文的水平,為學生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做鋪墊是非常重要和必須的。

《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2)指出:教師還可適當擴展教學內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學活動,比如,增加屬于相同主題且水平相當的閱讀篇目或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展開對話或討論活動,或增加詞匯學習活動或寫作活動等,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閱讀技能的長足發展,會有效帶動聽說寫技能的發展。以讀促寫的教學理念一直是語言學習中被認可的。但是,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沒有很好地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一些課型為讀寫課的公開課中,授課教師也往往只精講了文本內容及語法知識點后,就倉促布置寫作任務,全然不顧在閱讀之后進行相關的寫作指導。筆者以為,為了更好地拓展農村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教師要依托文本閱讀教學,設計好相關話題,足量輸入詞匯、句型,重視段落結構的完整性。

請看下面筆者執教的九年級Unit3篇章“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文本做的一次讀寫結合教學嘗試,并以此提高農村學生寫小論文的能力。

二、教學背景及教學分析

1. 教學內容分析

此文本是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級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的 Reading部分,文本雖長,但詞匯量不大,文中人物形象、年紀與學生們相仿,所遇處境也相似,理解起來基本沒有難度。但是,文章內容涉及孩子與父母的觀念對峙:孩子希望自己能訓練成一位職業運動員,而父母不允許他因每天訓練而影響學習。文章在較多方面敘述他們不同觀點及理由,這使得學生要讀懂他們的觀點,就要先讀懂文章結構,否則必會造成混亂。

2. 教學設計

Step 1 Lead-in

筆者以free talk形式,向學生們講述筆者少年時代與父母爭吵的經歷:When I was young, I sometimes had arguments with my parents because they didn’t allow me to do something I liked. But I always felt sorry. They did the right things though they were strict. 然后,用兩個問題Do they always agree with you?和Have you ever argued with your parents? 吸引學生漸入文本所屬的話題“Should students be allowed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設計目的]:通過筆者少年時代自我經歷的介紹,喚起學生的共鳴,也引出了話題,而學生感覺教師也曾經有過類似他們的經歷,于是樂于參與下面的課堂學習。

Step 2 Reading tasks

(1)Skimming

[設計目的]:快速導入文本閱讀,使學生把握篇章結構,思想脈絡,為接下來的閱讀任務做準備。

(2)Scanning

在閱讀前,筆者設計四個句子填空。

1. Liu Yu’s parents want to see Liu Yu his dream.

2. That’s why they have watched every one of his .

3. But they always him the importance of working hard in study.

4. Because it’s difficult to .

[設計目的]:讓學生在整體感知文本內容后,再一次帶著問題快速閱讀,并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快速尋找信息點,通過閱讀猜測,理解詞匯。閱讀文本中的生詞是很寶貴的。若教會學生掌握生詞,再讓他們去閱讀,他們就基本沒什么閱讀障礙了,這樣的閱讀就缺失了一項有趣的功能。相反,通過閱讀而獲得的語言感受則更強烈些。

(3)Read for more details

Read Part 2 & 3

Read Parts 4 & 5

[設計目的]:通過設計這兩個表格,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找出文中表達觀點的句子。學生經歷填表的過程,有效地整理了文章條理,為接下來議論文寫作輸入了充足的詞句。

Step 3 Debate

根據文本內容,設計題目為“Should Liu Yu be allowed to practice running as much as he wants?”將學生分為兩大組:正反(The answer is YES)和反方(The answer is NO)各自列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

[設計目的]:《英語課程標準(2011)》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旨在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通過創設相關話題語境,是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體會進行語言實踐活動。這一語言學習,為學生寫議論文提供更豐富的語言儲備。

正反雙方學生在辯論中給出以下理由:

Step 4 Writing

(1)寫作目的與要求:The passage is so long. Let’s make it shorter. Try to use the language you learnt in the passage. Also, you should show your opinions.文章結構參考:

[設計目的]:以單元話題Agree和Disagree展開議論文寫作,要求以文中人物所遇到的問題切入討論,鼓勵學生用文本中所學的語言知識點,并能在議論文的最后表達自己的觀點。指導學生會用恰當的連詞是很重要的。

(2)給出寫作評價標準,學生間先進行互評,然后根據學生推薦,展示優秀作品,同時也肯定個別學生的個別好詞好句。

[設計目的]:以鼓勵、肯定的寫作評價有利于學生不斷體驗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成功,有益于他們認識自我,也有利于增進同學間的情感交流。這符合《英語課程標準》五級寫作基本技能要求。

Step 5 Homework

修改作文,再上交給教師評價。

[設計目的]:通過再次自我評價,提升學生對議論文的審美觀,并不斷完善作品,最終達到提高議論文寫作水平。

三、教學反思

經過此次讀寫教學嘗試,學生在寫議論文的時不像原來那么害怕寫作,筆者對寫作結果評價時,沒有了以往因為語法錯誤太多而苦不堪言的情緒,感覺學生寫作水平整體明顯提高。反思讀寫結合教學嘗試,教師應積極開發閱讀文本,有效輸入語言,以促進議論文寫作。

1. 教師做到剖析英讀寫教學過程,避免機械地上訓練,不應只把精力都花在新課教學的組織與實施上以及對閱讀文本中的個別詞匯或語法現象解析上,而是在寫作環節前,加強語言的輸入,包括話題的選定,詞匯的積累,句型的模仿和段落的合理安排。

2. 并非所有的閱讀文本都可以拿來為學生議論文的寫作練習服務的。初中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中心話題,而且其選用的語言材料都是圍繞這一話題的,若單元話題是學生感興趣的,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教師可基于學生的學習動機,適當拓展習作練習。如本文課例還可以拓展學生寫以“Should students be allowed to take mobile phones to school?”“Should students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等,若遇到話題遠離學生生活、篇章較難的,教師則果斷取舍,可只做個別句型的應用。

3. 在讀寫教學中,教師不容易把握時間。兩個任務的時間分配若不合理,均會導致一節課的拖延,而且,寫作后的作文展示和點評是非常有意義的,拖堂極可能使這活動失效。筆者在經歷讀寫教學拖堂后,尋找到可以幫助較好完成讀寫任務的好方法:以學案的形式布置學生課前先預習,比如找出個段落主題句。這樣,閱讀任務的時間就多出來,從而為寫作前的思索討論,寫作的過程,寫后的點評留有相對多點的時間。

4. 論文寫作中的合作與互評活躍了學生思維,從而讓課堂更有活力。一節好的讀寫課,應當讓會寫作的學生再次挖掘寫作能力,讓不會寫的而學生敢于下筆寫作。有效地讀寫方法教學不僅僅拓展了優秀生的理性思維,也是啟動學困生的召喚器,能給他們一部階梯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 董越君.利用閱讀文本,有效拓展寫作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6).

