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爱,揉胸吃奶动态图,高清日韩一区二区,主人~别揉了~屁股~啊~嗯,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黄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動物醫學專業描述

動物醫學專業描述

時間:2023-12-13 11:23: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動物醫學專業描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動物醫學專業描述

第1篇

【關鍵詞】法醫病理學 制片技術 實驗教學

法醫病理學是研究與法律有關的傷、殘、病、死及死后變化發生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法醫學專業學生的主干課程之一,其目的是為暴力性案件的偵查或審判提供醫學依據,運用相關的醫學專業知識解決有關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時間、死亡地點、個人識別,以及致傷物的推斷和確定的一門學科。法醫病理學主要采用病理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但在研究的內容和任務上有別于病理學。因此,法醫學專業學生應該掌握基本病理技術和病理基本知識,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由于法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除考研外絕大多數在基層公安局擔任法醫工作,不可避免的要用到常規病理組織制片技術,雖然在病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初步學習了常規病理技術,但是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法醫專業學生對病理技術各項步驟的知曉率僅為5%左右,因此,加強法醫專業學生病理技術學習是法醫病理教學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加強專業知識學習

法醫病理學主要采用病理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因此,除了要求法醫專業的學生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外,還要求他們復習并鞏固病理學以及人體解剖學的基本知識。我們首先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專業學生常規病理技術各項步驟的知曉率,然后通過對常規病理技術相關理論知識的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以動畫形式將常規病理技術各項步驟進行播放后,要求同學們查閱文獻建立實驗動物(家兔)模型,將實驗動物行系統尸體解剖,結合所做動物實驗的理論知識,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取各組織器官,以2人為一組進行取材、固定、脫水等處理,并包埋成石蠟塊,切片后行HE染色制成組織切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并描述病變的特點。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基本科研方法和創新能力,還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各項步驟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為將來的工作和在進入研究生階段的課題的設計、后續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法醫病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但要求專業學生系統的掌握尸體解剖檢查的程序、方法,而且一個完整系統的尸體解剖除了肉眼檢查外,組織病理學檢查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常規病理技術組織病理學檢查的基礎,在各個關鍵步驟,由指導教師示范并精心指導,使學生親自感受各步驟的操作及注意事項;通過反復的實踐來提高技術水平,使學生們掌握常規病理技術的各個步驟及注意事項,并能較熟練的操作。因此我們以2人為一組進行組織取材、固定、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和切片漂片、烤片、脫蠟、染色等操作。在取材過程中是兩組取同樣的組織器官,運用對比的方法將固定組織好的組織和未及時固定好的同一組織、厚薄不同的同一組織,放入自動脫水機當夜隨機脫水、透明、浸蠟,第二天早上包埋;包埋好蠟塊后,每組有固定好和未及時固定好的同一組織以及厚薄不同的同一組織兩個,由學生自己切片來感受,在切片過程中由指導教師解釋取材、固定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使學生在操作中明白組織取材、固定、脫水、透明、浸蠟、包埋流程的每一步驟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組織切片的制作和結果的判斷。同樣運用對比方法切取5um、7um 、8um、10um厚的組織塊進行漂片、烤片、脫蠟、HE染色等,由學生自己觀察不同厚度的切片的鏡下特點,同時和指導教師進行討論分析不同厚度切片的形態特點,結合所做切片總結在漂片、烤片、脫蠟、HE染色過程中的事項。

三、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由于我們所獲的標本是由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結合專業知識,自行設計。建立動物模型(樂果中毒,分別經口、灌胃、腹腔、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四種方式致毒, 分4組),經過充分討論后立題和實施實驗。指導教師根據實驗進度、 實驗室開放時間,審閱學生的實驗設計, 并給予宏觀的啟發式指導和鼓勵, 結合法醫系教師的課題,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啟發、培養學生科研思維方法。

將所建立動物模型分別記錄三種不同方式致家兔死亡的樂果致死量, 期間觀察其瞳孔、心率、呼吸等狀況。接著進行系統解剖后,觀察各臟器顏色并取心、肺、肝、腎、注射部位肌肉等組織塊,自己動手并制作組織切片,結合查閱的資料和法醫毒理學以及病理學知識,觀察病變,進行詳細的描述并記錄下來,然后由指導老師進行復核、批閱, 指出不足或者錯誤。

四、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講解常規病理技術相關理論知識,對于如何建立動物模型,如何設立對照觀察病變,則由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設計完成后,進行引導和討論,最后由指導教師進行總結,對提出的正確想法給予肯定,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實現能力培養和創新精神。同時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參與進來并獲取知識,以更好地發揮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從而構建本科到研究生過渡的橋梁。

五、提高指導教師素質

實驗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指導教師,不但要搞好教學和教學研究,還要了解相關學科和前沿學科的技術和方法進展,以便搞好科學研究。通過自身在知識上的不斷更新和創新,才有可能培養學生走上創新之路。同時,指導教師還必須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組織病理技術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實驗操作,要順利完成并掌握該項目,需經過長時間的培養,因此,指導教師還應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指導老師還應該讓學生明白科研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細致的工作,不能有半點的虛假,要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總之,為了不斷提高法醫專業學生培養質量,為他們將來的工作和科研奠定一個夯實的基礎,我們應注重在常規的病理技術學習過程中注入基本科研思維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組織病理技術的過程中,將鏡下觀察形態和理論知識相結合, 不但能鞏固理論知識, 還能進一步掌握一些組織切片的基本診斷方法;初步了解并體驗科學研究的實驗設計和實驗觀察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了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子琴. 法醫病理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第2篇

關鍵詞: 高職《小動物影像技術》課程 項目教學法 課程教材開發 教學實踐

高職教育強調培養人才的實用性和技能性。高職《小動物影像技術》課程是寵物醫學專業的一門職業核心課程,是針對寵物醫師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技能而設置的課程,是聯系基礎課程與專業技術課程的橋梁課程,在寵物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和人才培養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寵物醫學的不斷發展,用人單位對影像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作為肩負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學科式教材和學科式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高職院校所肩負的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要,為此,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寵物科技學院以國家示范建設為契機,對《小動物影像技術》課程進行了項目課程教材開發和項目教學實踐,重視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使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能夠學以致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項目教學的概念

項目教學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項目交給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到完成后的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通過一個個具體的項目的實施,使學生掌握項目的每一環節的基本要求與整個過程的難點與重點。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咨詢、指導與解答疑難的作用。

項目教學法教學的第一階段是確定項目任務,先由任課教師提出該課程的項目任務設想,然后同學一起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第二階段是制訂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教師的認可。第三階段是實施計劃,根據具體的項目內容與學生規模情況分組,對各小組的學生進行分工,并確定各自所在小組的合作形式,之后按照已確立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工作。第四階段是檢查評估,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估,之后由教師對項目工作成績進行檢查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判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學生解決處理問題的方法及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通過對比師生的評價結果,找出造成評價結果差異的原因。第五階段歸檔,結果應用作為項目的實踐教學產品,應盡可能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因此,項目工作的結果應該應用到生產教學實踐中。

二、項目課程教材的開發

實施項目教學的前提是開發針對該課程的項目教材。

(一)項目課程的涵義

項目課程最早可追溯到17和18世紀,它是相對于傳統學科課程的一種課程模式。徐國慶在《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一書中指出,項目課程既非與任務課程完全不同的課程模式,也非一種課程模式的兩種說法,是任務課程的進一步發展,它的開發以任務課程為基礎。職業教育項目課程可以定義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選擇、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強課程內容與工作之間的相關性,整合理論與實踐,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效率。

項目課程不同于技能訓練課程和任務課程。技能訓練課程只是讓學生獲得一項項孤立的技能,而通過項目課程學生可以獲得真實化、綜合化的職業能力;任務課程基于分析思維,以任務為邏輯線索展開課程,而項目課程基于整體思維,以產品為邏輯線索展開課程。

職業教育項目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要實現單門課程內容的項目化,更關鍵的是要建立科學的項目課程體系。有學者從課程項目化或項目教學的角度對這一主題進行闡述。張躍西認為,課程項目化是指根據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密切聯系地方產業發展實際,將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成具體技能的訓練項目,根據項目組織實施教學與考核,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能力目標得到體現。

(二)項目課程開發原則

在做項目課程開發之前,要對職業進行工作分析,確定人才培養規格、知識和能力結構,在此基礎上制訂教學計劃和開發課程。以職業能力為基礎評價高職學校的畢業生,主要不是看其掌握了多少知識,而是要看其是否具備職業崗位能力。職業能力分一般職業能力和專業職業能力,而項目課程主要是培養專業職業能力。要有明確的課程功能。項目課程不僅要緊密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和就業的需要,而且要有利于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充分體現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術素質,重點強化專業能力的培養。項目課程的開發,不是對學科體系的全盤否定,而是妥善處理原有科學體系與重組項目課程的關系,突出綜合性與實用性,強化技能。

(三)項目課程開發實踐

要開發項目課程,首先要定位專業課程所面向的工作崗位與工作領域,崗位定位是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的起點,只有工作崗位定位清楚了才能通過描述這些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詳細準確地把握崗位所對應的人才規格要求,才能具體細分培養目標,從而解決課程開發中的難題,因此,在做項目開發前,首先要和該門課程工作崗位相對應的企業行業專家進行研討。依托企業和行業,組織職業崗位相對應的不同性質、層次的行業企業專家和課程專家,就某一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深入研討和交流,對工作任務進行清晰陳述、整理和分類,形成內容明確、層次分明的工作任務分析表。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將工作任務分解為不同層級的模塊。工作任務描述應盡可能清晰化、細致化。過于籠統的描述,不僅使得授課教師難以把握,而且會使得工作任務這一環節被龐雜的知識所淹沒,難以突出其在課程中的核心地位,因而開發項目課程時一定要重視對工作任務的細致描述。

在《小動物影像技術》課程開發時,我們和上海申普寵物醫院、無錫派特寵物醫院、寧波康麗寵物醫院、武漢卓越寵物醫院的主治醫師和院長,以及江蘇寵物行業診療協會的專家進行了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分析,小動物影像技術所對應的工作崗位有寵物醫師崗和寵物助理醫師崗,寵物助理醫師崗所對應的工作能力要求是會操作X線機和B超機,寵物醫師崗所對應的工作能力要求是能解讀X片影像,能分析B超聲像圖,能對寵物疾病進行影像診斷。

根據對崗位的分析,我們開發了本門課程的校本項目教材,項目內容是根據崗位工作能力的需求而設計的,《小動物影像技術》項目課程的開發最終要落實到課程教學內容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應立足于工作任務分析的二次開發,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和階段性教學目標,構建行動化學習項目。每個項目的設置不過大,理論知識不可太多,否則教學組織困難。項目之間的結構模式采取遞進式、網絡式、套筒式、分解式和并列式等幾種模式。

三、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體會

(一)不忽視基礎知識的掌握

在重視項目實施的同時,不忽略基礎知識的掌握,可以將知識和技能分成若干模塊,通過模塊進行強化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施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教師要能夠組織和管理好教學,并能夠對項目進行規劃、管理和評價。

(二)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監督

教師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加強監督管理。由于采取分組協作學習的方式,其分組的原則、組員搭配、內容分工等方面直接影響到實施的效果。有些學生往往存在依賴思想,無所事事。因此必須分工明確,采取“一幫一,一監督一”的措施,對部分學生及時幫助糾正,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師要提高業務能力

項目教學法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熟悉職業實踐,熟悉企業的工作過程,要使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以典型的職業項目工作任務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要促使教師從學校走向企業,在企業中進行鍛煉,讓教師能夠完成工作崗位各環節項目的工作任務。教師要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才能成為知識的傳授者,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和評價者,才能隨時解答學生項目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的問題。

(四)要配備足夠的實訓場地

項目課程的實施離不開充足的實訓場地,實訓室是工作崗位,也是教學課堂,這就需要學校加大投入,購置與教學計劃相配套的設備,來真實再現企業工作崗位的工作環境。同時,要和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獲得他們的支持,建立夠用的校內外實訓基地,以滿足項目教學法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內涵、原理與開發[J].職業技術教育,2008,(19):5-11.

[2]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陳旭輝,張榮勝.項目教學的項目開發、教學設計及其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8):35-36.

[4]張躍西.課程項目化理論創新研究[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51-54.

[5]徐涵.項目教學的理論基礎、基本特征及對教師的要求[J].職教論壇,2007(3):45-47.

第3篇

高等醫學教育是培養高級衛生技術專門人才的教育活動,是傳授人類同疾病作斗爭的知識、理論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分支,高等醫學教育自然應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規律和要求,如必須制訂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相應的教學計劃,選編合適的教學大綱和教材,講課要求生動、精練并能因材施教等等。同時,高等醫學教育,尤其是西藏地區的高等醫學教育還有其自身的特點,這是由西特的高原環境、經濟發展水平、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素質及西藏基礎教育的特殊機制等因素決定的,了解和熟悉高等醫學教育的一般規律與西藏地區的特殊性,將有利于從實際出發,搞好教育教學工作,辦好西藏大學醫學院。

一、根據學生實際組織教學

大多數考入醫學院校的藏族大學生由于其歷史責任感、自尊心和家庭的期望等動力的驅使,學習普遍比較刻苦、用功,尤其是在課堂上,能認真聽講并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實驗、實驗報告及布置的作業等,學習成績在藏漢混合班中多處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少部分可進入優秀行列。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基礎較差,另一方面在于藏族學生多習慣被動學習、死記硬背,這一點與藏族的思維方式有關。藏族偏重于直觀的、感性的、形象的思維,而對非直觀的、理性的、抽象的事物學習和理解能力差一些。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多用直觀、形象的手段與方法,少用或不用抽象的方法;多用實驗、見習與實習的方法,減少理論講授;多采用實物標本、教學錄像、掛圖、幻燈片、投影及現代多媒體課件等形象化教具和手段,做到揚長避短,事半功倍。

藏民族有自己完整的語言文字——藏語,在目前西藏的教育模式中,藏語教學得到強化,尤其在小學教學中基本使用藏語授課,在各級各類升學考試中,藏語文對藏族學生也常作為一門主科,加之藏語又是他們的母語,故近期考入中高等學府的藏族學生不僅能流利地說藏語口語,而且大多數有一定的書面文字使用能力。同時,西藏的大多數學校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漢語文課,而初中、尤其到高中階段,除藏語文外,其余主要課程基本用漢語授課。所以,進入高校的藏族學生大多能熟練地應用藏漢兩種語言。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對在校學習和畢業后在區內工作極為有利。但也有部分學校由于對基礎教育中雙語教學的理解偏差或漢語教學力量薄弱等原因,漢語教學有所削弱,造成部分藏族學生漢語水平偏低,主要是思維速度慢、接受和表達能力差。這樣不僅給專業課學習帶來一些困難,也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完全按全國學大綱的要求或盲目照搬區外其它高校的作法,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放慢講授速度,適當多寫板書,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同時,可通過增設漢語文課以及在專業課教學中增加與學生交流等方式加強漢語訓練,提高其表達、理解能力。

另外,藏族大學生大多繼承了民族的許多優點,如能歌善舞、待人純樸熱誠、有相當的幽默感、喜歡室外活動;同時,又能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因此,學校應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健康愉快地度過大學學習生活。

二、實踐性強、能力要求高

現代醫學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醫學就是實驗醫學。這一點在醫學教育中得到充分地體現,沒有實驗教學的醫學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在我院前二學年開設的所有普通基礎課(如物理、化學)、專業基礎課(如生理、生化、解剖、組胚)、臨床基礎課(如病理、藥理、微生物學、寄生蟲學)都離不開實驗教學。實驗課既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更是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對“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中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主要是通過實驗教學和見習、實習完成的。所以,辦高等醫學教育離不開設施較為完備的實驗室,離不開各學科或課程實驗教學所需要的基本設備、材料、標本、藥品等,諸如顯微鏡、電教器材、各種物理儀器、電生理儀器、化學試劑、人體解剖標本、實驗動物……

實驗教學在第三、四學年的體現就是“臨床見習”。這一階段主要學習臨床課,為了讓學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各種常見疾病癥狀、體征、診斷和治療的印象與理解,教師常在上課期間到醫院選擇一些典型病例,讓學生實地觀察,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果。

另外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醫學專業的畢業實習期較長,如五年制本科的第五學年均為實習時間。另外,不同的專業其實習地點和內容也有所不同,以我院臨床醫學專業為例,畢業實習均在較大的綜合性醫院進行,實習內容以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大科為主,在一些小科或醫技科室進行短期選擇性實習,如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中醫科、針灸科、心電圖室、X光診斷室等。現在,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已掛牌正式成為我院的教學醫院。

醫學的目的是為了人類的健康,在與疾病斗爭的各種手段與過程中,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一種臨床的思維和行為,這實際是一種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醫學專業教育一直在著力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臨床意識和能力,這并不局限于書本知識。恰恰相反,判斷醫學教育是否成功,不能單純以學生的理論成績來衡量,更重要的是他們面對活生生的病人時的表現、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能否靈活運用。臨床實習可以說是對學生基本知識掌握情況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好綜合考查與鍛煉。

醫學科學的一個特征是知識更新極快,光靠書本上所學的一點基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跟上醫學發展的潮流和步伐,唯一的辦法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動手動腦能力,這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切實可行的辦法全面促進其智能的提高。要做到這一點還有許多困難,這也正是今后改革教學的目標之一,但為了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在未來世界飛速發展的醫學領域具備竟爭能力,又必須盡早做到這一點。

三、課程重、壓力大

醫科學生的辛苦是出名的,給人的印象總是書本又厚又大,整天急急匆匆忙著應付上課、做實驗,穿著白大褂出入各實驗室、醫院各科病房或門診。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甚至比別人看到的更苦更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我院臨床醫學專業為例,在校學習四年期間(第五年臨床實習)僅考試課就在三十門以上,還有近二十門考查課,且大部分專業課的內容多、信息量大。教師們為了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教學計劃要求的內容和進度,常常超負荷講授,教學難度很大,更由于學生主要來源于區內,基礎知識普遍薄弱,在如此重的學業壓力面前多數人只能疲于應付,不是死記硬背就是勉強跟著走。因此,醫科學生的淘汰率是比較高的。一般來說,學生人學后在學習中有三個難過的“關”,也就是三類容易“卡殼”的課程:第一關是普遍基礎課關,主要的課程有醫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其內容與中學學過的理、化、生物知識密切相關,故一部分中學沒學好這幾門課的學生學習吃力一些。不過,即使原先基礎差一些但入校后比較用功的同學這幾門課大多能勉強過關;第二關是專業基礎課關,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和生化學。這幾門課與學生的基礎關系不是十分密切,學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用功程度和能否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由于一部分學生還停留在中學階段的學習模式上,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方法,導致專業基礎課成績不佳。故這幾門課不及格的同學人數往往超過第一關沒有過的人數;第三關是語言關,主要課程是英語,這與西藏基礎教育中外語教學薄弱甚至缺無關系殊深。眾所周知,醫學生對外語的掌握程度社會要求是相當高的,許多高等醫學院校招生時不但對總分有要求,對其中的外語成績也往往有明確的限制,似乎僅次于外語學院的錄取要求。但由于西藏的實際情況,英語成了許多同學尤其是藏族同學學習中的“攔路虎”,不及格的比例有時高的驚人,是三關中最難過的一關。

過三關以后,隨后的臨床基礎課、臨床課雖然課程仍較重,但由于學生已基本適應學習的節奏,熟悉和掌握了大學的學習方法,各種能力包括應試能力均有提高,一般不會再出現太大的問題。