[2] 武尊民.英語測試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第3篇

摘 要: 本文在研究近些年流失的高考考生群體,尤其是其中重要群體出國留學學生在出國類語言考試(TOEFL,IELTS)

>> 淺談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理性思辨能力的培養 論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 淺談對高中生歷史思辨能力的培養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生寫作思辨精神的培養策略 論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培養的方法 農村高中生議論文邏輯思辨能力培養的策略 論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 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寫作能力 談高中生寫作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 談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漫談 淺析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 培養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 高中生作文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培養高中生寫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新浪新聞.低齡留學大熱美國ETS少兒托福借勢進駐中國多地[EB/OL].(2014-11-19)[2016-01-16].http://.cn/c/2016-01-16/doc-ifxnrahr8394696.shtml

[3]王建卿.“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中國大學教育,2011(6):63-65.

[4]任文.再論外語專業學生的思辨能力:“缺席”還是“在場”?兼論將思辨能力培養納入外語專業教育過程――以英語演講課為例[J].中國外語,2013(1):12-17.

[5]黃源深.思辨缺席[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7):1,19.

[6]譚洪進,殷炳蘭.英語寫作教學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4(1):138-140.

[7]張鸞.英語專業寫作教學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5(12):85-86.

第4篇

1.淺論兩種法律碩士并軌培養的可行性

2.職業化視角下法律碩士培養模式的構建

3.醫學院校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

4.法律碩士職業技能培養的實踐路徑

5.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習實踐環節模式設計探析

6.法律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設計研究

7.全日制法律碩士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8.從負動機角度探討法律碩士學位教育中的英語教學

9.診所式教學法在法律碩士課程中的應用

10.法律碩士“雙導師”培養模式研究

11.法律碩士(法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問題與對策

12.論法律碩士教育與職業資格考試銜接機制

13.案例教學法在法律碩士教育中實踐分析

14.“法律碩士學位論文工作坊”實驗計劃總結

15.淺析廣東省法律碩士特色教育培養研究

16.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律碩士特色教育優勢與發展探析

17.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初探

18.論法律碩士實踐性教學基地建設

19.我國法律碩士教育的現狀及其改革研究

20.關于提升法律碩士學位論文寫作質量的研究報告

21.“雙導師制”在法律碩士教學與培養中的完善與推廣

22.知識產權法律碩士培養模式探討

23.法律碩士教育改革的困境與出路

24.法學法律碩士培養模式之完善

25.法律碩士(法學)的培養模式研究

26.研究生教育轉型發展與西部高校法律碩士培養模式改革

27.資源環境特色法律碩士培養目標初探

28.法律碩士學科教學(英語)議論文寫作模式之問題探究

29.資源環境特色法律碩士教育的思考

30.貴州大學法律碩士教育方法改革初探

31.研究生教育轉型發展背景下法律碩士教育改革思考

32.資源環境特色法律碩士實踐基地教學研究

33.法律碩士狀告母校無需尷尬

第5篇

一、 寫作要求

圖表作文,顧名思義就是把圖或表中提供的數字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既然需要信息的轉化,就要求同學們學會用文字來描述非文字性的圖表,或對圖表顯示的關系作出解釋說明。

因此,了解圖表作文的類型和特征是幫助我們把握其寫作方法的必然途徑??偟膩碚f,圖表主要有以下幾種:table(表格)、chart(圖表)、diagram(圖標)、graph(多指曲線圖)、column chart(柱狀圖)、pie graph(餅圖)、tree diagram(樹形圖)。而其中,table, graph, column chart 和pie chart是高中學習階段可能碰到的機會最多的圖表。

1. table: 就表格類作文中信息的讀取來說,最重要的是關注各個項目的相互關系以及變化規律。抓住這兩點,信息的闡述就會簡單很多。

2. graph:曲線圖通常都由橫豎坐標構成,所以關注橫坐標,以及豎坐標代表的項目的意義,是獲取信息的第一步。同時,對曲線中的最高、最低點信息的闡述以及對曲線未來走向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3. column chart: 柱狀圖由寬度相同但長度不同的條塊代表不同的量。當要比較幾個項目或量時,常用不同顏色來區分。陳述信息時,通常要闡述以下兩點:(1) 同一項目在不同時間的量;(2) 同一時間中不同項目的量。

4. pie chart: 由于圓形更為直觀,所以經常通過不同面積的扇形在圓中所占的比例,來說明分量和總量之間的百分比關系,這也是餅狀圖作文寫作的關鍵。

二、 寫作技巧

在了解了圖表類作文的基本類型之后,同學們的主要問題就集中在了如何準確表達圖表所呈現的信息上。所以,了解一些常用詞匯,甚至掌握一些固定的句型,然后在寫作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運用或變化,應該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學習手段。

下面我們總結一下常在圖表作文中使用的詞匯與句型。

1. 常用詞匯:

表闡述,說明:show/illustrate/indicate, represent, point out

表增長、上升:increase/go up/rise/raise/rocket

表減少、降低:decrease/fall down/drop/decline/reduce

表變化明顯、快速:rocketing/sharp/sudden/dramatic/rapid

表變化不大、緩慢:slight/slow/small/gradual/steady

2. 常用于概述圖表內容的句型:

(1) According to the table/pie chart/line graph/bar graph, we can see/conclude that... 根據該表/圖,我們可知……

(2) The table/graph reveals (shows/indicates/illustrates/represents/points out) that...

(3) As we can see from the table...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line/bar graph...

As is shown (illustrated/indicated) in the pie chart...

3. 描述增減變化常用的句型

(1) Compared with A, B is still increased by...

(2) The number of... grew/rose from... to...

(3) An increase is shown in...; then came a sharp increase of...

(4) In... the number remains the same/drops to...

(5) There was a very slight (small/slow/gradual) rise/increase in 1990.

(6) There was a very steady (sharp/rapid/sudden/dramatic) drop (decrease/decline/ fall/reduction in 1998/ compared with that of last year).

三、 寫作步驟

圖表類作文除了在信息點方面比較繁復,它還有以下特點:著重說明事實;強調分析原因;要求給出建議。因此,圖表作文常常采用議論文體的寫作方法。

而眾所周知,議論文體的寫作模式,通常都使用“三段式”的格局。所以,寫圖表作文時,文章的第一段往往分析圖表中的數據變化反映什么問題或趨勢,概述圖表所揭示的信息;第二段分析造成這一問題或趨勢的原因;第三段則預測未來的情況或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這一結構可以簡單地表述為:

第一段:概述圖表

第二段:分析原因

第三段:提出建議

鑒于同學們在學習議論文寫作時,都學習過如何提出觀點,如何分析,如何總結,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但是,也有同學會提出疑問:一定要這樣的三段式嗎?我比較喜歡一點一點地分析,是否可以在保留三段式的基礎上,對段落內容作出調整:

第一段:概述文章主題

第二段:逐條闡述表格內容,逐一分析原因

第6篇

一、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增加閱讀量,加強語文積淀,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的語文教學資源較多,例如新課程配發的語文閱讀教材,學生自己購置的語文書籍,學校圖書館的語文資源,現代網絡新媒體的語文資源等,這些資源都可適時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在大量的閱讀資源中也有適合學生不同興趣的語文書籍,比如喜歡詩歌的有詩集閱讀;喜歡小說的有短篇、中篇、長篇小說書籍閱讀;喜歡武俠小說的有武俠小說閱讀;喜歡散文的有散文選刊閱讀。這些豐富的語文閱讀資源能在學生喜歡學習時,提供很好的幫助。例如現代網絡新媒介,諸多語文教學資源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檢索,快捷準確地發揮其有效作用,這給當前的語文教學帶來新的挑戰,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強化學生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積淀,讓學生學有所用,用有所存,存有所積。從而,使學生在寫作時有詞可用,有話可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注重語文情感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激情,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闭Z文教學亦是如此,語文教學資源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另外,現代教學論認為:“情感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它更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闭Z文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認知過程,又是一個“陶冶學生情操,引導學生走向正途”的情感過程。當前新課改的語文教材,提供著豐富飽滿,異彩紛呈的語文情感,為語文教師實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努力運用語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摯情感,扣擊學生的心弦,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達到共鳴。讓學生有感而發,有感而寫,并把情感滲透到作文里,讓作文寫得有骨有肉,情景交融。同時,學生在情感的啟發下也會認真觀察事物,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歸因,并通過寫作表達,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寫作,富有獨創性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繼而有利于寫作水平的鍛煉與提高,促進寫作能力的發展。

三、加強寫作訓練,及時進行寫作指導,培養寫作習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寫作訓練在作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因素。在語文學習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使其掌握規范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不同文體的寫作規范,并善于總結積累寫作經驗。適時選讀名作名著,指導自己寫作學習,效仿名作寫作模式,敢于質疑與反思,并形成反思性、評論性文稿,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例如議論文寫作,在議論文縱向論證方面,一定要有總論點、分論點和小論點之間的邏輯論證次序,以及各分論點之間的邏輯次序,小論點之間的邏輯論證次序,這樣的議論文才有邏輯性、層次性,才更有說服力。另外,在學校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寫作指導,積極糾正學生的寫作失誤,指導學生審題、開題、點題,及其升華題目的能力。有條件的學生,還可以積極參加各種寫作培訓與比賽活動,從比賽、培訓實踐中發現自己的寫作不足,及時修改與完善,對于爭議性用詞,要反復推敲,提高遣詞造句的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善于捕捉與誘導學生寫作靈感,激發學生寫作潛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創作靈感是成功創作優秀作品的關鍵所在,初中學生是人生成長的青春時代,有著遠大的夢想與目標,在學生寫作時要善于利用這些因素,捕捉學生的寫作靈感,使其及時形成習文,留住記憶,記述成長經歷,把握青春年華,訓練寫作能力。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在創作方面都有過靈感,在創作中有時苦思苦想難以構思、立意,有靈感迸發時就會文思泉涌,妙筆生花。所以,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寫作靈感的培養,捕捉其靈感,以此來激發其創造欲望。但靈感不能靠消極等待,而要積極地誘導培養,這往往是建立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上,靈感的培養離不開積累,它源于生活,而難于生活,因此必須指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存儲信息。只有這樣才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睂W生滿腹詩文,在寫作時,就會瀟瀟灑灑,以至一揮而就,學生自己也有“才如湖海文方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豪感。

五、小結

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必備的能力之一,在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增加學生閱讀量,加強學生語文積淀;注重學生語文情感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激情;加強寫作訓練,及時進行寫作指導,培養學生寫作習慣;善于捕捉與誘導學生寫作靈感,激發學生寫作潛能,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吳錦等.英語寫作教學法新探[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03).

[3]蘇碧珠.淺談寫作能力的培養[J].作文教學研究,2011,(03).

第7篇

關鍵詞: 高中英語 寫作教學 思維能力

英語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高考試題中對學生而言相對較難的部分。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從篇章結構、遣詞造句、內容表述等方面培養學生的基本寫作技巧,使學生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情感感受,進行信息交流,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但是,當前的高中英語寫作卻是英語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學生沒辦法把所學知識準確而恰當合理地運用于書面表達中。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邏輯結構混亂

寫作時學生常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安排段落及句子之間的關系,沒有整體概念,段落之間聯系松散,缺乏必要的過渡。段落內容由幾個簡單句堆砌而成,顯得生硬、雜亂無章。

2.主旨不明

寫作時學生對主題句把握不到位,不會用主題句表達寫作主旨。寫作不是圍繞主旨展開,而是隨意發揮;很多語言顯得多余,而需施以重墨的地方卻一筆帶過,造成文章的主旨不明確。

3.言之無物

學生寫作時常出現言之無物的狀況。為了寫足字數,流水賬特點明顯;多處出現“I think...”等主觀性句子論證觀點,缺少旁征博引或科學的論斷,導致觀點缺乏有力的支撐。

針對上述問題,為了克服學生不良思維習慣對英語寫作的負面影響,逐步培養學生英語寫作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寫作的整體水平,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1.明確寫作步驟,構建邏輯框架

平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寫作模式的指導,固定常規寫作步驟。

首先,認真閱讀題目的要求。對所給的寫作要求仔細閱讀研究,正確把握出題者的意圖是寫好英語作文首要解決的問題。學生要對提示語反復推敲,清楚寫作的內容及表達的形式。針對題目中不同的情景,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邏輯構建就不同。

其次,依據得分點構建寫作框架。閱卷老師是根據學生答出的得分點給分的,謀篇布局時要考慮這些得分點,逐一寫全。

再次,在明確出題者的寫作意圖、寫作題材和得分點后做好謀篇布局,逐步完成寫作。以議論文為例,具體要求如下:第一,整體構思。注意文章的字數要求,切忌字數不夠或者過多。有些學生字數沒寫夠,意思表達已到尾聲,最后寫了不少廢話,文章顯得雜亂;有的學生開篇鋪陳太多,試卷紙張快用完才開始涉及重點部分,以至于縮小字體甚至超過答題范圍。議論文寫作構思時建議開篇亮明觀點,剩下部分作為對觀點的闡述。用上下關聯的詞匯如“first”“second”“third”等,使作文邏輯嚴謹,論述有層次感。行文中恰當安排得分點位置,避免語法、拼寫等低級錯誤,寫起來就更游刃有余。第二,列出提綱。整體構思完后,需把自己構思的英語作文布局逐條列出,學生可根據時間安排提綱詳細程度。建議平時課堂進行英語邏輯思維訓練時,引導學生把提綱列得詳細點,并且明確得分點,老師檢查學生的提綱,看得分點是否完備,隨著訓練的增多,學生英語寫作的思維能力會逐步提高。第三,寫草稿。寫草稿是對提綱的豐富。時間允許的話,草稿可以詳細,時間不足,可將列提綱和打草稿合為一步,即列一個詳細的提綱。第四,檢查草稿。審核得分點是否完整,是否有拼寫和語法錯誤,如果沒錯就可在試卷上抄寫了,抄寫時注意字體的美觀和詞之間的距離。