四、以人為核心

醫學的對象和目的都是人,且大多是軀體或心理不太健康的人。因此,在醫學教育中,人是絕對的核心。特別是在舊的醫學模式中,人的心理被放在次要的位置,醫學中的人往往指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關心的是人的軀體健康情況。為了這個目的就要了解人體的組成、結構,每個結構的功能,以及諸如為什么會發?。渴裁床。堪l病后有什么變化?全身還是局部?能否治療?如何治等問題。因此,醫學教育中常常把一個整體的人分解成局部的或某一方面的生物學特性介紹給學生,大到肉眼可見的解剖學中的骨骼、肌肉、神經等,小到須借助顯微鏡觀察的組織學中的正常組織、細胞和病理學中異常的組織、細胞等;宏觀如病人在患病后的癥狀和體征,微觀如某些分子在機體內的化學變化或反應;普通象病從口入的道理,奇異象一些藥物對人體的巨大作用等等無不說明人永遠是醫學和醫學教育的核心。

當然文科教育也離不開人,一是內容也常以人為核心,但不同于生物學意義上的人,其表現以人的精神、思維為線索,常反應人們情緒上的喜、怒、哀、樂等精神形態,即使有部分軀體描述,目的也多是烘托所謂的“主題”或為了更好地表現心理活動,特別是文學作品。而在政治、法律、歷史等方面常說的決策、思維、權力、貢獻、責任等概念也無不是抽象的,不能精確定量的人或人的某一方面。

另外,文人筆下人的年齡、性別是有明顯區別的,尤其牽扯到愛情主題時,性別是不可缺少的因素。醫學中雖也關心人的年齡、性別,但在醫學生或醫生的實際操作或思維中常常忽略這些,心中似乎只有“病人”這個概念。女護士可以在給小伙子臀部打針時繼續談笑風生,外科的男大夫在手術室能面對的女病人作到“面不改色心不跳”。因此,醫生眼中的人幾乎是“中性”的,所有到醫院就診的人無論男女老幼,不過是病人,是自己服務的對象而已。這決不是說學醫的人都麻木不仁,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職業道德的要求和長期的職業習慣使然。

五、學制長、投入高、專業性強

高等醫學教育的學制比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其它專業一般長一年或更多,如一般高教的本科學制多為四年,而醫學本科至少五年,少數六年,個別八年。

與其它專業尤其文科教育相比醫學教育的投入較高。其主要原因有(1)龐大的實驗室群。在醫學領域的所有學科都有自己的實驗室或實驗設施,臨床各學科的實驗基地當然就是臨床診療單位和部門,各基礎學科的實驗室還常有教學用和科研用實驗室之分,尤其正規的高等醫學院校大多有設備精良、造價昂貴的實驗室,成為學校實力和科研水平的一種象征。(2)日常教學消耗開支較大。醫學教育中的水電、動物、藥品、標本、保健用品、消毒用品等日常消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3)學制較長,相應投人自然增加。(4)教材費用高。醫學課程的教材由于內容繁多,信息量大,常用課本又厚又大,書費自然較高,如現在的內科和外科教材每本都在三十元以上。(5)見習、實習費用。一般高等醫學院校都要建設自己的教學實習基地—附屬醫院,這是一筆很大的投資。既使沒有附屬醫院,也需要聯系相應的教學醫院和實習醫院,每年給見習或實習醫院交納一定的費用,當然還有實習生的各種補貼。(6)高等教育還兼有科研功能,而醫學領域的科學研究大多周期長、費用高。如開發一種新藥投資幾十萬、幾百萬元歷經數年、十數年是很普通的事。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醫學教育投入高是由醫學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投入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醫學教育的專業性較強及課程種類繁多造成的。醫學教育中的不同專業,甚至不同學科(課程)之間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高等醫學教育的專業設置,解放初期分為醫科、牙科和藥科。后來根據世界及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現已發展為臨床醫學、兒科學、口腔醫學、衛生學、衛生檢驗學、放射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藥物化學、中醫學、藏醫學、中藥學、針灸學、法醫學、預防醫學、衛生管理學等專業,而且隨著醫學和許多邊緣學科的發展,醫學教育的專業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這些專業雖然有一些相同或近似的課程(主要是基礎課和公共課),但差異和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讓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到綜合性醫院干婦產科或兒科的確有些勉為其難,反之亦然。這樣,醫學教育中不同的專業往往根據各自的特點建立自己的實驗室,以適合專業的要求,投入自然較高。

我院的實驗室建設雖已初具規模,但距教學需要尚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機能實驗室,應盡快下大力氣解決。

六、課程間有較緊密的內在聯系

專業教學同中小學教學一樣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面醫學教育各門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似乎更為嚴格和緊密,這是由醫學科學中各學科的系統性和連續性所決定的。醫學從宏觀上說是以人的整體正?;虍惓碜鰹檠芯繉ο蟮模t學中的每一門學科則多是圍繞人體的某一個方面建立起來的。以臨床醫學專業為例,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是描述人體正常的形態與結構的;生理學、生物化學是研究人體相應機能的,而病理解剖與病理生理學則是研究人體異常形態、結構和機能的;藥理學、微生物學等是研究這些藥物或微生物與人體關系及作用機理的;臨床各學科則是研究疾病的癥狀、體征、病因病理、診斷治療等一系列內容的……這些學科研究的內容各有側重,但其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是割不斷的。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從形態、結構到機能,從正常到異常,從基礎醫學逐漸過渡到臨床醫學的各門課程。即有一個由淺人深,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體的逐步深化的過程。

正由于醫學教學所有的課程是圍繞人體展開的,各課程之間的交叉滲透不可避免,各門課之間既有橫向聯系,也有縱向交叉。所以在醫學教育中既要處理好課程之間在內容上的銜接,又要盡量避免出現遺漏或重復,使課程更好地聯系起來,形成既有分工又能緊密聯系,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整體性完美效果。

七、與醫學的發展息息相關

醫學教育只是,醫療衛生事業的一個方面,其他任何一個方面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醫學教育,尤其是醫學科學的發展和變化。同時,醫學教育自身的變化和發展也會反過來影響衛生事業的其他方面,因為醫學教育培養的對象——醫學生們正是將從事醫學科學與醫療衛生事業的接班人。

第4篇

作者:路浩 梅莉 趙寶玉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務處

長期以來,動物中毒病學的教學一直以“填鴨式”或“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主,實踐性環節偏弱。不同的主講教師授課內容有很大差別,學生學習該門課程有一定難度。而隨著知識的積累和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有關動物中毒病學的課程內容在不斷擴充,不同版本的教材及參考書琳瑯滿目。為了保證教學質量,課程組成員多次集中進行研討,并于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對動物中毒病學教學大綱重新進行了修訂,壓縮了理論教學學時,增加了實習課學時,主講教師集體備課,規范和統一了教學內容。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可以充實直觀內容,強化直觀效果、豐富感知材料,分解知識技能信息的復雜度,使學生能感知到傳統教學手段無法表現的東西,大大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生掌握知識的數量[1]。由于動物中毒病學課程在講授時往往需要學生掌握某些中毒病的特征性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等,所以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法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為此,利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以流程圖、表格、典型病例圖片等形式編制成CAI課件,實施多媒體教學,使上課內容更為直觀、生動、形象、增加了趣味性,也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如有機磷農藥中毒等較難理解的內容,如果在課件中加入影像,通過直觀的圖像對比可以讓學生輕易對一些原本容易混淆的病癥加以鑒別。同時,利用校園網上的網絡教學平臺,實現了動物中毒病學的網上教學管理。

授課教師可以隨時在網絡教學平臺里上傳各種教學資料以便學生參考,也可以布置作業和回答學生的各類問題,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從而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重視課堂教學,增加師生互動長期以來,醫學教育都是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上課。這種教學方式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具有信息量大、效率高、可控性強、方便快捷等特點。但該門課程內容多、范圍廣、學時少、進度快,使得學生負擔較重,一直處于疲于應付、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況,短時間內獲得的知識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往往會出現學生學過之后印象不深刻、接受得快忘記也快的情況。因此,作為動物中毒病學授課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啟發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以提出問題或科研現象實例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獨立思考,提高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2]。同時,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達到改善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增加案例討論及實驗課,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案例教學可界定為通過對一個含有問題在內的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3]。動物醫學專業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其他專業相比,更強調能力培養,強調實驗技能和臨床技能的訓練[4]。教師要把課講得生動、精彩、自己必須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教師應利用帶學生畢業實習及在動物醫院坐診的機會,留意生產上疾病的流行趨勢,增加實踐鍛煉,并與書本知識相結合,在課堂上給學生多介紹一些生動的案例。實踐表明,在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教學中,病例教學法在臨床獸醫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科學實踐,人們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事情的現象或結果,對此感興趣后才會去探究這些現象或結果產生的原因或其本質,教學活動作為社會活動的一部分,同樣也具有這樣的特點[5]。例如,在講授食鹽中毒發病機理時,可嘗試從該病的臨床癥狀入手,采用啟發式逆施法引導學生思考可能的毒性作用機理,這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能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課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6],教師應把大型綜合性實驗完全交由學生自主完成,包括實驗設計、實驗前準備與操作方法等,教師最后對實驗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實踐證明,目前開設的大鼠重金屬中毒及瘋草中毒等綜合性實驗均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1969年美國醫學教育改革先驅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麥克瑪斯特大學醫學院首先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被直譯為“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它與以教師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basedlearning,LBL)有很大的差異,具有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7]。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發掘教師自身的創造潛能大有裨益。課前教師根據學生現有水平及知識結構,以教學大綱的要求為核心,將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小問題,配合相應的臨床病例,作為課堂討論提綱。上課時,教師先簡要介紹有關疾病的基本概念、臨床特征、最新進展等內容,然后讓學生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討論,闡述各自觀點,最后,教師歸納總結,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進一步改進和提高。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加強自身學習、增進教與學的交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強調,各級高等學校要“開發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的老中青相結合,發揚傳、幫、帶的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8]。通過聆聽教師名師的授課,掌握好的教育教學方法,并利用空閑時間到寵物醫院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的臨床實踐經驗,積累大量臨床病例資料,從而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生動而有趣。除了自身以外,教師還應廣泛征求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存在的問題要正確面對并及時糾正,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教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第5篇