2.訓練學生明確寫作主旨

寫作主旨是指“作者在說明問題、發表主張或反映社會生活現象時,通過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內容表達出的基本觀點,是文章的敘寫、議論目的”。英語作文一般篇幅較少,但并不意味著沒有主旨或學生可以隨意發揮寫作主旨。為了培養學生對主旨的把握能力,建議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要求學生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要求學生縮寫課文或者改寫課文。在縮寫過程中,學生會對課文枝葉部分逐一剔除,剩下主干,最后文章主旨就會凸顯出來。改寫課文就會改變文章的主旨,前提是學生要抓住主旨。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思維中就會形成主旨意識,在英語寫作的時候,教學訓練所得的思維能力就會自動發揮作用。

3.充實學生的寫作內容

英語寫作之所以言之無物,是因為學生本身就沒太多的知識儲備。所以,平時就應該加強閱讀,為英語寫作儲備素材和知識。學生平時可閱讀一些英文報刊、雜志或者是閱讀書蟲系列。對高中生來說高考是最重要的,閱讀應該以備考為目標,因此建議閱讀的內容可以是歷年的高考閱讀理解真題。學生可以反復閱讀,最好能達到獨立復述的程度。短文中遇到能讓自己會心一笑的句子可摘抄下來,鼓勵學生記錄喜歡的名言或者科學論斷,在英語寫作時加以發揮利用。經過反復練習,學生考試過后不會立即丟下試卷,而是仔細品評閱讀理解中的短文。這樣既可充實寫作的內容,又可領會出題者閱讀理解方面的命題規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為英語寫作積累素材的思維能力。

總之,英語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若老師平時注重引導學生,加強相關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就會有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丁文波.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英語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新課程研究,2008,11.

第8篇

摘 要:語言遷移是二語習得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在外語學習的各個層面都表現得很明顯。Long&Richards 在Odlin(1989)所著的《語言遷移》一書中的前言中指出:“至少一個世紀以來語言遷移一直是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和語言教學的中心。”雖然遷移的本質及其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已被全面的關注和研究,但到目前為止研究主要集中在語際或者結構層面的影響上,而對二語學習者文化或非結構層面的影響因素——語用遷移關注較少。對外語寫作中的語用遷移的研究或者說從語用遷移的角度來分析學習者二語寫作方面的研究問津者更少。本文旨在研究中國大學生英語寫作的語用遷移現象,分析他們在母語思維及文化模式對其英語寫作產生影響的種種表現。通過其進行分類,指出語用遷移現象在外語寫作中普遍存在性及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語用遷移;英語寫作;社會文化因素;錯誤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7-0146-01

一、介紹

語言遷移是二語習得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從學習者的中介語當中既可以看到學習者母語的影響也能看到目的語的特征,母語對目標語的習得所產生的干涉作用是十分明顯的。語言遷移的研究者們對遷移的本質及其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做了全面的研究,但到目前為止研究主要集中在語際或者結構層面的影響上,對二語學習者文化或非結構層面的影響因素——語用遷移關注較少。語用遷移是指學習者的母語及其文化對學習者中介語的語用知識和能力的影響(Kasper, 1992)。對目的語語用的知識的缺乏或者誤用會使學習者違反目的語的文化規范并可能在跨文化交際中導致語用失誤。對語用遷移的研究以往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口頭語言交際中的失誤現象,而對第二語言學習者外語寫作中的語用遷移的研究或者說從語用遷移的角度來分析學習者二語寫作方面的研究問津者較少。

本文旨在研究中國大學生英語寫作的語用遷移現象,分析他們在母語思維及文化模式對其英語寫作產生影響的種種表現,并對其進行分類。指出語用遷移現象在外語寫作中普遍存在。它既是一種語言層面的現象,又是一種文化現象,影響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

二、研究現狀

對英語的寫作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主要有四個研究領域:寫作過程,寫作教學,寫作結果及寫作語境。60年代到70年代伴隨著語言學,心理學及認知心理學等學科的發展,學者們開始不僅僅關注作文本身,而是慢慢地轉向寫作過程及作者。80年代,二語寫作教學及研究經歷了過程方法的革新。寫作被看做是一項認知活動以及揭示意義的過程。80年代中期和末期,由于受到社會構建理論及情景認知理論的影響,寫作不僅僅被看做是簡單的個人行為,而是社會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和讀者共同構建篇章的意義。

從文化、思維模式的角度來研究寫作的全新視角是比修辭分析。對比修辭分析是二語習得研究的一個領域。它關注二語學習者通過參考其母語的修辭策略來解決寫作中遇到的問題(Connor 1996)。 “對比修辭”這個概念是由美國語言學家Robert Kaplan提出的,他通過實證研究得出英語遵循一個線性謀篇模式,而東方語言包括漢語的主題陳述是一種間接的方式。因此他稱寫作是一種文化現象,反映了作者的思維模式。

三、基本思路及方法

本文運用語用學、英語寫作及語言遷移的理論,從社會文化的角度首先對遷移的兩大類別定義,然后按照Kasper, G.& Blum-Kulka的說法將語用遷移分為語用語言遷移和社交語用遷移,并在每一類遷移之下從詞匯、句法、語篇及語氣等層面進行詳細的歸類和分析。本文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語料來自30位即將參加雅思學術類考試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之內需完成約300字的雅思議論文。首先研究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負遷移都出現哪些方面,之后再對遷移所出現的層面進行劃分,統計出每個層面發生負遷移的類型,數量(這一階段屬定量研究)。這30為考生來自西安的各大高校,語言能力雖參差不齊,但大致可就水平層次分為3組。語料內容為英語議論文寫作,內容是關于孩子每天使用電腦是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否比積極影響要多。本項研究主要圍繞三個問題展開:(1)在學生的英語寫作中存在的是什么類型的錯誤?(2)在這些錯誤當中語用遷移是怎么凸顯出來的?(3)在英語寫作當中導致語用遷移的原因是什么?

四、研究結果

此次研究的重點是對被試者所寫文章的錯誤類型分析及導致其錯誤的原因。研究結果表明,它既是一種語言層面的現象,又是一種文化現象,影響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基于之前的研究及本文寫作的目的,本文劃分錯誤的步驟大致為:首先將被試者作文當中的錯誤劃分為errors 和mistakes. errors 再進一步被劃分為遷移錯誤及非遷移錯誤。最終遷移錯誤再被劃分為語言遷移錯誤及語用遷移錯誤。除此之外,導致遷移錯誤的原因也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但大致可歸咎于社會文化的不同而導致的思維模式,認知模式的差異。因此,錯誤原因應集中于個體思維特點及整個民族、文化不同于西方民族、文化的獨特性。

五、研究意義

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一個高度語境化,情景化的語用活動(May,1993),它受到一個語言社區當定的社會文化規約所限制。從語用遷移的角度分析英語寫作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首先,語用遷移的研究強調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強調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及培養對不同文化民族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對語用遷移的研究有利于發現中西文化的異同,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語言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其次,從語用遷移的角度研究二語寫作有助于充實寫作教學。國內外的寫作教學往往關注寫作作為過程、結果,而對此方面的研究問津者較少。此項研究可以擴充二語寫作的發展層面,并且為教授二語寫作提供一條新的思路,充實教學的理論及實際內容。

參考文獻:

[1]、Connor, Ulla. 1996. Contrastive Rhetori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Kasper, G. 1992. Pragmatics 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第9篇

論文摘要: 本文就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話語標記語提出了研究的實驗構想,提出將著重對于中國籍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環境下使用的話語標記,基于調查取樣進行描述性研究的實驗構思,并對實驗結果作出推測,為進一步進行實證實驗奠定了基礎。  

 

話語標記語在語篇的組織中起著連貫上下文、完善交際技巧的作用。掌握并嫻熟地使用話語標記語能夠讓交流雙方達到更加完美的交流程度。語言教師在給學生授課時更是應注意自己言語的有效力。目前對于話語標記語在教學方面的研究,國內外的研究焦點多放在學生口語、聽力理解、寫作的話語標記特點及二語學習者標記和母語學習者標記的對比中,本文的選題新穎之處在于研究對象從學生換成了英語教師,在課堂環境中不同英語專業教師使用話語標記的特點及銜接方式。該課題對于語言教師如何在課堂環境下有效地使用話語標記語,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進行了研究。 

 

一、研究背景 

 

話語標記的研究對于我們理解交際能力來說至關重要。話語標記已成為建構功能主義語言模式的語言學家研究的重點。它們不僅可以使得言談自然并合乎語境,而且表明語言是人類所獨有的。從20世紀50年代初出現萌芽到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大量論文論文集的出現,伴隨著話語分析、語用學的發展,話語標記的研究亦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推動。80年代中后期是話語標記研究的黃金發展階段。這段時間無論研究隊伍、研究成果,還是在語言學界的影響等,都遠勝于前。1977年,journal of pragmatics(《語用學雜志》)在荷蘭創刊,現任主編是jacob l.mey(odense university - denmark)。1986年該雜志首次以特輯形式介紹各國語言中話語標記研究(當時使用的術語是particle)的概況,本期雜志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anna wierzbicka 編輯,專題以“particles”命名。1990年《語用學雜志》正式出版了以“話語標記”為專題的特輯,編輯是j.ostman和j.verschueren。另外,該雜志經??恰霸捳Z標記”研究方面的文章。目前語言學界普遍認可的,在話語標研究領域影響最大的,就是georgetown大學的語言學系教授deborah schiffrin 1987年所著《話語標記》(discourse markers)。它根據schiffrin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士論文修改而成,被公認為是本領域的開山之作。另外一本則鮮為人知得多,那就是現stockholm大學英語系教授britt erman于1986年所著《英語中的一些語用表達法》(pragmatic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 study of you know,you see and i mean in face to face conversation)。其原因可能是erman采用的術語——“語用表達法”過于籠統化,不利于將之列為獨立的主題進行研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erman是首次在考察大量對話實例(由現有語料庫抽取)的基礎上對此類表達法進行系統描寫的。以上兩本專著從很大程度上講是集前一段時間學者們對話語標記的研究成果之大成。 

有關話語標記與教學領域的結合,國外學者和教師比較早就開始將話語標記研究與教學緊密聯系起來。在一些話語分析教科書中開辟專門章節討論話語標記如:a.georgakopoulou和d.goutsos的discourse analysis:an introduction(《話語分析入門》,1997)等。還有一些論文涉及話語標記在課堂教學(包括講座)中的作用〔如:c.chaudron和j.richards(1986)〕,和如何對話語標記進行教學〔如:miracle mccarthy (1991)〕。國內學者四年來對于話語標記在教學方面的研究有陳新仁(2002)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在議論文中使用話語標記的情況作了調查;李巧蘭(2004)比較了中國英語學習者和以英語為母語的本族人使用話語標記情況,并得出結論,中國英語學習者在學習使用話語標記時處于一種語用石化狀態;王立非、祝衛華(2005)基于中國學生口語語料庫,研究了中國學生和以英語為主語的人使用不同的話語標記,中國英語學習者過度使用附加類和強調類話語標記;白娟、賈放(2006)對于外國留學生使用中文話語標記語的研究;王淑麗(2006)認為在英語聽力理解練習中為發展認知和邏輯技能應注意話語標記;韓東紅(2007)對于中國學生在英文書信中的話語標記做了定量分析;陳新仁和任育新(2007)證明,由于受到母語遷移的影響,中國高水平學習者過度使用某些話語標記。 

目前,在英語教師在課堂環境下使用話語標記的研究狀況還屬于一塊空白。筆者將著重對于中國籍英語語言教師在課堂環境下使用的話語標記,基于調查取樣進行描述性研究,從而填補這塊空白。 

 

二、理論基礎 

 

在話語標記的研究領域中,各國學者由于對于話語標記的首要功能認識不同主要分為兩大陣營:1.以schiffrin,redeker,fraser等英美研究人員為首的“連貫”派;2.以blakemore,jucker等為首的“相關”派?!斑B貫”派認為語篇最重要的特性是連貫,這也是語篇生成及語篇理解中至關重要的??梢园堰B貫分成一整套連貫關系,例如一整套將語篇聯系在一起的隱含關系,像原因、結果、條件、證據、詳述等?!跋嚓P”派認為,說話人的頭腦里已有一種具體闡釋自己話語的選擇,同時他也期望聽話人能理解并得出這個選擇。要得出預先的選擇,聽話人必須正確地處理說話人的話語——說話人預先設置的上下文。話語標記正是這樣一類語言表達方式,可供聽話人用來得出說話人想要表達出來的意愿。正如blakemore所說(1987:77,1989:21;c.f.rouchoa,1996:3):它們(指話語標記)唯一的功能是通過將上下文的某些特征及其達到的效果具體化,幫助聽話人理解說話人的話語。根據“相關理論”的基本框架——盡量減少信息處理的耗費,話語標記的使用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般來說,相關派的解釋力要更強一些。本文也將以相關理論為支撐點證明英語教師話語標記的形成過程和特點。 

三、實驗研究 

 

1.研究假設 

本研究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回答: 

1)有經驗的中國英語語言教師、經驗不足的英語語言教師和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語言教師使用頻率最高的課堂話語標記都有哪些?在這些話語標記語當中,哪些在何種情況下是幫助學生理解的?哪些在何種情況下又是教師無意識使用幫助自己銜接上下文的? 