1 中獸醫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育觀念落后

一直以來,“應試教育”的觀念在中獸醫學課程的講授和學習過程中根深蒂固,授課過程普遍重理論輕實踐,只重視書本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實踐技能的培養;學生學習也只注重課堂講授的內容,完全為了應付考試,而脫離了臨床的應用與實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創新和興趣的培養。

1.2 教學內容繁雜、抽象

中獸醫學內容繁多,主要包括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辨證論治為主的基礎理論,以及病因、四診、防治法則、中藥、方劑等多個內容。且其中諸如陰陽五行等內容語言晦澀、抽象難懂,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理解與認知。而同時由于近年來課程學時數的不斷縮減,現有的課時亦不能滿足對全部教學內容的講授工作。如何精煉教學內容,授課語言通俗易懂,是擺在中獸醫學課程教師面前的一個主要問題。

1.3 教學方法落后

目前,中獸醫學的教學雖普遍采用多媒體教學,但限于該課程的特殊性質,課程相關的直觀教學資料相對較少,如標本、照片、錄像、動畫、模型等,多數課件的制作仍以文字為主,相關知識與理論的闡述仍停留在文字描述階段,缺少直觀教學資料,極大地影響了授課效果,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教學。另外,課堂講授也多以老師灌輸、學生聽講記錄為主,課堂氛圍死板,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

2 中獸醫學教學改革的思路

2.1 更新教育觀念

為了滿足現代獸醫人才的需求,充分體現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綜合型獸醫人才培養目標,在中獸醫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同時結合對學生實踐技能、科研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培養,改善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差的現狀。力求使學生在了解一定的中獸醫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專業知識,掌握中獸醫傳統的疾病診療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夠在以后的實踐生產中運用中獸醫相關知識診斷和治療一些常見的畜禽疾病。

2.2 優化教學內容

2.2.1 刪繁就簡,精煉教學內容

在目前各門課程學時數普遍縮減的大環境下,仍舊一味的強調增加課程學時是不現實的。為了緩解教學內容過多與學時不足之間的矛盾,精簡教學內容,合理取舍是唯一解決途徑。首先緊緊圍繞中獸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兩個基本特點,著重講解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如陰陽五行、臟腑學說等,尤其是臟腑學說,讓同學從中醫角度了解和認識五臟六腑的功能及其相互關系;著重講解病因學說、辨證方法、中藥及方劑的基本功能和臨床應用等,讓學生理解如何從中獸醫學角度去診斷臨床常見畜禽疾病,并合理選擇用藥。而對內容抽象,難于理解的經絡學說、中藥的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機理做適當的簡要介紹,同時可適當讓同學了解一些獸用中藥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影響。

2.2.2 重點突出,強調現代研究成果

由于中獸醫學的知識內容主要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診斷和治療畜禽疾病的經驗總結,而缺少現代科學的驗證,這也是近年來中醫學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講課的過程中,對于經過現代科學驗證的一些理論知識要重點強調,比如中藥十八反的內容中,哪些是現代研究證實的,哪些又是經過實驗研究后證明是古人對藥物功能的誤讀?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中獸醫學的現代研究進展情況,另一方面又可以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改進教學方法

2.3.1 對比式教學法的應用

對比式教學法主要指與西獸醫學對比教學法。中獸醫學作為我國傳統的獸醫學,與西獸醫學相比雖然在產生和形成的歷史背景和地理條件均有所差異,在方法論上也有很大區別,但在個別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存在相似之處。由于中獸醫學課程普遍被安排在高年級講授,對學生而言西獸醫學的理論和觀點已經先入為主,此時能找到中獸醫學和西獸醫學理論相似的切入點,對比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心的功能時,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可以推動血液在脈道內正常運行,以營養全身。而西獸醫學認為心的主要功能是泵血,把血液通過血管輸送到全身,為各個組織器官提供營養和氧??梢杂行岣邔W生對心功能的理解和認知,加強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

2.3.2 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

第6篇

臨床醫學教育是一門實踐性、技能型的科學,醫學生不僅要正確地診斷疾病,更要快速、準確地治療疾病,上述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實踐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越來越不適應現代醫學教育的發展與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取而代之的應該是實踐技能教學、案例教學、床旁教學和討論式教學。近年來,隨著??婆R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實習生人數大增,而且醫院醫患關系越來越復雜,患者不信任醫生,造成醫學生臨床實踐操作的機會越來越少。因此,改革醫學生臨床實踐教學勢在必行,將實操作規范前移,與臨床理論教學同步進行,在實習前就掌握臨床必需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規范,甚至通過標準化病人進行實地操作,為盡快適應臨床打下基礎,減輕實習醫院的帶教負擔,盡可能使實習生成為醫生的幫手而非累贅。

1 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培養的改革與創新的重點

1999年國際醫學教育組織(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了“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1,2],主要是對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基本素質作出明確要求,重點是對臨床基本技能的培養,但對具體內容未明確。助理醫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將培養醫學生的能力具體化,即診斷思維的邏輯化、基本技能的熟練化、基本操作的規范化,實踐的需求時刻是醫學教育的必須,但落實到正常教學行為中是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培養的改革與創新的重點與難點。

2 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培養的改革與創新的內容

《執業醫師法》的出臺,明確了從醫資格的取得,更加促使醫學院校對實踐技能教學環節的重視。國內外實踐教學改革的趨勢是突出診斷思維、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養,內容強調一體化[3,4]。

2.1 理論課與實訓課比例調整

參照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技能考試標準,打破、優化醫學??普n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理論教學注重診斷培養思維,通過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在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精講的基礎上,以點帶面,注重面、類的教學而非“病病俱到”;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強調以疾病為中心,與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接軌,打破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等實訓內容各自為戰的現狀。

2.2 實訓課體系的總體設計

以執業助理醫師技能考試內容為基礎,以其考試內容為核心,合并各專業課實訓內容,制定出符合本校實際的實訓項目及具體操作步驟,培訓專門的實訓教師,弱化專業課教師的本專業意識,突出實用和綜合,強調學生的整體觀和實際操作意識,是真實面對患者非學校的實訓課,將實習觀念前移。

技能考試科目:第一站:內容: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第二站:內容:體格檢查、技能操作;第三站:內容: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

此設計將臨床內容逐個訓練,達到個個熟練的目的,但很容易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故我們從總體上如此設計:第一,嚴格按照上述項目練習;第二,綜合練習,通過書寫大病歷的形式來完成;第三,查漏補缺,通過大病例書寫,找出各個分項的不足,重點講解和訓練。

2.3 實訓課考試體系建立和檢驗

上述體系建立后,能否為臨床實用,需要檢驗,我們建立了一套規范的考核標準,并與醫院醫務科結合,借鑒臨床實際操作,突出實用,強調應用,甚至考試時醫院醫生與學校實訓老師共同擔任考官,檢驗實訓效果,并讓學校的實訓課教師通過機會向一線醫生學習實踐經驗,有利于進一步改進實訓課教學效果。

轉貼于

3 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培養的改革與創新的難點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而教育是相對滯后的培養體系,如何把醫學教育與醫學實踐完美接軌,為臨床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好的衛生保健服務是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培養的改革與創新的難點。

3.1 教學體系改革的制約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醫學檢查水平飛速提高,使得醫生診斷疾病的能力大為提高,原因就在于醫生要隨時隨地解決患者出現的問題,使得醫生必須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但教學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決定了改革與創新的不易,要改變體系的設計,必須有學校領導和各部門的協作支持,否則,改革只是一句口號。

3.2 教師觀念的改變

教師是教學行為的實施者,如其墨守陳規,廝守其專業觀念,那么改革總體設計再好,執行不力等于白做。改變教師觀念,按照實訓項目、內容和操作規程培訓教師是重點和難點。

3.3 實驗員工作理念的轉變

過去實驗員固定實訓室,外科實驗員就在外科,內科實驗員固定在內科,不輪轉、不交流,而整合實訓項目后各科之間綜合起來,對以前的各自為戰提出了挑戰,需要實驗員之間相互合作,共同做好每一個實訓項目的所需器材、物品的準備。

3.4 實訓教材的編寫與使用

目前,??平滩幕旧鲜茄赜帽究频哪J剑徊贿^是迷你版,沒有一套完整的實訓教材,故我們不得不在改革的同時,邊做教材邊開展實訓項目的操作、練習和考試,參與本項目的教師基本上是身兼數職,辛苦異常,甚至有時想放棄,太辛苦。

3.5 與醫院醫生的協作

項目內容、操作規范、考試標準、病歷書寫與修改、醫院患者的選取都需要醫院的大力支持,而且這些經過本項目訓練過的學生效果的反饋等等,都需要醫院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但醫院、醫生工作都很忙,有時無暇顧及,約好時間,到點因病人或檢查爽約了,合作起來困難較多,但醫院和相關科室的醫護人員對于本項目的順利完成給予了大力支持。

3.6 學生的臨床觀念的改變

第7篇

西醫學與中醫學是當今“雙峰對峙、二水分流”于我國醫療衛生領域的兩大醫學體系,一齊效力于我國的衛生醫藥事業,共同服務于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疾病診療。臨床實踐已經證明,一些西醫診斷明確的疾病,在服用西藥對癥治療時,配合中醫辨證治療,療效比單純用西藥或單純用中藥更佳[1]。是以不論是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還是西醫醫院,目前都在廣泛使用各種中成藥和中醫特色療法。因此,對醫學院校中的西醫專業學生開展中醫基礎知識的教學,是非常必要和有現實意義的。我院中醫科成立“中醫學教研室”已有4年,承擔首都醫科大學定向生西醫專業學生的《中醫學》課程授課任務,通過課堂授課以及臨床見習的方式向學生傳授中醫課程知識,并通過問卷調查、個人反饋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對2007級學生進行的教學質量評估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一共33名,其中男性14例,占42.4%;女性19例,占57.6%。年齡20-23歲,平均(20.8±0.8)歲。文化程度為大學本科生33例,占100%。專業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33例,占100%。生源地為大陸學生33例,占100%。被調查對象在接受《中醫學》課程授課以及本次調查之前已經系統學習了三年半的西醫課程,具備一定的西醫理論知識基礎,且均在同一班級學習,均由我院中醫學教研室的相同5名教師進行《中醫學》課程授課,便于調查的組織與實施,具備一定的針對性與代表性。

1.2調查內容依據首都醫科大學的教學要求和相關規定,針對我院中醫學教研室5名授課教師的教學態度、內容和方法設計教學質量調查問卷,一共10項指標:①嚴格守時,儀表端莊,以德育人;②準備充分,態度認真,作風嚴謹;③講課有熱情,精神飽滿,有感染力;④內容完整,概念準確,層次清楚,重點突出;⑤內容充實,信息量大,能適當介紹學科的新進展;⑥恰當運用基礎理論,聯系臨床實際;⑦能寫讀專業英文詞匯短句,或可適當使用英文講解;⑧內容嫻熟,運用自如,對難點問題的講解深入淺出,易于理解;⑨用語規范,語言生動,啟發誘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互動性好;⑩能有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具。

1.3調查方法及統計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表中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依據5-Likertscale[2]進行量化賦值:學生對該指標的滿意程度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5個等級,對應賦值分別是1.0,0.8,0.6,0.4,0.2分,讓被調查對象根據此賦值方法對指標進行評分。問卷由調查人員向被調查對象發放并講解問卷內容、填表要求,請被調查對象填寫問卷后統一收回。統計人員采用Excel2003對問卷進行數據錄入與管理,個別數據有缺失時,從統計和專業角度決定補缺方式;使用SPSS13.0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計算每項指標的平均分以及全體指標的平均分。授課教師、調查人員、統計人員為不同人員。

2結果與分析

2.1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一共發放問卷165份,回收140份,有效問卷140份。問卷回收率84.8%,問卷有效率100%,反映接受調查的學生參與調查的積極性較高、調查質量好。

2.2問卷統計結果(見表1)計算各指標平均分,將其從小到大排序,統計結果(表略)全體指標平均分0.972,表明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整體滿意程度較高。單項指標平均分越小,表明學生對該指標的滿意程度越低;單項指標平均分越大,表明學生對該指標的滿意程度越高。指標平均分<全體指標平均分0.972者,提示這項指標平均分低于平均水平,反映學生對該指標的滿意程度較低,因此該指標即是教學工作的薄弱環節。本次調查統計,以下5項指標平均分較低:①能寫讀專業英文詞匯短句,或可適當使用英文講解;②內容充實,信息量大,能適當介紹學科的新進展;③內容完整,概念準確,層次清楚,重點突出;④講課有熱情,精神飽滿,有感染力;⑤用語規范,語言生動,啟發誘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互動性好。反映學生對這5項指標的滿意程度較低,我院中醫教研室的教學工作在這5項指標上存在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注意改進。

3問題與對策

隨著社會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中醫學和西醫學的交匯融合點不斷被探索發掘,尤其各種中成藥物在臨床上獲得了廣泛使用。對西醫專業的醫學生來說,不論將來就職或繼續深造的單位是西醫醫院還是中醫醫院,他們都將或多或少地與中醫產生交集,在今后的工作中接觸中醫、使用中成藥物等中醫治療手段的機會并非屈指可數;所以增進他們對中醫的興趣和了解,將有利于他們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中成藥物的規范合理應用,意義較大。我院中醫學教研室承擔西醫專業學生的《中醫學》課程授課任務已有4年,具備了一定的教學經歷和經驗,學生整體滿意程度較高,但教學工作仍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F將這些問題與對策逐一具體分析如下。

3.1能寫讀專業英文詞匯短句,或可適當使用英文講解中醫教學課程中的英文教學是容易被教師忽視的薄弱環節。中醫學凝聚了中醫醫家幾千年實踐總結的經驗智慧,《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古籍至今仍是令人景仰的豐碑。但這并不意味著要了解中醫知識和研究進展就只能通過查閱中文資料才得以獲取相關信息。如中醫學傳播至日本衍生的漢方醫學就有許多日文的醫學經典論著,在舌診、腹診及用藥等方面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當今中醫學不僅僅在東亞地區的中日韓枝繁葉茂,還遠播歐美,尤其是針灸技術頗受認可和青睞,每年都有不少外國人士接受中醫治療或教育,每年都有不少中醫臨床和基礎方面研究的英語。所以,中醫專業英語教育并非毫無意義。對于西醫學生的中醫專業英語教育,應該結合教學大綱進行。但單純羅列英語詞匯的教法顯然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而且教學效果可能欠佳。建議教師在授課時講解中醫專業英文詞匯、讀寫專業英文詞匯短句的同時,還可以用課堂討論、課后作業等方式,讓學生分小組協作翻譯小段簡單易懂的中醫英文病歷或中醫英文文獻,活學活用,從而加強學生的記憶理解,增加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3.2內容充實,信息量大,能適當介紹學科的新進展中醫學并非一個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封閉體系,現代科技和統計學的發展為中醫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工具手段,從而為中醫學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催生出各種新見解與新進展,而這些內容往往是篇幅有限的教材所不能夠充分提及的。為此,建議教師在授課時,可結合授課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現代中醫學的新進展,以充實教學內容。例如,介紹證候時,可適當介紹現代中醫學界對證候的客觀化和標準化研究進展,以及講述中醫動物試驗中一些證候的動物模型建立方法;介紹瘀血概念時,可適當結合當前對血瘀證的血流動力學、血液流變學研究內容;介紹中醫“未病先防”的治則時,可以介紹“治未病”思想在現代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中的應用進展;介紹中藥時,可適當介紹現代藥理學研究對中藥的新認識和應用,如從“清熱、除蒸、截瘧”的青蒿中提取的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等。通過充實教學內容,提供嶄新的學科信息,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開拓其視野,加深其對中醫知識點的理解。

3.3內容完整,概念準確,層次清楚,重點突出中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對西醫學生的中醫教學規定學時有限,所以教師對授課內容的把握是一個難題。對此,教師應該立足于教學大綱,精選教學內容,將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的知識點、常用的知識點、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方面,且講述時要深入淺出、層次清楚,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對專業術語的使用和解釋要根據教材內容來發揮,而不能“天馬行空,信手發揮”,導致學生的理解混亂和理解錯誤。

第8篇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醫學免疫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2-0098-02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科技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我國學習,其中包括大量的醫學留學生。我校從2005年開始招收來自印度等國家的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每屆100人左右,作為特殊群體的留學生教育,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醫學免疫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如何提高醫學免疫學教學質量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經過近十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在留學生教學方面取得重要成績,并被評為“教育部來華留學生英語品牌課程”。現將近年來留學生醫學免疫學教學工作中的經驗、遇到的問題和相應對策進行總結和探討。

一、結合來華留學生自身的特點因材施教

中國留學生多來自南亞和非洲國家,與本國學生的文化、信仰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來到中國他們會面臨很多問題,因此作為一線的老師,雖然不像留學生輔導員那樣要涉及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也要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這樣才能更好地教好科學文化知識。有的留學生信奉伊斯蘭教或佛教,他們不愿意進行動物實驗,對于這類學生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讓他們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也不違背自己的信仰,如先由老師示教,再分小組進行實驗教學,讓其他同學完成動物實驗部分,而這些同學則完成其他的實驗,這樣既能加強同學之間的分工協作,又能順利完成實驗任務;有些留學生有做禮拜的習慣,如果老師在安排課程時沒注意到這一點,正好與他們做禮拜的時間沖突了,就會導致上課出勤率不高,所以在安排課程之前要充分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才能避免出現上述情況;還有某些留學生來源國的疾病譜與我國有很大差異,他們所關心的疾病也與本國學生不同,這一點對留學生的醫學教育中尤其要注意。

因此,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要有意識地去了解留學生自身特點及其國家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等文化背景,尊重留學生的文化風俗和思維方式,盡量為來華留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具體到醫學免疫學教學,老師們除了要講授醫學免疫學基本的理論和實驗知識外,還要結合學生背景重點闡述一些與醫學免疫學關系緊密而他們又非常感興趣的問題,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師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知識素養對留學生的醫學教學有很大好處。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講授的是生命科學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前沿學科――醫學免疫學,該學科與多學科如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相互交叉,在來華留學生醫學免疫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注重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培養:醫學免疫學旨在從不同的角度和水平揭示免疫系統清除外來有害物質及其成分的過程和規律,并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機制。因此免疫學理論課主要介紹免疫系統、免疫應答、免疫診斷、免疫治療、免疫預防和免疫學疾病;實驗課除了驗證免疫學基礎理論,還要求學生掌握免疫學基本實驗方法,了解先進的免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設備。其次還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講述免疫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及時把新理論、新技術引入到教學內容中,將科研寓于教學,有意引導學生思考和查閱有關的文獻資料。