2)上述三組教師對于話語標記語使用都有什么特點? 

3)通過分析這三組教師的課堂話語標記的使用特點,我們可以得出什么樣的教學啟示? 

 

2.研究對象 

受試對象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型為十五名受試教師,他們都是從本省的幾所大學中挑選出來的,根據試驗設計,他們被分成三組。第一組的五名教師都是大學畢業后走上教學崗位不足五年的,被定位為經驗不足的教師。第二組包括五名有經驗的英語語言教師。他們的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上,具備副教授或教授職稱。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有海外學習經驗。第三組包括五名英語為母語的外籍教師。他們來中國前有些有教學經驗,有些沒有,但加上在中國的教學經驗平均都有2年的教學經驗。第二類型為學生,均為上述教師所帶班級的學生。從學生中任意選擇出150名參與調查試驗。 

3.研究工具 

為了了解師生對于話語標記語的認識和使用情況,筆者設計了針對教師和學生的兩份調查問卷。每份問卷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幾段師生課堂對話,其中的話語標記語都用黑色粗體顯著標出,加深受試對象對話語標記語的認識。第二部分是問卷的主體,包括11個問題,涉及師生對于話語標記語的具體態度。每道問題采用五級量表,從一到五分別代表“非常贊同”、“贊同”、“不確定”、“不贊同”和“非常不贊同”。然后進行量化分析。 

 

4.研究步驟 

4.1數據收集: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到各高校取得教師的同意后,隨堂聽課錄音或在課堂中設置錄音工具收集語料后,采用筆錄記錄下來,為了更好地控制變量,盡量采用相同或相似課程及章節進行記錄分析。 

4.2數據分析:根據fraser,swan,schiffrin對話語標記語的分類,可分為附加類的、對比性的、列數字類的、列舉類的、過渡類的、推理類的、總結性的、因果類的、時間類的等。用統計軟件統計出不同職稱教師的話語標記傾向,并采用相關分析,判斷有無明顯差異,并對每個高頻話語標記進行分類并進行具體描述,并分析哪些是教師幫助學生理解的,哪些是用于自己需要的時候的。 

 

四、預期結果 

 

不同工作和生活背景的英語語言教師對于話語標記的使用具有明顯差異;在不同語境下,話語標記的使用偏好有較大的不同;語言教師的話語標記使用也有較強的石化現象。得出結論在教師教育和教師發展中應強調對語言語用功能的學習,對學生的語言教育也應該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chaudron,c.& richards,j.c.the effect of discourse markers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lectures[j]. appliedlinguistics [m].1986.7:113 - 127. 

[2]erman,b.some pragmatic expressions in english conversation[a],english in speech and writing:a symposium,ups. studia anglistica upsaliensia[m].ed.by g.tottie and i. blund.uppsala:acta univ,1986:131 - 147. 

[3]michael mccarthy.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4]schiffrin,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sperber,wilson,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2nd ed.)oxford: blackwell,1986/1995. 

[6]白娟,賈放.漢語元語用標記語功能分析與留學生口頭交際訓練.語言文字應用,2006.12. 

[7]陳新仁.話語聯系語與英語議論文寫作:調查分析.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5). 

[8]陳新仁,任育新.中國高水平英語學習者重述標記語使用考察,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4). 

[9]韓東紅.英語書信中語用標記語的定量分析與研究,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 

[10]李巧蘭.英語學習者話語標記語語用石化現象初探——基于真實口語語料的調查分析.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3). 

第10篇

[關鍵詞]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詞匯;句式;運用方法

寫作不但考察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同時還考查學生如何遣詞造句的能力,是一項極具綜合性的語言技能,因此,在初中英語寫作中,學生首先會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選詞,或叫詞語的選擇和使用。通俗地說,就是該選什么詞,用什么詞,如何用詞,以下將舉例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選用具體的詞匯

在初中英語寫作練習中要區別不同情況,盡量選擇最貼切的詞,而避免概況性籠統的詞,但是,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在練習寫作時,常常會犯的一個毛病就是隨意挑一個籠統的詞來描寫一個具體的人或事物,因而往往容易給讀者造成模糊不清的感覺,下面我們將(A)、(B)兩組例句做一下比較:

(1).(A)He is a good teacher.

(B)He is a capable teacher.

(2).(A)I ducked down to get out of range of the weapons.

(B)I ducked down to get out of range of the gunshots.

(3).(A)They watched a wonderful voiley—ball match.

(B)They watched a closely fought voiley—ball match.

(4).(A)The island is famous for its fruit.

(B)The island is famous for bananas,pineapples and coconuts

由以上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A)句不如(B)句表達得具體、生動,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就要讓學生正確的學會如何遣詞造句,選擇具體的、生動的詞匯進行造句,組織成文。

二、選用英文的習慣用語

無論何時何地進行英文寫作,我們都必須考慮我們所寫的英語文章是否地道。換句話說,就是必須考慮到學生的英浯文章像不像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所寫的文章,所寫的文章像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所寫的文章才叫地道。要寫出地道的英語文章,自然少不了使用英語習慣用語。所謂習慣用語是指那些某種語言所特有的,不可逐詞理解、而必須從整體上來解釋其意義的表達方式。英語中許多的習慣用語大多是由一些常用動詞發展起來的,如:get up起床,break out爆發。take off起飛等。此外,還有大量的涉及名詞和形容詞的習慣用語。正確使用英文習慣用語的關鍵是要牢記與某一動作、形容詞或名詞搭配的介詞、副詞。

例如:agree with(sb.)、agree to(sth.) 、(be)angry with(sb.) 、(be)angry at(sth.) 、 (be)concerned for 、differ from、differ with、give in、give up 等等,這些短語與英語中其他習語一樣大大豐富了英文的表達方式。然而,世上的事情往往物極必反,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過多地使用名詞結構,就會給人以故意拐彎抹角、空洞無物的感覺。例如:

He gave her a quick glance as she walked into the roon.

如果直接使用表達此意的動詞,整個句子就顯得簡單易懂了,如:

He glanced quickly at her when she walked into tite room.

不難看出,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盡量使用動詞。當然,偶爾為了尋求變化而使用名詞結構,那就應該另當別論了。

三、選詞力求變化

不少同學寫作中的一個通病是重復使用一個詞,結果,寫出的文章枯燥無味,使人感到單調。其實,英語中存在著極為豐富的同義詞,準確地使用同義詞可以給讀者以清新的感覺,從而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試比較下面兩組例句中的(A)、(B)兩句。

(1)、(A)Our teacher knew English very well.He also knew French and Russian well.

(B)Our teacher knew English very well.He also had a good knowledge of French and Russian.

(B)中的第二句沒有重復使用動詞know,而是使用同義短語動詞had a good knowledge of,這樣就使整個句子增添了新鮮感和生氣,使文章的熠熠生輝。

(2)、(A)When Gao Yupao was a child,Gao Yupao had to work for a landlord.

(B)When Gao Yupao Was a child,he had to work for a landlord.

(B)句中用he代替了Gao Yupao,使句子簡潔,更為明了。

必須明確的是,尋求用詞的變化,前提是無損于文章的簡潔和不影響信息的準確性,為的是使文章產生更好的效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質量及效率,就應該從寫作訓練的遣詞造句開始抓起,力求用簡單的詞匯,變化多樣的表達形式、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去進行創作,這樣才能迅速地讓學生掌握英文寫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第11篇

一、準確定位。樹立目標

在職人員攻讀會計碩士(MPAcc)的原因很多,如通過會計碩士考試學習后可免考ACCA的9門課程,獲取更多學習與晉升機會;會計碩士的課程學習可以豐富在職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在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同時還可學習到更多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會計知識等。同樣備考困惑也較多,如復習時間有限、工作壓力大、學習基礎較薄弱等。但一旦從決定報名參加考試時開始,就應樹立堅定必勝的信心。

由于考生大部分是在職人員,平時工作比較繁忙,因此結合自身學習基礎,進行準確定位十分重要,這樣才能使復習效果事半功倍。考試課程共為3門,分別是:綜合100分(邏輯30分,數學30分,語文40分),英語100分,財務會計150分。由此可見,專業課和英語是拿分科目,可以在備考中重點關注財務會計和英語兩科。

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選好輔導教材是成功的一半。根據筆者自身的學習體會,建議參加考試的人員按照全國會計碩士考試委員會的要求選擇《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大綱及考試指南》、《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大綱》、《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復習指導》等輔導教材。大綱是考試的導向,根據以往考試經驗,很多考試題目都可在大綱里找到相似的考點,但只看大綱是不夠的,因為大綱內容難免粗糙,很多具體知識點大綱編寫較為模糊。如果想更全面、有把握地通過考試,建議可參看幾本配套教材,如《中級會計實務》(職稱教材)、人大版的《經濟數學基礎》等。

(2)歷年真題是無價之寶。其實經歷過很多考試后會發現一條重要規律,研究好歷年真題能讓你事半功倍。就拿MPAcc聯考來說,部分題目是原封不動的,還有一些是稍加改頭換面。當然,看歷年真題更重要的是,既要融入題目又要跳出題目,分析老師的出題方法和偏好,琢磨老師的命題思路和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大膽預測本年的考點。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提前預測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掌握解題思路,從而在考場中胸有成竹,只有掌握扎實的知識才是根本之道。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學習交流。會計碩士專業學習論壇(省略)上有很多考試資源,包括綜合、會計、英語三門課程的歷年真題、課程講義、教材勘誤、習題探討等;還有很多熱點問題,如報考學校簡介、歷年錄取分數線、面試方法與技巧等。通過網絡平臺獲取有關考試最新信息,完善知識結構,也是對復習的有效補充。

三、制定有效的復習計劃

結合自身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復習計劃。不但要有貫穿整個復習過程的長期計劃,還應靈活制定短期計劃,并且注意及時調整自己的復習狀態。根據每年的考試時間定于10月底,可將時間合理安排如下:

第一輪復習,8月1日至9月30日。這一階段為全面復習時間,重點是夯實基礎,吃透大綱,多做練習。在職人員復習時間較有限,一般只有晚上和周末比較充足,復習時間可以安排從晚上6:30到11:00,一個晚上復習兩門課,依次循環。

英語課的復習,背大綱的詞匯十分重要,掌握好大綱詞匯就能為閱讀理解和寫作打下堅實基礎,重點看《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復習指導》,該書按照《英語考試大綱》介紹的考題類型編排,對考點闡述詳盡。首先通讀該書,對考試題型有更直觀的認識。然后精做每章節后習題深入掌握每個考點,尤其是閱讀理解(分值很重),考試文章里會經常出現一些生僻的單詞或復雜的長句來擾亂考生的心情,混淆考生思路。筆者的做題方法是先粗略看一遍文章,重點看每段首句,不要強硬地理解那些難懂的詞或句子,只須知道文章大致內容即可,然后開始閱讀題干和選項,每做一題返回至原文找問題涉及的段落和句子,再將這一小部分仔細琢磨;最終選擇出正確答案。涉及文章中心思想的題目,就須對文章整體內容有所了解,突破口是文章首尾句,有時這就是中心思想的歸結;對于英語作文,可以參看作文模板,重點掌握核心句子和萬能句式,另外可有選擇性地背幾篇優秀作文以充實文章內容。

會計課的復習應作為三門課復習的重中之重,專業課總分為150分,其分數的高低對總分的邊際貢獻較大。因會計課考點和難度與職稱考試相差無幾,故可按中級職稱教材復習。先通讀大綱一遍,整體把握其主要章節和內容,然后對照中級職稱教材逐章復習,認真研讀,復習完一章就做一章練習,做練習時盡量不看教材,就當作在考場一樣,這樣才能檢查出復習中的漏洞。

綜合知識的復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看大綱的同時,要適當的做習題,以加深理解。作文分值比重高,須引起重視,因此要加強議論文寫作訓練,多看高分論文,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其次模仿重點是搭建論文框架,適當背一些文言警句添入文中可提高文章內涵,更容易得高分。30分的數學題,可根據自身基礎適當放棄較難點(分值很少的),重點把握《經濟數學基礎》中微積分知識;文學常識和邏輯只要掌握大綱里的例題和習題即可。

第二輪復習,10月1日至考前。本階段復習重點是模擬考試,加深鞏固,提高應試能力。每一門考試科目至少要做三套模擬題。做模擬題時一定要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連續做完,這樣有助于分配做題時間,真正應考時有的放矢。

第12篇

關鍵詞:過程寫作教學法;高中語文;教學方法

寫作是一個可以展現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過程,然而目前我國針對語文寫作的教學效果尚不明顯,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是語文教學中的短板,這主要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刻板、僵化使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缺乏寫作熱情,并且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關注寫作結果,忽視了對學生寫作過程的引導,進一步加劇了寫作的低質量現狀。為此,教師應該強化過程寫作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重新塑造學生的寫作思維,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質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現狀分析