免疫學是溝通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很多臨床疾病都與醫學免疫學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結合臨床相關病例發病的免疫學機制、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及最新的臨床治療方法等進行講述,讓學生轉換為治病救人的醫生,將基礎理論應用到分析病人免疫學發病機制和治療原則中,培養學生科學主動地思維及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另外,可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增加自學和討論內容,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中,除了考慮期末成績外,還可將出勤情況、實驗操作、課堂表現等情況納入考核范圍,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而與本國學生相比,留學生課堂氣氛更為活躍,發散性思維更強,和教師互動更為活躍,但同時他們的紀律意識也更淡漠,課堂上遲到、開小差等問題比本國學生更為突出。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集思廣益,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全程為學生學習提供幫助。課前教師充分準備教學素材如各種圖片、動畫和必要的教學道具,且在教師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確保我們精心準備的課件能充分吸引學生;課堂上,我們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問題式教學、視頻動畫輔助教學、課堂討論式教學等,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能緊跟老師的思路,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課下,我們會留給學生一些跟臨床或者科研聯系非常精密的問題,讓他們自己查閱相關資料去解決這些問題,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有時我們還會留給他們一些現在尚不清楚的問題,讓他們充分思考,希望他們以后能解決這些問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對授課教師的培養

本校的留學生只要來自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大多數學生會的中文不多,有的學生甚至還停留在“你好”、“謝謝”的水平,無法在專業上與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這就要求教師應用全英文對留學生進行授課,因此對授課老師的英語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我國的英語教學長期處于應試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進行閱讀工作游刃有余,但是聽說能力較弱。同時有的留學生講的英語口語帶有明顯的地方口音,與我們接觸到的標準的英式或美式英語有很大差異,而這就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有比較大的語言交流障礙,對于老師和學生其實都是一個挑戰,容易出現“老師講的學生聽不懂,學生講的老師聽不懂”的現象。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以英語能力相對較強的青年教師為教師隊伍的主體,這些青年教師都有海外學習的經歷,具備良好英語素質,而且他們對語言本身比較敏感,對專業詞匯掌握快,青年教師的思維方式也與學生比較相近,容易與學生溝通,激發學生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另外,青年教師的計算機水平較高,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軟件制作精美的幻燈片,在教學中加入漂亮的圖片,插入三維動畫,這樣能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便于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但青年教師較為欠缺的就是對教學內容的熟悉和實際教學經驗。因此,我們采取帶教制度和試講制度,首先,讓青年教師跟著年資高的教師全程聽課,吸取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豐富經驗;其次,青年教師將所要講授的內容同在教研室內部先進行試講,請有教學經驗的老教授聽課,并提出意見。如此反復多次,青年教師在留學生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能很好地與留學生進行溝通。

另外,我們還選派青年教師參加來華留學生英語教學師資培訓班、口語強化班等,不斷提高教師英語授課能力。英語授課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授課能力,尤其是增強教師的口語能力,才能更好地為來華留學生服務,同他們進行無障礙的交流,增加彼此的交流和溝通程度,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英語文化方面的素養。

四、加強教材和教學資料建設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質量的保障手段之一,教材的選用對留學生的學習影響很大。中文教材一般是提綱式架構,條例清晰,重點突出,但大多數問題點到即止,便于記憶;英文版教材則類似學術專著,對知識點的描述非常詳細,適合自學。中英文教材各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特長進行慎重的選擇,有了合適的教材有利于提升教學的良好效果,必須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

針對來華留學生自身的特點和不同教材的特點,理論課教材我們選用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醫學英文原版改編教材《醫學免疫學》,并以經典的英文教材如《Kuby Immunology》和《Jerways Immunobiology》作為補充和課外讀物,使得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材;針對實驗課,我們采用課程負責人章曉聯教授主編的《免疫學雙語實驗技術指導》,這本教材是國內唯一的雙語實驗教材,涵蓋了所有的經典免疫學實驗,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又能讓學生掌握最新的免疫學實驗方法,學生在使用后反響很好。

以上是我們對來華留學生醫學免疫學教學的初步探索,留學生教育已日益成為我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進一步提高醫學留學生的教學質量,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張天華,姜維良,張英男,薛軍強.淺談醫學留學生教學的體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0).

[2]郭風勁,林建煒,劉平.PBL互動式教學模式在留學生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9,(8).

[3]周瑋,熊正愛,周虹,董曉靜.醫學留學生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05,(4).

[4]趙云,劉愛華,胡鳳琴,金勝紅,黃玲,蔡三金.臨床醫學留學生質量保障監控體系建設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5).

第9篇

關鍵詞:城鎮呼吸道傳染病 預防與控制

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傳染性強,易暴發和流行,是一種危害很大的傳染病[1],在某種情況下可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下降, 但有些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因此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顯的尤為重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10~2012年的本地區所發生的呼吸道傳染病的疫情資料進行分析。流感46起,655例;水痘40起,706例;肺結核35起,300例。流行性腮炎20例,125起;12起,75例。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和Excel 2011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流感、水痘以及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是城鎮最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流感占吸道傳染病總數的35%,水痘占38%,肺結核占16%。它們感染人數最多,主要由空氣傳播和飛沫、塵埃等傳播所致。

2.2呼吸道傳染病感染的人群涉及廣泛,所有人群都存在易感,尤其是嬰幼兒、兒童和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為容易感染的人群。兒童易被感染,在城鎮最容易出現暴發。據統計嬰幼兒、兒童和老年人有1340例,占感染人群的72%。

2.3冬春季節為城鎮呼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據統計冬春季節感染人數有1284例,占總感染人群的69%。流感、水痘等傳染病大部分都是在冬春季節。

2.4與患者離得越近,被感染的概率也就越高。城鎮的環境越差、居住密度越高,感染的幾率就越高。

3討論

呼吸道傳染病是一類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傳染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經呼吸系統傳播的病原微生物類型復雜,種類繁多,包括細菌, 病毒,衣原體等[2],在呼吸道感染方面,一般由病毒所引起的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和細菌聯合感染的為下呼吸道感染[3]。該種疾病由空氣傳播和飛沫、塵埃等傳播所致。飛沫傳播只有在近距離接觸時才會有感染的風險,而細菌等則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是最為廣泛的傳播方式。流感、水痘以及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是城鎮最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感染人群廣泛,存在易感人群。季節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在冬春季節[4]。對于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對于人們的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

通過不斷完善城鎮的疾病防治設施配套,做好城鎮的呼吸道傳染病預防[5]。包括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設施,讓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提高城鎮環境衛生,改善城鎮居住環境。城鎮的環境越差、居住密度越高,感染的幾率就越高。本城鎮人口密集,對于城鎮的衛生環境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在這一方面我們以后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改善生活環境。

呼吸道傳染病的控制包括隔離治療患者, 因為傳染病患者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最主要傳染源[6]。 隔離治療患者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同時追蹤密切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有效的觀察。我們要做好對易感人群的保護,特別是對于兒童和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等呼吸道傳染病易感人群的保護。秋冬季節前對易發呼吸道傳染病進行疫苗接種。如有疾病暴發,對少年兒童和老人開展應急接種和預防性服藥。開展和加強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宣傳,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遠離患者或可能染疫動物。根據可能污染來源以及污染范圍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對環境進行消毒[7]。

本文通過以本城鎮居民的呼吸道傳染病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發現,做好城鎮的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控制,通過不斷完善城鎮的疾病防治設施配套,解決城鎮的環境衛生問題,對于感染患者的隔離,同時保護易感人群,在流行季節前進行疫苗接種,以及做好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健康宣傳等,從多方面、深層次入手,科學有效的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能夠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幾率,提高居民的健康環境,使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辦公廳.甲型 H1N1 流感診療方案( 2009年試行版第1版)[S] . 北京: 2009:5(8):1.

[2]王學會.廣西武鳴縣 2005~2010 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1,27(14):1666-1667.

[3]田生科.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及預防與控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4):13.

[4]肖雷,王鳳雙,吳殫,等.2010 年北京市順義區某中學風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1,27(16):1879-1880.

[5]楊小兵,趙鑫,賀圓圓,等.三峽庫區湖北宜昌段蓄水前后呼吸道傳染病發病趨勢分析 [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1,22(3):62-64.

第10篇

他們究竟與往昔的“養牛人”有什么不同?這種不同給奶牛養殖、乳制品產量質量的提升帶來了怎樣的改變?而到底是什么帶來了這種不同?內蒙古伊利畜牧公司哈沙圖牧場場長趙國梁給了我們答案。

海外歸來養奶牛

哈沙圖牧場與人們印象中的牧場不大一樣:這里的奶牛不帶頸枷,在一個大牛舍里“無法無天”地走來走去;從自動擠奶器、牧草的外包裝、攪拌車,直至牛喝水的水槽,都印著外文,說明這些設備的“籍貫”分別在歐洲或大洋洲的某國;而最不同的,當屬這里的人,哪個崗位的人都會如數家珍一般用自己的個性語言描述著這里的奶牛、設備或者其他。

帶來這些不同的是誰?就是場長趙國梁。一個80后的海歸。

1982年,趙國梁出生在呼和浩特西部的土默特左旗一個奶農之家。作為一名奶農之子,趙國梁與奶牛結緣,于2000年報考了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成為一名奶牛供出來的大學生。雖然是“世襲”的養牛人,但趙國梁和父輩們的工作方式卻完全不同。當年趙國梁的父親養著7頭奶牛,而如今趙國梁管理著伊利哈沙圖牧場的3000頭奶牛;當年父親養的是中國黑白花牛,而現在趙國梁管的全是純種的荷斯坦奶牛;當年趙國梁的父親養的牛每天最多能產30斤奶,而現在趙國梁牧場上的牛單產60斤奶,足足多了一倍。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國乳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中國人均牛奶占有量呈幾何級數增長,中國也成為了全球第三大產奶國和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乳品市場。

然而到了2008年后,隨著國內消費者對乳品安全的強烈訴求與國內乳制品企業當時對奶源的弱可控性形成的反差,建設的規模化、集約化、高技術的牧場被加速提上了日程。

據中國乳協公布的數據,2008年后,大型骨干企業自有奶源的比例,包括合作制、股份制、托管的奶牛養殖場一般達到15%以上,有些企業達到了30%以上。這是中國乳業升級改造最具特色的亮點,對于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企業的規?;B殖,不僅帶來了奶牛業新技術的提升,更帶來了新理念的普及和推廣。正是這種轉變,讓新式養牛Style得以產生。也是這種轉變,讓趙國梁等80后成了和父輩截然不同的新式養牛人。