過程寫作教學法最早被應用于英語寫作中,是一種脫胎于第二語言產生的教學方法,在英語寫作領域取得了較好成績后被眾多語文教師關注和研究,希望能在語文教學領域同樣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但由于缺乏豐富的實踐資料做研究,過程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即使教學過程中應用了過程寫作教學法,但是很多教師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無法給學生提供科學的寫作指導,不利于促進學生產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態度,并且過程寫作教學法與其他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不夠完整,還需要進一步地融合。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按照過程寫作教學法的規律進行合理的教學方案設計,使學生陷入茫然無措的寫作困境。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過程寫作教學法具有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寫作能力的作用,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寫作氛圍。在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過程中,通過合理地利用前期準備階段明確寫作主題,后期修改階段豐富內容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正確的寫作理念。例如,學生受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影響形成內在寫作動力,提升寫作的成就感。此外,過程寫作教學法還可以起到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寫作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思維、情感等多種寫作要素共同展開的一種語言表達的轉換過程,使學生在將語言轉換成文字的過程中能夠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展開文章的構思、寫作、修改等階段,進一步豐富了寫作內容和寫作情感,推進了整體寫作進程。

(二)幫助教師探索寫作思路

過程寫作教學法不僅對學生提升寫作能力起到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幫助教師進行新式寫作教學思路的探索添磚加瓦。比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具體的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高效地了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有利于提升寫作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并且在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同時,語文教師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情境的創設上來,使原本枯燥的寫作過程變得輕松且充滿趣味性,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寫作積極性。但是教師也要重視發現自身的不足,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能力,結合前人的實踐經驗,取長補短,將過程寫作教學法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過程寫作教學法的策略分析

(一)為學生提供良性指導

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展過程寫作法的教學步驟、運用模式,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已經經歷了多次反復的研究和探索。借助前輩們的實踐研究成果可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過程寫作教學法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非常科學的寫作指導,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愿意接觸寫作、展開寫作。寫作的過程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寫作初稿階段。(2)寫作修改階段。(3)寫作終稿的校對階段。教師既可以選擇在這三個階段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前期思考,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具體展開寫作的過程中融入個性化的元素,在寫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表達的竅門。比如,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為論點展開議論文的寫作過程。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主題和寫作內容的分析確認工作,即督促學生將看見標題之后產生的想法詳細地記錄下來;其次,引導學生進一步構思主題,幫助學生展開頭腦風暴,利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列舉出論點、論據等與寫作有關的關鍵信息,構建好寫作框架,從而保證整個寫作流程的順利展開。并且教師務必時刻關注學生對寫作材料運用得是否準確、合理,避免寫作偏題的現象,同時引導學生精煉、簡化寫作語言,減少文章中過多的口語化表達。

(二)開發教材內容

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中的各個環節,如寫作素材的搜集、文章的意思構建、寫作大綱的起草以及后期的加工修改等。并且由于過程寫作法在語文教學體系中存在的時間還比較短,相關理論基礎與實踐案例還不夠豐富,因此,對學生的教導要事先做好相關寫作課程的培訓工作,具體可以將寫作過程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文章立意的構思訓練課程。該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與思維聚合能力。(2)初稿起草訓練課程。該課程主要是針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做到心中所想宣之于筆。(3)終稿的修改訓練課程,主要注重培養學生寫作完成后自主修改的意識。比如,在構思環節,語文教師可以選擇引導學生按照主題進行寫作思路的梳理,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訴求和經驗累積展開知識的二次塑造;在起草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采用修辭手法、寫作方式等多種手段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反復訓練,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進行自身情感的表達;在修改環節,教師可以設置教師點評、學生互評、自我評價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手段,促進學生主動、客觀地認識自身的不足。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過程寫作法的順利應用,實現寫作教學的高效與穩定發展,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即選擇互聯網、多媒體等多種載體輔助教學,利用互聯網搜集與整合寫作素材,更有利于幫助學生豐富寫作內容。例如,在后期修改文章的過程中,可以列舉在網上搜集的一些具有研究價值的典型例文,讓學生針對其中的錯誤進行批評式的學習和借鑒,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更有參與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評價能力,進而提高整體的寫作水平。

(三)符合階段性寫作的規律

文章的寫作過程主要包括四部分,即構思準備階段、文章起草階段、反復修改階段以及文章成型階段,這四個過程都有著各自適用的寫作規律。而想要保障文章的質量就必須嚴格地按照各階段的寫作規律進行學生寫作思維的培養塑造。比如,在文章的準備階段,要注重寫作視角的正確挖掘和分析、寫作素材的搜集與整合、文章結構的合理安排等,既關心學生素材分析能力的培養,又關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開辟寫作新視角,增強文章脈絡的合理性以及文章內容的新穎程度。此外,語文教師還要經常鼓勵學生將自身的真情實感、親身經歷等融入寫作過程中,可以起到豐富寫作構思階段的情感素材,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同時建立起篩選寫作素材的意識,提升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這樣的階段性教學,更有助于對寫作的各個環節進行針對性的研究與教學,逐個擊破,從而降低寫作難度、縮短寫作所需時間,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整個寫作教學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綜上所述,過程寫作教學法有助于更生動、更直觀地將抽象的寫作過程形象地表現出來,為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增添助益,但事物皆有兩面性,在享受過程寫作法的價值時,也不能忽視它由于過度看重寫作過程而下意識地忽視其他教學環節的不足,會使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寫作的含義,長此以往,學生在脫離現實的寫作語境中逐漸喪失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為了充分發揮寫作過程教學法的價值,必須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實踐過程科學地對待過程寫作教學法。

參考文獻:

[1]賀娟.以高中議論文寫作為依托聚焦“過程寫作”教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2]鄧瑕.探究過程寫作法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在线一区| 久久精品一|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 国产第一区二区| 日韩av免费网站| 97精品久久久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精品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亚洲午夜 | 91国偷自产中文字幕婷婷| 久久五月精品|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一级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午夜免费网址|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一区最新章节| 91丝袜国产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三上悠亚| 亚洲少妇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 999久久国精品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欧美另类精品亚洲|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a丨|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不卡| 又黄又爽又刺激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91高清| 97视频久久久| 久久激情影院| 欧美hdxxxx|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画质| 欧美日韩国产欧美| 一二三区欧美| 欧美一区视频观看|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粉嫩|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徐州| 性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护士hd高潮护士|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丰满岳妇伦4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 日本精品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院 | 国产二区免费| 国产日韩欧美自拍| 国产真裸无庶纶乱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激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欧洲国产一区|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免费观看| 午夜国内精品a一区二区桃色| 国产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粉嫩| 91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 欧美一区视频观看| 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97国产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软件| 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 99er热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超碰| 午夜理伦影院| 亚洲乱子伦| 国产精品999久久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综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