午休時,趙國梁會抽出一些時間來翻閱養牛的專業書。他手邊的一本翻卷了角的《擠出價值》,是美國乳業泰斗桑德斯教授寫的,這提示著趙國梁的一段留洋經歷:近年來,趙國梁所在的伊利集團每年都會派優秀員工赴美學習。2011年,趙國梁有幸入選。在美國學習的時間里,他也曾受教于桑德斯教授?!笆娣呐2拍墚a好奶”,這正是趙國梁從美國帶回的養牛理念。這個理念帶來了哈沙圖的奶牛們自由自在的生活。

記者發現,作為一名海歸牧場場長,趙國梁的助手們也全是科班出身的80后,助理趙巖畢業于吉林農業大學,另一位助手趙海榮也是內蒙古農業大學的畢業生。

為奶?!跋鹿颉?/p>

在趙國梁所在的伊利哈沙圖牧場,各種國際一流的設備一應俱全。這里的牛所吃的是美國進口紫花苜蓿、錫盟的羊草和玉米青儲,由營養師調配,達到膳食結構平衡;飲牛所用的,是法國生產的自動飲水器;擠奶設備是德國威斯拉沃的;配種所用的,是10美元一支的美國凍精……但最讓記者震撼的不是這些高投入、高技術含量的硬件,而是趙國梁的愛牛之心。

在趙國梁管理、指導的牧場,你不僅可以常??梢钥吹剿麚吓2弊幼屌2[眼享受的情景,他在牛舍里“跪下”的畫面,也屬常見——這是他在親自測試牛的床是否舒服。

奶牛的“床”學名叫“墊料”。養牛所用的傳統墊料是稻草,但稻草墊料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容易滋生細菌,增加奶牛炎等疾病的發病率。在伊利的牧場,“沙床”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稻草墊料。“沙床”不僅讓奶牛更舒服,還可以預防炎的發生。但是沙床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含水量一旦超過30%就容易結塊、變硬,在冬季則更為明顯,因此要經常翻沙、換沙。究竟如何確定沙床的軟硬程度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人親自跪上去感受,因為奶牛在休息的時候也是先跪下然后再臥著。趙國梁通過親身體驗,給奶牛制作了舒適的沙床。自此,給牛下跪試床,也成了伊利牧場管理員的例行工作。

趙國梁最愛與大家分享的,是在美國學習時和荷斯坦牧場經理吉娜女士的小風波。

吉娜是個嚴厲的老太太,而且愛牛如命。一天,趙國梁負責用高壓水槍清洗小牛躺臥的欄架。一頭小牛趴在欄架上不起來,原來是有一個牛蠅停在欄架上。趙國梁用高壓水槍的頭輕輕將蟲子趕走,卻被吉娜老太太看見了,她以為趙國梁在捅小牛,這可不得了,吉娜女士當即沉下臉說“Dear Zhao,do you love these calves?Ifyou do not love,you Can not do this work?!保ㄚw,你愛不愛小牛?如果不愛,可以離開)。

趙國梁沒有辯解,而是將小牛輕輕抱了下來。吉娜老太太這才看見了牛蠅,知道自己誤會了趙國梁,她才相信這個中國小伙子也是愛牛人。不打不相識,兩人成了忘年之交。

趙國梁告訴記者,美國的牛沒有戴國內常見的頸枷,全都自由活動,這給牛體清潔、防疫等等都帶來了很多不便。這給管理員的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煩,但牛卻舒服了。這正是與國內養牛理念的不同之處——各種措施是為了牛的舒適而不是為了管理者的方便。而這種對牛的愛與不愛,體現在飲食、運動、擠奶、疾病預防、休息等各個環節……這些都決定了奶源的品質。

差異化的奶牛管理方式讓趙國梁受益匪淺。他也把這些管理方式帶回了哈沙圖牧場。在哈沙圖牧場,員工們在生活上都盡可以和趙國梁嘻嘻哈哈,唯有對待牛的事情上絕對馬虎不得,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趙國梁的高壓線。如果再用傳統的方式趕牛、轟牛甚至鞭牛,也會得到趙國梁的一句“不愛牛,可以離開”。

養?!皞鹘淌俊?/p>

舊式奶農生活半徑非常小,但如今布局全國的大型乳企的牧場管理員,工作半徑卻延伸至華夏東西南北,甚至海外?;貒?,趙國梁被派到伊利乳業研究院,幫助伊利在全國的自有和合作牧場改善養牛技術,作為“養牛經”傳教士,趙國梁成為了一位經常出差的“空中飛人’。

趙國梁到各個牧場所傳播的理念的核心,是“讓牛舒服”。據趙國梁回憶,初到美國佛羅里達州貝爾市的北佛羅里達荷斯坦牧場,墻上“a comfortable cow produces better milk(奶牛舒服了才能產好奶)”的標語,是他在美國半年學習中印象最深的。

從“讓牛舒服”、“以牛為本”的理念出發,趙國梁總結了養牛五原則:“讓牛吃好喝好;讓牛不疼;讓牛的嚇境舒適;讓牛不悲傷恐懼;讓牛表達天性。”

當然,觀念的改變是最不容易的,趙國梁傳授養牛經也遇到過阻力。比如有一次在一個合作牧場,場長興高采烈地給牛上了頸枷,說上了之后牛不能亂動,防疫、清潔都方便。當趙國梁搬出那套理論讓他拿下頸枷讓牛自由活動時,場長說了一句極不給面子的話“牛舒服了”人咋辦?”

第11篇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7)01-0001-06

衰老是機體組織、器官功能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退行性變化。抗衰老是指為延緩、阻斷甚至逆轉衰老相關的現象并延長壽命所采取的措施。目前,隨著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衰老和抗衰老的相關研究已經成為醫學研究領域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在《science》、《Nature》、《cell》等頂級醫學專業期刊上,已經有越來越多關于衰老和抗衰老的文章。2013年己有學者在《cell》雜志提出衰老的9個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又可以根據其與衰老的關系密切程度分為三級,其中基因組不穩定、端粒縮短、表觀遺傳學改變、蛋白穩定性改變為一級因素,對營養物質的反饋失衡、線粒體功能障礙、細胞衰老為二級因素,干細胞衰竭、細胞通訊發生變化為三級因素。相對于這些微觀上發生的變化,在宏觀上則可具體體現為皮膚老化、肌肉萎縮、骨鈣沉積減少、減退、思維和情緒的改變等一系列衰老的表現。

如何才能有效的抗衰老,其實也一直是醫學領域所探討的一個終極問題。當前從臨床角度開展抗衰老工作的關鍵,是使人們能夠健康老齡化,延長健康預期壽命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以及降低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率。本文通過對目前逐步應用于臨床的主要抗衰老技術進行述評,初步分析目前抗衰老臨床技術的應用現狀,并對抗衰老技術的發展作出展望。

1.衰老相關標記物的檢測

在抗衰老的過程中,如何評價人體的衰老程度,對早期發現衰老相關的疾病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準確的對衰老相關標記物進行檢測,可及時判斷人體衰老狀況,從而盡早對衰老進行干預,從而獲得更好的抗衰老效果。從目前報道中可了解到,可通^血液、尿液、唾液、糞便和頭發等標本檢測到的衰老相關標記物有很多,主要包括激素類、免疫細胞類、腫瘤基因以及其它衰老相關標記物。利用該技術的案例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國好萊塢知名女星安吉麗娜?朱莉進行了BRCAl基因檢測后,發現其有87%患乳腺癌的風險,為了降低乳腺癌風險,而選擇切除雙側乳腺并行再造手術。衰老相關標記物檢測的這項技術,目前還不是很成熟,下一步針對種類繁多的衰老相關標記物仍需開展深入研究,進而明確不同標記物對評價衰老狀況的相關性和準確性。

2.自體細胞活性物質(血小板濃縮制劑)抗衰老技術

自體細胞活性物質,是指通過一定的分離、濃縮、提取等技術,按照規范化的操作流程,從人體自身血液獲取,經科學驗證具有治療或美容作用的血液濃縮制品。通過在患者或求美者的特定部位注射或外用細胞活性物質,促進局部組織修復、再生以改善衰老征象,可達到年輕化、治愈疾患及延緩衰老等目的。目前的自體細胞活性物質主要包括: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富血小板纖維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及濃縮生長因子(Cone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

2.1PRP:是將自體外周血經梯度離心后所得的血小板濃縮制劑,通常認為血小板濃度達到靜脈血4倍及以上才能被稱為PRP。血小板可釋放多達30余種生長因子,主要包括TGF B、PDGF、IGF、bFGF、VEGF及EGF等”。,這些生長因子通過促進細胞分裂增殖、刺激膠原合成、促進組織血管化、誘導細胞分化,從而加快創面修復和組織再生“。。同時,PRP還含有白細胞,具有誘導其他免疫細胞、抗感染作用。

2.2PRF:是將自體血通過一次離心得到的富含血小板的纖維蛋白凝膠,由法國學者Choukroun等在2001年開發出的第二代血小板濃縮制品。PRF凝膠為疏松的纖維蛋白網絡結構,可將大量的血小板和白細胞聚集其中,從而漸進地釋放細胞因子及抗感染,其釋放的生長因子在12周達到高峰期。

2.3CGF:于2006年由Sacco提出,是指利用特制的變速離心機,依靠不問斷物理性加速和減速,充分激活血小板中的Q顆粒,產生富含更高濃度生長因子和CD34+細胞的自體血液濃縮制品,表現出更佳的骨組織、軟組織及皮膚的再生能力。

目前,自體細胞活性物質己廣泛應用于創面修復,骨折愈合,口腔種植,整形美容及運動醫學等多個領域,但在抗衰老領域的應用尚缺乏長期療效報道。相信隨著基礎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推進,自體細胞活性物質,尤其是CGF在美容及抗衰老領域的應用將會有更大的潛力可供挖掘。

3.腸道菌群與抗衰老

按照腸道菌群對健康的影響,可將其分為有益、有害和中間三類。有益菌的代表是雙歧桿菌,它通過產生有機酸抑制腸道腐敗,發揮免疫調節作用,促進菌群平衡。而有害菌是腐敗菌,其代表是梭菌。它雖不是病原菌,但其代謝產物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而中間派菌則在正常情況下于健康無害,但若過度繁殖,對健康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內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數量明顯減少‘大腸埃希菌等腐敗菌增多?!?,腐敗產物中的氨、胺類、硫化氫、酚類和內毒素等有毒物質產生增多,就會加速老化的進程。一項發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證實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以及不同健康狀態的老年人腸道菌群分布都存在明顯差異。另有研究表明,雙歧桿菌作為腸道益生菌,可以使實驗鼠壽命延長,且可以改善老年鼠的健康狀況,為益生菌對人體延緩衰老提供了實驗依據。

“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的出現,為腸道菌群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糞菌移植”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迄今,全世界已有約10000例患者接受糞菌移植。2013年,美國將糞菌移植首次寫入臨床指南,用于治療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但是由于“糞菌移植”療法當前只能通過用結腸鏡或管道將糞便輸入腸管內,具有一定創傷性,長期治療缺乏可行性,阻礙了其應用于抗衰老治療。目前,美國首家糞便銀行OpenBiomet與美國多家醫院共同合作研發糞便膠囊。該膠囊的制成將使“糞菌移植”抗衰老治療成為可能。

4.熱量限制治療

早在20世紀30年代,McCay等人在《science》首先描述了熱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CR),并證實其能夠延長實驗動物的壽命。其原理是限制熱量攝入,導致代謝過程優化,基因控制程序運行減慢,從而影響衰老過程。此外,熱量限制也引起各種生理變化,如激素水平,蛋白質組水平的改變。熱量限制相關的代謝途徑及信號通路,包括AMPK通路(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通路(insul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ignaling,IIS),mTOR通路,以及Suituins通路等,特別是SIRTl信號分子是通過熱量限制調節衰老過程中的重要營養感應器分子。最新實驗研究提示,可以通過“雞尾酒療法”達到類似熱量限制而延長壽命的目的。研究者通過二甲雙胍抑制糖代謝途徑,同時應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途徑,聯合治療來保證治療安全性和平穩性。

目前,可以實施的熱量控制措施還首先需要從控制調節日常飲食攝入入手?!吨袊用裆攀持改稀?016版建議平均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烹調油不超過50克。食不過量,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身活動。

5.激素替代治療

激素替代療法被認為是延緩衰老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于雌激素缺乏的狀態,而男性由于其雄激素的下降速度較為平緩,有許多男性更年期癥狀處于未能及時診斷并治療的狀態。當激素缺乏引起的不適已經影響日?;顒雍退邥r,合理應用性激素是必要的。目前在德國采用的最新個體化治療方法是:首先測定患者體內激素濃度,然后將含有天然激素成分的藥膏涂抹在皮膚或口腔黏膜上,激素成分透過皮膚和黏膜緩慢滲透到體內,模仿自然的內分泌過程,從而降低激素治療的副作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AMA》等權威雜志已經證實了應用性激素和生長激素進行激素替代抗衰老治療的有效性。

此前,激素替代治療的指征和安全性在臨床上尚有爭議,WHI(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的研究提示乳腺癌、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均有增加。但此研究結果僅限于特定劑量的雌、孕激素的組合治療,對于小劑量激素替代治療并不適用。因此,在臨床上進行激素替代治療傾向于使用達到效果的最少劑量和最短時間。

6.抗AGEs治療

AGEs(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即晚期糖基化終產物,是一組由還原糖與蛋白質、脂肪或核苷酸經非酶促糖化反應產生的異質物。非酶促糖化反應最初由Maillard于1912年提出,至今已有系列研究證實該反應存在于人體內部,且與衰老、糖尿病等病理過程密切相關。實驗證實,攝入高AGEs食物可導致組織損傷,反之則有保護作用。已有許多藥物被證實為AGEs相關通路的阻滯劑,其中ALT-71l(alagebrium chloride)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抗衰老藥物,它能夠破壞AGEs交聯,減輕衰老相關疾病。然而,其真實效應及副反應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此外,體育鍛煉亦能夠減輕AGEs的作用,Delbin報道,體育鍛煉能夠降低AGEs,進而保護血管。通過大鼠實驗發現,8周以上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鐘,心率為最大心率55%-90%的連續運動)能夠顯著降低血清AGEs濃度。另有研究表明,12月以上每周兩次太極運動也可顯著降低血清AGEs濃度。

7.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治療

Harman在1956年第一次提出了線粒體自由基衰老學說(mitochondrial free radical theory of aging,MFRTA):衰老是由于含有自由基的活性氧(ROS)毒性造成。由于ROS能夠造成線粒體成分的損傷,從而產生更多的ROS,這一惡性循環導致衰老。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發現使得該理論得到進一步支持。同時,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這些具有高度化學活性的自由基,極易對組織細胞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質、多糖和脂類)造成損傷。

目前,褪黑素被認為是新興有效的抗氧化劑,它能與氧化磷酸化的復合體I結合,穩定呼吸鏈,減少ROS的產生,但其抗衰老作用仍值得研究。此外,還有基礎研究發現,白藜蘆醇(RSV)能夠有效延緩、甚至預防衰老相關的疾病,實現抗衰老,但目前還沒有關于是否可以日常補充RSV的推薦。此外,新一代抗氧化劑,如plastoquinone(SkQ)和mitoquinonemesylate(MitoQ),能夠直達產生氧自由基的源頭――線粒體內部清除氧自由基,從而達到調控細胞衰老的目的。

8.靶向抗衰老治療

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對衰老相關基因和信號通路研究的不斷深入,醫學抗衰老己逐漸步入靶向治療的時代。研究發現,降糖藥物二甲雙胍不僅能增加小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還能顯著延長小鼠壽命,證實了GHRHGHIGF-1/insulin信號通路在抗衰老領域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結果已經在《Nature》等權威雜志發表。2015年,美國FDA批準了一項稱為“Targeting Aging With Metformin(TAME)”的人體藥物研究,將有3000名70至80歲老人參與試驗,全美15個醫學中心參與,歷時需5-7年,用于評價是否能將二甲雙胍作為抗衰老藥物應用于人類。此外還有研究發現,培維索孟(Pegvisomant)因其能夠抑制GH/IGF-1軸,而具有抑制衰老相關疾病及延緩衰老的潛力,應用mTOR抑制劑雷帕霉素可以顯著延長小鼠的壽命。此外,白藜蘆醇(Resveratr01)以及生物合成的物SRTl720等都可激活NAD+Sirtuin通路而延長高脂模型小鼠的壽命。其他細胞周期相關基因如P53、E2F、P16、P21,細胞骨架相關基因DOCl、PAI-1以及MAPK/Ras-Raf-MEK-ERK信號通路相關基因MKK3、MKK6、p38HOG等的功能及其在衰老調控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為靶向抗衰老治療帶來新的曙光。

9.基于端粒的治療

端粒(Telomere)是存在于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復合體,它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起到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的作用。端粒DNA是由簡單的DNA高度重復序列組成,端粒酶可用于給端粒DNA加尾,DNA分子每次分裂復制,端粒就縮短一點,端粒的縮短和缺失致使DNA損傷反應、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組不穩定,最終導致細胞衰老和死亡。如果能夠增強或重新激活端粒酶,則可延長或維持端粒長度,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目前已有一款端粒酶激活劑――TA65上市,其為黃芪中提取的小分子端粒酶活化劑,盡管尚未證實其能夠延長壽命,但對于免疫重塑,代謝、骨骼、心血管健康均有正面效應。

10.干細胞治療

目前,干細胞治療己被應用于許多臨床問題,包括衰老相關的黃斑病變,神經再生,肝臟修復,此外還應用于治療運動功能障礙,以及衰老相關的肌肉萎縮和皮膚老化。因此干細胞對于衰老相關疾病和年輕化的應用也己為期不遠。但仍有許多技術環節存在困難,有待攻克,特別是儲備干細胞的技術有待完善。總的來說,干細胞治療仍處于起步階段,仍有大量的科研工作需進一步開展,特別是在分子水平,眾多特殊機制和信號通路將影響干細胞的抗衰老效應,需要進一步闡釋明晰。

11.心理與抗衰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冷| 午夜激情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99| 十八无遮挡| 国产精品美乳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a|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在线|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三区精美视频| 国产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野花社区不卡一卡二| 99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bbbbb女女女女女bbbbb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网站| 91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二区| 综合久久色|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麻豆99|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色婷婷| 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新郎| 夜夜夜夜曰天天天天拍国产| 欧洲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日韩色噜噜久久五月|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久久电影| 欧美久久精品一级c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免费观看完整版 | 夜夜夜夜曰天天天天拍国产 | 国产淫片免费看| 欧美日韩一区免费| 日本一二三区电影| 国产一二区在线|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 日韩欧美多p乱免费视频| 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真裸无庶纶乱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级|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电影|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写真| 国产精品日韩高清伦字幕搜索| 激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丰满岳妇伦3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91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网站一区| 免费毛片**|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老司机| 欧美性xxxxx极品少妇| 国产一卡二卡在线播放| 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小说| 香蕉久久国产| 99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天美| 国产日韩欧美专区| 黄毛片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三区| 片毛片免费看|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有码aaaae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潘金莲|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 视频二区狠狠色视频| 国产91福利视频|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午夜伦理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打野战| 久久综合二区| 国产精品1区二区| 国产精品色婷婷99久久精品| 羞羞免费视频网站|